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朝驸马须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兴朝驸马须知-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魏明珠家中有好几个兄长,常常邀友人来家中做客。甫一看到这人就觉得眼熟,想起这正是相府的三公子,曾经是她长兄的至交好友。只是兄长踏入官场以后公务繁重,这三公子入了翰林院掌史书编纂草拟文案,两人不像曾经一般空闲,便慢慢疏远了。

    明珠便低声与公主和重润二人说了这男子的身份。想来是因为前几年她尚年幼,如今相府三公子再见了她,已经认不出了。

    承熹正要回绝,谁知重润却眸光一深,把此人相貌在记在脑中的图册中过了一遍,相府公子——正是她此次上京该找的人之一!

    念及此处,便提声笑道:“好啊!我刚来这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正愁没人引路呢?”

    那公子笑了,这一笑更显其丰神玉朗,脸上似有皎皎春光,“在下许清鉴。”因为是初识,不知对方底细,说的这“清鉴”二字乃是表字,少有人知。

    ——姓许,许相国的嫡孙,这便没错了!确定了自己的猜测,重润便以自己兄长的表字作答。她头一次来这京城,只要不说自己是重润郡主,便没人能认得她。

    至于公主以前长在宫中,出嫁后深居简出,更从不和外男有过相交,自然更不怕他认出。

    这道不够宽,四人也不好并肩同行,虽说是做了男子装束,可三位女眷与一位公子同行,怕是会惹人说闲话。为避嫌,公主和明珠只好在前头慢慢走着,重润郡主和许清鉴在后头说话。

    身后两人交谈的声音时不时飘到公主耳中——“我从江南那边来的。”

    “慕名前来?哈哈,这京城人杰地灵,确实应该来玩的。”

    “那边是张道口烧鸡铺,这可是多少年的老字号了!从我祖爷爷那时候起便有了。陈年老汤一浇,入口酥香软烂,肥而不腻。装盘上桌的甚至不需要手撕,只需要轻轻一抖,那烧鸡的骨肉便可分离。”

    “这是开封第一楼包子馆,他家的灌汤包其色香味都是上等,吊卤面也很是不错。小公子可要试试?”

    “别看那家店店面小,里头统共只有掌柜和他儿子一人忙活,他家的杏仁茶做得特别地道,便是我祖父大人也极喜欢。”

    重润郡主眼神一闪,“相国大人喜欢喝杏仁茶”在脑海中转了两圈,已经被记在了心底。虽说这样的小事未必对自己有用,知道得多一些总是好的。

    心中想要刻意亲近,重润面上笑得揶揄,问他:“许公子对这京中小吃这般熟悉,一看就是好美食之人。”

    许清鉴干笑两声,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像他这般重口舌之欲、一有闲功夫就在京城各处寻摸美食、吃到清风楼每月只有十道的佛跳墙就心情畅快,吃不到每日的清蒸鲥鱼时就心情低落,确实不是什么可堂而皇之示于人前的好爱好。

    怕新结识的朋友笑话,连忙肃了神色解释道:“我家家风甚为严苛,唯有在这吃喝二字上,从不拘着我们这些小辈。”又坦荡笑道:“尝遍美食,做人上人,交二三知己,才是痛快!”

    重润眉梢微挑,赞道:“许公子果然豁达。”

    听她这般说,许清鉴这才心里踏实了,继续与她说这京城老字号:“这家京古斋画店乃是京城最有名的画店,其珍藏书画非上品不采,文房四宝也非名品不售,一幅画每每价值千金。多少文人若是能在这里把自己的画卖出去,其身份便大涨,入得大学士门下也不是难事。”

    两人说话的声音不小,走在前头的公主和魏明珠都能听清楚身后的交谈声。这两人相谈甚欢,越行越慢。承熹和明珠只能时不时停下脚步,等着他们跟上。

    “承熹啊,”明珠笑得古灵精怪,凑在承熹耳边咬耳朵:“你说他俩是不是看对眼啦?这都聊了半个时辰啦!”

    承熹失笑,“便是人家互相有意,你又高兴个什么劲儿?别家姑娘十二三就定好了人家,你都已经是十六岁的大姑娘了,求亲的人都踏破了门槛,你也没一个中意的。如今上门的媒人都少了大半,看你娘都要急成什么样了!”

    “这不还没挑到中意的吗?”明珠赶紧捂耳朵,求饶道:“我的公主诶您别说了成么?我回家就赶紧挑一个赶紧嫁过去还不成么?”

    “这……似乎也不好……”听她此话,承熹颦着眉尖:“女儿家的亲事还是要细细谋划的,万不可草率……”明珠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听她絮絮叨叨讲了一刻钟,总算止住了话头,这才长吁一口气。

    而后头的许清鉴与重润聊得更是投机,重润见解独到,又一向会揣摩人心投其所好,慢慢地把许清鉴平日的喜好都套了出来。喜欢什么美食,喜欢谁的字画,喜欢什么样的朋友,都知道了。

    许清鉴把这个新结识的“小公子”引为知己,却不知人家把他的喜好都摸了个通透。

    只是许清鉴毕竟出身相府,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比如自己的喜好可以说,家中背景、亲属关系不能说。

    一旦被重润旁敲侧击地问到与家中有关之事,便会不着痕迹地带过去。因为他平时交友广泛,上到世家子弟下到寒门士子都有相交。平时与人相谈时不免会遇到各自聊起家中之事的时候,知道朋友之间谈及此事是正常,倒也没什么警惕。

    不得不说这交谈了一路还把重润当成个公子哥,都没认出这个是姑娘来,脑子委实有些迂。

    重润这男儿扮相确实十分真。她的母亲裕亲王妃福薄早早去了,重润便自小跟着裕亲王长大,父亲如何能有母亲心细?重润多年舞刀弄枪,气质硬朗,身上又没有脂粉气,连声音都比一般姑娘硬朗许多。

    像承熹作这男子装扮,总觉得全身都不自在,虽上身用布条勒紧了,腰肢也裹了好几圈加粗了,却总是时不时怕自己露馅,总觉得路人时常偷偷打量自己。

    其实她没想错,这来往过路的人确实都在偷偷瞟她,只因为这么个唇红齿白的公子,胳膊上还挽着另一个形貌昳丽的小公子,两人凑得极近形容亲密,一看就是俩断袖!

    断袖都手挽着手上街了,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重润却一直坦坦荡荡大大方方,没有分毫扭捏,行走带风,说话更是爽快,故而许清鉴只把重润郡主当成了一个初初来京的富家公子哥。

    直到在清风楼用午膳的时候,他见重润执筷的手白皙,指骨纤细,腕子也极细,手上一串金铃看着总觉得不像男儿所戴。一怔之后,视线便下意识地扫向了她的喉结,这才恍然:原来是个女扮男装的姑娘!

    想起清早撞了他满怀的明珠一身脂粉气,又看向同桌的另两位,同样喉结不显。又忆起方才她俩走在自己前头一路手挽着手,下盘不稳,走路轻飘,显然也是两个姑娘!

    许清鉴心中苦笑,真是自己眼拙,这明明是三位姑娘,竟被自己认成了三个小公子。一时好笑不已,猜是哪家姑娘瞒着家人偷偷跑出来玩,倒是有意思得很。

    他自小饱读诗书循规蹈矩,又出身相府那般的高门大户,家中女眷过百,自然便更看重这男女大防。此时同席用膳已是逾礼,虽是君子之交,却也得顾忌人家姑娘的名声,面上不动声色,说话时却严谨了一些。

    已过晌午,一上午逛完了朱雀大街也没了精力,重润郡主便与三公子作别了。

    许清鉴看着她走远的背影,不知在想些什么,面上神情温润,眼底似有两分不舍。

    其实他心底是有些失落的——这京城这么大,对方却连个能联络的地方都没留下,临别前说要过两日再见,却连具体哪日在何处见也不说明,明显只是敷衍,是不想再与他深交的。

    他轻叹一声,也不知自己哪里不如她的意了,明明先前相谈甚欢的。想起她的女儿身,猜她没准是顾忌他人闲言碎语……可倒也不像,一上午相谈,她明显是个豁达的姑娘……

    心中低落闷闷无言,想到家中那个还在闹绝食的堂妹,一时懊恼自己竟连这正事都给忘了!忙回头往那百戏区找人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1。本章出现的店名都是河南开封老字号,来源于百度。

    2。相府三公子许清鉴是重润的cp。属性:别人面前玉树临风风流倜傥,重润面前小绵羊,躺平任调戏的那种【后期抖m】。这篇文不会着墨太多,可能以后会给他俩开个坑。

第70章 挑选郡马() 
与相府三公子作别后,重润大步跟上来,走到公主另一边挽上她的手,神色中似有许多欢喜。

    “承熹,不怕你笑话。我父王此次让我进京,也是为了我的终身大事,说我早就到了选夫婿的年纪了,却至今没个意中人。”重润笑道:“他说这京城青年才俊众多,要我擦亮眼睛好好选一个。”

    “嗐,他们做长辈的就是烦。”魏明珠浑不在意摆摆手,口中振振有词:“我也没有意中人呀!缘分到了总会碰上的,这事急不来的。”

    承熹听得好笑,魏家女儿百家求。明明明珠自己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丫头,偏偏说起别人来便头头是道的。

    重润也知道魏明珠说得行不得,也不理她,自顾自道:“可我想嫁人了呀!”说出这般思嫁的话,魏明珠直听得牙酸,重润却丝毫不觉羞赧,反倒凑到公主另一边问道:“承熹,你可知道这京中哪家有优秀儿郎?”

    ——哪家有优秀儿郎?

    承熹垂眸细思,这可多了去了,世族子弟、朝堂新臣……又如何能数得清?寒门士子得筛去,怕是配不上重润的身份。

    想起这些日子,父皇和母后又在盘算着为她二选驸马,她的桌案上又摆了一沓适龄男儿的画像。承熹自然没那心思,可江俨不提娶她,她自己又不好意思提……只好任由父皇母后忙活,等问到自己跟前了,再与他们坦白。

    心念一转,想起今日遇到的江家祖父,承熹忍不住心中琢磨:莫不是江俨已经与他家中说了?可他怎么不说要娶自己呢……不过她年前才休了徐肃,这便要另嫁他人了,这也不好,也不知皓儿会不会难过,总得跟他说清楚……父皇母后也不知会不会同意……

    她兀自胡思乱想着,双颊飘红,却猛然想到——啊,江俨还没说他有求娶之意呢?

    “承熹,你想什么呢?”听到重润问话,承熹连忙收敛心思,只觉自己跟着了魔怔似的,明明每天都与江俨寸步不离,却还总想这些有的没的!

    听重润又问了一遍“京中哪家有优秀儿郎”,承熹这才回神,回宫从那些青年才俊的画像中筛去了几个跟重润年纪不合适的,剩下的通通都给了她。

    兴许重润是真的恨嫁了,没过两日便给那画像里头的十几位公子通通递了请帖,在她所居的别馆设了赏花宴,同时请了京城许多名门贵女前来赏花作诗曲水流觞,也为求得如意郎君。

    也不知是谁听到了风声,说重润郡主这宴名为赏花,实为郡主选婿。

    重润郡主是裕亲王嫡女,有一郡为封邑。这般家世富养出来的女儿,眼界学识如何能差?姣好的容貌更是锦上添花。郡主除了性子硬朗一些,不似寻常姑娘,再挑不出别的毛病来。于是有心的公子便接了帖。

    当日承熹并未赴宴,前日重润入宫来请她也没应承,一群姑娘擦亮眼睛挑未来夫婿的宴,她去凑什么热闹?

    那宴之后连着几日,重润都未进宫。到她再次进宫之时,已经是好几日后了。她面上含笑,满目流光溢彩,一双眼睛极亮,似了却心头一桩大事的模样。

    承熹见状,只猜她是已经有了意中人,笑笑也没多问。

    只是听人说,当日那赏花宴不欢而散,只因为重润在别馆中养了两只巨大的白犬做宠。听说那犬种叫“萨摩耶”,是重润近来在京城闲逛,从几位胡人手里买来的。

    那狗性子欢实,也不认生,不管见了谁都撒丫子往人身上扑,踮着后腿站起来足有大半个人高。直把好些姑娘扑得衣襟散乱,惊声叫着满园子乱跑。

    姑娘们平日里养的宠物犬都不过一臂长,小小一只抱在怀里多讨喜。何曾见过这么大的狗?各个吓得花容失色。

    重润见了她们这般狼狈的模样,反倒笑得打跌,直言道:“你们怕什么?那狗不咬人的!”却没一人信她。

    最后那赏花宴不欢而散,好些世家姑娘连别馆的门都没进就扭头走了,怕是还跟重润郡主生了嫌隙。连几位公子看见那两只比猎犬还高大的狗,也吓得双股战战望风而逃了。

    重润也不留他们,低声骂了句“孬种!”

    最后留下来的不过寥寥几位,跟旁人比起来算得上勇气过人,慢慢觉出那两只大白狗只是喜欢亲近人,性子倒是软和得很,这才彻底没了顾忌。

    只是留下来的几位都受了冷遇,只有相府三公子许清鉴和重润郡主相谈甚欢,似乎早就熟识的模样。

    所以这两日,京中好些人都传言重润郡主已经挑好了未来郡马,便是相府三公子了,嗑着瓜子等着看郡主上门提亲的热闹了。

    *

    相府。

    座上的老相爷敛着眉,不置一词。放在桌案上的那一手时不时敲两下桌案,发出“笃笃”的声响,似陷入沉思。

    三公子许清鉴得了下人回话说祖父寻他前来,入得书房后撩袍跪下,“祖父,您找我?”

    老相爷抬眼看了他许久,只把许清鉴盯得一头雾水,却见祖父眉心突地一皱,不疾不徐问道:“我听闻,从虔城来的那重润郡主,似乎于你有意?”

    许清鉴心下一紧,祖父一向是恪守规矩的人,相府家风也是出了名的严苛,听闻此事必定是极生气的。

    前几天听人说重润郡主设宴选婿,他无心于此,本是不想去的。只是递进府的那请帖却在末尾留了“道口烤鸡”四个小字,笔力精湛气象浑厚,只有转角勾提时能看出女子的灵动来。

    许清鉴见了心中一动——“道口烤鸡”,那日他给那位女扮男装的姑娘便说过这道口烤鸡的。

    初初来京、性子有些野不似一般姑娘,重润郡主这两点也与那姑娘对得上号,莫非……那日的姑娘就是郡主?

    直到当日别馆入宴后,许清鉴这才确定了自己猜测,也是此时才真正知道重润的郡主身份。先前本觉得京城这么大,难有相见的机会了,此时蓦地柳暗花明,一时欢畅便有些忘形,与她相谈甚欢,倒忘了顾及旁人。

    只是那日宴上郡主邀了许多世家公子或朝臣新贵,各个都是淑质英才,自己只在翰林院任了个闲职,便连父亲都常常告诫自己:若是没有这相府公子的身份,你什么都不是。郡主又哪里能看得上自己?

    些许苦涩漫上心头,许清鉴正了容色沉声答:“坊间传闻,不过是捕风捉影。祖父放心,孙儿不是那般不知轻重的人。”

    老相爷又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似心中一番思量,这才缓声吩咐道:“裕亲王乃外放藩王,为圣上所忌惮。重润郡主乃裕亲王嫡女,你万不可与她走得过近。”

    轻吸口气,许清鉴点点头应下:“孙儿明白。”

    那般明媚爽朗又有趣的姑娘,今后再不能与她见面了。失落难过不舍一齐齐漫上心头,这情绪来得莫名其妙,许清鉴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对一位只见过两面的姑娘产生这般情思。

    正当此时,却听祖父又道:“却也无须刻意疏远。”

    “……孙儿不明白。”许清鉴不由颦了眉尖,他身为相府之子与亲王嫡女自然不该行从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