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长- 第8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在去浦江之前,包飞扬虽然有一些大概的想法,但是并没有具体的针对性,赵老和赵根正也只是提了一些大的原则,让他大胆地干。而到了浦江几个月以后,包飞扬对浦江的情况有了更直接和深入的了解,也逐渐抓住了工作的重点。

    包飞扬说道:“大工业、大产业、大企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它们既是发展的强力引擎,是舰队的旗舰,领骑手,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城墙和基石,是定海神针。像江南船舶曾经是我国近代工业的起点,并一直是我国造船工业的支柱企业,而江南的发展状况,基本上也代表了我国造船工业发展的现状,所以我觉得以江南船舶的迁建为契机,以江南船舶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的造船工业基地,这是我们现在必须要做的,也是当前最好的机会,必须要抓住的机会”

    “至于说我们的造船工业跟日韩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差距巨大,这倒完全不是问题,我们以前是被耽误了,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脚,现在我们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还有国家的支持,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好!日韩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哪怕他们能够利用全世界最好的资源,我们只能够自力更生,但是我们有十三亿人,有一个强大的国家,超过他们是必然的,而且时间还不会太长”

    “哈哈哈”

    赵老不由笑了起来:“听你这么说,我都忍不住心潮澎湃了!”

    “不过你说得不错,小鬼子跟棒子在战场上都是我们的手下败将,虽然他们抱大腿很成功,但是我们也不怕,迟早超过他们!”

    赵老脸上露出一丝缅怀:“江南船舶的事情,我听根正说了。这次船舶总公司的改组方案也基本上定下来了,南方以江南等几大船厂为核心,组建华船重工。这事有不少人反对,有人认为华船总公司加起来的造船能力还赶不上韩国排名第四的一家船厂,现在还要拆分,那还怎么跟韩国人竞争?”

    “不过我倒是觉得,合在一起有合在一起的好处,分开也有分开的好处。合在一起,看似规模大了,但下面这么多张嘴,资源也会分散,未必就能形成合力。重组成两家公司,看似资源分散了,但分开以后,首先是两家公司之间要竞争,咱们华国人啊,内斗是很厉害的,那就咱们自己先斗一斗,这么一斗啊,说不定就都发展起来,要是没这个内斗,直接去跟日韩竞争,差距太大,说不定还没有斗起来,自己就先垮掉了!”

    赵老现在已经退下来,不再过问国家大事,加上又是跟包飞扬两个人闲聊,倒是有什么说什么,并不忌讳什么。

    听到赵老这样说,包飞扬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虽然这种内斗的说法有点惊世骇俗,仔细想想,其实也有一些道理。真要是整合成一家大集团,在国内没有对手,恐怕就算上面一直盯着,催着,企业有国内的市场养着,也未必能够冲到国际市场上搏杀,反倒是拆分开来,要想活下来,首先要跟对手竞争国内市场,优胜劣汰,谁也不敢懈怠,大家都能进步。等练好了内功,才能参与国际上的竞争。

    赵老说道:“你的思路,跟现在的政策导向大体符合,扶持大企业的发展,用龙头企业带动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确实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但国家的资源就那么多,财政上就那么多钱,你们想要每个项目都获得重点支持,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赵老知道包飞扬这一次来京城的目的,除了争取天江钢铁基地的项目通过发展委的审核,早日立项,更重要的还是为项目争取财政上的资金支持。立项的问题其实不大,毕竟浦钢搬迁、技术升级,这些都符合中央的要求,虽说中央要求限制产能,但要限制的是落后产能,相比之下,国内在钢铁生产这方面,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在高端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方面,缺失很多,所以浦江这个项目,中央还是会支持的。

    政策方面支持,资金方面就困难多了。

第1793章 有得有失() 
包飞扬苦笑着点了点头:“这个我们也知道,财政上用钱的地方太多,就说是信贷额度都很紧张。我们也只能是尽量争取,但不管怎么样,天江钢铁基地、东沙岛造船基地,乃至离岛深水港,这些项目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克服困难也要上,一万年太久,我们必须只争朝夕!”

    赵根正说好今天要回来,跟包飞扬见面,不过一直到晚饭时间,他还没有出现,毕竟他现在的位置,要操劳的事情非常多,时间都要挤出来。

    倒是赵根红意外地过来了,赵根正已经基本确定为下一届会更进一步,赵根红的位置就比较敏感了,所以她现在已经从原来的位置上离开,转到最高检任职,也算是为赵根正让路。听说这件事让纪检委的彭书记非常不满,彭书记本来是非常看好赵根红,有意让赵根红借自己的班,现在竟然因为莫名的回避,就让纪检委损失了一员大将,为了这事,他还跟首长和赵老抗议,不过赵老还是坚持让赵根红回避。按照赵老的想法,甚至想让赵根红彻底退下来,或者去企业、去协商会、代表会任职,但还是在彭书记的要求,还有首长的建议之下,去了最高检,负责领导加强检察系统的反腐工作。

    赵根红作为纪检干部,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要求都很严格,不苟言笑,但她对包飞扬和孟爽都是少有的亲近,开口就问孟爽怎么没有回来:“飞扬,你现在也算是主政一方了,我看你跟孟爽的婚事,还是尽快办了吧!”

    包飞扬点了点头,这件事他也在考虑,虽然他的年龄还不算大,但作为正厅级地方主官,还是未婚,很容易给人一种不牢靠、太年轻的印象。而且没有结婚,很多事情都不方便,也容易引发一些人的胡思乱想。

    “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具体什么时候办,怎么办,还要听父亲的!”包飞扬说道。

    包飞扬与孟爽已经正式定亲,赵家甚至也在小范围内公开了孟爽和包飞扬的身份,以赵家现在的地位和作风,包飞扬和孟爽的婚事也不会大操大办,基本上也就是请一些至亲好友见证一下。

    不过,此事可能产生的影响却不小。以前知道包飞扬和赵家关系的人极少,一旦包飞扬和孟爽结婚,这个关系势必要公开,这固然会让包飞扬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得到一些帮助,但同时他也要承担作为赵家人的一些责任和负担。

    赵根红点了点头:“我们赵家向来秉持中正不结党,所以你只管在下面大刀阔斧的干,还是像以前一样就行了!”

    晚上,赵根正回来以后,也跟包飞扬谈起结婚的事情:“这事宜早不宜迟,今年是建国五十周年,我看就国庆过后,挑个日子给你们完婚,到时候请至亲好友吃顿饭,也就行了……”

    包飞扬对此也没有意见,他跟孟爽之间一切都已经水到渠成,结婚也只是一个仪式,不过在那之前,两人还需要在户籍地将结婚证给领了。

    赵根正也跟包飞扬谈了一些结婚以后,他跟赵家的关系,以及以后在政治上的立场。包飞扬也很认同赵家的政治立场,那就是不结党,不营私,一心为公。

    不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人的地方就有立场,赵家也不例外。赵根正还是向包飞扬交待了一些处理应变的方法,对自家的准女婿,他自然不需要有什么保留。

    谈完这些,赵根正才问起包飞扬这一次的京城之行:“天江钢铁基地,国家是支持的,政策可以给你们,立项也没有问题,但是资金方面,财政上比较紧张,在全国限产的情况下,再给浦江资金用于建设新产能,其他地方会有意见,所以不能给你们钱,但贷款方面可以放宽一些……”

    赵根正没有跟包飞扬讨论、商量的意思:“东沙岛造船基地项目,华船重工的态度比较积极,不过还是那句话,财政紧张,用处太多,国家最多在原来的方案上增加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投资额度,剩下来的还是你们自己解决,而且建设标准不能降低……”

    “天江钢铁基地和东沙岛造船项目,涉及到浦江钢铁和江南船舶的迁建,刻不容缓,你们要抓紧时间。至于离岛深水港计划,牵扯的方面更多,中央也有争论,政研室和发展委方面会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并且征求社会各方的意见,你们也要进一步完善计划,等候国家决策!!”

    包飞扬沉吟了一下,对赵根正或者说国家的态度,他倒没有感到意外,甚至说早有心理准备。天江钢铁基地的建设,不算几个合资项目,新浦钢五百万吨级的长流程炼钢项目及其配套,总投资大概在三十亿元左右,国家层面没有资金支持,浦江市也最多拿出五个亿,还有二十五个亿需要自筹。包飞扬打算将浦钢的资产、天江钢铁基地的经营权、基地的土地等资源全部置入新浦钢,这部分应该能够算到五个亿以上,再引进至少五个亿的投资,这样就有十五个亿,在国家答应贷款方面放宽的情况下,就能通过银行借贷到剩下的十五个亿的建设资金。不过考虑到新浦钢的资产负债结构,总不能刚刚建成就以高负债模式运转,所以还是要想办法增加自有投资。

    好在五百万吨的长流程炼钢项目的建设也不能一蹴而就,随着建设的进行,可以继续推进后续的融资,包飞扬对国民经济在新世纪的起飞充满信心。也许大家现在对这个炼钢项目还有疑虑,毕竟大家都在限产,浦江却上了这么大一个项目,但只要过了今年,到了明后年,形势会逐渐明朗,到时候大家会抢着投钢铁项目,而现在新浦钢能够抓住这个先机就非常关键。

    浦钢这边国家没有支持,江南船舶那边也是做出了一定的补偿,可以在原来计划投资额的基础上再增加百分之二十,哪怕还欠缺一部分,问题也不是很大。包飞扬也从来没有指望国家能够慷慨到支持全部建设资金。实际上国家之所以这么慷慨,主要还是因为华船重工刚刚成立,上面希望华船重工可以尽快打开局面。

    至于离岛深水港项目,一来项目的投资额是三个项目中最大,需要围海造地,在离岛上建设港口,还要建设跨海大桥和临港的配套设施。二来离岛深水港的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涉面太大。离岛深水港一旦建成,将会彻底改变浦江港各大港区之间的地位,甚至改变天江流域和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货物转运模式,进而影响华国在区域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和国际关系,所以国家必须要审慎考虑。

    另外,离岛深水港项目还牵涉到春东新区与汇浔区合并的问题,而在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决定之前,国家不可能贸然批准离岛深水港计划。

    “你到浦江这几个月,表现还不错,可以说顺利打开了局面,而且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的已经不仅仅是汇浔区的变化,也引动了春东新区和浦江市的变化,这都说明你对大局的把握非常好……”

    赵根正笑了笑,看向包飞扬的目光也很满意:“你能把握大局,这非常好。下面就看你对细节的把控,以及推进执行的能力了!这一点我倒是不担心,你以往并不缺少这方面的经验。不过作为一个区的政府主官,和你以前只管一方面的工作又不一样,你的每个决定都可能引起全局性的影响……”

    包飞扬以前也担任过望海县的常务副县长,海州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也算是主政一方。不过汇浔区的人口更多,经济总量更大,影响力也更大,而且和开发区主要搞经济建设不一样,作为汇浔区区长,包飞扬还必须对汇浔区的民生、教育、文化等各方面负责,需要更全面的行政思维。

    包飞扬也是趁机向赵根正请教了一些地方行政的经验,还有处理与其他领导关系的心得,翁婿之间毫无保留的一席谈话,也是让包飞扬受益匪浅。

    最后,赵根正拍了拍包飞扬的肩膀说道:“对你在工作上的表现,我还是很放心的。你小子总是能够出人意表,却又能将事情处理妥帖,这很难得。不过在工作之余,也别忽略了家庭,你跟孟爽之间也算是认识于微末,经历过风雨,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幸福,但你工作之余,也别忘了关心关心孟爽,这一次她去浦江工作,我是非常支持的,这样你们婚后也能在一起生活,避免两地分居。我估计你会在浦江工作一段较长的时间,你跟孟爽都不缺钱,在保持党性,避免不好影响的同时,也别太委屈了自己,好好弄一个家,你妈还等着去给你们带孩子呢!”

第1794章 郭丽琼的选择() 
让郭丽琼这个司长给自己带孩子,包飞扬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不过听赵根正的意思,他应该也是准备让郭丽琼退下来,毕竟郭丽琼作为赵根正的妻子,身份比赵根红更加敏感。

    赵根正是看到郭丽琼送茶过来才说这句话的,郭丽琼将茶水放到桌上,闻言横了赵根正一眼:“飞扬的妈妈都准备内退了,还有孟姐姐那边,要带孩子也轮不到我……”

    赵根正无奈地笑了笑,带孩子的事情他也就是随口一说,不过郭丽琼的事情他们夫妻也谈过,郭丽琼能够做到财经委的司长,本身的能力就很强,她的性格倒不是非常的女强人,但很多女强人一辈子也未必能够达到她的成就。就算是要为赵根正铺路,郭丽琼也不愿意就这样退下来。郭丽琼想过离开部委,去企事业单位任职,但赵根正觉得企业那边涉及经济方面的东西太多,还是不去的好,就算是事业单位,郭丽琼的级别在那里,去了就是重要领导,到底选择哪个单位,目前还在考虑当中。不过大概率是去妇联、慈善总会这样的单位。

    看到赵根正跟包飞扬已经谈得差不多了,郭丽琼放下茶水后也没有急着走,她笑着看向包飞扬:“飞扬,你说我想休息一下的话,去哪个单位比较好?”

    包飞扬笑了笑,本来郭丽琼的事情他是不应该多说的,不过他跟孟爽就要结婚了,说起来也是一家人。他也就没有藏着掖着,想了想便说道:“如果还想在政界的话,妇联和慈善总会都是不错的选择,都可以做不少事情,不过受到的限制也比较多。”

    “其实我倒是觉得,可以考虑去大学任教或者任职。以前我们经常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不过这种趋势很快就会扭转,现在说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专家、学者的社会作用会越来越大,社会地位也会越来越高,而且社会形象也很正面!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学者专家的社会影响力、政治影响力都很大……”包飞扬说道。

    “大学?”赵根正和郭丽琼相互看了看,他们之前倒是也想过大学这个选项,不过大学里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郭丽琼那时候上山下乡,并没有上过大学,只有中专学历和在职本科、研究生学历,到大学任职总有点心虚。毕竟郭丽琼的级别摆在这里,就算是去清北这样的大学,也可以担任副校长,不是普通的教职工,学历低了有点不好看。

    包飞扬笑了笑说道:“我看过妈妈你在刊物上发表的一些文章,对财经这一块的认识是很深刻的,财经学院那些教授还真不一定有你的水平。至于学历问题,妈妈你也不是马上就退下来,现在去拿个党校或者行政学院的博士学位应该也不难!”

    赵根正苦笑着摇了摇头,郭丽琼的水平是不差,能够做到财经委的司长,主管财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