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天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敦煌天机-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圆圆是京城第一美人,天下男人莫不垂涎于她的美色。战乱之中,美人的命运比普通人更为曲折惨烈,这是不动脑子都能想到的。

    乱世之中,如果一个男人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致使她流落于兵荒马乱中,成为其它势力的战利品,那么,这个男人再不“冲冠一怒”,还能算是男人吗?

    在很多后世豪侠看来,在国家层面上,吴三桂做错了,但在一个男人的层面上,他做的事无可厚非。

    雷动天就曾经说过:“如果我是吴三桂,也会那样做。谁抢走了我的女人,我就倾尽一切,送他下地狱。如果做不到,就舍身一搏,拖着他下地狱,一起粉身碎骨。”

    城破之时,大概吴三桂的想法亦是如此——“让闯王下地狱,拖着闯王一起下地狱。”

    李鹤看到的第二件事便是公主与陈圆圆的会面。

    确切说,是陈圆圆正在营救公主,地点是陈圆圆府中,两个人商议了一件大事——“去敦煌莫高窟。”

    在这里,李鹤听到了非常关键的一句话,对未来事情的演变起到了扭转性的作用。

    陈圆圆对公主说:“只有找到敦煌天机,才能结束这一切,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我只能留在京城,拖住一切人的注意力,把这秘密交给你,由你去完成最终一击。现在,你对天发誓,无论将来遭遇何种厄运,都必须拼尽全力赶赴敦煌莫高窟,打开敦煌天机,让乾坤恢复清朗太平,让一切从头开始。”

    李鹤重复这些话的时候,连语调都像极了一个袅袅婷婷、柔弱雅致的古代女子。

    史上历代名妓之中,只有陈圆圆真正参与了天下纷争,其深入程度绝对超过北宋李师师。如果没有陈圆圆,满清入关只是一句空谈,很可能被阻击于山海关外,仍旧过着骑马游牧、颠沛流离的生活,绝不会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从李鹤的表情与语气中,我能意识到,陈圆圆这些话不是故作耸人听闻,而是有着相当笃定的依据,具有相当的分量。

    李鹤继续模仿公主的声音:“如果这样做能够为世人找回一片净土、寻回一份宁静、开拓一段新生,那我愿意对天发誓,此生此世,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全力寻找敦煌天机,还世界本来面目。”

    很显然,那公主说话时的手势、语气与顾倾城有几分相似,与明水袖却丝毫不沾边。

    李鹤还看到,陈圆圆把一件东西交给了公主,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我感觉,那是一个红色的心形物体,直径不到两寸,不停地发光,像是一个充电的灯泡。我注意观察,两人握手之后,那物体就不见了,既不在公主手上,也不在陈圆圆手里。”李鹤说。

    我知道,佛家有“心心相印”一说,道家有“道法心传”一说,儒家有“格物致知”一说。很明显,陈圆圆与公主之间,正是采取了这种“心道体传”的方式,将一种神秘的力量进行转移,由陈圆圆那边转移到公主这边。

    那红色的物体可以说是“陈圆圆的心”,也可以说是“陈圆圆的法道”。

    按照这种说法,陈圆圆、公主都是为了乾坤正道、敦煌天机而战,并非关注个人生死荣辱。

    陈圆圆有机会逃生,却为了吸引官军、起义军的注意力而留在京城,暗地里将真正的敦煌天机传授给了公主——这件事发生在历史的至暗时刻,史学家的笔法根本不会顾及,而只会盯住崇祯皇帝、李自成、吴三桂、皇太极等叱咤历史舞台的大人物。

    所以,有些明智之士指出,真正影响历史的,都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小人物”不“小”,只是刻意地隐藏自己,保持低调,以确保自己的道法可行。

    “真正的义女子,与夜奔的红拂女、击鼓的梁红玉比肩。”顾倾国由衷地挑起大拇指赞叹。

    李鹤叹气:“顾兄,这么多年来,相信我‘神游之术’的,你是唯一一个。”

    史上有人喟叹“吾谋不适用,归隐南山陲”,那是真正的消极避世,将一生所学最终埋葬于荒山坟茔之下。正因为有了顾倾国的信任,李鹤才能借力而起,成为了国内顶尖的精算师,一朝成名而天下雷动。

    李鹤与顾倾国之间互相成就,一同成长,这才是知音的力量。

    “鹤兄客气,‘神游之术’是上古奇术,不被现实社会中的凡夫俗子接受,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顾倾国谦逊地说。

    明水袖一直没有开口,垂着头坐在角落里。

    “公主并没有失去手臂,史学家所描述的,言过其实了,对吧?”我问。

    “对。”李鹤点头。

    当代文学家依据这段亡明历史塑造出了“独臂神尼”的侠客角色,实在是以讹传讹到了极致。

    试想一下,按照人体结构剖析,肩骨、上臂骨都是最重要、最承力的主要骨骼,其坚硬程度足够经得起长剑一斩。崇祯帝不是武者,而是文士,那一斩之力能有多少?所以,公主所受的是皮肉伤,最多只是骨头受损而已,不至于当场断臂。

    “陈圆圆才是事件核心。”我没再问,直接下了结论。

    再次回溯那段历史,李自成、吴三桂、皇太极甚至崇祯帝都在围绕陈圆圆做文章,世人以为是因为她有绝世美貌,却不知道,以上四位顶尖人物为的是陈圆圆心里的大秘密——敦煌天机。

    第三件事,李鹤看到了李自成闯入陈圆圆府上。当然,那时候,公主已经出城。

    李自成身后站着的就是在第五件事中于黑市刺杀公主的面具杀手。

    正如我所料,李自成并未被陈圆圆的美色所迷惑,破门之后,所询问的唯一主题就是“敦煌天机”。

    据李鹤的转述,李自成对于“敦煌天机”相当着迷。

    按照正史记载,李自成出生于陕西米脂,一个贫穷到吃光草根的苦地方。参加起义军之后,李自成骁勇善战,身先士卒,最后从高迎祥手上接过了“闯王”的大旗,世称“李闯王”。

    他这样对陈圆圆说:“据说,那个大秘密破解之日,就是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之时。天下人再也不为饥荒发愁,人人都能吃饱饭,白米白面,敞开肚子吃,没有人会饿死……我不信,我从懂事起就知道挨饿的滋味了,这么多年来,连做梦都在吃草根。术士们说,敦煌天机能改变天下,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都不必向官府纳粮纳税,连皇帝老子都会离开宝座,跟老百姓一起载歌载舞……那可能吗?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家那还是一个国家吗?我不管其它,只想要那个大秘密,还天下一个公平公道。”

    李自成出身民间穷苦百姓基层,刚刚进入京城时,的确有这种朴素的情怀,这些话是非常可信的。

    陈圆圆只说了两句话,李自成就哑口无言了——“你要的道不是天下正道,你说的话根本口不应心。所以,你不配拥有那个大秘密。”

    这句话反过来解释,就更容易理解。如果每一个追求“敦煌天机”的人都是为了世界平等、天下大同,则秘密在谁手中变成现实并没有什么分别。

    譬如,公主赶到莫高窟,揭开敦煌天机的秘密,实现了天下公平,这就是万众企盼的美好结局。如果这结局在李自成手上出现,结果自然不变,效果当然相同。

    陈圆圆那样说,就是看透了李自成的内心。

    破城之战就是一块变心的跳板,李自成没有攻下京城、登基坐殿之前,是贫苦百姓的领头人,希望用起义来推翻明朝暴政。等他做了皇帝,心里的想法立刻产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由被统治者变成了统治者,渴望的是永居宝座、统御万民,将中国变成自己的私人宅院。这样的话,他就不再提倡起义造反,而是需要安定和平,让老百姓都做他麾下的顺民,去执行三纲五常那一套繁文缛节。

    他才不会从宝座上下来,更不会与百姓载歌载舞。

    那么,对于他而言,控制并消灭“敦煌天机”的秘密就变得迫在眉睫了。

    “给我秘密,你活;不给秘密,凌迟。”这就是他面对风华绝代、艳若桃李的一代名妓陈圆圆说出的最绝情的话。

第273章 六道轮回七扇屏(1)() 
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判永远无法做到客观公正,即使是面对面听李鹤描述,也是添加了很多个人的好恶。尤其是对于农民起义军的角色,其所处的年代和环境十分恶劣,被逼着以暴抗暴,这也是人之常情。

    李自成与陈圆圆的地位悬殊太大,以他的修养,自然不可能像公子王孙、达官贵人那样,对着美女温情款款地轻言细语。

    他有杀人虎胆,一举一动都是豪侠作风,唯有如此,才能领导起义军所向披靡,杀得明朝官军望风而逃。

    “我猜,陈圆圆已经不再拥有那个秘密了。”我说。

    在那个过程中,陈圆圆已经把秘密交给了公主,完成了“手手相传”的环节。

    那过程让我想到了藏密中的“转生回归”——转生者恢复记忆,其前世的贴身侍从就会把所有遗物全都交还,使转生者重归本来面目。这种交接,是一割一得的关系,而不是无限复制的关系。

    也就是说,陈圆圆割舍了秘密,而公主得到了秘密。李自成逼得再凶,那秘密已经出京,根本回天乏术。

    如果李自成不明白这一点,就会将陈圆圆当做主攻目标,而放弃了对于公主的追杀。

    陈圆圆果然聪明,而且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大无畏气概,将所有风刀霜剑全都吸引到自己身上,一肩挑起,庇佑公主逃生。

    “李自成没有拿到敦煌天机的秘密。”李鹤最后总结。

    第四件事里,李鹤见到了公主,她已经混入了一支西域商队,暂且被起义军包围于南门内的大客栈中。

    大客栈侧面有一条幽深暗巷,名为“走鬼”,是京城最大的黑市所在地。

    走鬼巷的名字是可以在明末京城详细地图册中查到的,按照地方志记载,那的确是一个极大的黑市。

    历朝历代的黑市大同小异,所有在正常渠道、官方市场里无法交易的东西都可以在此地流通,满足各种人群的特殊需求。

    可以猜测,即使是在兵荒马乱的状况下,公主仍然能够通过黑市关系,逃出京城,绝尘西去。

    在这里,李鹤清晰地看到了公主的脸。

    说到此刻,顾倾国喉咙里突然发出“咕”的一声,那自然是情绪过度紧张导致的无意识行为。

    如果公主的相貌等同于顾倾城,那就可以说明,在112窟失踪的她已经突然回到了亡明时代,与亡明公主合二为一。

    “是她吗?”我代顾倾国问了这个问题。

    李鹤凝重地点头,无声地默认。

    顾倾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大步向前,撞开门走出去。

    李鹤深深地垂下头,似乎极为自责。

    “不要坏了情绪,这件事跟任何人无关,我们只需要阐述事实就行了。”我劝慰他。

    “龙飞兄,你知道的,我的‘神游之术’只能够看到,却一丝一毫都改变不了外物。即使……即使亲眼看见顾小姐在走鬼巷黑市中遭人刺杀,我也帮不上任何忙。我说出来于事无补,更大大地伤了顾兄的心,可我能不说吗?至少说出真实情况,给其他奇术师提供一点点帮助……”李鹤说。

    我只能说,李鹤是个文艺家而非江湖人。他太感激顾倾国,这种感激变成了极重的负担,以至于他刚刚必须字斟句酌,以免刺激到顾倾国。

    人在江湖,要真相,不要文艺——这才是最关键的。

    “继续说吧,没关系,我在听。”我说。

    “容我……容我暂且休息一下,我看到那一幕幕国人相互残杀的场景,心都碎了。”他说。

    我走过去,轻拍他的肩:“理解,理解。李先生,艺术家对于人类社会总是存有悲悯之心,善莫大焉。你休息,等心情平静了再聊。”

    在港岛时,我也曾被雷动天笑指过“过于文艺腔调”,那是江湖人身上不该有东西。

    当然,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谁规定江湖人应该是怎样的。

    到了今天,我看到李鹤的表现,再次对雷动天的话表示深深的赞同。人在江湖,面对你死我活的刀光剑影,再去妄谈悲天悯人的文艺情怀,那就实在太多余了。

    李鹤也走出去,边走边大摇其头。

    现在,室内只剩我和明水袖。

    “谢谢你。”她忽然说。

    我知道她的意思,如果没有我的劝阻,此刻她已经魂归北方。

    “给我一些建议吧。”我说。

    这种时候,那些繁文缛节能省则省,让大家都能节约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好。”明水袖点头,“刚刚李鹤说过的,北方大帝麾下的谍报集团已经全部获悉。我并不是指责李鹤买卖情报,而是想指出,冷战后的超级大国之间,间谍系统是投资最大、产出最高的,其精密运作的过程出乎外行人的想象。我可以补充两个细节——第一个,时空穿越者事实存在,并非仅仅存在于幻想小说中。我相信,顾倾城就是从莫高窟的某处离去的,那地方有极大可能是112窟的反弹琵琶图画壁。在北方大帝的情报模拟器中,我获得的指令就是密切关注那一面画壁。”

    顾倾城的失踪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当务之急,是循着她的离去路线追踪,从而打通一条营救之路。

    我钦佩北方大帝的谍报网,高效、精确、快速、实用,这都是现代化特务不同于以往的独特要素。

    众所周知,北方大帝所属的国家实力要超过原先的巨大联盟体,而北方大帝的铁腕则远远胜于过去的联盟体首领。

    这种情况下,北方大帝要做什么事,一定是使命必达,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过去十几年的科技进步已经证明了我的观点,在北方大帝的带领之下,该国在国际上大秀军事实力,在海陆空三军的实力上,与美国不分伯仲。

    “在很多事上,北方大帝都是赢家,这一次也不例外。所以我希望,龙先生,你能跟北方大帝见上一面。”明水袖补充。

    我想了想,微笑着点头:“第二件,请讲吧?”

    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主动约见北方大帝那样的国际政坛大鳄。大鳄能够给人以极大的提携帮助,但同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中国古人常说的“伴君如伴虎’,正是这个道理。

    明水袖点头:“好,第二个,按照北方大帝麾下智库的建议,如果‘敦煌天机’是一个可以用文字、图片来表述的秘密,那么其所处的时间、空间就没有限制,可以借着穿越时空的机缘拿到它,再带回来。要知道,北方大帝从联盟体没有解散之前就已经对这种奇术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其当时所在的间谍部门早就在北极圈内试验成功了‘异地穿越、异时穿越、顺向穿越、逆向穿越、定点穿越’等多种新技术,获得的成功数据超过51地区甚多。我敢大胆预测,只要你跟北方大帝联手,就一定能取得令全球震惊的新成果。”

    这段话真的令人怦然心动,黄花会已倒,51地区那边大概是发生了一些内部混乱,才导致了一场沉默的内讧。

    此刻,正是北方大帝崛起的好时候,因其敌对势力51地区无法出手干扰。

    “不与北方大帝见面,你能助我解开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