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长- 第9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比之下,的权限就大得多了,要全面管人、管事、管资产,还拥有规章、制度制定权,甚至可以灵活地承办n交办的其他事项。

    未来随着行政监管职能的弱化,区将会更加凸显股东代表角色,不过在国内的特殊国情之下,的行政监管职能短时间内并不会消失,所以区也会长期存在。

    当然,随着国资不断向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区一级的国资角色会不断弱化,届时区一级的国资管理体系也许会发生变化也是可能的。

    农机二厂、利民化工都是改制比较成功,经营也比较成功的范例,不过有一些企业的情况就不是那么好了。区属二百多家国有企业,类似农机二厂、利民化工这样的企业还不到一半,剩下的一大半经营状况都很困难,有的企业甚至已经资不抵债

    对这些企业,包飞扬并没有急于改制,而是让相关部门先下去进行详实的调查,与企业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座谈,先把企业的情况弄清楚,然后再谈改制的问题。

    毫无疑问,这些企业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有的是经营上的问题,但也有不少人的问题,纪检委就接到很多举报,然后顺藤摸瓜,查出了不少问题。

    对于经营企业做出成绩的,区里不吝奖赏,可以给予干股、期权,甚至分期支付购股的资金,但是对于那些将企业搞垮的蛀虫,包飞扬也是要求纪检部门一查到底,对相关人员严厉处分。

    在这些企业中,虽然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情况都不好,但要说这些企业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价值这样的企业并不多。实际上,根据包飞扬的了解,日后这些改制的企业,不管是卖给了内部人也好,卖给外部人也好,发展得都不错。那些参与企业改制的个人,大多成了成功的企业主,因为改制企业而失败的并不多,即便失败也是因为自己走歪了,而不是企业本身出现问题。

第1892章 经验总结() 
汇浔区启动企业改制工作之初,全区上下,乃至浦江市里,大家都不看好汇浔区的做法,因为汇浔区打破了现有的很多惯例,譬如汇浔区改变将员工安置费用抵扣企业资产,然后将员工安置工作丢给改制企业的做法。

    以前的这种做法有很多好处,对政府来说,可以将最麻烦的员工安置工作转嫁给企业,同时快速推进企业改制工作,完成改制任务。而对改制方来说,员工安置费用抵扣企业资产以后,将大大降低他们参与改制的成本,原本几千万的资产,可能几百万就能拿下……

    汇浔区打破了许多惯例,人为地为企业改制工作设置了障碍,提升了难度。这些规定一出,全区上下,各种非议,甚至有人联合起来,要抵制区里的改制工作。

    对于这种说法,包飞扬根本没有理会,一方面,区里抽调精兵强将和各种资源,重点推进改制工作,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将改制政策进行详细说明,解释到位。另外一方面,工作人员也是充分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面向企业内部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征集改制脱困办法,并了解企业的情况,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都是企业员工反映上来的。同时,对改制企业,汇浔区面向区内外公开寻找合作者,有不少企业都是来自其他省市的企业参与改制,收购企业股权,通过竞争比较,寻找最合理,最能兼顾到集体利益、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改制方案,同时也兼顾到地方未来的发展。

    改制之处,确实有不少企业抵制区里的改制办法,不过,由于包飞扬动用自身的关系,引进了诸多外来的企业和投资商,这些企业包括外省市的私营企业,大型的国企,也包括外资企业,通过将一些优质项目进行推介,很快就促成了一些企业的股份化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也试图阻挠改制,直接被包飞扬动用强力手段,一撸到底,加上改制方案考虑确实比较周全,在拿下这些顽固份子以后,改制工作很快得以顺利推进。

    随着一个个改制项目得到推进,原本观望甚至抵制的情绪开始松动,在强大的外部竞争和压力之下,一些企业内部人也不得不考虑接受区里的方案,因为他们不接受,企业就要成为其他人的了,他们当然不甘心。

    对于内部人参与企业改制,包飞扬的态度也很明确,在同等条件下,区里会优先考虑推动企业内部改制,也就是通过职工持股和管理层持股的方式,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在具体的做法上,汇浔区与其他地方也有所不同,对那些经营情况相对较好的企业,汇浔区也愿意给予更多的倾斜,比如通过奖励干股的方式,降低企业管理层收购股份的成本。

    汇浔区的这种做法,也是有争议的,甚至有人向上面反应,说包飞扬贱卖国有资产,不过包飞扬将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有理有据,而且在改制工作中,为了推动改制工作的进行,地方政府都会给予不少优惠,甚至半卖半送,相比之下,汇浔区的做法就规范多了。

    当然,争议少不了,甚至市党委会上,副书记陶然都发起了责难,最终还是唐兴邦书记和杨成林市长都表态支持,才让包飞扬度过这个关口。

    与外部收购相比,企业内部人收购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部人实力不够,他们能够拿出来的资金并不多。毕竟,作为国企管理层,官面上的工资待遇并不高,如果一下子拿出一大笔钱,恐怕首先要就要接受纪检委的调查。

    为此,区里也是对管理层收购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区里出面,直接邀请一些金融机构和私募基金参与企业改制,其中包括由包飞扬控制的一些资本。

    只要项目好,管理层可以用他们在企业的股权作为抵押,从金融机构和基金中获得贷款,然后分期偿还。为了偿还债务,也为了彻底拥有企业,这些管理层在得到企业股权以后,势必会努力经营好企业。

    另外,针对内部人收购的企业,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也会引入外部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有时候是作为融资的对象,帮助内部人收购企业股权,有的则直接与内部人合作,参与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成为企业的股东。

    正是因为有这些外部力量的支持,包飞扬才能够打破汇浔区本地势力和企业内部势力对改制工作的阻挠。

    而随着外部力量的参与,一桩桩改制项目顺利推进,改制企业也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这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区里的改制方案。

    至于那些顽固派,也陆续被纪检委请去喝茶,剩下的阻力也就变得越来越少。

    包飞扬从来没有将这些有意阻挠企业改制的势力当成一回事,改革大势,是不可逆转的。

    哪怕汇浔区提出了一些更高的要求,但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即便收购股权的成本比别的地方采用的办法要更高,但还是划算的。根据包飞扬的了解,后来地方上发展得不错的企业,很多都是有国企和集体企业背景的,有的是国企、集体企业直接改制而来,还有的则是原来国企、集体企业的人离开以后创业做成的,而不少人当初创办的企业经营活动都与原来的企业有关。

    这就说明当时的国企和集体企业都是有价值的,企业本身哪怕设备破旧,产品单一,技术落后,但是在当时的国内,还处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机会非常多,这些企业依然能够生存发展。

    相对其他地方,作为华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浦江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机会也要比其他地方更多。

    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包飞扬的改制路线才能够得以成功,因为汇浔的这些企业拥有投资价值,投资者才会感兴趣,企业管理层才愿意接手企业,因为他们知道,企业改制以后能够获得好的发展,哪怕现在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未来收益还是很大,他们才会投资,才会参与改制。

    汇浔区改制工作的推进远比许多人预料中的更加顺利,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汇浔区直接出台了一份改制办法,用公开的制度对改制工作进行规范,另外全区上下都被动员起来……

    不过,在很多人看来,汇浔区的改制工作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因为汇浔区拥有的条件,是很多地方都不具备的。很多人认为,汇浔区能够改制成功,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包飞扬通过自己的关系,为汇浔区引入了强大的外部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直接参与企业改制,打破了汇浔区当地和企业内部的阻力,以强大的实力告诉那些试图阻挠企业改制的势力,就算你们不配合改制,他们也有足够强大的力量,而对这些本地势力来说,他们显然也不愿意失去在改制中分一杯羹的机会。

    另外一方面,这些力量也帮助那些有心参与改制,但是在资金、技术方面存在问题的企业和管理者,通过融资和合作,完成对企业股份的购买和企业改制。

    真是因为外部强大的阻力,才让包飞扬突破了本地势力的阻力,打开了改制工作的局面,进而让改制工作步入正轨,顺利进行。

    另外,来自浦江市和更高层的支持也必不可少,正是因为唐兴邦书记和杨成林市长的力挺,汇浔区的一些存在争议的做法才没有被叫停,才能继续推动下去,如果这些做法被叫停的话,包飞扬显然也没有办法违逆上级的指令,强行推动改制工作……

    在改制工作的推进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部分企业存在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并牵涉到区里的一些干部,相关人员也是得到了严厉的处理。

    改制启动以后,作为改制工作的负责人,包飞扬就陷入了非常忙碌的境地,经常需要连轴转,一天跑几个地方。

    作为汇浔区的区长,包飞扬还要负责汇浔区的全面工作,天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沙工业区的建设虽然已经步入正轨,正在按照计划逐步推进,但依然经常有新的情况和重要事项需要包飞扬拍板。大学城的建设也是刚刚启动,这是涉及到汇浔区未来整体发展格局的大事,包飞扬也需要亲自过问。

    另外就是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建设,经过数年激烈的多轮谈判,唐盛集团终于与美国迪斯尼公司达成协议,将共同投资在浦江市建设迪斯尼乐园。而在原本的时空,迪斯尼应该在去年就与新港达成协议,启动了新港迪斯尼建设计划,但是在这个时空,这个项目被包飞扬截胡了,迪斯尼公司没有在新港建设迪斯尼乐园,而是直接选择了在浦江建设他们在亚洲的第二座迪斯尼乐园。

    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轰动。

    。

第1893章 迪斯尼的前世今生() 
迪斯尼公司规划的这个主题乐园项目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五座迪斯尼主题乐园,此前迪斯尼在全球建设了四座乐园,包括美国的两座,法国巴黎一座,以及东京一座,美国本土的两座迪斯尼乐园非常成功,东京的迪斯尼乐园更是入园人数最多、最受欢迎的迪斯尼乐园,相比之下,巴黎的迪斯尼乐园就有点糟糕了,游客人数远远低于预期,乐园经营连年亏损。

    如果说美国迪斯尼乐园,以及日本迪斯尼的成功让迪斯尼公司对主题乐园的扩展充满信心的话,那么巴黎迪斯尼的失败也让迪斯尼公司对乐园的海外扩展变得谨慎起来。

    迪斯尼乐园是一种以文化为内涵的主题乐园,在海外被视为一种文化输出。美国文化脱胎于欧洲,与欧洲文化可以说是同源的,不过欧洲人对起源于欧洲,现在却超越了欧洲的美国人感情比较复杂,在好莱坞文化全球肆虐的情况下,欧洲出现了排斥美国文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法国最为明显,法国人自诩浪漫国度,情感丰富,崇尚自我,自尊心甚重,同时也有极强的民族自豪感,对美国产品的接受度不高,他们认为迪斯尼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担心美国文化对欧洲文化传统产生过大的冲击,甚至取而代之,从心理上产生排斥,以至于公园开业时法国出现了示威者,他们用鸡蛋、番茄酱和米老鼠滚回家去的标语来欢迎迪斯尼的开业,一些知识阶层的人士甚至将迪斯尼乐园视为对欧洲文化的污染,称乐园是可恶的美国文化,主流新闻界对迪斯尼也持排斥态度,冷嘲热讽第描绘迪斯尼乐园的每一次失败。

    欧洲人的这种心态很好理解,美国以前就是不毛之地,是欧洲人发现并开发了美国,最早去美洲的人都是欧洲的下等人,那时候的欧洲是世界霸主,世界的中心,美国不过是欧洲人的殖民地。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的老大,面对当时苏联的压力,大战之后的欧洲不得不托庇于美国,认美国人当老大,这种感觉,就好像自家的家奴翻身当了主人,欧洲人当然不爽。

    经济、军事实力比不上,欧洲人没有办法,但是他们可以在文化、历史上找到优越感,毕竟美国人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堪称是文化的沙漠,但是随着美国的崛起,美国的文化也越来越强势,好莱坞文化横扫全球,同样横扫欧洲的电影院,类似的现象早就引起欧洲人的警惕,欧洲的媒体上经常会发出抵制好莱坞电影和文化入侵的声音。

    在这种背景下,迪斯尼大肆进入欧洲,而且是直接进驻欧洲文化的中心巴黎,欧洲人肯定不爽。巴黎向来是抵制美国文化的急先锋,迪斯尼进入巴黎以后,巴黎的媒体没少鼓吹美国文化威胁论,游行示威也一直不断,在这样的情况下,迪斯尼的游客肯定要受到影响。

    当然,巴黎迪斯尼的失利还有很多原因,譬如巴黎迪斯尼开业的时候,正值欧洲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周期,经济的不景气,导致欧洲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保守的欧洲人变得更加节俭,而迪斯尼乐园为了达到收入目标,对乐园门票和酒店的定价比较高。日本迪斯尼的火爆让迪斯尼公司对乐园的吸引力充满信心,他们认为迪斯尼在欧洲同样会受到欢迎,欧洲只有一个迪斯尼,是垄断者,所以价格完全可以定得高一点。最终巴黎迪斯尼乐园的门票价格要远远超过美国的迪斯尼,美国的迪斯尼只要三十美金,巴黎的迪斯尼却要四十多美金。迪斯尼宾馆的价格更是达到了三百多美金,经济萧条遇上昂贵的门票价格,结果不言而喻。

    但总的来说,导致巴黎迪斯尼乐园失败的主要因素还是文化上的,欧洲人对迪斯尼文化的崇尚并没有日本人那么疯狂,因为就在巴黎迪斯尼开业以后。在九二年到九六年之间,欧洲排名前十位的主题乐园的游客人数平均增长了42%,而法国最大的主题乐园——未来乐园,游客的平均增长率也远远超过巴黎迪斯尼,达到了115%,这些主题乐园的成功让投资主题乐园的热情急剧增长,大量投资商进入乐园产业,让主题乐园的数量大规模增长。由此可见并非主题乐园行情不行,而是迪斯尼乐园在法国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正是因为法国迪斯尼乐园的失利,让迪斯尼公司在海外建设新项目的时候,变得更加谨慎。相比欧洲,亚洲人对好莱坞文化和迪斯尼文化的热爱更加狂热,而且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很迅猛,这让迪斯尼将建设全球第五座、海外第三座主题乐园的区域选择了亚洲。

    虽然此前浦江和新港都在跟迪斯尼公司谈判建设新项目,不过迪斯尼之前更加倾向于新港,在迪斯尼公司看来,新港是国际化大都市,新港本地的消费水平也比较高,新港人能够承担起迪斯尼高昂的门票价格。而且将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