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长- 第4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亲眼看到了。

    想到这里,他们又觉得偏要拉他们过去登记是一种罪过,也不知道心里面会不会记恨他们。

    这时候,他们腰间的对讲机响了,一个警察立刻应答:“我是17、我是17,我们带着两名旅客正在路上,马上就到、马上就到!”

    只听对讲机里说道:“情况已经查明,不用带他们来了,立刻让他们自由离开。”

    两个警察愣了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问道:“请问1,是让他们离开吗?不用进行登记了?”

    “不用了,他们可以自由离开。”

    “收到,立刻执行。”对讲的警察立刻双腿并拢,来了个立正,随即想到上级并面前,这才羞赧地笑了笑,对包飞扬和孟爽说道:“两位,我们领导说了,你们不用去登记了,现在可以自由离开。”

    两个警察虽然也不明白上级为什么会下达这个命令,但是他们对包飞扬和孟爽也很有好感,不愿意执行死板的程序,也很乐于执行这个命令。

    其实原因很简单,上面在听到他们汇报的情况以后,觉得事关重大,特别打了个电话向海州市政法委书记、警察局长董允虎询问了一下情况。董允虎吓了一跳,心想这个包飞扬还真能够惹事啊,昨天晚上差点因为打人而被带进局里,今天又因为闯机场要被带进局里。

    白山机场警察分局和海州市公安局并没有隶属关系,而是直属民航江北省机场局下属公安局,董允虎并没有权力指挥机场警察分局。当然,白山机场就在海州境内,与海州市局经常会有业务上的联系,董允虎与机场分局的局长汪弘财的关系也不错,他想了想,还是提点了对方两句。

    董允虎虽然没有说明,但汪弘财还是听出了话里的意思,意识到这个包飞扬很年轻,只有二十四五岁,就已经是县委常委、副县长,而且跟海州市市委书记薛绍华很熟,在省里也有关系,还和中央的傅老关系莫逆。

    正因为董允虎没有说清楚,汪弘财想的就更多,而且越想越有些心惊胆战。虽然这件事机场的警察处理得有理有据,而且手段也很温和,但要是真因为这件事给包飞扬带去负面影响上面某个跟包飞扬有关系的大人物知道了,以为他是故意刁难,心里不高兴,那板子可不会落到那几个机场警察身上,最大的可能还是会落到他的身上。

    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放了不会有事,不放却可能有事,汪弘财想到这里,立刻就指令放人。

    包飞扬也有些意外,不过这毕竟是一件好事。他跟两个警察握了握手:“今天的事情是我不对,感谢机场方面宽大处理,给我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尤其要谢谢两位,还要请两位转告你们的上司,就说我谢谢他,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们到望海,或者我到海州,我请大家吃饭。”

    圆满地解决了这件事,包飞扬牵着孟爽的小手返回,正好在咖啡厅门口将涂小明等人堵住了,得知包飞扬是中途返回,大家也纷纷开起他的玩笑。

    包飞扬连忙求饶,要请大家喝咖啡,不过涂小明等人本来是等他才准备到咖啡厅喝咖啡,现在见他回来了,自然也没有喝咖啡的打算,大家返回车上,一起前往海州市区。

    按照包飞扬和涂小明的安排,大家先去酒店休息一下,然后晚上吃顿饭,再熟悉一下海州的“夜生活”,第二天早上乘坐客轮前往陈港。海州港与陈港之间有定期的客轮通航,不过每个星期只有两班,他们要坐的是专门包租的一艘旅游观光客轮,客轮会带大家游览海州港、海州湾,然后沿海岸向东南航行,晚上才会到达陈港,这个航程既是旅游,也算是考察,一举两得。

    虽然在机场出了包飞扬和孟爽这件事,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不过粤东飞过来还是比较累的——飞海州这条线的是小飞机,条件并不怎么舒适,尤其是对于做惯了头等舱的某些人来说,坐这种飞机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因此回到酒店以后,大部分都进房间休息了,只有涂小明、詹怀信、方云凡,还有郭熙焕和郭明哲这两个新港的阔少没有去休息,而是一起在酒店的水吧要了个包间,进去喝茶。

    “飞扬老弟不会怪我们打扰你和孟小姐的宝贵时间吧?”刚进包厢,郭熙焕就笑着说道。

    郭熙焕和郭明哲两个人都姓郭,而且都来自新港,但实际上两个人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明珠集团的郭家与新世纪集团的郭家都是新港比较有名的华商,不过明珠集团的主营业务是航运、玩具制造、电子工业,而新世纪主要做地产开发和商业,交集并不多。由于两个家族的事业早期一个在新港北部,一个在新港南部,因此岛内又称明珠郭家为南郭,新世纪郭家为北郭。

    和郭明哲在家族内部地位不显,相对边缘化不同,郭熙焕是家族内部比较耀眼的后起之秀,在新港也早就是名声在外,当初郭明哲知道郭熙焕也要来望海的时候,还感到非常奇怪,不知道事业已经做得比较大的郭熙焕为什么会看上内地一个偏远小县。

    郭明哲原本是将望海县当作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栈道而已,自从看到郭熙焕以后,倒是对这一趟的行程更加感兴趣了。

    包飞扬笑着向郭熙焕抱了抱手:“哈哈,今天让大家见笑了,我跟孟爽相处的时间还很多,倒是各位都是大忙人,我得抓紧时间向大家请益,还要请大家不吝指教。”

    郭熙焕随手点了一壶龙井,然后笑着对包飞扬说道:“包县长谦虚了,我听到过包县长提出来的那个全产业链协同配套的区域发展理论,可以说是对当前工业生产分工日趋细化的一个最精辟的阐述,产业链要细化,细化到极致,还要讲究配套与协同,我觉得用这个理论望海县的产业园区,定然能够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郭熙焕接受过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熏陶,也有这方面的经验,郭家的玩具厂曾经是新港最大的玩具生产厂,这两年已经搬迁到对岸的粤东,利用粤东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相关的业务也是越来越红火。(。。)

第八百一十六章 孵化基金() 
包飞扬笑道:“这么说,明珠的玩具厂,是没有可能到望海这边投资了?”

    郭熙焕笑了笑说道:“粤东那边的产业链确实比较成熟,外贸出口也比较方便,望海这边并没有什么优势。‘‘‘当然,纸品这一块的业务空间非常大,还是大有可为的。”

    包飞扬点了点头道:“也许是我太贪心了,如果望海县能够将纸业做强,再集合滩涂养殖与后加工,足以成为一个富裕的特色城市,这才是最适合望海县的发展道路。”

    “这一点,包县长应该比我们都更清楚,不过能够看清楚是一回事,能不能坚持初心才是最的。”郭熙焕笑着向包飞扬和孟爽眨了眨眼睛,一语双关地说道。

    “哈哈,说得好,保持初心也是最难的,不过也恰好我在这方面最为擅长。”包飞扬笑着说道。

    郭熙焕道:“玩具我就不投了,我跟明哥、阿信他们说可以搞一个私募产业基金,我们都可以投一点钱在里面明哥来负责,可以在望海投一些纸品企业,也可以投开发公司、工程建设,这样大家不需要分散太多的精力,又可以将集中起来。”

    包飞扬听出郭熙焕投资的兴趣似乎不大,但他说的也是实际情况,如果是小项目的,郭熙焕确实不一定能够顾到这边。如果做成基金,就可以投很多项目,对望海县的地方建设作用也很大,郭熙焕这样设计。应该说也是充分照顾了私人的情谊,否则对方才不会花费这个力气。

    甚至他们也没有打算从这个基金当中赚钱,可能连保本都没有想过,大家每个人随便投个几百万,加起来做一个几千万的基金,就算都亏掉了,也不过就是亏掉几百万块钱,再通过其他方式赚回来就是了,他们投资的是包飞扬这个人。

    当然,他们也不会对这个基金就放任不管。只是帮助的性质更大。只要是良好,想要都亏掉也不是那么容易。

    包飞扬想了想,这个结果显然让他不是很满意:“可能我必须要申明一点大家过来。首先当然是请大家帮忙。帮我将望海县这个地方的工作做好。大家能够来,这份情谊我一定会记在心里。其次我也希望跟大家一起发展事业,我的事业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各位的事业自然就是企业越做越大,赚的钱越来越多,如果一件事对我有利,但是不能够让大家赚钱,我觉得那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我不能够找大家。”

    “刚刚熙焕兄提出来的这个投资基金,我觉得是挺好的一个方式,不过我觉得还是要由专业的人来,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明哥在方夏纸业公司这边已经有不少事情了他再管这个基金,我觉得以后我就见不到涂书记了。熙焕兄这边应该能够找到专业的人吧?”包飞扬问道。

    包飞扬的意思是将这笔资金当做一个孵化基金,利用资金来推动中小企业在产业园区落户,很多地方这都是政府在做的事情,不过望海县没有钱,通过市场方式或许还是一种方式。

    他有信心让这个孵化基金赚钱而不亏钱,但是郭熙焕等人的情他也必须要领,因为不是冲着他这个人的话,郭熙焕他们是不会到望海来搞这个基金的。领这个情,将来就要还这个人情,包飞扬不希望通过权钱交易这种方式,他希望让大家通过正常的市场渠道赚钱,包括这个孵化基金,也可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赚到钱,而不是亏钱。

    “孵化基金?”郭熙焕点了点头,对包飞扬提出来的这个概念很感兴趣,这也是很多创业园区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在国外的高科技产业非常普遍,而用在传统行业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不过西方发达国家一般不会有人特意去孵化传统产业,因为西方国家经济上的市场大多由市场决定,而传统产业各方面都已经成熟了,利润空间没有那么高,这对逐利的资本来说,完全不值得冒险。

    孵化基金和产业资本最大的区别就是孵化基金通常是在企业创办初期,也是最需要资金,同时风险也最大的时候,等到企业度过初创期,孵化基金就会通过股权转让、回购等方式退出,并不谋求企业的控制权,而是以赚取利润为最大目的。

    当然,因为孵化基金是在初创期,承担的风险最大,要求的回报率也会比较高。这种回报率通常并不是约定的利率,那就成高利贷了,回报是通过股权出让,初创企业走出初创期,发展得越好,孵化基金转让股权的时候就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

    国外有一些资本就专门做孵化投资,当然针对的主要是高科技企业,以及后来的互联网企业,并逐步演变成为后来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而孵化基金逐渐成为国内的高科技园区、大学工业园区高知创业、科技企业创办和入园的一种方式。

    包飞扬将这个概念引入到望海县的产业园区,对于缓解一些想要投资上项目,但是资金又比较紧张的投资者所面临的资金问题,肯定大有裨益,而且也能降低他们的风险,提高他们的投资积极性。因为孵化基金不是贷款,孵化基金不会找你要钱,如果你最后的发展不如预期,甚至做亏掉了,孵化基金也不会找你要钱,会自己承担投资损失。

    也正因为如此,孵化基金的要求就很高,他们必须判断一个项目的投资前景,还要判断项目执行人有没有实现计划的能力,当然更要判断申请人是不是个骗子,这种情况也是不少的。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就是热炒概念,拿风投的钱赌一把,输了也不是自己的钱,赢了就大家一起发财,甚至还有一些人拿了风投的钱就自己潇洒掉了,项目却没有进展。

    郭熙焕想了想说道:“做投资的人才不难找,难就难在既懂投资,又懂产业发展,还对内地情况比较了解的人难得,我现在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詹怀信、方云凡等人也摇了摇头,倒不是真没有这样的人,而是这样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有很的工作,将他们派到望海来,不合适。

    包飞扬道:“实在没有,也可以先找人代理一段时间,等找到合适的人选以后再换。反正暂时来说,基金的出手可以谨慎一点,也确实不需要急着出手。”

    对于这样的安排,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这时候服务员将他们点的茶水零食送了进来,包飞扬拿起茶壶,表演起了茶道,他给郭熙焕倒了一杯龙井,然后对他说道:“熙焕兄,是这样的,我打算对望海县县属的航运公司进行整改,不知道熙焕兄有没有兴趣参与?”

    郭熙焕低头抿了一口茶水,问道:“望海县的航运公司情况怎么样?”

    郭熙焕本人,包括明珠集团当然看不上望海县这个小地方,郭熙焕来望海,投资的是涂小明和包飞扬这两个人,当然也有方夏陶瓷的关系在里面。孵化基金就是他们的投资,其他的,至少郭熙焕不打算参与太多。

    包飞扬道:“规模很小,原来主要就是跑海州港,也会跑琴岛和连海,我在想陈港这边以后还是以到海州的转口为主,不过县里以后发展滩涂养殖,向日本出口水产品和蔬菜,可以直接从陈港出发,需要增加几艘万吨级的海船。”

    郭熙焕想了想说道:“如果包县长打算长期在海州湾附近发展,我是有打算在海州港发展货运业务,海州港的货源情况我并不是很满意,你提到的这些也是一个发展方向,就算我们不做的话,也可以合作,明珠集团那边有不少可以跑这种路线的小船,我们也可以投资。”

    包飞扬点了点头,望海航运公司虽然不一定能够有多大的规模,但起码要有一定的运输能力,可以让公司摆脱现在的经营窘境,也能够在当前县域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别的航运公司不愿意进来的情况下,保证货物出港有更多选择。

    包飞扬坦然说道:“我在望海县任职的时间不会太长,不过方夏在望海县的投资会是长期的,纸业也有望成为陶瓷之外,方夏集团的一个主要业务,我想纸业和陶瓷都可以算是材料,方夏集团以后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材料和新材料,大家以后说不定会有更多合作的机会。”

    郭熙焕等人会意地点了点头,包飞扬点出方夏在望海县的投资,而且纸业会成为方夏集团的核心业务,也就意味着包飞扬和方夏不会轻易放弃在望海县的利益。虽然包飞扬本人不会一直在望海县任职,但只要方夏在望海,他对望海的影响、甚至是控制就不会减弱,就算包飞扬要离开,也一定会对望海县的政治框架做出相应的安排,大家不用担心在望海县的投资面临人走政息,甚至遭到政治对手打压的情况。虽然大家都有自己的势力,不是那种任人欺负的,但是毕竟会比较麻烦,现在包飞扬做出这样的保证,无疑就让他们安心了不少。

    “包县长,你刚才提到新材料,我手头上倒是有一个绝缘纸的项目,不知道望海县有没有兴趣?”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郭明哲终于找到机会开口说道。(。。)

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忘初心() 
“绝缘纸?”包飞扬沉吟了一下道:“望海县当然是欢迎的,不过据我所知,绝缘纸对纸质的要求不一样,望海县的纸浆以苇浆为主,郭少这个项目需要的纸浆就可能需要外购,或者对技术进行改良。—。{2}{3}{w}{x}'”

    郭明哲笑了笑说道:“我说的这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