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长- 第4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薛绍华看了看杨承东等人平静的脸庞,笑着说道:“杨县长、郑县长、包县长,我找你们来,什么事情你们应该都知道吧?”

    杨承东笑了笑说道:“薛书记您不说,我们哪里知道!”

    薛绍华伸手朝杨承东点了点:“都说你杨县长耿直,我看也未必,你明明知道,还跟我打马虎眼。”

    薛绍华把手一摆,接着说道:“天色不早了,我们也不要兜圈子了。我来望海的机会很少,刚刚听高秘书长说你们望海最近大动作很多,杨县长最早的言稿里还提到了两件大事,造桥、造码头,当时高秘书长因为担心意外,所以请你们暂时不要提这两个话题,我倒是对此比较感兴趣,杨县长能不能够详细说说?”

    杨承东精神有些振奋,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港口与冠河大桥对望海县意味着什么,我想薛书记肯定能够看得很清楚,这两个工程也意味着望海要坚决向海州靠拢,对两地来说,是双赢的事情。”(。。)

第七百零四章 临别恳谈() 
薛绍华想要临时赶一份修路造桥的计划出来,赶在明天傅老离开以前能够让傅老看到老人家不要带着怨气离开。海州市并没有完整的向东南方向的交通规划,因为东南方是凸出大6的滩涂,望海这几个县的经济展落后,又是属于靖城市的,完全海州的规划之内。

    倒是望海这边对这些事情比较热切,相关的方案不止做过一份,包飞扬来了以后,引进方夏纸业项目,之后也计划打通与海州的6上交通,为此在原来方案的基础上,又根据苇纸一体化项目的需要和北三县联动展的方略新修了一稿,也是包飞扬亲自参与的一稿,虽然现在还没有完成,但是大体框架都已经出来。

    尤其是包飞扬为海州市准备的那一份,本来就是要递到海州以说服海州冠河大桥计划的,因此计划中为大桥对海州的积极作用阐释得很详细,薛绍华甚至不得不承认,自己看了以后真的有点动心。

    海州市交通局局长徐士豪连夜赶到陈港,路上已经将冠河大桥与海防公路的资料翻了一遍。他感到招待所的时候,薛绍华已经结束了和杨承东等人的交谈,正在连夜翻看他们留下来的材料。

    听了薛绍华的意思,徐士豪道:“望海县报告上提及的倒是并没有夸大,打通东南方向的路上交通,对于完善薛书记您提出来的海州湾经济圈的南翼,还是很有价值的。不过能有多大价值,并不是修一座桥就能够体现出来的。”

    薛绍华知道徐士豪的话是什么意思,如果望海等县的经济实力比较强大,或者展比较快,那么对海州市是有好处的,但以前的三县近乎纯粹的农业县,对海州的帮助有限。

    薛绍华合上材料,向徐士豪面前一推:“你看看这个,望海人的野心很大,但也可以说他的格局不小。”

    徐士豪知道在市委书记面前没有时间让他慢慢看。他快翻了一下。看到材料当中关于海州湾南翼的经济潜力和展计划,很快附和道:“呵呵,这份计划做得不错,但要实现。却不是短期的事情。”

    徐士豪是海州市交通局局长。交通要服务于经济。所以他对经济规划和建设并不陌生,他说望海县的这份计划不错,一方面是说计划中提出的东西非常美好;另外一方面则也承认计划本身并没有脱离望海县的实际情况。而且还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计划。

    比如说计划当中就提出可以结合海州的苍梧山、海州湾和望海的滩涂、向海的鹤鹿自然保护区,一条山海特色的旅游线路,应该说都是很有想法的。

    薛绍华点了点头:“不管什么时候能够做成,有计划总是好的。”

    第二天上午,傅老临行前,薛绍华拿着连夜以海州市角度修改过的计划稿递给马洪,希望马洪代为转交给傅老,并帮忙说几句话,能够让他和傅老见上一面。

    马洪沉吟着没有立即接过去:“薛书记,你是知道的,傅老不会插手地方事务,也不让我们接触这些事情。”

    “马处,你知道的,我是傅老的老部下,我只是想请傅老指点一下。”薛绍华连忙说道。

    马洪凝视着薛绍华红通通的眼睛,心中不忍:“薛书记,你这是何苦呢?”

    “这份东西我不能拿,不过傅老临行前,可能还会单独接见个别人,你让东西让别人带过去就行了。”马洪不能违反原则,又不忍看到薛绍华心焦的样子,有心帮助他,才出了个主意。

    薛绍华意外地问道:“傅老还会单独召见谁?”

    马洪道:“傅老不会再单独召见谁,不过你可以让他请求要见傅老,傅老因为他跑了一趟望海,临走的时候或许还会再见他一面。”

    马洪努了努嘴,薛绍华很快明白马洪指的应该是望海县副县长包飞扬包飞扬将计划带进去,并且向傅老提出来确实是最合适的。不过薛绍华也有些尴尬,毕竟他手上这份计划倒有大半是从包飞扬那份计划中提取出来的。

    不过昨天晚上碰面的时候双方已经有一定的默契,薛绍华的目标比较大,他让秘书沈融找了机会,将计划书带给傅老。

    “我不一定能够见到傅老?”包飞扬捏了捏计划书,很快就想明白了薛绍华的目的。

    沈融道:“薛书记说,你一定有办法的,就像你做出来的计划,一定会想办法让它们实现的,对不对?”

    包飞扬笑了笑,薛绍华让沈融转给他这句话,恐怕也开始怀疑傅老异乎寻常的态度和他有关,而包飞扬试图利用傅老来推动望海县的地方建设,那他就不要指望躲在后面,该出力的时候一定要出力。

    “那好,我尽量试试吧!”包飞扬说道,这件事也由不得他不答应。

    傅老临行的时候会接受大家的送行,但是在此前却没有跟众人见面的打算。包飞扬主动找到工作组,提出想要见傅老,负责挡人的马洪这一次出人意料地进去通报,然后更加让人意外的是傅老竟然真的就单独召见了包飞扬。

    “你小子躲了几天,怎么又敢冒出来了?”傅老刚刚吃完早饭,看起来心情还不错,老人家枪林弹雨中经历过,大风大浪经历过,虽然就要离开望海,但也不会说就让离愁别绪搞得心情郁郁。

    包飞扬笑着给傅老、还有坐在一旁轻笑的6奕打了个招呼:“我昨天晚上可是就在外面了,等了一晚上,实在熬不下去才跟马处打了个招呼。傅老您要走,我总应该来送送的。”

    傅老瞪了他一眼:“你在外面等了一夜?那肯定没按好心,我说了不插手地方上的事情,你还是出去吧,就当我没有见到你。”

    傅新山在其他人面前非常严肃,但是对包飞扬的态度明显不一样,或许因为他是赵老的孙女婿,或许是因为他勾起了老人对当年的回忆,又或者是因为包飞扬确实为望海县做了很多事情,而且想做更多的事情,当然,也可能仅仅是因为6奕和包飞扬玩得来。

    包飞扬知道傅老这么说并不一定是真得要赶走自己,不过他还是扬了扬手上的文件夹:“傅老,您误会了,这一次的事情跟我无关,我真的只是想来送送您,不过海州市的薛书记让我带来了这个,他说您一定会感兴趣的。”

    傅老看了一眼包飞扬手上的东西,摇了摇头:“如果是有关地方上的事情,那我就不看了。”

    包飞扬笑着将文件夹放到傅老面前:“这是薛书记让我带给您的东西,具体什么我也不清楚,您看看就知道了。”

    傅老当然不相信包飞扬会不知道文件夹里面的,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拿起文件夹,翻看起来。

    傅老翻得很快,很容易让人以为他并没有认真看,实际上傅老也确实只看了一个大概,然后就合上文件夹,往面前的桌子上一扔。

    “我说过,不会干涉地方上的事情……”傅老说道,不过在包飞扬和6奕面前,他并没有太过隐藏自己的情绪,因此看起来多少有些言不由衷。

    包飞扬笑了笑:“薛书记说,他是您的老部下,所以有些问题要向您请教。”

    傅老皱了皱眉头,突然瞪了包飞扬一眼:“你们不要总是在我面前耍这些花招,我是希望望海好起来,可是望海的好,不能够以大局的牺牲作为代价,我这次下来就已经违反原则了,你想要我有更进一步的表现,这个不行。你要是能说动赵老来走一趟,效果肯定比我说话要更好。”

    “傅老您误会了,其实我们真的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不过将这个国家建设好,将我们在的这个地方建设好,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傅老您不愿意就地方的事情话,这个我能理解,但您要是不肯见薛书记,薛书记可以一个晚上不睡觉,炮制出这份计划书,您要是还不见他,下次就不知道他会弄出什么东西来了!”包飞扬只负责让傅老肯见薛绍华,也就意往他身上泼一点无伤大雅的脏水。

    傅老叹了口气:“你们不就不能多花点心思在正经工作上?”

    包飞扬道:“我们也没有耽误正经工作。不过国内的事情就是这样,大环境如此,大家想要做点事情总要考虑环境的影响,薛书记想要拉望海县一起展,不过望海隶属靖城市,有些事情海州也做不了主,如果大家都不能下定决心做些事情的话,这些事情就算再拖个十年八年的也有可能。”

    傅老沉默了片刻:“要那么久?”

    包飞扬点了点头:“长说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说过让一部分地方先展起来,然后用先进带动后进,按照我们传统的看法,燕京、申城和粤城算是第一线,经济达的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算是第二线;其他省会城市和较达的地级市是三线城市,海州可能还挤不进三线,靖城市肯定就只能排四线、五线,望海在靖城市排名最后,就算占了沿海这个名,也只能排六线,按照经济波浪理论,这一线一线往后推,什么时候才轮得到望海?”(。。)

第七百零五章 余波() 
傅老最终还是让薛绍华登上了前往海州的客轮,不过他将包飞扬从客轮上撵了下去。在客轮上,傅老将那份计划书还给了薛绍华。

    “我不干涉你们既有的计划,不管怎么样,地方的展始终要服从大局,不能因为某个人的想法而生改变。我们过去吃这方面的亏不少,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会生我的身上。”傅老看着舷窗外的大海和天空,缓缓说道。

    薛绍华仔细看了看傅老的脸色,心里琢磨傅老这些话的到底有几分是真的。以他对傅老的了解,傅老说这些话都是真诚的,但同样他也知道,傅老内心并不甘。

    薛绍华手指摩挲着手上的材料:“不管什么样的大局,都有看的角度,大局通常要从长远来看,我们现在做什么,其实最缺乏的就是长远的大局眼光。”

    “海州的大局就是要成为中西部地区东出的桥头堡,成为江北省东出的出海口,但是效果一直不显,为什么?说白了还是因为海州本身的影响力不够,所以江北中南部的县市都想着向南,北部的徐城又要自己做老大,没有人会听海州的,海州的步子要怎么走,大家都协调不到一起来。江北省尚且如此,豫南、鄂北、秦西就更不用说了。”

    “海州要成为桥头堡,光有位置不行,那顶多只是桥头,要成堡,自身的实力必须要强,海州本身要展。周边也很,这样的地缘优势是没有办法取代的。如果望海县搞的苇纸一体化项目能够顺利推进,望海和周边几个县未来的展格局就非常可期,相比较与向西的努力,望海县与海州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望海县一旦展起来,必然会给海州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打通与望海县的交通联系是符合大局的。”

    “以前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望海县没有展起来,现在他们开始搞苇纸一体化。时机上也差不多了。”薛绍华望着傅老。小心地解释。

    傅老回头看了看薛绍华,突然笑道:“呵呵,也难为你了,竟然一下子想到这么多理由。听起来还很有道理?”

    薛绍华陪笑道:“老领导。我这可不是瞎说。虽然有些东西是最近才想到的,不过都是实话。当然,我要再说一句实话。打通与望海的交通,一路一桥,投入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不是符合大局,还要看靖城市和望海县,要看望海县能不能展起来,还要看靖城市是不是配合,如果他们不配合,那我也没有办法。”

    “哦,那你这还是托词啊!”傅老说道,突然又挥了挥手:“算了,我说过不干涉地方的,说起来这也才是你们官场上最擅长的那一套,对不对?”

    薛绍华哪里敢说不,他一遍陪着笑,跟傅老说话,一遍小心翼翼地观察傅老脸上的表情,傅老一直没有松口,不过他也看得出来,老人的心情似乎舒畅了一些,不像刚刚登船的时候,看起来郁郁的,心事重重。薛绍华心想,这十之**是因为老人看到了望海的希望,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跟他多说了几句话,但是这后一种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

    傅老依然按照计划在海州港换成去津海的客轮,客轮虽然要慢一点,但是这种大型的客轮只要不是遇到风暴,在大海上航行的时候非常平稳。另外客轮沿途还会停靠琴岛、登州港,可以让傅老好好放松一下。

    傅老离开以后,陈港码头反而变得更加热闹,靖城市委书记齐少军、市委副书记范晋6、市委秘书长徐继鹏都在,这样的阵容在望海县的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

    齐少军站在码头上,看着冷清的海湾,心想靖城市虽然拥有江北乃至全国最长的海岸线,但是这条海岸线上并没有什么优良的深水海港。陈港的条件算是不错的,但是陈港距离海州太近了,又不像镇海与申城拥有实力雄厚的腹地,就连海州港的利用都不充分,近在咫尺的陈港注定成为不了大港。

    齐少军在码头上粗略地一看,就失去了兴趣,甚至连讲几句勉励话的兴致都没有,就直接去了方夏纸业的项目现场。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运作,方夏纸业项目地基本上都已经清理出来,几台挖土机正在清理出来的地面上进行土方作业,暂时还什么都看不出。

    不过齐少军显得兴致勃勃,他很耐心地向陪同考察的方夏纸业总经理涂小明询问一些项目上的问题。市里对方夏纸业的项目感兴趣,自然也认真研究过方夏陶瓷和涂小明这个人背景。方夏陶瓷几经变动,单单从股权上已经很难弄清楚这家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方夏陶瓷在内地的投资很多时候都可以得到外资的名义,

    而涂小明的背景相对要好查一点,涂小明之前做环境公益,现在也还兼着环境公益基金的工作,因此齐少军知道涂小明是西北省委书记的儿子。

    不过齐少军对涂小明感兴趣并不是因为他是涂延安的儿子,他笑着对涂小明说道:“涂总,我们靖城市拥有将近六百公里的海岸线,将近七百万亩滩涂,已成片的苇滩将近2o万亩,每年可产芦苇十五万吨,可以一个十万吨纸浆级别的造纸项目。”

    “当然,这只是广袤滩涂上自然生长的毛苇,如果进行适当的人工,每亩苇滩的芦苇产量将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两到三倍,达到一吨半到两吨;如果改进品种,每亩苇滩的芦苇产量可以提高三到四倍,达到两到三吨,高产栽培还可以提高,达到四到五吨,也就是说,只要利用现有的苇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