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长- 第5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是通城地区觉得他们更应该形成一个封闭的产业链,那显然也不符合合理配置的要求,简单来说,通城市那么多造船企业,僧多粥少,我们海州地区能够给的一些通城地区市就未必能给,这也是韩国山水集团愿意来海州地区的原因。这并不是我们恶性竞争,而是因为海州地区这样的企业太多了。比如韩国山水集团的合资项目与华远川崎项目放在一起,通城地区会更重视哪一个?显然只会是华远川崎的项目,一些比如说银行信贷也会重点向华远川崎造船厂靠拢,但是在海州地区,却可以集中力量韩国山水集团的项目。”

    包飞扬说道:“当然,通城地区可能觉得没有我们竞争,就不会存在这种比较,韩国山水集团就会选择通城地区。但事实不是这样的。韩国山水集团并不一定要在通城地区与海州地区当中进行选择,他们还可以选择沪城,韩国山水集团在沪城已经有两个投资项目;他们还可以选择宁城地区,宁城地区的产业条件业不比通城地区差,力度却更大。当然还可以是琴岛、呂城,从地缘上来说。他们的优势更大,所以通城地区的竞争对手不应该是我们,而是很多其他更具实力的城市。”

    听完了包飞扬这些细致入微,合情合理地分析,王虹锋也明白,海州地区并非就是同在江北省内的通城地区唯一的竞争对手。事实上,面对这个项目,通城地区的竞争对手不仅有海州地区,还有不少其他周边的城市。甚至是外省的一些城市,他们的条件与通城地区相比,并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有优势,即使是海州地区听从上级的安排,放弃这个项目,通城地区虽然在江北省获得的扶持力度比较大,但也未必能竞争得过外省其他城市,顺利拿下韩国山水集团造船厂的这个项目

    王虹锋笑道:“韩国山水集团怎么说也是韩国大型的工业集团。尤其是在他们完成对大东造船厂的收购实力会更上一层楼。在造船业务方面,他们虽然没有办法跟韩国排名前三的巨头相比。但是在第二梯队当中的实力还是不容小窥的,怎么到了你嘴里,就好像不入流了似的?要是这个项目真的那么不入流,通城地区尤江和、闵高山又怎么会那么在意?”

    “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王虹锋话风一转,又接着说道:“韩国山水集团的项目在哪里落户,并不仅仅是通城地区与海州地区的竞争。还要面临宁城、琴岛这些地方的竞争,这毕竟不是省里面的项目,省里也不好直接插手,还是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

    “但是有一条,省里并不希望看到恶性的竞争。尤其是那种自身没有条件,但还是要固执硬上,破坏全省产业发展规划的行为。”王虹锋低头抿了一口茶,然后才接着说道:“海州地区有没有条件,或者说海州地区有没有基础、有没有能力和有没有必要发展造船产业,这其中有些问题还是比较清楚的,比如海州地区作为深水大港,是需要有一定修造船能力的,但是更具体的细节,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与规划,我希望你们海州地区能够将这份工作也做好了。”

    “另外,洪省长那边可能会有些不同的意见,你们要尽量向洪省长阐明海州地区为什么要发展造船业,也要更多地从全省造船业的发展和布局角度考虑问题。”王虹锋说道。

    薛绍华与包飞扬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明白王虹锋这是特地在提点自己,找到这次争取省里的突破口。

    前省委一把手退居二线以后,中央将王虹锋提上来,原本有希望接任的省委副书记郑伯宁、常务副省长徐盛教等人都没有能够如愿,中央从沪城调来洪锡铭担任江北省省长。

    洪锡铭一直在沪城任职,调任前担任沪城市委常委、副市长,沪城在国内的政治地位要远高过江北省,所以洪锡铭这一步也算是正常升迁,对他个人来说,是得是失也不好说,毕竟如果他能够在沪城市担任正职的话,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但是到了江北以后,其实已经离开最中心的舞台,就看他能不能够再将聚光灯吸引到自己身上。

    中央一直强调大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建设,从地理上面看,狭义的大江三角洲指的就是江南江北和之江这三个省,加上沪城市这个龙头形成的三省一市。不过过去讲大江三角经济圈指的就是之江省、江南省与沪城市,并不包括江北省,因为江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江南、之江两省差距太大。

    中央让洪锡铭到江北任职,主管经济工作,也是想要让江北省融入到沪城引领的大江三角经济带的发展当中去,而不是游离在外面。洪锡铭在沪城拥有深厚的政经关系,他担任主管经济的江北省省长一职,显然有助于这点目标的实现。

    与王虹锋曾经希望的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发挥各地优势的多核心均衡发展不一样,洪锡铭认为江北省要改变目前积弱的发展局面,就必须一个全省的经济龙头,就像沪城带动整个大三角地区的发展一样这个龙头来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洪锡铭确定的全省经济龙头并不是凤湖,而是与沪城一江之隔的通城地区。

    从地理条件上来看,通城地区确实拥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他们与之江省的宁城一样,都与沪城一江之隔,宁城经济的综合实力在之江也是数一数二的,相比之下,通城地区就要弱很多。

    另外,还有一点因素也很,洪锡铭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通城地区插过队,对通城地区有感情。

    洪锡铭的态度,显然也是通城地区市这一次选择对海州市发难的底气所在,也将会是薛绍华与包飞扬所要面对的主要障碍。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等你拿!起~點/添加朋友…添加…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dd!(。。)

第九百六十章 亦真亦假() 
王虹锋和薛绍华、包飞扬谈过话离开之后,薛绍华的脸色立刻变得凝重起来。頂點小說,

    王虹锋这一次主动约见他们,亲自与他们谈话,显然不会只是了解情况这么简单。以王虹锋江北省省委书记的身份,如果仅仅只是想要了解情况的话,他完全可以让自己的秘书陈雨城给薛绍华打电话,通过陈雨城来了解到这个项目的情况。

    而且薛绍华也知道王虹锋与包飞扬的关系很不错,除了陈雨城之外,王虹锋完全也可以在比较私人的场合单独约包飞扬谈话,从包飞扬哪里了解更具体的情况,而不是通过现在这种比较的公务上的约谈,把他和包飞扬都召见到这里来。

    薛绍华明白,王虹锋特地抽出这个时间来匆忙见他们,除了了解这次韩国山水集团造船厂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表明对海州地区的之外,同时也是在告诉薛绍华和包飞扬,他虽然海州地区,但是并不打算因为这件事而与新来的省长洪锡铭发生冲突,影响江北省班子内部的和谐与团结。

    从王虹锋透露出来的消息来看,洪锡铭显然对海州地区与韩国山水集团这个合资造船厂项目持有不同的看法。对整个江北省的造船业产业布局,洪锡铭心中应该有他一套自己的发展理念。而能否改变洪锡铭省长对海州地区这个造船项目的看法,则就是海州地区争取到这个项目的关键所在。

    王虹锋这番谈话表明,作为省委一把手,他希望薛绍华和包飞扬能够凭自己个人的能力说服省长洪锡铭改变主意洪锡铭这位江北省的新省长能够从心里真正的接受包飞扬他们提出的造船产业发展规划,而不需要王虹锋这个省委书记亲自出马,以自己的权力从上层干涉这件事情。

    薛绍华这边正在琢磨王虹锋在谈话里所传达的意图。陈雨城又悄然走了过来,以私人身份,向包飞扬和薛绍华透露了更多信息。

    原来,新省长洪锡铭的发展理念是希望将有着良好经济基础和产业优势的通城地区通过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帮助,使通城地区进一步发展壮大,从而将通城地区成为江北省的苏城和宁城。让通城成为一个江北省的经济最强市。因此,洪锡铭自然想要借一切机会去壮大通城地区的经济,使通城地区成为江北省经济领头羊,从而发挥带动江北省域整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根据陈雨城所掌握的情况,在洪锡铭的发展计划当中,通城地区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要利用靠近沪城和临江面海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航运、造船业以及钢铁、炼化等重化工业;二就是要利用土地、劳动力丰富和低廉方面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

    洪锡铭为通城地区拟定的这个发展战略大致可以概括成大项目与小项目一起抓。国内很多地方的发展都是这样,发展规划大体上都差不多,前景看好的项目大家都想做。从某种意味上来说,洪锡铭为通城地区量身定做的这个发展规划上实际上与海州地区的发展规划也差不多。

    陈雨城还有为王虹锋服务的任务,抽了几分钟时间过来把他掌握的情况透露给包飞扬和薛绍华之后,就匆匆离去。

    薛绍华的神情就更加凝重起来。

    “飞扬啊,洪省长那边,怕是没那么容易改变主意啊!”良久。薛绍华才缓缓吐了一口气,抬头看了看包飞扬。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十分严肃。

    包飞扬点点头,突然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支中华烟递给薛绍华,然后凑过去帮他点燃之后,对薛绍华说道:“薛书记,我觉得洪省长应该不会直接过问这个项目。”

    薛绍华微微点了点头。低点吸了口烟,缓缓吐了出来。包飞扬说的也未必有错,洪锡铭作为省长,身份摆在那里呢,即使是想要帮通城地区拿下这个项目。也肯定不会将拉偏架表现得那么明显,不过有些话是不是明确说出来,对于他们这些下面的人来说区别并不大。以薛绍华的性格,恐怕也不会在洪锡铭的面前玩阳奉阴违那一套,免得在洪省长心里留下更加恶劣的负面印象。

    “行啦,你以为这是在海州地区吗,这里是省城,不讲规矩是不行的。”薛绍华摇了摇头,掸了一下手中的烟灰,他知道包飞扬的意思。

    薛绍华在海州地区的时候,下面确实有些县区的干部撒泼耍赖,只要能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基层的干部大多都是这样,很接地气,但是这毕竟是在比较低的层次才好使。他薛绍华如今已经是堂堂一个地级市的一把手他像那些县区干部一样到省长洪锡铭面前撒泼哭穷,显然也太掉价了,这样的形象和工作作风也不利于他以后走上更的工作岗位。

    另外洪锡铭才到江北省上任不久,对于他的工作作风与领导风格,下面这些干部也都不是很清楚,大家都在观望和揣摩中,等着适应新领导的风格。在这样的情况下,薛绍华当然不会觉得自己放弃与大家一样稳妥的做法,冒然地去冒险,采取剑走偏锋的方式是个好主意。

    因为和王虹锋这场谈话,薛绍华与包飞扬也没有时间再做休息,他看看手腕上手表,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带着包飞扬就直奔江北省省政府,准备向省长洪锡铭汇报工作。

    虽然已经提前预约过,并且在最早的时间里赶到了省政府,但是薛绍华并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见到省长洪锡铭。按照洪锡铭的秘书郑毅的说法,洪锡铭今天要见哪些人,都已经提前预约安排好了,通常只会看时间情况将一些会面到后面去,只有特别紧急的情况才会允许插队。洪锡铭原定今天要接见薛绍华,但是因为今天的安排太多了。有些谈话的时间又难免拖延了一些时间,超过了原定的计划,这样原定上午约见的一些人只好被推迟到下午,所以现在他们只能够顺延地从下午第三位排到第七位,时间也从原定的半个小时变成了十五分钟。

    另外,郑毅还表示洪省长对海州地区的情况十分。让薛绍华可以先去向省政府秘书长程化言汇报详细情况,洪省长这边忙完之后稍后再见他们。

    省政府秘书长是省府这边的大管家,要协助省政府领导的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严格来说,秘书只能够上传下达,平常和领导的关系可能更近,但只是“打杂”的,不能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秘书长相对而言就得多。从岗位性质划分上来说他们本身就是领导职务,在领导不方便的时候可以有资格代替领导出席某些活动,协调各部门,跟进各项事务等等。

    所以洪锡铭选择让省府秘书长程化言而不是自己的秘书郑毅听他们的汇报,是很正常的组织程序。

    ********************************

    来到省府秘书长办公室,程化言倒是没有让薛绍华与包飞扬,并且很热情地迎到办公室门口,笑着对薛绍华招呼着说道:“薛书记你好。快请进来。”

    程化言与薛绍华从行政级别划分上来说都是正厅级干部,省政府的秘书长虽然与领导走得比较近。看起来似乎是占有许多无形的便利和机会,但是作为地方上一把手的市委书记的权柄无疑更大,未来发展空间也大,省政府秘书长直接升任副省级领导的可能性并不大,往往还要到基层过渡一下,否则就算成了副省级领导。因为缺乏统领全局的经验,也很难扮演角色。

    而作为地方上的市委书记显然就不需要这样一个过渡的过程,他们本来就是地方上的一把手,具备把握全局的经验,如果在地方上取得的政绩好。又得到上级的认可和赏识,是可以有资格直接升任到副省领导的职务的。

    所以程化言虽然是代表省长洪锡铭找薛绍华谈话,但是刚见面的态度还是很热情,与薛绍华打过招呼之后,他看了跟在薛绍华身边的包飞扬一眼,笑着向薛绍华问道:“这位应该就是咱们江北省县级干部中的典型包飞扬同志吧?”

    说起来程化言的身份也比较特殊,他原本是凤湖市本地人,但早年文革时期在通城地区插队,后来就一直留在通城地区任职,从基层一路升迁上来,在官场上也算是比较顺风顺水。通城地区因为地域相近的关系,与沪城那边的经济联系比较多,程化言在那个时候应该已经认识当时担任沪城市委常委、副市长的洪锡铭,洪锡铭被中央调任到江北担任江北省省长以后,很快将当时还是通城地区市副市长的程化言调到江北省里担任省政府秘书长。从普通副市长到省政府秘书长,程化言这一步可谓迈得极为扎实。

    大概也是因为地域相近的关系,虽然程化言是江北人,但是在他的身上,其实也可以看到很多沪城人性格上比较出名的特点,比如待人很客气,总是笑容满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人就好对付,实际上程化言在通城地区也有笑面虎的称,表面上当着你的面对你一团和气,看上去很好说话的和善模样,但心里不知道是怎么样的阴柔狠厉,在背后算计的令人发冷,跟他打过交道吃过亏的人都有些怕他,只是以程化言今天的身份和地位,现在已经没什么人还敢这么说他。

    “程秘书长,您好,我是包飞扬。”包飞扬见程化言提到自己,连忙客客气气地走上前去跟程化言打了个招呼。

    “呵呵,飞扬同志现在是海州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吧?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程化言面带笑容上下打量了一下包飞扬,笑着跟伸出手来和包飞扬亲切地握了握手,热情地招呼道:“以后到省城,记得常来我这里坐坐。”

    “好的,就怕麻烦程秘书长您。”包飞扬得体地回答道。

    “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