《大秦将魂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将魂歌-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的,当学徒的时候,表现还好好的,但成为正式工匠后,反而落了下乘。”蒙恬和颜悦色,工丞心里却在流汗。

    《工人程》规定,工匠无法完成规定的产量,或者考核垫底的,不仅工匠需要受罚,管理工匠的工丞也需要连坐负责。只是其他工匠有人多生产,总的产量跟上去了,工丞才没有受到什么处罚。

    “哦,这是为何?”

    蒙恬打量着工丞身后的工匠,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穿着典型的褐色衣服,跟在工丞后面,面露疑惑,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第94章 工匠森() 
“说吧,你到底在鼓捣什么玩意儿?”

    蒙恬查阅了森的工作记录,不像是笨手笨脚的人,但蒙恬问他什么原因的时候,他却支支吾吾,不肯道明白。

    遮遮掩掩,必有隐情。刚好蒙恬需要铁匠,便借口森影响了工坊的生产效率,征用他入了军队。

    秦国工匠考核末等,会罚为隶臣妾,或者刑徒。既然有这样的规定,工坊的人也没有阻拦。

    “将军,你怎么知道我在鼓捣东西?”森心里忐忑不安,担心蒙恬会让他上战场。

    秦人尚武,但并不是每个秦人都勇于赴死,而森就是个例外。想到很可能会死在战场,他就打了一个寒颤。

    “你当学徒的时候,产量名列前茅,但成为正式工匠之后,产量反倒下去了,只能说明,你因为什么事分心了。”蒙恬喝了一口水,吩咐森安心坐下。

    “如果你不喜欢工匠这份工作,总有办法脱离,但你却没有任何尝试。我只能认为,你需要借助攻伐,鼓捣你心中的某样东西吧?”

    “将军猜得不错!”见蒙恬道破了他的心思,森索性放下了担惊受怕。

    “我来自陇西郡,在我十三岁的时候,有一支月氏人的商队,路过我所在的镇子。商队里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一头金黄色的头发,眼睛透着蓝色,十分奇怪······”

    “说重点。”

    “哦,不好意思。”森明白过来,他似乎偏题了。“我和那小孩交上了朋友,他说他来自很西很西的西边,言谈之间,对我家里的青铜剑,十分鄙夷,说什么秦拿制造的兵器比不上他们娄牡······”

    “娄牡?”蒙恬皱着眉头,反问道:“你再想想,他说的是娄牡,还是罗马?”

    “娄牡。”森歪着头,口里喃喃着。

    蒙恬明白了,那支商队,很可能来自罗马。音译过来,森听成了娄牡。

    “名字不重要,你继续说兵器的事情。”

    “当时我就不服,秦国制造的兵器,冠绝天下,怎么可能比不上一个蛮夷国家。”森很有中国意识,不晓得罗马的文明其实很先进。“我们两人争论起来,那小孩拿来一把寒光闪闪的铁剑,一剑就斩断了我家的青铜剑。这么多年来,我一闭上眼睛,那把铁剑的影子,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所以,你想造出那样的铁剑?”蒙恬挺直了身子,正襟危坐,没想到森的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不像有假。

    西方文明,进入铁器时代,要比中国早。古代亚述人,很早就学会了冶炼铁制兵器。善于学习的罗马人,打造出的罗马短剑,代表着古典时代的巅峰。

    “是的,只是很可惜,商队的人,并没有告诉我如何打造,我手里也没有任何实物。”森的话语里,难掩心中的苦闷,“这么多年来,我在工坊里,偷偷钻研,却没有什么进展。”

    眼前的森,让蒙恬想起了那些刻苦钻研的科学家。因着自己的兴趣,不到南墙不回头。如果获得了成功,这样的小人物,往往会极大地改变历史。

    这样想着,蒙恬不由得高看了森一眼。这样的工匠,不同于工坊里只知道按规定生产的匠人,而是具备一定的创造精神。用后世的话来说,蒙恬遇到了一个创新型人才。

    “我会支持你研究更加锋利的铁制兵器。”蒙恬心中已有决定,森偷偷摸摸的,没有条件,进展当然很慢。但蒙恬可以动用蒙家的力量,建造一座私人作坊,专门研制铁兵器。

    “不过,在此之前,你给我打造一批马蹄铁。”

    “马蹄铁?”

    “是的,钉在马蹄上的铁皮。”

    蒙恬取出一块丝帛,拿起毛笔,在上面画了马蹄铁的样子。其实,马蹄铁并不难做,难的是人们会如何想出这样的点子。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蒙恬建立作坊,安排人手,生产足够的马蹄铁。马蹄铁这样的小物件,不起眼,蒙恬也不担心传了出去。以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等马蹄铁的秘密解开的时候,秦王早已扫完六合了。

    开春之后,咸阳开始忙碌起来。

    秦王即将大婚,并举行婚礼的消息,早已传扬开去。

    为了表示与民同乐,官府放开了禁酒令。秦王大婚期间,咸阳的居民,可以聚会饮酒,不受任何惩罚。

    “恭祝大王新婚!”

    禁酒令放开后,咸阳城里,处处透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嬴政继位已经快九年了,虽然没有正式亲政,但活得十分健康。秦人渐渐从连续举办国葬的阴霾中走了出来。

    民主时代,每隔四五年,换一个总统、首相,稀松平常。但落在古代社会,短时间之内,国君接连死亡,国人就会人心惶惶,被认为是亡国之兆。

    “蒙爱卿,寡人现在出发前往雍城,咸阳就交给你了!”

    嬴政坐在四匹马拉的金根车里,闭着的眼睛突然睁开,目光炯炯有神,透露着无比的坚定之色。

    “蒙恬领命!”

    望着远远离去的蜿蜒队伍,蒙恬深吸了一口气,立即策马回营。

    嬴政带走了咸阳中枢的大部分官员,准确的说,是吕不韦一系的官员。

    吕不韦担任丞相多年,门客不少,如果吕不韦参与进嫪毐的政变,秦国只怕会元气大伤。

    “蒙虎、蒙豹,回营之后,立即让森给所有的战马钉上马蹄铁!”

    嬴政到达雍城之前,嫪毐不会轻举妄动。这个时候,嫪毐的人马也在调兵遣将,蒙恬短时间之内,需要转战咸阳、雍城两地,没有马蹄铁的战马可不行。

    “诺!”

    蒙虎、蒙豹的目光,落在蒙恬身下的黑色骏马上。

    马蹄铁研制成功后,蒙恬就给自己的战马盯上了。当时,只有蒙恬的贴身亲兵在场,蒙虎、蒙豹得了蒙恬的教导,很快明白了马蹄铁的作用。

    “将军!”

    咸阳宫里,李斯派过来的尤虞早已等候许久。

    “咸阳的动静如何?”李斯的情报网,国外的进展十分缓慢,但监视嫪毐、吕不韦等人,却一刻也没有放松。

    “卫尉竭躲在军营中,再没有出来。内史肆去往了长信侯的府中。”

    嫪毐没有彻底倒台之前,尤虞仍然保持着对嫪毐爵位的尊敬。

    “派人继续盯着,敌不动,我不动。”

    嬴政计划里,需要让嫪毐首先跳出来。只要嫪毐发兵叛乱,嬴政施展铁血镇压,秦人才不会说什么。

    回过头来,蒙恬吩咐蒙豹道:“派一个屯,去保护赢燕公主,让公主不要离开咸阳宫!”

第95章 政变,没那么简单(一)() 
嬴政到达雍城之后,居住在蕲年宫。

    当年,秦穆公在世的时候,不少军国大事,便是在蕲年宫酝酿而成。

    “母后,几年不见,你的额头上都起皱纹了。”

    嬴政见到赵姬款款而来,心绪复杂。小时候,赵姬带着他东躲西藏的日子,仍然历历在目。邯郸城的那段经历,深深的影响着嬴政的内心。

    “岁月荏苒,想不服老都不行哟,哀家又不能成仙,哪能长生不老呢!”

    赵姬四十岁左右的样子,眼角起了鱼尾纹,风韵犹存,努力表现出一副母子其乐融融的样子。她穿着略显宽大的礼服,遮掩着刚刚生完孩子的异样。

    “长生不老······”

    嬴政口里喃喃着,不以为意。长生不老的传说,流行于燕齐之地,现在的嬴政,身强力壮,尚没有求仙的兴趣。

    赵姬心里亏欠,生怕嬴政会去往她的寝宫。她与嫪毐所生的两个孩子就藏在那里,虽然贴身宫女早已被收买,但也怕人多嘴杂。

    “政儿,你亲政之后,有没有攻伐赵国的计划?”赵姬的眼里,露出一股恨意。“赵国人杀了哀家的母家,只剩下了哀家一个人,孤苦伶仃,政儿可得为你的外大父、外大母一家报仇!”

    “母后不是还有寡人嘛!”

    嬴政心里一叹,为了保得性命,赵姬的母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失去理智的邯郸人,不问青红皂白,屠杀了赵姬的母家,连小孩子也没有放过。

    赵姬与嬴政母子俩追忆着逝去的时光,回味着过去苦与乐的时候,雍城周边的县卒、卫卒、官骑等,开始悄悄集结。

    嫪毐手里持有太后的玉玺,想要调动正规军可不行,但正规军之外的县卒、卫卒,却不会想那么多。嫪毐身为长信侯,权势正隆,太后宠信,很多人巴结都还来不及呢。

    “令齐,现在我们手里有多少兵马了?”

    “君侯,现在已经调集了近一万人。”

    “一万人?”嫪毐心里一喜,“大王身边只有两千人的郎卫,我们有五倍的人马,应该没有问题了。”

    “君侯必胜!”

    嫪毐只看到了数量上的优势,但就战场拼杀而言,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保证胜利。只是嫪毐的手下,没有知兵之人,即使有,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触嫪毐的霉头。

    古往今来,既然选择了政变,就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嫪毐跟太后生子的消息传开之后,嫪毐肯定没有活路。嫪毐没有大才,但却很有自知之明,一旦决定走政变的道路,就没有反复之心。

    “令齐,那就按计划,你与佐弋竭率兵攻打蕲年宫,配合戎翟君公,务必控制小秦王。如果不能控制,至少也要杀了他。”

    政变的计划,出自令齐之手,但发号施令的活,却得嫪毐亲自来做,不能假手于人。

    “派人传令给卫尉竭、内史肆,与本侯府里的舍人、门客,一齐攻打咸阳宫!”

    “诺!”

    ******

    “将军,战马钉上马蹄铁之后,再也不会担心伤了马蹄了!”

    蒙豹训练完毕之后,显得很兴奋。以前跑马的时候,心里会担心,路上有杂物会损伤马蹄,一不小心,就会人仰马翻。现在有了马蹄铁,心里面就放心多了。

    “心里知道就好,不需要嚷嚷叨叨,这可是军事机密!”蒙恬没好气的别了蒙豹一眼。

    “诺!”

    蒙豹挠了挠脑袋,明白自己兴奋过头了。

    “将军,卫尉竭率领军队,开始向咸阳宫进发了!”这时,蒙虎匆忙走了进来。

    “终于开始行动了吗?”蒙恬立即站了起来,盯着面前的咸阳地图。

    咸阳没有城墙,只有宫墙。卫尉的兵营与咸阳宫之间,无险可守。

    “卫尉竭手里有大黄弩,不可硬拼。”蒙恬不想拿宝贵的骑兵去冲阵,秦弩的威力,蒙恬心里清楚。何况这大黄弩,相当于这个时代的重机枪,狭窄的咸阳街道上,骑兵只能成为活脱脱的靶子。

    “蒙虎,你率领三千人,守卫咸阳宫。咸阳宫里的弩器,全给我搬出来,不要担心浪费!”蒙恬挥舞着手里的青铜剑,“我带着蒙豹,绕过咸阳宫,从后偷袭卫尉竭的后队。”

    咸阳的卫尉,作为机动兵力,负责守卫咸阳城。感觉到卫尉竭不可靠,嬴政没有带卫尉竭前往雍城。卫尉竭的八千人马,或许战斗经验并不充足,但处在天子脚下,装备却是极为精良。

    “竭,咸阳宫有蒙恬守卫,我看不能强攻,最好采取围魏救赵之计。”

    行军路上,内史肆向卫尉竭进言。

    “怎么个围魏救赵之法?”

    孙膑大败庞涓之后,围魏救赵的战法传扬开来,卫尉竭心里清楚,但怎么运用,却不是每个人都懂。

    “蒙恬守卫咸阳宫,但他的弟弟却留在蒙府,我们可以攻打蒙府,引他来救。”

    内史肆的计策端的狠毒,就看蒙恬在不在乎家人了。

    “蒙武领兵在外,如果我们攻打蒙府,会不会让蒙武的军队卷入进来?”卫尉竭眼里一亮,但心里也有些担心。

    “我们只是做出攻打蒙府的样子,关心则乱,只要让蒙恬犯下错误就行。”

    “好,传令下去,前队改道向蒙府进发!”

    高高的咸阳宫阙之上,一个士兵注意到卫尉竭军队的一样,拿起五颜六色的信号旗,传递着观察到的消息。

    “卫尉竭改道,往南城方向,蒙府。”

    蒙恬心里冷笑一声,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我蒙恬可不是庞涓。

    成蟜叛乱,樊天壹攻打蒙府之后,蒙恬便对蒙府进行了改造。外部的人不了解,但蒙家的人却知道,经过改造的蒙府,已经成了一座小型的要塞。

    蒙恬原本的打算,是用来防备以后蒙家的那场劫难。嬴政驾崩之后,赵高、李斯灭了蒙氏一族,现在蒙恬既然不打算束手就擒,当然会早做准备。

    没想到,正好派上了用场。

    “卫尉竭,既然你要攻打蒙府,那我就将计就计吧!”

    蒙恬心里有了主意,策马改道,奔向了长信侯府的方向。

    蒙府里,甘罗观察到咸阳宫阙上传来的消息,立即跳下瞭望亭,口里大声喊道:“蒙毅,准备战斗啦!”

第96章 政变,没那么简单(二)() 
上郡,长城沿线。

    河南之地,烟尘滚滚。

    “快点燃狼烟,匈奴人来犯!”

    卫戍长城的戍卒,望见汹涌而来的匈奴骑兵,点燃了烽火台。

    现在还没有到秋高马肥的时候,匈奴人为何来犯?

    冲天而起的狼烟,如黑云一般,压在边地军民的心头。

    “蒙将军,匈奴人寇边!”

    上郡肤施大营,蒙武接到匈奴人来犯的消息,只是点了点头,没有丝毫慌乱。

    帐下的校尉军官们,见主帅如此从容,心里面顿时有了主心骨。

    “传令下去,各军严守长城,不可贸然出击!”

    该死的嫪毐,竟然还勾结了关外的胡人,真是罪该万死。蒙武走出军营,丝毫没有理会北面的烽烟,而是望向了咸阳的方向。他率兵防范匈奴人,王翦监视山东六国,平定嫪毐叛乱,得看大王的手段了。

    咸阳城,嫪毐的府邸,没有费多少周折,蒙恬便攻下了。

    嫪毐的门客,想要谋富贵的,拿起武器参加了此次叛乱。没有胆量的,远远的躲了开去,存着观望的态度。留在长信侯的,只有一些女眷,还有一个匈奴人。

    “你们不能动我,我是单于派来的使者!”

    匈奴人说着别扭的关中话,鼻孔朝天,满脸傲气。

    “单于派来的使者,为何不向典客奉上国书,而出现在叛乱者的府里。”蒙恬对匈奴人的说法嗤之以鼻,“嫪毐谋反,本将有理由相信,你也参与其中,给我拿下!”

    “大胆的小子,我大匈奴带甲之士不下二十万人······”

    押解的士伍,忍不了匈奴人的聒噪,一个蛮夷,还这么嚣张。一个士伍顺手扯下一块破布,塞到了匈奴人的嘴巴里。

    嫪毐的这场叛乱,还有戎人参与其中。秦国征服北地的义渠之后,一些部落的酋长封了君长,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人不死心,做着复国的春秋美梦。

    征服容易,可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