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状元-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尧向亦玉和唐秋使了个颜色,亦玉和唐秋说要领着娘俩去后花园看看。四个女人出门后,唐尧笑着对虞苗说:“刚才三舅的眼珠子都快掉在地上了,把人家女孩子都看羞了。”

    虞苗有点不好意思地对唐尧说:“你少废话,有事说事,找我干什么?”

    唐尧笑着说:“叫你过来就是看美人的。”虞苗作势要打。唐尧又说:“我说的是真的,姒辅让我保媒,把他的女儿许配给你,我看你俩刚才一见钟情,丈母娘看到你也很高兴,看来这事老天早已注定,你等到二十三岁,等来个二八女娇娃,也不枉你苦寻了这么多年。如今天下大定,你也该成亲了。”

    虞苗听后,对唐尧说:“一切由你看着定吧,我听安排就行。”说完,红着脸急急忙忙地走了。 唐尧在他的身后哈哈大笑。

    一会,亦玉四人回来,姒夫人不见了虞苗,脸上若有紧张。唐尧笑着说:“嫂夫人不必担心,回去告诉臣兄,选个好日子,给他们定亲吧。” 姒夫人听后,方才笑容满面地拉着女儿走了。

    唐尧坐下,刚喝了两杯茶,下人来报皋辅来见。唐尧心想;今天是什么日子,左右辅是不是商议好了。边想边迎了出去。皋陶三朝元老,唐尧很尊重他,施礼后,请到上座,吩咐下人:“重新泡茶。”

    茶泡好后,唐尧给皋陶倒了一杯,皋陶端起茶杯,嗅了一会,说:“果然是上品地兰花茶,和禹王喝的一个味道。”

    唐尧一看,就知道皋陶没少在禹王那里喝茶,对皋陶说:“禹王喝的茶,都是出自我手,你老今天来得正好,我刚刚炮制好了一批茶,不知你老是喜欢喝兰花茶,还是喜欢喝红茶?”

    皋陶说:“我听禹王说,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喝红茶好,听说红茶能暖肠胃,还能延年益寿,老夫就不客气地要红茶了。”

    唐尧拿出了两大罐红茶,和一套精美的茶具。皋陶一见非常高兴,说:“你这茶具,简直就是可着我的心意做的,我还是得说声谢谢了。”

    唐尧说:“你老不必客气,茶叶喝完了,打发个下人过来拿就是,”

    皋陶又说:“刚才听到我隔壁的姒府里欢声笑语,说是有首辅保媒,将女儿许配给了虞苗,老夫也来求首辅保媒,将我的孙女许配给虞利,我的孙女今年也是十六岁,虽没有倾国之貌,却也长得美丽贤淑,我看虞利仁德忠厚,大有舜帝之风,老夫在舜帝治下几十年为臣,深知虞氏家风,将孙女许配给虞利,我也放心了。”

    唐尧听后大喜道:“如今南北归顺华夏国,是国之大喜,今日你们皋、姒两家,和虞氏结亲,可谓喜上加喜,我看不如这样,你们俩家何不商定个好日子,有禹王主持定亲大礼,禹王一定会很高兴的。”

    皋陶说:“你这提议非常好,只是不知虞利那边意下如何。”

    唐尧说:“你老就放心吧,虞利的事包在我身上。”并令下人即可去请虞利。

    虞利来后,唐尧当着皋陶的面,将结亲的事说了一遍。虞利红着脸说:“这事我听两位首辅的,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说完后,对皋陶行了晚辈大礼。皋陶高兴地哈哈大笑,与唐尧一起,叫上姒臣,进宫拜见禹王。

    禹王一听这两桩喜事,很是高兴,对皋陶和姒臣说:“那就明天定亲,下月十六正式结亲吧。”

    皋陶和姒臣拜谢了禹王,回府做准备。

    唐尧回到府上,叫来虞苗和虞利,对他们说:“禹王下旨,明日定亲,下月十六正式结亲,你二人赶快派下人回古阳镇,把家里所有的人请来,好好热闹一番。”

第九十八章 :虞苗虞利喜大婚() 
在唐尧的按排下,两家人提前几天来到了大都。虞山,虞顺看到各自的儿子如此出息,打心底里高兴,两家人都欢聚在唐尧府上,亦玉和唐秋过来逐一见礼,唐尧娘听说这漂亮的少女是唐秋,脸一下子就阴沉了下来。

    亦玉一看,对唐尧说:“母妃找我有事,我要和唐秋进宫。”说完,拉着唐秋就走了。

    唐尧娘借题发挥,火发在了唐尧身上,冲着唐尧吼了起来:“你娘子的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娘亲,为娘的来了,也不在一旁伺候着,借个理由走了。”

    唐尧耐心地对他娘说:“她是公主,按华夏国的礼制,在座的所有人,都要向她行君臣大礼,亦玉今天并没有要求这样做,而是向你们逐一施礼,已经很通情达理了。”

    唐尧娘把眼一瞪,撒泼地说:“我管她什么公主不公主,跟了我儿,就是我家的媳妇,理应伺候我这婆婆。”

    唐尧无奈地苦笑了一下,对娘说:“这里是大都,住的都是王公大臣,豪门巨富,人人都讲礼节,尊礼制,不能像在古阳镇那样随随便便。像三舅和义兄的丈人家,一家是左辅,一家是右辅,都是朝廷重臣,尤其是义兄的丈人爷皋辅,乃三朝元老,最重视仁德礼节,能与义兄结亲,他看中的就是义兄的忠厚仁德。三舅的丈人姒臣,是禹王的侄儿,家里上下人等,遵循的都是王室礼制,这次,我为了减少麻烦,才出主意让禹王主持大婚。娘亲你这次双喜临身,即娶儿媳,又娶弟媳,理应属你最高兴才对。”

    唐尧话声未落,他娘反而变本加厉,冲着唐尧大声吼道:“上次老族长发丧,你给你外公留下个话就走了,眼里还有没有你这个娘。”

    唐尧听到这里,神情一肃,说:“我现在是首辅,上听命于禹王,下心怀天下黎民,华夏国方圆几千里,黎民近百万,时时刻刻都会发生不测,稍有疏忽,不知多少人因此而丧生,尧儿即选择了为国尽忠,难以为母尽孝,请娘亲谅解。”

    唐尧娘见唐尧,当着众人不给自己面子,发疯似地大喊大叫:“我管你是什么手夫(首辅)脚夫,是儿子就该尽孝。”

    唐尧苦笑着看着虞苗、虞利,两个人的脸阴沉的吓人。这时,虞山猛地一拍桌子,指着女儿骂道:“你看你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和个泼妇一样,这里不是古阳镇,你仗着你是族长夫人,耀武扬威,任意胡为。现在尧儿是一等侯,你三弟也是二等侯,利儿是三等候,就你这样,有什么脸面为姐、为娘。按朝廷礼制,我这当爹、当爷的见了他们,都要礼敬三分,你要再在这里不知好歹地乱撒泼,会丢几家人的脸,让你两个儿子和你弟弟,会成为大都人的笑柄。这几年虞顺宠的你没个样,你要再继续这样,我让有儿立刻送你回古阳镇。”

    接着又命两个儿媳妇:“把她带回你三弟府中去,关在屋里,不许出来,省的她丢人现眼,惹是生非。”

    老大老二媳妇,觉着这个姐姐做的也实在有点过火,走上前来,一人扯着一条胳膊,拉着她就走了。

    本来一家人为喜事欢聚,结果被她搅得都高兴不起来,虞苗脸黑的像锅底,冲着虞顺说:“我姐变成这样,你负最大责任,她是个女人,见识短,可是你当族长这么多年,什么礼节你不懂,你事先不对她讲明讲清,就像刚才,她像个疯婆子,你也不做声,她今天能对尧儿这样,保不齐那天,也会对虞利撒泼,到时你叫虞利如何做人。再说,尧儿现在天下人人敬仰,就连禹王对他也礼让三分。以后她再撒泼,你不及时地制止她,惹出祸来,我们几家都要受她连累。不是我说你这个当姐夫的,你连我爹这个老头子都不如。”

    唐尧一看,虞苗是真生气了,赶紧止住他的话头。对众人说:“其实我娘对我发火也没错,只是选的这个时间和场合不对,今天本来是商量三舅和义兄的婚事,结果她不分青红皂白,乱发一通脾气。其实我也明白,她是看着我妹妹住在这里,心里不满。这事三舅和义兄不必在意,因为我们还有大事要办,这次婚宴在禹王殿举行,禹王亲自主婚,大殿里面坐的,都是朝廷重臣和他们的夫人,到时候我娘,不吓得坐不住就不错了,我都担心,她藏在一个地方不敢出来。”唐尧一打趣,众人听后,哈哈大笑起来,气氛顿时就缓和了过来。

    唐尧又给外公、义父、大舅、二舅,详细地讲了觐见禹王时的礼节,和与众大臣应对的礼节。并对他们说:“趁这几天事情不多,好好练习练习,不懂的地方就问一声,有些地方也不必太过谦和,不知如何应对的,就像虞利那样,只笑不说话,神仙也没办法。再说,有我这首辅和三舅这兵马卿,还有利兄这王宫侍卫统领,大都的大臣们,都会高看你们一眼。我们古阳镇出来的人,个个都是好样的,最低的也是个四等候。”

    虞山问:“四等候是谁?”

    虞苗说:“就是我二哥的丈人,现在去了南宁,一年后回来,说不定会封为三等候。”

    虞山说:“真是想不到,连虞旺这样的匠人,跟着尧儿,都变成了侯爷。不过,刚才听了尧儿的一番话,我心里一下子就亮堂了,我虞山虽然没有名分,可我是华夏国最有福分的人,外孙是首辅,儿子是兵马卿,说起来我比禹王还大一辈。”说完之后,哈哈大笑。

    唐尧又对义父说:“你也应该为有利兄这样的儿子而自豪,他虽然是三等候,可他是禹王身边的人,也是禹王最信任的人。再说,他的丈人爷是三朝元老,连禹王都敬重三分。所以,我们全家人,都应该把腰板挺得直直地。今天,我们就去我的‘美味鲜’去用餐,全家人几年来没聚在一起了,一定要高高兴兴,吃喝个痛快。”

    这时,唐尧的外婆笑着说:“还是我的尧儿有办法,几句话就能把人给逗乐了,我回去叫着你娘和你两个舅母一块去。”

    唐尧对外婆说:“让三舅扶着你老人家先走吧,接我娘的事就有我去吧。”

    唐尧来到了虞苗府,先见了两个舅母,尤其是二舅母,好几年没逗她玩了,不知性格变了没有,对二舅母说:“几年不见,二舅母你的武功练得怎么样了,我这当师傅的,可得要考考你。”

    谁知二舅母说:“考就考,谁怕谁啊。”一个转身,手里多了一把黑黝黝地匕首,一个箭步跳到院中,舞了起来。只见寒光闪闪,满院中全是她的身影。唐尧也不得不暗暗佩服,这二舅母还真是个练武的材料。

    等到二舅母收功,唐尧笑着对她说:“你要是个男的,也能混个三等候当当。”二舅母听后,一脸的自豪。

    唐尧小声地对二位舅母说:“你们先回屋去,我去劝劝我娘。”说完,推开娘亲的房门,走了进去。

    唐尧娘见儿子来接自己,心情也好了点。唐尧又搂着娘的肩膀,说了几句甜言蜜语,唐尧娘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唐尧搀着娘,叫上两个舅母,出了府门。

    当来到亦玉坊时,领她们走了进去,三个女人被亦玉坊内漂亮华贵地物品,看得眼花缭乱。唐尧带她们进了一间装饰豪华的房中,叫下人拿来了早已给他们准备好的,参加婚礼时穿的服饰和头饰,三个女人一看,顿时欢乐了起来。

    二舅母一边推着唐尧,一边说:“你快出去,我们要试衣服了。”唐尧笑着退了出来。

    过了一会,二舅母在屋内喊:“进来看看。”

    唐尧进去一看,三个女人完全变了形像,唐尧对她们三个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三个是新娘呢,真是太漂亮了,到了那天,再把头饰戴上,那就更漂亮了。”

    三人换下衣服后,出了亦玉坊,唐尧对他娘说:“这边的‘亦玉坊’和那边的‘美味鲜’都是我的,娘和两个舅母,想要什么,想吃什么随便。”

    二舅母对唐尧娘说:“大姐,不是我说你,这么好的日子,你不好好享受,你有发火的那个功夫,还不如领着我俩来挑东西。”

    唐尧娘说:“那我得每天都给我儿发火,要不然,你每天拽着我来挑东西,吃亏的还是我儿子,你想得到挺美。”

    二舅母一听,说:“尧儿还没说什么,你这做娘的到当起家来了。”

    唐尧说:“你们有的是时间讨论,现在我们该去吃饭了,别让外公外婆他们等急了。”

    这场家宴,尽欢而散。虞苗舌头打着卷说:“我就知道还是尧儿有办法。”

    大婚这日,唐尧派亦玉和唐秋,帮着娘和两个舅母梳洗打扮。唐尧娘本来就是个美人坯子,经过亦玉和唐秋的精心捯饬,显得雍容华贵,两个弟媳妇在一边都妒忌。进宫后,亦玉和唐秋一左一右搀扶着她,连那些贵妇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听说是首辅的娘亲,一个个过来讨好,有亦玉和唐秋帮着应付,倒也没有失场。

    正如唐尧所说,进了禹王殿,唐尧娘一点底气也没了,浑身感到紧张,一只手死死地抓着亦玉的胳膊不放,这一刻,她感到儿媳妇成了依靠。

    婚礼开始前,众人一起跪下拜谢禹王,禹王竟口称虞山为前辈。虞山恭敬地说:“禹王万民敬仰,草民愧不敢当。”

    唐尧在一旁也没想到,外公竟回答的如此得体。

    禹王又对虞山说:“你养了一个好女儿,为华夏国生了一个栋梁之材,也生了一个好儿子,南北征战,保国安民。”

    司礼卿主持大婚礼仪,先拜天地,再拜禹王,又拜了双方的长辈。这场婚宴,两个时辰后方散。被民间传为华夏国第一婚宴。

第九十九章 :虞山大都享清福() 
王宫喜宴散后,一家人又齐聚‘美味鲜’,虞苗、虞利各自招待自己的部下。唐尧搂着娘的肩膀在她耳边轻轻说:“我娘今天真漂亮,大都里贵妇都用羡慕地眼光看你呢,今天可给儿子长脸了。”

    唐尧娘,听到了儿子的夸奖,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亲昵,心里象开了花一样,此刻她的心情幸福满满,眼里却满含泪水,对唐尧说:“你一走这么多年,你知道娘想你想得心里多苦吗?”

    唐尧对娘说:“以后想尧儿了,就来大都住一阵。”

    唐尧娘长叹一口气,说:“那有这么容易,你弟弟妹妹还小,家里还有老人。”

    唐尧说:“那就都带上他们,岂不更热闹。”

    二舅母在一旁笑吟吟地说:“大姐,娘俩说什么贴心话呢,高兴的脸象开了花一样,说说,让我们也听听。”

    唐尧娘笑着对二弟媳说:“想知道,等你儿子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全家人见她高兴了,都跟着欢乐了起来,推杯换盏,欢声笑语。虞田喝的已有酒意,对着唐兴说:“当初还是人家老三有主意,那么多人提亲,坚决不要,说要跟着尧儿干大事,大事不成,不结亲,看看人家今天做到了,这么年青就是二等侯爷,娶了右辅的女儿,这辈子富贵荣华享用不尽了。”

    唐兴说:“二弟要不说,我还真想不到,虞苗当时才十几岁会有如此胸襟和眼光,看来这就是天命所归。”

    这时虞田的娘子站起来指着虞田说:“怎么,你现在是不是后悔了,后悔现在还来得急,你就别走了,留在大都,也挣个侯爷当当吧。”

    虞田赶紧解释说“我那敢有这意思。”

    他娘子气哼哼地说:“量你也不敢,我也是候爷的女儿,你娶我,也算你高攀了。”

    众人听后一阵哄堂大笑,唐兴也有了酒意,信口开河地对着虞山说:“亲家叔,全华夏国也找不出第二个象你这么大福分的人,两个外孙,一个是首辅,握掌着华夏国的军政大权,禹王亲赐玉龙符,有生杀予夺,先斩后奏之权,一个是王宫侍卫统领,禹王最信得过的人,儿子兵马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