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状元-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畹夭呗浴

    第二天和唐兴一同进宫,拜见禹王,禹王微笑着对唐兴道:“唐外卿,北番之行辛苦了!而且还带回来这么多健马,本王甚感欣慰。”

    唐兴道:“为禹王分忧,为国尽忠,是我份内之亊。此次北番之行,还是首辅运筹周秘,我方能如此顺利。那个草原王为人很是坦诚豪爽,看到首辅设计的大帐,满心欢喜,与我歃血为盟,结为兄弟,送了我他心爱的马,其它的马在千匹之中任我挑选,也不说价格,要我看着办。”

    禹王听后道:“既然人家如此大方,我华夏央央大国,更不能失了气度,就送他织锦五百匹,美酒千坛,粮食两万斤吧。”

    唐兴道:“这也太多了吧。”

    唐尧道:“禹王如此,大有深意,你以此准备既可,另外让宫坊再做十顶与上次一样的帐篷,只是比上次小一号,到时还说你自己送的。”

    禹王笑而不语。

    唐尧又道:“禀父王,幽州地处华夏北部边陲,过去几十年骚扰不断,现华夏国强盛,幽州方不敢作乱,儿臣以为留着它早晚是一祸根,应早除之。儿臣拟好了一个详细的筹划,请父王定夺。”

    禹王接过奏报,仔细的观看,最后颌首,道:“好一个以夷治夷,本王准你所奏,并下令冀州侯全力配合你,你就按你所想的,去大胆地干吧。”

    两人拜别禹王回府,唐兴拿着禹王的手令去筹备物品。

    晚上趁亦玉睡熟,唐尧进了清灵空间,见重明正座在竹屋内,悠闲地喝着茶。唐尧说:“祖爷好恣在,真成了活神仙了,回来也不招呼一声。”

    重明咪着眼,慢言慢语地说:“你现如今是华夏国首辅,日理万机,我那敢打扰你。”

    唐尧说:“祖爷去了一趟天庭,改性子了,也学会了那些上仙的作派了,看样子今后我只能拜着你老人家了,只不过就你这点道行,整日闲着,小心闲出毛病来。”

    重明瞪起四个眼看着唐尧说:“我怎么觉得你小子,又再打我的主意。”

    康尧笑嘻嘻地说:“去了趟天庭,得到了女娲娘娘真传,果然不同凡响了,智慧见长,连这都能看出来,孙儿佩服。”

    重明一听果然如此,气呼呼地说:“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少给我灌**汤。”

    唐尧故意严肃地说:“我哪敢惹你老人家,你现在是大神,有亊我只有求女娲娘娘了,见了面我就对她老人家说,重明神现在可了不得,那谱摆的决对能给你老人家增光露脸。”

    重明让唐尧一下子戳在了软肋上,顿时底气全无,立刻换了口气说:“算祖爷欠你唐氏的,说让我干嘛吧。”

    唐尧说:“是谁争族谱上的名位,你可别忘了为此你还骂了我爷爷,打了我贵叔,吓的人家赶紧地修改了族谱,唐家岭的唐氏族人现在连三岁的小孩都知道,祖先中有一位重明神。”

    重明听后,马上来了精神,但口气仍然很硬地说:“本来就是唐岭那小子的错,他自己都认了,只不过唐贵这小子这事做的还不错,祖爷以后会奖励他的。”

    唐尧说:“我爷爷上月已经走了,这亊你老人家也别怪他了。”

    重明气冲冲地说:“走个屁,这小子生前封了个无等侯,身后女娲娘娘念他养育你的功劳,奏请玉皇大帝封为唐家岭山神,每天看着你给他修的气派地陵寝,高兴着呢。”

    唐尧问:“这是真的假的?”

    重明答道:“这事我在天庭时亲眼看到女娲娘娘为他请封的,还能有假。”

    唐尧说;“即使这样,也是他老人家自己修的。咱今天先不谈这些了,我有件事想求你老人家,不知你是只能听懂华夏语呢,还是任何语言都能听懂?”

    重明说:“天底下的人,只要在脑子里出现意识,我都能知道,要不我为什么敢称神灵呢。”

    唐尧说:“你老人家就是在四千年后,仗着这本事,也能混个天下通吃。”

    重明说:“你先不要拍我的鸟腚,说说你到底想让我干什么,我要看看有没有兴趣。”

    唐尧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不知你老人家有没有本事挑着兄弟俩打仗。”

    重明四个眼一瞪说:“你小子太小瞧我了吧,这么丁点的事我若干不成,还算什么神灵。”

    唐尧一看他又上套了,就顺着他的话茬说:“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你这几百岁的神灵,可不能说话不算数。”

    重明听后说:“我又进了你小子的套了,遇到你我算是倒了八辈子大霉了,处处小心着,还是被你小子算计了,你太爷怎么会有你这么一个后辈。”

    唐尧说:“你前些日子刚说过,为有我这样的后辈而感到欣慰,你可不能说话出尔反尔,别失了你神灵的身份。”

    重明对唐尧说:“你小子有话直说,少在祖爷面前用花花肠子绕我。”

    唐尧郑重地对重明说:“我想收复幽州,但又不想让黎民陷入战祸之中,所以,想挑起幽州王兄弟俩内讧,借机收复幽州。”

    重明听后,眯着四个眼想了一会说:“这华夏大地的诸侯和周边的番邦,与你生在同一个时代,算是倒霉透了,他们哪一个不在你小子的算计之中。不过这事我挺有兴趣,你比你太祖爷只知道硬打硬撞强多了。这事兵不血刃,又能开疆拓土,暗合天道,祖爷我帮你了。”说完以后,就地一转,唐尧面前出现了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长得仙风道骨,气度非凡。

    唐尧一见大惊,说:“祖爷何时有了这等法力,可喜可贺!”

    重明说:“女娲娘娘传了我七十四般变化,我才学了一成多。”

    唐尧说:“祖爷在天庭这么短的时间,就修到了一成多,按这样的速度,再有个四、五年,你老人家的大道定能修成,到那时,你老人家就可位列仙班了。”

    重明说:“一切顺其自然吧,。你想让他兄弟俩什么时候内讧?”

    唐尧说:“就定在十二月初十吧,到时,我会提前把兵藏在幽州城外,只要听到你老人家的准确消息,半夜时出击,一举将幽州拿下。”

    重明说:“你这事虽暗合天道,但毕竟挑的人家骨肉相残,这招是不是损了点。”

    唐尧说:“就是我们不挑他,幽州王的弟弟也早有谋夺王位之意,到时兄弟俩正面冲突,不知要有多少人因此丧命,我们这是在替天行道,拯救那些无辜的人。这比黄帝大战蚩尤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种残忍的杀戮,不知要强多少倍。再者说,幽州在这个幽州王手里,几十年没有发展,从天道和人道上来说,我们这是救民于水火,推动幽州的发展,就是玉皇大帝知道了,也会对我们赞赏的。”

    重明摇了摇头说:“我说不过你,你这张嘴,没有理也能辩出三分,这种事你就是说的天花乱坠,我只能帮你这一次,下不为例。”

    唐尧对他说:“神、道、人,都不能把话说满了,你忘了太上老君的话了吗;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地变化中。没准下次你还会求着我干呢,因为这是上天要你地修行,想逃都逃不掉。”说完,哈哈大笑着离开了清灵空间。

第九十一章 ;平幽州筹建北平() 
夏历十二月十六日上午,幽州王的弟弟突兀刚出府门,被一鹤发童颜的老人拦住,老人对突兀道:“我在黑山隐居已有二百余年,昨晚夜观天象,见北方紫微璮中,王星宊然陨落,主幽州王夭亡,其伴星快速移动,耀眼夺目己接近王位。幽州易主已成定局,我观你脸放红光,天生贵相,正应天道,应顺势而为,实为王者气魄,若错过天时,不但心愿难成,恐有杀身之祸,将抱憾终生。”

    突兀听后道:“老人家,请问我这事有几成把握。”

    重明道:“谋事在人,成亊在天。事情不做,谈何把握,你只有做了,才知道把握大小。”

    突兀问:“什么时辰最好。”

    重明道:“由着心意做吧。”重明说完用手一指宊兀身后。

    突兀一回头,再次转身已不见了老人的身影,只听空中传来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突兀吓的跪在地上,口称:“感谢神灵指点。”呆立在当地,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心想,既是神灵来点化我,此时不干,更待何时。当晚突兀就召集心腹,下令半夜三更正式举事,让一个头领,带一百人,去大黑山剿杀幽州王及随从,一个不留。另一个头领带两百人,分四队人马逮捕城内的大臣,反抗者,格杀勿论。这个头邻恰好就是被策反的那位头领,突兀自带五百人包围幽王府,然后下令;立即行动。

    当晚,那个被策反的头领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天下第二坊的主人,他听到这消息,当夜潜出城外,去找唐尧。

    唐尧此时正带领一千轻骑兵,隐藏在城外的丛林中,第二坊的主人见到唐尧后,将情况说了一遍。唐尧对他说:“你迅速回城,有虞利带上五十个役兵,与那位头领合兵一处,该如何行动就如何行动,只是每个人要白巾包头,黑夜里以便区分,待听到幽王府有喊杀声时,迅速与我合兵一处。”第二坊头领听完后,和虞利带领五十人,匆匆消失在黑夜里。

    又令虞苗:“带上两百人,绕过幽州城,埋伏在大黑山口,等那剿杀幽州王的反兵回城时,突然出击,将他们全部消灭。”虞苗得令而去。

    又令唐兴:“你带着马队,从这里直奔草原,见到草原王,直接告诉他,幽州王兄弟为争王位,正在内讧 ,幽州王已请求华夏国出兵平叛,平息叛军后,愿无条件地归顺华夏国。你要对草原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次众多的物品,是禹王亲自下令送草原的。禹王并且承诺,草原王如果与华夏国签下盟约,今后如遇外族入侵,有华夏国出兵包围。并向草原王讲明,盟约签于不签,草原王可自愿,如果他真的不签,你放下物品后,到冀州等我。”

    唐尧送走唐兴后,带着八百轻骑兵,直扑幽州。

    虞苗带着两百人来到大黑山口,将两百人分开,隐藏在两边的密林之中。上午巳时时分,见一队不足一百人的人马,从深山里走出来,这些人满身血迹,人和马都显得极度疲乏。刚刚走到山口中间,两边的密林中,一阵急雨般的箭射了过来。这帮人还没反应过来,就有一半的人纷纷落马。紧跟着喊声震天,两边的密林中,各冲出来一队人马,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是一阵砍杀。为首的一位骑着猛犸象,手持一柄黑黝黝的剑,只见他剑一挥出,就有几个人落马,这些人被团团围住,想冲也冲不过去,退也退不走,眼看着人越来越少,不到半个时辰,被虞苗带领手下全部剿杀。

    虞苗下令,将缴获的马匹收拢起来,然后向幽州城北门冲来。

    再说唐尧带领的八百人,三更时分包围了幽王府。虞利及第二坊的主人和那个被买通的头领,听到动静后,与唐尧合兵一处,将幽王府围了个水泄不通,突兀带领的五百反兵,全部被围在府中。最初时,突兀不知深浅,督促反兵向外冲,结果连冲几次,都是有去无返。突兀心中纳闷,不知从哪里冒出这么多重兵,将自己包围了起来。

    天亮时,唐尧令第二坊的主人和归顺的那个头领,带着他的人,向府内喊话:“里面的人听着,只要不带武器,从里面走出来,包你们活命。”

    王府的四周墙上,陆陆续续有人跳了出来。唐尧大体一算,连冲出来被杀的,还有投降的,里面的人应该不足三百了。于是,他挥手一掌,将王府的大门击得米分碎,华夏的兵將蜂拥而入,杀进王府。第二坊的主人紧跟着虞利,在府内抓了一个小头领,问他:“突兀现在在哪里?”那个小头领吓得哆哩哆嗦地说:“刚刚看到他带着十几个人奔后院去了。”

    虞利听后,嗖的一下上了房顶,见十几个人,正向后院奔去。虞利大吼一声,飞身跃过逃跑的人,堵住了后门,挥出一剑,跑在前面的两个人,命丧当场,其他人,被虞利的神剑给吓呆了。虞利反手打开了后门,围在外面的华夏兵一下子涌了进来。这时,唐尧也带着重兵从前院赶了过来。

    他问第二坊的主人:“哪个是幽州王的弟弟突兀?”

    第二坊的主人说:“就是那个长得最高的。”

    唐尧又说:“你对那十几个人喊话,谁要将突兀擒住,饶他不死。”

    第二坊的主人喊话声刚落,那十几个人一拥而上,将突兀死死地按在地上。唐尧一挥手,华夏兵涌上十几个人,将突兀捆了个结结实实。

    这时,城里的一些大臣和贵族,听说突兀反叛,不知就里,怕被连累,慌忙向北门跑去,结果被虞苗带的兵误以为是叛军,全部被劫杀。可怜这些大臣和贵族,稀里糊涂的做了冤死鬼。

    第二天,唐尧将突兀和他的死党押往北城门外,让第二坊的主人和归顺的头领,召集幽州城内的黎民,全部来带城北刑场上。

    唐尧站在一个高坡上,大声地对幽州黎民说:“突兀杀兄夺位,罪不可赦,幸亏幽州王早已察觉,请求我华夏国出兵相助,没想到我们来晚了一步,这逆贼已将幽州王杀死在大黑山里,并趁火打劫,杀大臣,屠贵族,抢夺财产,若不是我华夏国援军及时赶到,幽州的黎民恐怕早已陷入战祸之中。”

    唐尧每说一句,第二坊的主人就翻译一句,最后唐尧大声地问:“你们愿不愿意归顺华夏国?如果幽州归属华夏国,禹王可保你们过太平日子。”

    幽州黎民听后,齐声高呼:“愿意归顺华夏国。”群情激奋高喊着:“杀了突兀这逆贼。”

    唐尧低声对第二坊的主人说:“现在是你与头领,收买人心和立威的大好时机,杀突兀的事,就交给你们俩了。”

    两个人各提着一柄青铜剑,将突兀和他的死党,全部杀死。

    唐尧趁机宣布说:“幽州现已归属华夏国,不可一日无主,禹王仁慈,让你们幽州人自己治理幽州,天下第二坊的主人赤力和卫兵头领巴喎平叛有功,保护了幽州黎民,禹王封赤力为三等候,暂时主政幽州。巴喎为四等候,幽州兵统领,按华夏国役兵制规定,幽州的兵员数不得超过两百人,如有违反,依法处置。”

    唐尧在幽州住了近一个月,教赤力如何处理政务,和学习华夏国的法度,并向幽州的黎民宣扬华夏国法度,见一切步入正规后,带兵返回冀州。当走到幽州与冀州之间的一处山谷时,唐尧脑海里突然蹦出来一个想法;我如果在这里建一座屯兵邑,可保幽州长期安定,北疆可从此太平,此邑可取名为——北平邑。

第九十二章 :挥师南下下扫三苗() 
唐兴带着马车队奔草原而去,这几天草原王满怀焦虑,自从幽州的探子,向他禀报了,幽州王兄弟为争王位内讧,相互残杀。最后华夏出兵平息了叛乱,幽州己归了华夏国,他日夜忧心忡忡,害怕华夏国对草原兴兵。

    这天一个奴仆进帐来报说:“上次来的那个华夏大臣,带着一大队马车来了。”

    草原王听后赶紧迎了出去,看见唐兴分外高兴,通过传话人问:“你如何运来了这么多物品?”

    唐兴答:“这是织锦五百匹,美酒千坛,粮食两万斤,是禹王的厚赐!另外我自己又做了二十顶帐篷,只是比你的大帐小。”

    唐兴说完,又从一木匣中,拿出带鞘的长剑,交给草原王,草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