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忙感恩戴德似的谢道,“下官多谢杨郡公提携之恩。”
“很好,”杨怀仁笑道,“那现在就由你把明日我要开设擂台邀请大定府各路名厨比试厨艺的消息散播出去,注意,要散播的巧妙一点,明白吗?”
萧老倌儿琢磨了一下,“郡公的的意思,下官就装作抱怨,在万国寺内传扬郡公回之后听到那些大定府名厨嘲笑的话语勃然大怒,说要设擂跟他们比试厨艺,不知这么说如何?”
杨怀仁点着头道,“嗯,不错,可以这么说,把我的愤怒说的越离谱越好,就说掀了桌子,打碎了好多瓷器,而且要渲染我的狂妄自大。”
“这个……要如何宣扬?”萧老倌儿不敢自己做主,装作不知该如何去做。
“你不用怕,往狠了说,”杨怀仁又转向了天霸弟弟,“对了,刚才不是让你做横幅和对联了嘛,再加一条,挂在擂台最前边,就写‘输了不认账,全家火葬场’。”
天霸弟弟正准备喝口水压压惊,听了杨怀仁的话一口水喷了出来,“噗,咳咳,哥哥,这……也太狠了吧?”
卢进义也忍不住笑了,“哥哥确实狠,这样的话写出来,恐怕没有点胆色的,还真不敢站出来挑战哥哥。”
黑牛哥哥没听懂,“师弟,你这话啥意思?”
卢进义解释道,“咱们汉人对待离世的先人,会用土葬的办法,目的就是尽最大的可能保存好先人的骸骨,以示对先人的敬意。
别说把先人的尸身用火葬的方式烧掉了,就算是少了一根头发,都会觉得对不起祖宗先人。
所以官府在判案的时候,只有罪大恶极的恶人,才会判斩刑,即便这样,也是允许罪人的家人来收尸的,就是为了对死者表示尊重,意思是给他留个全尸,好让他下葬的时候,还是个全乎人。
但在北方草原上,因为信仰的不同,所以丧葬的习俗也和咱们宋人大相径庭,他们对待死去的亲人,一般都是用火葬的。
在他们的信仰里,认为人的生命和肉体,都是天神赐予的,人的死,便是天神收回他对人的赐予,所以把过世亲人的尸体火葬,就代表亲人升天,带着灵魂和肉体一起回到天神的身边。”
黑牛哥哥叹道,“原来如此,仁哥儿这条幅贴出去,不但表达了自己的自信,更是对违信者极大的诅咒。
而这么一来,那些所谓的名厨就不敢来打擂了,他们咋咋呼呼行,真要动真格的,怕他们心里也清楚,他们很难是仁哥儿的对手。”
杨怀仁接话道,“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我哪里有工夫跟他们比试厨艺啊,观察那些来凑热闹的契丹贵族才是正事。
今天天还没黑,哥几个待会便去先行准备,需要什么材料和人力,咱们一不差钱,二不差人,争取明天一早就把擂台搭起来。
对了,还有派人去通知王湛和崔庆,也让他们帮忙散播消息,特别是崔庆那边,要让耶律延禧感兴趣,他能多带些契丹贵族们来就是最好不过了。”
大家又讨论了一些细节,便分头去行动。
万国寺如今是大定府内的焦点,出入的各色人等众多,杨怀仁要设擂跟大定府内的名厨切磋厨艺的消息,一转眼间便传遍了整个大定府。
但人们的反应却各不相同,有的人相信大定府的名厨毕竟经验丰富,实力上虽然不像他们吹嘘的那般就比杨怀仁高出很多,但也应该比年轻的杨怀仁要好一些的。
加上这些人里的契丹人本就瞧不上汉人,便开始为大定府的几个契丹名厨加油鼓劲,扬言明日擂台之上,契丹名厨一定会给杨怀仁难看。
而另一些其他民族的人,其实分不清厨艺上谁高谁低,毕竟杨怀仁的厨艺他们只是听说过,又不曾亲眼见过,所以既然有这样的机会,来凑凑热闹开开眼界也是不错。
另一些刚刚和杨怀仁签订了合作协议的商人,则为了和杨怀仁维持良好的关系,而决定明天来给杨怀人捧场。
一时间里众说纷纭,大定府的这一夜好不热闹,几乎所有人都把这件事当做了茶余饭后的必聊话题。
杨怀仁则两耳不闻窗外事,早早的就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万国寺门外的小广场上,果然搭起了一个擂台。擂台不是比武之用,所以并不算很大。
不过擂台上还是一样不少的摆放好了两套厨具和灶台,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另外一大清早就购置好了大定府内可以买到的各种食材和调味用品。
擂台不算很起眼,不过挂出来的几幅大字却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萧老倌儿办事还真是仔细周到,除了用汉字写了标语之外,还另准备翻译成契丹文的字幅,挂在汉字字幅的旁边。
杨怀仁人还没出现呢,字幅一挂出来就让早早来看热闹的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诸如“赢杨郡公者赏银千两,败者自嚎千声我是猪”这样的标语,还真是看的人心惊胆颤,一来叹服人家宋使杨怀仁就是有胆色,输了敢赔一千两银子,二来又觉得杨怀仁也太过自负,惩罚失败者的方法也太胡闹,大叫一千声“我是猪”,这特码什么鬼?
契丹人本就好斗,大定府里平时各色各样的比试活动也并不鲜见,只是平时角抵这样的比武较多,比试厨艺很少,摆开擂台比试厨艺,赌注还这么大这么恶毒的,就更是百年难遇了。
太阳刚升起来,擂台下边很快就站满了来看热闹的人,从他们的服装上看,除了最多的契丹装扮,各色各样的装扮都有。
不过这些站在擂台下的,大都是普通商人和百姓,真正的契丹贵族们,则包下了小广场周围有二楼的店铺,打开窗户从上而下的视角也更好。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1008章:摆擂台(中)()
杨怀仁还不着急出场,先在万国寺内的一处高楼上看向门外,先摸清楚情况再说。
坐在擂台正对面的一家茶楼二楼的几个契丹华服的人,在所有看热闹的人里边最是显眼,杨怀仁抬眼望去,看到了坐在上边前排靠边位置的崔庆,便明白茶楼上坐在最中间的那个华服少年是谁了。
耶律延禧一身常服,却也显得非常高贵了,算来今年他也才十八岁,有趣的是他却偏偏留了两撮小胡子,好似胡子让他显得更成熟了些一般。
可惜他人养尊处优惯了,人生的皮肤白净,即便他努力做出一副端庄威严的样子来,却怎么看怎么觉得还是很稚嫩。
耶律延禧左手边之人杨怀仁很熟悉,正是陪着他一路从析津府来到中京的耶律跋窝台,老东西跟耶律延禧有说有笑好像很亲密的样子,杨怀仁猜来老家伙应该是跟耶律延禧吹嘘他早就尝试过杨怀仁的厨艺云云。
而耶律延禧的右手边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契丹汉子,人长得很精干,眼睛弯弯的,看上去好像一直保持一种笑眯眯的模样,也在跟耶律延禧不时的插着话,看上去他们的关系也是非常亲密。
这人杨怀仁就不认识了,还好有萧老倌儿在,他毕竟年年都来辽国送岁币,契丹贵族应该认识的不少。
萧老倌儿眯着眼睛努力瞧了瞧,才笑道,“这人叫耶律溥,是辽圣宗的孙子,算起来就是耶律延禧的堂叔,也是一位当今势力比较大的契丹贵族。
因为契丹人的爵位天天换的太勤,耶律溥是什么爵下官也记不清楚了,但知道他应该去年刚被提拔,如今执掌大鹰军左大营,是契丹武将中的高级将领。”
杨怀仁点点头,看来耶律延禧身边的支持者实力都很强啊,眼前的两位,一位是当今的南枢密院使,另一位是位禁军大将军,可见耶律洪基对他这个孙子还是很上心,还专门提拔了他身边的亲信来辅佐他。
杨怀仁又指了指擂台两侧的酒楼二楼的看客让萧老倌儿介绍,萧老倌儿一一辨认,又认出了几个大人物,最让杨怀仁感兴趣的是耶律淳和萧达布合。
耶律淳在擂台左侧的酒楼上,他是当今辽国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和鲁斡的儿子,也在禁军中身居高职。
而擂台右侧的酒楼上坐着的萧达布合则是北枢密院使萧撒弼的儿子,貌似还不到三十岁,官拜北路招讨副使,虽然这职位有点虚,在这个年龄来说,已经是非常高的有实权的职位了。
杨怀仁从他们就坐的情况来看,就察觉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比如耶律跋窝台和耶律溥,按照亲疏远近的关系,他们一个是耶律延禧的族中叔祖父,另一个是族堂叔,是肯定不如耶律淳这位耶律延禧的正统亲堂叔关系近的。
但实际情况来看,耶律延禧的亲近程度似乎又是完全相反的,杨怀仁不得不想,难道对耶律延禧的皇位继承人地位有威胁的,就是这位耶律淳?
所以耶律延禧和耶律淳之间,似乎是不对付的,至于他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恩怨或者故事,杨怀仁也无从得知,只能等下联络了崔庆,才能进一步分析。
萧达布合这边,杨怀仁光用眼睛看就知道这小子对耶律延禧似乎有些不满的,眼神里有嫉妒,也有恨意,但也因为他表现的太明显,让杨怀仁觉得此人心无城府,又不像是个能成大事之人。
其实按照杨怀仁这趟来中京的目的,并不一定就要把契丹朝堂闹的大乱,只要出乱子,让他们无暇顾及西边发生的战事,或者延迟应对就好。
所以不管耶律延禧的对手是谁,也不管他到底有没有足够的心机成事,只要能帮忙添得上乱,就足够达到目的了。
另外在他们身边,杨怀仁还发现了几位汉人的高官模样的人,看样子这些汉人官员和契丹贵族和官员之间关系相处的貌似很融洽,有说有笑的甚至给人的感觉他们很亲密似的。
杨怀仁皱着眉头有点看不懂了,萧老倌儿也顿时感到有些尴尬,有点为难的解释道,“公爷不必奇怪,也不必太放到心里去。
其实在辽国,受欺负的汉人,大都是穷苦人和普通民众,一些当地的汉人世家和大家族的汉人子弟,其实地位非常高,一点儿也不必契丹人地位差。
耶律洪基所倡导的契丹和汉人一家亲的政策,就是从这些汉人大族开始施行的。
实际上契丹人占据燕云之后,当初为了形势的稳定,辽国皇帝就非常器重当时在燕云十六州之中汉人的一些名门子弟。
除了保留他们原有的官职之外,还大家赐封,封爵拜相的也不在少数,尽管汉人官员的实际权力处处受限,处处要低于契丹人的同等官员。
但起码名义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公爷你也知道,咱们汉人都有这样的缺点,爱面子嘛,只要有了一个好看又好听的名头,他们也不太在意实权的多少。
他们钱没少赚,官没少做,日子过的悠闲自在,所以这一类汉人,其实对咱们大宋都没有多少认同感。”
杨怀仁讶异道,“认贼作父?”
萧老倌儿尴尬地笑笑,“呃……有点这个意思吧。让下官说的话,现在这样的情况,也怨不得他们。
契丹人毕竟占据幽云近百年了,这些汉人的大族世家,一开始也是心向大宋的,但后来咱们大宋实在没有能力收复燕云。
当初人家出钱出力出人反抗契丹人的时候,向大宋朝廷求援,可当时的大宋国内形势未稳,哪里顾得上他们?
就这样置他们的生死于不顾,才寒了人家的心。一边不管不顾,一边高官厚禄的尽力拉拢,这样的差距之下,人的心,是很难保持不会摇摆的。
到后来,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都是出生辽国,他们的父辈又都是辽国朝廷的官员,他们虽然是汉人,可心中却已经倾向了忠于契丹皇帝,便渐渐的对大宋朝廷没了认同感。”
第1009章:摆擂台(下)()
杨怀仁听完萧老倌儿一番话,心中虽然不太舒服,但他也只有叹气的份儿。
这种事,自古以来有之,到后世也存在。说到底,思想,是一个人的自由,在人员流动非常大的后世,很多汉人在国外的后代,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他们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虽然承认自己中华民族的个人身份,但不一定对中国的文化和国家有很高的认同感。
追根揭底,这些人并没有什么错,大宋要要让他们有认同感,必须自身要强大,国家和民族崛起了,强大了,才能增加所有国人和族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萧老倌儿见杨怀仁面露愁容,以为他说错了什么话,赶忙劝慰道,“公爷,他们的事情,不是咱们现在要关注的重点。
这些辽国的汉人贵族虽然地位高,但实际上他们的家族更关注如何发财,如何保持家族在辽国的地位,而并不太关心,也没有力量去影响契丹皇位继承人是谁。
将来等咱们大宋收回燕云之地,他们自然会重新回到大宋的怀抱中来,大家毕竟是同根同源的同胞嘛。”
杨怀仁淡淡地笑了笑,“你说的对,咱们眼下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关心。”
他忽然发现羊乐天这时趴在窗户边上,睁大了眼睛去辨认所有来到擂台前等着看热闹的人群。
杨怀仁知道他是想努力找出他的父亲来,也许因为这是一场厨艺比试的擂台赛,羊乐天又听说他的父亲在中京好像是个厨子,便觉得今天这样的厨艺界大事,他的父亲应该会来凑一凑热闹。
可惜他找了好久了,还是没有看到他父亲的身影,从天亮开始他就在这里看了,眼睛一直这么瞪着,都已经因为疲劳而变得发红了,他还是不肯罢休,神情紧张地不断观望着,好像期待着那一张记忆里熟悉的面孔突然之间能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杨怀仁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样把眼睛熬坏了可麻烦了,为师已经专门派了人去帮你打听你父亲的下落,咱们要在中京呆一段日子的,你不必着急,相信一定会有他的消息的。”
羊乐天转过头来谢过了师父,揉了揉酸痛的双眼,口气里有点失望,“不知道我爹爹他会不会来参加今天这样的盛会,我找了好久,都没看到他的影子。
也许,即便他已经来了,可惜我们多年未见,他的样子,我已经认不出来了”
杨怀仁只好安慰道,“你也不用太悲观,他离你而去,也不过才十年的工夫,样子也许会变老,可大致的面容,应该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
也许他来了,但站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你一时还没有看到他而已,也许他还有事情要做,没空来看热闹呢
你放心,师父答应过你,就一定会帮你找到你父亲。但你要答应师父,不能再这么熬眼睛了,熬成了瞎子,可就再也看不到你爹爹了哦”
羊乐天好不容易挤出一丝笑容来,“多谢师父,徒儿明白了。徒儿这就去帮师父准备工具。”
他又望了望窗外,这才转身下了楼,杨怀仁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种难言的忧愁,不知觉里便也想起他的老爹来。
日头渐渐高了起来,擂台周围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万国寺门前的小广场已经挤满了人,连来往的道路都堵了个水泄不通。
杨怀仁见状,给擂台上的天霸弟弟打了个询问的颜色,天霸弟弟点点头表示所有准备已经就绪,杨怀仁便转身下楼。
当杨怀仁一身文人的打扮悠然自得地走上擂台的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