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长- 第6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领导尝一尝大江的江鲜。”

    陈玉清虽然是女人,但是纪委出身的她明显不如搞企业的任伟峰八面玲珑,还是薛绍华笑了笑说道:“好,那今天我们就不客气了,回头任书记和陈总去海州地区,我再请你们吃海鲜。”

    徐盛教虽然提出吃饭的建议,却借故没有参加,有他在场,酒桌上的焦点当然还是他这个常务副省长,也起不到让省船舶公司与海州地区进行交流熟络的目的。

    晚上的酒宴,就由省船舶公司公司做东,任伟峰、陈义斌都到场,另外又增加了几个人,海州地区这边就是在省城的这几个人,包括薛绍华、陈玉清、韩起文与包飞扬,以及薛绍华与陈玉清的秘书沈融和蒋涵。另外又请了省计委、工业厅等部门的几位干部。

    对省船舶公司来说,由于不靠海,近年来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省船舶公司和通城造船多年来一直是竞争关系,省船舶公司人对于省里提出来的将省船舶公司搬到通城的提法有本能的抵触,但是省船舶公司又必须要寻找破局的办法,不可能一直困守凤湖,除了通城,拥有深水良港的海州地区是最好的选择。

    省船舶公司想要出海,海州地区也想借力,这是一拍即合的事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则成为省船舶公司与海州地区方面都要据理力争的事情。所以双方争得很激烈,却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双方对这件事的看重。

    酒桌上,卸下利益纷争,双方除了恭维,也在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利益诉求,并相互试探对方的底牌。

    任伟峰在跟薛绍华喝了一杯酒以后,神态微醺地对薛绍华说道:“薛书记,你们最近的动作不少啊,前不久马来西亚的考察团刚刚走,据说签订了好几份投资协议,包括鼎峰集团集团的油脂项目,加上这个造船项目,看来海州地区已经蓄势待发了。另外薛书记似乎刚刚从燕京回来,是不是又去谈什么大项目了?”

    薛绍华笑了笑:“海州地区地处偏远,这些年的发展落后凤湖、通城很多,尤其是通城,我们海州地区走在通城的前面,现在却落到后面,就算有一两个项目落地,与通城的差距也是全方面的。”(。。)

    。。。

第一千零一二章 贼心不死() 
薛绍华故意强调通城,也是知道省船舶公司与通城造船的竞争关系。∽↗頂∽↗∽↗∽↗,。。果然听到通城,任伟峰不由歪了一下嘴角,似乎有些不屑:“通城也就是距离沪城近一,发展得再好,那也就是沪城的一个卫星城,你们海州地区就不一样,那可是黄淮海的核心、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发展空间可比通城大多了。”

    “海州地区的底子还是太薄。”薛绍华摇了摇头:“再通城有省里的,省里是想要全力通城、泰城和凤湖这一条沿江的黄金走廊,我们海州地区呢,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两个项目,还有人惦记着。”

    “那不是以前嘛,现在就不一样了!”任伟峰笑了笑道:“之前省里一直让我们省船舶公司到通城去上新项目,薛书记你也知道我们省船舶公司和通城造船界的关系,要不是我们着,省船舶公司早就过去了。这次省里给我们两个选择,要么去通城,要么去海州地区,实话,我和义斌都倾向海州地区,但是通城那边给了很多优惠条件,省里对我们去通城也是大开绿灯,并且有很多有力的,如果两边的条件相差太多,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只能选择条件那一方。”

    “任书记,通城真能给你们多大的好处?”薛绍华笑着摇了摇头,丝毫不为任伟峰拿通城作为威胁的话所动:“通城那么多造船厂,还有华远川崎这个龙头企业,省船舶公司去了,往上实力比不过华远川崎,往下又不如通城本地那些船厂灵活,要通城给你们好处。这亲生的儿子跟外面领养的,总归还是有区别的吧?”

    “我这话得可能不大好听,可是话糙理不糙,任书记你觉得是不是?”薛绍华笑着道。

    任伟峰不由尴尬地笑了笑,江北省的官场就那么大,双方的情况对方都很了解。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任伟峰道:“薛书记,咱们敞开来吧,省船舶公司去海州地区,可以让海州地区的船舶工业提升一大截,除了省船舶公司,你们也很难找到其他合作伙伴,省船舶公司能给你们的,就算是合资项目也给不了。如果不趁这个机会做大做强海州地区的船舶工业,仅凭一个合资项目。海州地区与通城的距离还是会越拉越大。”

    “任书记你这是大实话。”薛绍华了头:“所以我们海州地区提出了以我为主的方针。我也可以给任书记你交个底,海州地区船舶肯定是要保持以我为主的发展态势,不管是大宙重工,还是省船舶公司总公司,海州地区船舶都不会将主动权让出去,这就是我们的底线。”

    任伟峰微微皱了皱眉头,双方争议的焦其实也是在这里,省船舶公司也愿意参与海州地区船舶工业园区造船基地的建设。但是省船舶公司想要更多的自主权,而海州地区则希望保证海州地区船舶的独立性。

    任伟峰能够感受到薛绍华的话并没有水分。也就是,保证海州地区船舶的独立性确实是海州地区的底线,他只是有些不太明白海州地区的底气在哪里。

    “薛书记,恕我直言,海州地区的船舶工业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地方,你们就有信心做得比省船舶公司更好?”任伟峰问道。

    薛绍华笑了笑:“老实。我自己并没有信心,但是我对一个人有信心。”

    任伟峰顺着薛绍华的目光看过去,看到正在跟陈义斌话的包飞扬,看到包飞扬,任伟峰不由扫了一眼桌子上的其他人。似乎这一桌人当中最年轻的就是这个包飞扬。

    “薛书记的是包主任?”任伟峰问道。现在大家都知道大宙集团与唐盛集团已经签订要在海州地区投资的协议,但是知道内情的人并不多,任伟峰还觉得奇怪,不知道大宙集团和唐盛集团发什么疯,在内资方都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就先敲定了到海州地区投资项目的决定,根本不符合常规的商业惯例。

    薛绍华看了任伟峰一眼,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任书记,实话,我觉得我在海州地区干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将包飞扬从靖城挖到海州地区,你要是相信我,就到海州地区来,以后的收获肯定会让你吃惊,咱们现在这些利惠争执,完全没有必要,太祖爷不是有一句话嘛,叫作风物长宜放眼量。省船舶公司到海州地区来,参与合资项目,可以保证未来稳定的投资收益,还可以从合资公司学到先进的模式和技术;参与海州地区船舶生产基地的建设,又可以将省船舶公司的影响力延伸到海州地区,并且从海州地区船舶的发展中收获利益;有这些作为铺垫,将来条件成熟,省船舶公司也可以另起炉灶,省船舶公司要上整船项目,海州地区有的是优良的岸线,省船舶公司要上配套项目,海州地区也可以为你们预留出地方。”

    “敢情你们也打着将我们省船舶公司都吞下去的打算啊!”任伟峰看了薛绍华一眼,道。

    薛绍华突然把手一摆,向包飞扬那边努了努嘴。任伟峰转过头去,正好听到包飞扬在跟陈义斌话:“陈总误会了,就算世界造船业在向亚洲转移,未来会向华夏转移,但是华夏造船业的中心应该还是在沪城和金州,然后才是粤东、闽州,我就算再有野心,也不觉得海州地区的造船业可以追上他们,实际上海州地区没有这个条件,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我觉得海州地区有两家整船制造厂,也就差不多了。”

    “在我看来,海州地区船舶工业的方向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先进的整船制造能力,但是重发展部分特色配套产业,比如船用钢板、机电产品、轮机、船用机械、电子电气等等。未来我们不会以规模见长,但一定要有特色、有技术,占领某些细分领域。成为整个产业当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陈文斌了头,道:“既然是这样,海州地区为什么不能将整船制造项目交给省船舶公司来主导?”

    包飞扬笑了笑,道:“因为你们是省船舶公司,省船舶公司永远都是江北省的省船舶公司,所以我不能够保证你们以后会按照我们海州地区的规划发展。海州地区必须要有自己的造船业。省船舶公司要上整船项目,海州地区也一定会,但是海州地区的整船项目,必须我们海州地区来主导。”

    ***************************************

    晚宴结束以后,陈文斌坐上任伟峰的车,很多单位的党政一把手之间关系都不是太和睦,这是党政相互制衡以及分工不明确所造成的,这也是最近一两年,陈文斌第一次主动坐任伟峰的车。

    “任书记。您觉得怎么样?”陈文斌递了一根烟过来。

    任伟峰接过烟,捏在手上,并没有要燃的意思:“海州地区的态度很明确,信心也很足。”

    陈文斌了头:“任书记会不会对海洲人的信心感到奇怪?”

    “之前有,不过现在大概能够猜到一,应该跟那个包飞扬有关。”任伟峰道。

    “是啊,这个包飞扬的情况我倒是了解过一些,他在靖城市的时候干得很出色。那时候他还不过是靖城北部一个与海州地区相邻的穷县的副县长,他去了以后愣是制造了望海奇迹。”陈文斌道:“薛绍华应该很早就盯上他了。在省里运作了两年左右,才最终将人要到海州地区。”

    “包飞扬到海州地区这几个月,似乎也没有什么让人瞩目的动作,之前去东南亚招商,似乎还遭遇了滑铁卢,后来他就找了那个韩国山水公司来投资。东南亚那边又突然来了一个考察团到海州地区考察,再后来就是现在这个合资项目,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陈文斌摇了摇头,在包飞扬的身上,他看到的很多谜一样的东西。

    任伟峰道:“薛绍华。将包飞扬挖过去,是他在海州地区做得最的一件事,似乎这个合资项目就是包飞扬一手促成的,他与这个唐盛集团应该有一些特殊的关系。”

    陈文斌了头:“对了,前段时间大夏农业发展公司的那件事任书记应该还有印象吧,当时就是海州地区的临港经济开发区出现了上万亩麦田绝收,他们刚开始找到大夏农业发展公司的时候,大夏农业发展公司根本不想理会,后来还是华夏青年报上报道了这件事,大夏农业发展公司才不得不做出让步。”

    “这个包飞扬有燕京的关系?”任伟峰问道,他们以前都没有跟包飞扬打过交道,包飞扬在下面的县区任职,与任伟峰等人也没有什么交集,所以对包飞扬的信息他们并不是很清楚。

    陈文斌道:“他在燕京有关系,应该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另外王书记一直对他很,虽然很少提及这个人,但是王书记在省里提出的好几个政策的模板都是从望海县出来的。”

    任伟峰与陈文斌讨论了半天,虽然很多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不得要领,但是他们都能够肯定一件事,那就是海州地区的变化应该和包飞扬有很大的关系,而包飞扬的背景很深,与很多知名华商都过从甚密。

    “任书记,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陈文斌又问道。

    任伟峰微微一笑:“似乎我们也没有别的选择?”

    陈文斌沉默了片刻,突然叹了一口气道:“是啊,省船舶公司是一定要走出去的,但省船舶公司始终都是省船舶公司,与其去通城那个地方跟一帮泥腿子搅合,还不如去海州地区,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省船舶公司当惯了老大他们去通城向昔日的对手低头,跟那些他们曾经看不上的对手厮混在一起,他们肯定会感觉不舒服。另外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与通城的那些造船企业相比,省船舶公司有很多固有的劣势。以前大家相隔比较远,就算在业务上有竞争,在经营上有比较,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井水不犯河水,如果搬到通城去,跟这些对手在一起。面对面进行竞争,任伟峰与陈文斌也确实没有什么信心。

    相比之下,海州地区的船舶制造业比较简单,由多家海州地区造船企业整合而成的海州地区船舶不管从哪方面看,都与省船舶公司没有可比性。大宙重工主导的合资项目虽然在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但省船舶公司也是合资方,可以从合资项目中汲取有益的养分,甚至是促成合资项目与省船舶公司的合作。

    两相比较,任伟峰与陈文斌自然会觉得去海州地区要比去通城更为有利。在海州地区,他们就算比不过合资船厂,也还是内资船厂的老大,而届时影响力覆盖合资船厂、海州地区船舶,并且拥有新厂区的省船舶公司,在实力上也未必就比不过通城系的造船厂。

    另外,任伟峰和陈文斌也都隐隐有些期待,想要知道那个看起来有些神秘的包飞扬。是不是真的能够在海州地区开创前所未有的局面。

    海州地区的众人回到驻省办以后,薛绍华也召集大家开了一个短会。根据下午开会的情况以及晚上与省船舶公司的人吃饭时交流得到的信息,重新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海州地区的态度。

    另外,也明确了让市长陈玉清留在省城,与省船舶公司进行谈判,包括薛绍华、韩起文和包飞扬等人则明天就返回海州地区。一来省城这边的形势其实已经比较明朗。省船舶公司的选择并不多,最后无非就是双方各自让出多少的问题态度强硬的陈玉清负责,应该会让省船舶公司方面放弃幻想,加速谈判的进程。

    由于牵涉到合资项目。省里和市里都不希望谈判迁延日久,另外海州地区几家修造船企业的整合进程也必须加快了,海州地区船舶工业集团也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

    不过包飞扬刚刚回到海州地区,却接到唐恬儿从韩国那边打过来的电话:“飞扬啊,你们那边怎么回事,怎么最近有人打着什么通城市的名,到处找大宙集团的人,甚至还找到我们唐盛集团,是他们通城的条件更适合造船项目呢?”

    听到唐恬儿描述的情况,包飞扬马上反应过来,肯定又是通城市又偷偷派人到韩国在私下运作,想要将韩国大宙集团与美国唐盛集团的合资项目挖到通城市去,这还真是贼心不死、想要故技重施。

    “这几个人到处宣扬;你们海州市就是一个渔村,只有几家很破的只能造渔船的手工作坊;另外还你们海州市也没有什么工业基础,连一个质量稍微过得去的铁皮水箱都做不好,都要从外面采购,成本很高;还什么你们海州市本地人的教育水平也很低,韩国大宙集团和我们唐盛集团如果真的把整船制造的合资项目放在海州地区,到时候项目肯定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别是企业到你们海州地区投资了,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听要分到海州地区工作,宁可分配指标不要了都不愿意过去呢!”唐恬儿扳着白嫩的手,一条一条将那几个所宣扬的海州市的“缺”给包飞扬听。

    作为唐家第三代的嫡系,唐恬儿这两年也开始逐渐参与唐氏家族公司的经营,并且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

    “哎呀,反正了很多,我让助理正在整理,等会儿她整理好以后,我让她发个传真给你。”唐恬儿笑嘻嘻地在电话里道:“飞扬哥,这几个人坏话可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