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贵想了想,笑着说:“这样也好,这亊是你儿筹划的,你当爹的带头,说不定尧儿和你的旧账就一笔勾销了,再说这几年你也歇够了,再不干点事,瞎了你这么好的身子骨。”
说完后哈哈大笑,唐霸也裂着嘴笑。
唐霸现在整日笑容满面,自清醒后,看到自己的新宅院,问三娘:“是什么时候建的?”
三娘告诉他:“当初你被打傻,家里为了给你治病,把能卖的全卖了,老族长为了让我们一家能活命,拿出钱来给我们一家留下了三亩地,我只有带着秋儿种地维持生计。后来尧儿回来,知道了家里的事情,赎回了所有的田地,建了新宅子,置办了里里外外一切用品,并给妹妹弟弟留下了生漆坊和漆布坊两成的份子,给我们买了佃奴。牛车和耕具,还给你治了两年的病,走的那年,还给你留下了一年的药。”
唐霸听后,泪流不止。此刻,他的心就像被儿子净化了一样,对三娘说:“今后无论是家里。田里的任何事,你都不用操心了,你就在家里好好享享清福吧。”
唐霸见二儿子和小儿子,都被大儿子训练成了武功高手,嚷嚷着也要跟着唐仁学。这样,每天一早一晚,爷仨在院子里练武。唐仁又教了他太乙内功,教了唐德天元内功。唐霸的身体比以前更强壮了。
自从知道了大儿子是华夏国首辅,禹王是自己的亲家,他是心满意足。对三娘说:“一定要好好做人,不能丢儿子的脸。”所以这次修路主动请缨。
三天后,唐家岭的老老少少,一齐上阵,开始修路。唐霸让老人。妇女和孩子,干一些比较轻快的活,自己带着青壮年,劈石开路。唐家岭的人都说唐霸醒了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在唐家岭人干了一个多月后,这天见远处浩浩荡荡的来了大队人马。带队的官员问这里谁是领头的,唐霸赶紧派人去叫族长和五大长老。官员没想到,唐家岭的人已经干上了,很受感动。听说带头干活的是唐首辅的爹,那个朝廷官员和荆州侯。大邑侯,一同向唐霸施礼。唐霸一时不知所措,还礼不迭。这时唐霸才明白,今天的自己,已是非同一般,连朝廷大臣和荆州侯,见了自己也得先行礼,儿子给自己挣了大脸了。
这时,唐贵和五大长老都已来到,朝廷大臣当着众人宣读了禹王令;禹王令唐家岭改为唐家邑,封唐贵为四等候。唐贵赶紧磕头谢恩,接禹王令的双手都有些微微发抖。唐贵做了八辈子梦,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封侯,而且一封就是四等,他心里明白,这是他爹给他留下的福根,是唐尧给他争取来的。
唐贵赶紧把朝廷大臣和荆州侯。大邑侯请到家里,吩咐下人,杀猪宰羊,热情款待。那个朝廷大臣对唐贵说:“贵侯,我要长期在这里监督,能不能给我找一所住处。”
唐贵爽快地说:“这没问题,把我的新宅子辟出一个院子你住就行了,缺什么你尽管说,千万不要客气。”
吃饭时,朝廷大臣和荆州侯。大邑侯,对唐霸百般讨好,唐霸倒也谦和地应付。
大长老对唐霸说:“你小子就是有福,自己被打成那个傻样还能会好了,儿子不用自己操心,最后还成了首辅他爹,我见你现在这样,都觉着老天对你太偏心了。”
唐霸也不说话,只是咧着大嘴笑个不停。其实他心里在想,无论你们说什么,我也不在乎,反正我现在是首辅他爹,就连二等侯见了我也得先施礼,不管你们说什么,也改变不了我是首辅他爹。
这次唐霸听说朝廷让唐家岭人专心建邑,他对唐贵说:“贵兄,你现在是邑侯了,建邑的事,我这个草民就不和你搀和了,但用到我的事你尽管说,兄弟我在所不辞。”
唐贵听后笑着对他说:“我以为你小子傻了这么多年,脑子不好使了,没想到你醒过来,变得比以前更聪明了。”
唐霸一听,嘿嘿一笑说:“贵兄你被禹王封了邑侯,这是全族人的大喜事,不能只请今天这一次,从明天开始,你要大宴族人三天,让我们全族人沾沾你的喜气。”
唐贵当着这么多人,一时找不出好理由推诿,只好顺着唐霸说:“好,从明天开始,我在族厅的广场上,连摆三天流水席,宴请全族的男女老少。”五大长老一听,和唐霸一起欢呼了起来。
第八十九:唐兴出使北三番()
华夏国的大阅兵,已是天下闻名,不仅华夏国的诸侯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周边外夷、外番更是心颤,那些番王们后悔没有早与禹王攀上关系。幽州王哈奇,这几天正眉头紧皱,在王府里思来想去,如何与华夏国禹王搭上关系。他当幽州王的这几十年没少骚扰华夏国,如今华夏国,国家强盛,精兵强将,一旦兴兵,幽州岂可阻挡,整日提心吊胆。
这日上午,大臣来报:“华夏国大臣外夷通商卿,唐兴已到城外,奉禹王之命出使幽州。”
幽州王忙问大臣:“这个唐外卿带了多少人?”
大臣道:“仅带一百亲兵,幽王如何接待?”
幽州王道:“以上上之礼,隆重接待,你速去城外相接,我与众臣在府门相迎。”
大臣受命而去,幽州王既刻下令:“大开府门,礼乐奏鸣,众大臣随本王宫门相迎华夏国唐外卿。”(其实所谓众臣仅几个人而已)
唐兴在迎接大臣的引领下,来到幽王府,见幽州王早领一干人在府门等候。幽州王见唐兴仅带十名亲兵相随,其余的都留在了城外,很是高兴。
唐兴见幽州王早已迎在府门,赶紧下马,交于亲随,要他们停止不前,自己与迎接大臣走上向,向幽州王施礼,幽州王还礼,幽州王见唐兴身材高大,仪表堂堂。心里暗想这华夏国,上邦大国,就是不同,一见这外卿的风貌处处彰显着大国气度。
唐兴也暗中观察了幽州王,见他六十多岁,身材魁梧,长相威严,自有一股一方霸主的气势。
他不急不缓,不卑不亢,向前对幽州王道:“华夏国通商外夷卿二等侯唐兴,奉华夏国禹王之命,出使贵邦,蒙幽州王盛情,唐兴不胜感激。”
幽州王精通华夏语,见唐兴有礼有节,谦和温恭,大笑道:“华夏开国,为天下央央上邦,本王理应奉上邦大国的使臣为上宾,况唐外卿尧帝嫡孙,出身贵重,又奉贵国禹王之命出使幽州这偏隅小邦,本王甚感荣幸。幽州与华夏国山水相连,世代相邻,华夏开国之既,本王本应前往拜贺,奈何从未与禹王谋面,又不知华夏国新礼制,怕有冒犯,未能前往。想不到禹王如此周全,本王甚感惭愧。”
唐兴暗想这幽州王不仅精通华夏语,而且言语精妙,掩饰实意,确实是个难缠之人。但场面上的话,有时又不能说的太直白,唐兴直好顺着话题道:“华夏开国,神州早已不同往昔,禹王仁德布满华夏,华夏国万众归心。唐首辅旷世奇才,神仙为友,仙灵为朋,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制定了华夏国,礼制、法制、农桑制、官吏制、役兵制、赋税制等等,一应俱全。”
听得幽州王和大臣,如醉如痴。唐兴又道:“如今的华夏国,九州一统,唯禹王之命是从,如有违者,无论是王室、大臣、诸侯、黎民同样奉天罚刑,青州侯虞青就是前车之鉴。”
幽州王听后心里后悔不迭,刚才是想显摆一下自己华夏语能耐,没想到招来了唐兴一番宏篇大论。关键是他的大臣听后,个个脸上露出了畏惧之色。他赶紧拦住唐兴的话头道:“唐外卿远方而来,请到厅内歇息片刻,本王好好听听华夏国的治国上策。”
进入大厅分宾主座定,唐兴呈上礼单,幽州王令侍臣当众宣读;华夏国礼品,织锦一百匹,美酒一百坛,青铜一千斤。
唐兴对幽州王道:“运货物的车走得慢,可能要迟几日到。”
幽州王大喜道:“拜谢禹王厚赐,幽州地处偏远,难以与华夏央央大国相比,明年华夏开国祭庆日,本王一定朝贡禹王。”
幽州王随后令王府总管大摆宴席,款待唐外卿,这一场宴席,直喝到红日西沉。一连三天,幽州王在王府大宴唐兴。直到临走前一天晚上,唐兴才见到了天下第二坊的头领。
头领对唐兴说:“自从唐外卿进城,草民就想办法接近,无奈这几天唐外卿都在王府,实在没机会拜见唐外卿。”说完后,从怀里掏出一卷白绢,又对唐兴说:“这是我三年多来,搜集的幽州王与大臣们的各种状况,上面也有我自己的见解,烦请唐外卿转交給唐首辅,如有重大行动,提前三天告诉我。我怕此地有人监视,今日就此别过。”说完后,趁着黑夜,匆匆离去。
第二天上午,幽州王率领群臣,将唐兴送到城门外,指着车上的东西说:“这里有二十棵百年人参,十棵献给禹王,唐外卿与首辅各五棵,聊表寸心。还有一百张兽皮,是幽州对华夏国的贡品,请唐外卿笑纳。”
唐兴辞别了幽州王,一路西行,五天后,到了草原王的驻地。看到此处只搭着十几座草棚,草原王听说华夏国来了使者,领着众人迎了出来。唐兴上前见礼。草原王还礼后,叽哩哇啦说了一通话,唐兴一句也没听懂。唐兴说的话,草原王也听不懂。这时草原王命令着身边一个人,那人听完后,迅速离去。过了半个时辰,竟带回来一位懂华夏语的人,有了此人传话,两人交流起来就好多了。
传话人对唐兴说:“草原王说,我们草原人,没有繁文礼节,对待客人直接爽快,唐外卿不要见外,问你年龄多大了。”
唐兴说:“请你转告草原王,我很喜欢草原人的豪爽,这样让人非常放松,请草原王不必太在意,华夏人有客随主便的习惯,我的年龄今年五十有六。”
唐兴接着说:“华夏国禹王,对草原很重视,命我给草原王带来了织锦和美酒。”
传话人逐句说给草原王听,草原王听后哈哈大笑,叽哩哇啦又说了一通。传话人对唐兴说:“草原王感谢禹王和你,带来这么多好东西,说你是草原人的真兄弟,今天一定和你一醉方休。”
这场酒宴,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点上篝火继续喝,最后每个人都醉倒在地。唐兴是怎么回到草棚的,他自己也不知道。
第二天上午,他对传话人说:“我自己要送给草原王一件特殊的礼物。”草原王站在一边等着看,不知要送给他的是什么。
只见唐兴指挥着人把草原王住的草棚,一会就拆掉了。从马车上卸下一些上了红漆的木头,在草棚原地,一上午的时间,用那些木头,搭建起了一座华丽壮观的大帐篷,帐篷用的是双层漆布,帐篷里面的地上,铺上了软垫,冲门处放了一张大的几案,几案后面放了一架屏风,屏风上雕刻着一群奔驰在草原上的骏马,另外,床。橱柜一应俱全。
草原王看得目瞪口呆,伸着大拇指,欢天喜地的高喊着。那个传话人对唐兴说:“草原王说你太神奇了,这是他梦里想得到的东西,你是怎么知道的,以后你就是他最尊贵的客人,他也要送你一件最好的礼物。”
这时,就听草原王一声长啸,只见远处像一团火一样的东西朝这边奔来。到了近前,唐兴发现是一匹火红色的骏马,他一见,就喜欢上了这匹马。自从上次和唐尧回神农山,才知道到了关键的时候,没一匹好马是不行的,眼前这匹火红的马,看神韵就知道和唐尧的马不相上下。
传话人告诉他:“这匹马是草原王最喜欢的一匹,名字叫‘火焰神驹’,草原王将心爱的东西送给你,足见把你当成真诚的兄弟。”
唐兴向草原王深施一礼,感谢他珍贵的礼物。草原王看看唐兴,又指了指马。传话人说:“草原王问你想不想骑上去试试?”
唐兴按唐尧平时所教的,先走过去和红马亲热了一阵,然后翻身上马,在大草原上驰骋起来。只听见耳边呼呼地风声,飞驰的骏马,像腾云驾雾般转了一大圈,回到原地。红马没有丝毫的喘息,唐兴一见大喜,没想到自己这辈子也有了宝马良驹。
中午在一起欢宴时,传话人对唐兴说:“按照草原人的习俗,两个人交换了贵重礼物后,就要歃血为盟,结为弟兄。”
唐兴爽快地应允。草原王今年五十八岁,自然成了兄长。两人拜天祭地,结成了异性兄弟。
唐兴提出:“回去时我要买一大批马,用粮食或织锦换都可以,请草原王核定一下,一匹马需要多少织锦或粮食。”
草原王对着传话人说了一通话。传话人对唐兴说:“草原王说你俩是好兄弟,这事就交给你了,让你自己看着办。”
第二天,草原王招来几群马,让唐兴在里面随便挑。最后唐兴挑了三百匹马,拜别了草原王,回大都而去。
第九十章 ;平北番以夷治夷()
火焰神驹果然不同凡响,唐兴骑着它感觉如风驰电掣般。他飞驰一段路,然后慢下来等后面的大队人马,在挑选马匹时,特别挑选了一匹与火焰驹毛色相同,高大俊美的红色雌马,准备与火焰神驹匹配。
对这次出使唐兴感觉特别惬意,可以说,名利双收。同时他也钦佩唐尧的神机妙算,这小子是怎么知道草原王会喜欢那种帐篷。并且精巧设计到草原王的心里,远在千里之外人,都在他的掌控中,真不知他到底是人还是神。
十天后,大队人马回到了大都,唐兴令亲兵将马赶回大营,带着火焰神驹和红色雌马回到府上。好好的泡了个澡,赶走了身上多日来的疲劳。坐在屋里泡上壶茶,刚想喝,就见唐尧手提一包东西走了进来,他刚想起身,被唐尧制止。
唐尧对他说:“以后在家里和从前一样,看见我进来,你坐在那里装老太爷就行,如果老是和场面上一样据着礼,你心里不自在,我心里也不自在,知道你这趟辛苦了,我这不是给你送茶叶来了。”
唐尧坐下后,两人边喝茶边聊。唐兴将天下第二坊头领的绢书交给他,说:“这次去幽州,那个幽州王倒是非常客气,却只字不提归顺华夏过的事,拉着我在他府上喝了三天酒,我看此人挺难斗得。到是那个草原王为人坦诚豪爽,你给他做的帐篷一搭起来,高兴地老小子想在地上翻跟头,问我他梦里想要的东西,我是怎么知道的,我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只好随便支吾着,不过我占了你小子一个大光,草原王把他心爱的火焰神驹送给了我,以后我可以给你的黑龙踏雪神驹比赛了。最后,还给我歃血为盟,结成了异性兄弟。”
唐尧听后半晌才说:“你这次办的事情非常成功,我要回去好好筹划一番,明天上午,咱俩一块进宫向禹王奏报。”说完后,唐尧就告辞走了。
回到府中,坐在书房里,仔细研究第二坊头领给他的绢书,绢书中写道;幽州一半的黎民愿意归顺华夏国,并说他已劝降了一个职位不算太低的军中统领,这位统领已表示,一旦举事,他会带领他的人归降,并且从他那里得知,幽州军的总头领,是幽州王的弟弟,他觊觎幽州王位已久,一旦时机成熟,肯定会与幽州王反目。每到冬季,幽州王都要到大黑山里去围猎,草民以为这是一个好机会。
唐尧细细地看完给自己的奏报,觉着里面的利用价值很高。他不停地在书房里来回走动着,思来想去,最后想出来一个绝妙地策略。
第二天和唐兴一同进宫,拜见禹王,禹王微笑着对唐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