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军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崛起军工-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论是东线还是西线,德国利用狙击型98k给予盟军极大杀伤,单单是这一点,朱英启在苏联的时候,教官对他们讲解了几个课时,尽管阐述的角度是着眼于后勤,但也不妨碍朱英启对狙击型98k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如今放置于德国步枪,配上仿制德国的瞄准镜,两相结合,不就是活脱脱的狙击型98k再生嘛。

    朱英启高兴的都要跳脚,什么打脸,什么下不来台,只要有这个结果,其他的一切统统都是浮云。

    正因为如此,此时此刻朱英启的脑海中都开始勾勒上报总参的报告了,终于一块大石头落地了,晚上能睡个好觉了。

    朱英启美美的想着,笑得也是美美的。

    柏毅看着如释重负的朱英启,也是很配合的笑了笑,这让朱英启的信心更是膨胀到了极点,以往憋半天也想不出一个字的朱英启,今天好似文曲星下凡,不消片刻就把报告打好腹稿。

    只等回去,提起神来之笔,就能洋洋洒洒写出锦绣文章。

    所以接下来的讨论朱英启就没再参与,等会结束,朱英启这才悄悄叫住柏毅,把自己的报告内容跟柏毅说了一遍,希望对方能帮他参详参详。

    柏毅有些不置可否,朱英启见状却有些着急,他今晚就准备发往总参的,如果柏毅还有疑意的话,那他的报告不就打水漂,于是朱英启不无着急的问道:“我说柏同志,你倒是说句话呀,行还不行,快给个痛快!”

    柏毅沉吟半晌,这才用力的点点头:“理论上行!”

    憋了半天就等来这么一句话,朱英启差点没一个踉跄摔到,我的亲哥呀,有这么玩人的嘛,什么叫理论上行?敢情之前的技术讨论都是胡说八道呗?

    这下朱英启不干了,反正左右也没人,朱英启也就豁出去了,用手啪啪的拍着自己的大黑脸,一脸的怒气道:“你说演个双簧,咱们演就演了,反正老朱我脸皮厚,啪啪打几下,肿了也没啥事,只要能把选型定下来就行,可现在呢?你华丽丽的又装了把权威,可却给我来了个理论可行,什么意思?把我玩完了就想甩了呗!”

    如果是个漂亮妹纸说这话,柏毅估计会心疼,可面对一个五大三粗,满脸胡渣的油腻男,柏毅的心是塞的,大哥您就不能注意下用词嘛?会让人歧义的!

    朱英启显然没看到柏毅古怪的表情,依旧愤怒的说道:“行,你就玩吧,但我告诉你,我可不是白玩的,你要是不给个说法,我跟你没完!”

    浓浓的泼妇既视感呀!

    再配着那认真的注视,柏毅莫名的有些辣眼睛,真的不忍直视。

    如果再这样下去,柏毅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于是柏毅闭着眼睛,横着心,摆着手:“行,行,可我也不废话了,一百万,你今天能批下来,明天就给你出样枪!”

    “一百万,你抢劫吧,你看看我这身膘值不值一百万!”

    朱英启差点没跳脚,配合着柏毅被啪啪打脸也就算了,反过头来就伸手要一百万,那可是一百万呀同志们,他一个月的工资才四十五块,一百万是个什么概念可想而知。

    “你的膘不值,但我的枪却值!”柏毅笑得跟个小狐狸似的。

    “那也不行,我手头能动用的资金就那么多,还要保障前线装备零部件的供给,你要是真缺,就自己上报,我这里真没有!”

    朱英启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朱英启除了担任军代表以外,志愿军后勤部保障局局长的职务并没有变。

    正因为如此,主管后勤保障的朱英启有一笔可以临时动用的资金,主要用于部队临时调拨和采购。

    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对装备配件的需求量增加,他手里的资金也逐渐增多起来,为此他前前后后也没少给白云厂划拨,以支持枪管等装备配件的生产。

    却没想到柏毅还是不满足,居然狮子大开口,张嘴就是一百万,朱英启要是能给,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呢。

    一看朱英启铁公鸡人设上身,柏毅也不废话,直接嚷道:“唉……我说老朱,你的逻辑好没道理,这事儿能怪我嘛?还不是你们总后瞎搞的,我们好好的一个光学车间,你们觉得有价值,就要单独建厂。

    建厂就建厂吧,我没意见,就算聘请苏联专家,我觉得也应该,可你们偏偏对苏联专家们的话完全盲从,说规格不对就改,说工艺不行就废,结果人家屁事没敢,你们却把那一整套设备全给废了,现在好了,苏联的设备是给了,钱也没少花,可东西呢?你们做出来了吗?

    那可是将近五千万的投资呀,居然连最基本的放大镜都没法生产,我们就要一百万,生产的就是高精尖的机械光学瞄准镜,娘的,就没见过你们这样吃里爬外的人!”

    朱英启被柏毅骂的一愣一愣的,几次张口想要反驳,可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咽了回去,不是柏毅的语速太快,让他无法开口,而是这事儿做得实在太丢脸,让他根本没办说出口。

    人家光学车间还在白云厂的时候,蔡司望远镜可是最基本的产品,中端的炮队镜更是能批量生产,甚至更为高端的红外夜视仪都能做到不输原装货,并在五次战役时发挥重要作用。

    可等光学车间单独设厂后,情况比水银泻地来得还要快,才短短半年的时间,原本技术能力雄厚的光学车间就仿佛丢了魂一样,什么都不会做了,就算最基本的放大镜,都造不出来,这让总部的一些领导差点没气出老血,这脸丢的,实在是太大了!

第五百二十四章 都是标准惹的祸() 
朱英启其实也知道,把光学车间从白云厂分离单独建厂的初衷是好的。

    毕竟单独的光学厂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更何白云厂的光学车间已经很成熟,从白云厂剥离后,不存在环境适应问题,完全可以拿来就用。

    但事情坏就坏在产品的标准上。

    在国家一切向苏联学习的大背景下,采用苏联标准自然顺理成章,可问题是从白云厂剥离出来的光学厂所使用的却是当年奥地利原装的光学加工设备,尽管大体的参数标准相同,可还是有不少的细微差别。

    如果做些简单的粗加工倒没什么,但光学制造却是出了名的精密,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微小的数据误差,都会造成产品质的变化。

    起初的时候,新成立的光学厂并不想改,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产体系,成熟可靠的流程管理,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下去,就是好产品。

    哪怕是苏联专家也没有强行改变的意思,然而所有的机器设备就跟人体一样,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总是会有的。

    维修保养总是无法避免,在白云厂时借助柏毅和陈耀阳等技术人才,以及与斯图腾贝格等德国专家建立的良好联系,保养和维修这些奥地利原产设备不算困难。

    可单独建厂后的光学厂,哪里能有这样豪华的技术配置,只能靠着转过去的技术工人和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根本撑不起来维修保养任务。

    无奈之下只能指望苏联专家。

    苏联专家水平其实并不差,可关键是奥地利原装设备所使用的标准与苏联的标准差异之处还是很多,就比如说最普遍的液压活塞。

    奥地利的原装设备使用的5。85cm直径,而苏联同类的却使用的是6cm规格;还有润滑机油,奥地利用的是半合成油,而苏联却用的是矿物质油。

    如此种种,导致分离出去的光学厂很快便陷入了维修保养困境,对此,中方不是没提出过从苏联定制维修配件的建议。

    可苏联的相关配套厂要么没有高端配件的生产能力,要么觉得产量太少不划算,得不到配件支撑的光学厂很快便陷入窘境。

    上级领导眼看着好好的光学厂运转不起来,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大会小会开了不少,最后没办法只能接受苏联专家建议,全面引进苏联成套设备,重建光学厂。

    本以为这一下能解决光学厂的困局,没成想机器到了,工人们却开始水土不服。

    没办法,苏联机器与奥地利机器存在明显差异,再加上仪表、参数以及执行标准的不同,导致用惯奥地利原装货的工人师傅们,很不习惯苏联机器的操作习惯。

    这就好比一个开惯宝马的人,突然让他上手哈马斯卡车,就算手再熟,也会操作的手忙脚乱,机械设备的道理也是一样,所以结果可想而知,原本能加工出红外夜视设备光学镜片的工人队伍,一下子连放大镜都加工困难。

    上级在了解情后,除了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岗位学习活动外也是毫无办法,总不能把这批工人全开了吧,换做其他人,还不如这些有工作经验的呢。

    于是乎上级干脆就将新建的光学厂交给了时间,反正机器设备换了,厂房也扩建了,就剩下剩下人员的培训,所以他们相信再等个一两年,渡过磨合期的新光学厂必然能重回巅峰。

    对于这一点,不单单是上级领导,就连朱英启这个局外人也是深信不疑的,可关键是这种自信是看人的,在旁人面前怎么砸胸脯都不为过,可面对柏毅这个一手创办光学车间的元老,朱英启就算自信心爆棚也无端矮了半截。

    没办法,谁让柏毅才是光学厂巅峰的创造者!

    所以听了柏毅的抱怨,朱英启半点脾气没有,反而还得陪着笑,劝道:“柏工,您消消气,谁都没想到标准上的事情关系这么大,好在新光学厂正在步入正轨,所以您看……”

    朱英启呵呵的笑起来,后面的话便没说出口,但所表达的意思却不言而喻,说来说去,朱英启铁公鸡的人设还是没取消,说来也是,一百万可不是小数,就算朱英启肯,上级也不允许呀,所以他是能不给就不给。

    柏毅可不管那一套,他现在除了眼前这个肥羊是真的没地方宰了,本来他也不准备敲朱英启竹杠的,可工业部已经把钱全都投到四局去了,准备在一两年之内完成中国版的锗材料半导体的工业化生产。

    柏毅是无语问苍天,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他就管好自己的嘴了,被军备首长骂两句就骂两句,也丢不了一块肉,哪有真金白银来得实在?

    只可惜现在想后悔也来不及了,想想军备首长那股子要钱没有,老命一条的架势,还是朱英启来得可爱点儿。

    所以柏毅根本就没把朱英启的话当回事,十分不客气的道:“你到底想不想要高精准度步枪了?”

    “你这话说的,不想要,我费那么大劲干嘛?”朱英启讪讪的笑着。

    “那行,一百万,保准你要多少有多少!”

    朱英启的笑容刚绽开,就又垮了下来:“不是,部队的需要跟这笔钱没啥关系吧!”

    “没关系?”柏毅不屑的一笑:“我告诉你,关系大了,你们是不是指望新光学厂?”

    朱英启点点头。

    “那你们就再等两年吧,两年后他们能造出枪械瞄准镜,我这还是保守估计的。”

    朱英启这下没词儿了,柏毅说的是实情,光培训就需要一年的时间,磨合、产品的试生产,等等所有的程序走下来,两年是最保守的估计了。

    不过就凭这个就让朱英启乖乖掏钱那也是不可能的,那可是一百万呀!

    “难道有了这一百万,你们就能立刻拿出瞄准镜?”朱英启有些疑惑。

    “你这话说的,也不看看我们白云厂是什么地方,藏龙卧虎!连苏联专家都搞不定的东西,我们却玩得贼溜,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你就给句痛快话,给还是不给!”

    朱英启听了这话,不禁楞了一下,旋即便反应过来,连忙失声叫道:“你的意思是,被淘汰的那套奥地利光学生产设备又被你们拿回来了?”

第五百二十五章 我就是个捡破烂的() 
柏毅仰天长叹。

    一股无语问苍天的气质油然而生,只看得朱英启是脸皮直抽抽!

    “上级问我要怎么处了这些奥地利设备,我能说什么?只能给上级分忧呗,唉,也是没办法,死马当活马医吧!”

    柏毅说得是无奈至极,如果在挤出几滴眼泪的话,简直跟窦娥姐姐有的一拼,什么叫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朱英启今天算是深刻领会到柏毅这句常挂在嘴边的话了,可问题是你演给别人看也就行了,他朱英启就算脑袋再生锈,也对你柏毅知根知底吧,犯得着搞这一出?

    刚才口口声声的卧虎藏龙呢?藐视苏联专家的信誓旦旦呢?

    朱英启只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脸色更是难看,可让他说重话他却是不敢,因为他太了解柏毅了,说不定哪里就有一个坑就等着他呢,稍不注意就能掉进去,于是乎朱英启只能不断提醒自己这一切都是柏毅的烟幕弹,自己要冷静、镇定!

    老僧入定的朱英启没接柏毅的话茬,自知被看破的柏毅倒也没着急,大家彼此都混了这么久,要是再没点免疫力,还真就要怀疑对方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了。

    显然朱英启的智商在线,想攻破很难,不过柏毅是什么人,从来是管挖不管埋的挖坑大师,朱英启这点小道行还真不够看。

    于是柏毅展颜一笑:“行了,看你那德行,真不禁逗!”

    朱英启都快哭了,说来说去,你都是在逗我?有你这么玩人的嘛?

    不过腹诽归腹诽,朱英启依旧是一言不发,反正他是看出来了,柏毅是把他当肥羊了,只要开口必然会被抓住痛脚,接下来就是拿刀开宰,所以还是沉默是金,恩……没错,沉默真的是金,足足一百万的金。

    “我也不跟你废话了,我要重建光学车间,一百万是必须的启动资金,我知道你可能觉得我是夸夸其谈……”

    朱英启斜睨了柏毅一眼,那意思很明确,你都知道了还那么多废话,柏毅却是吃惊了咦了一声:“嗨,我还真说对了,你这家伙真是对我们没信心,不过也是,那批奥地利设备本来就是从苏联捡来的破烂,又被新光学厂用得乱七八糟,搞得比破烂还破烂,哪里还能用得了?”

    “哼!”

    这下朱英启没有沉默,而是哼了一声,很显然他对柏毅反而废话很是鄙视。

    柏毅也不在意,继续自顾自的说道:“可问题是,我这个人就是爱捡破烂,你看看我们白云厂的几个这间,大部分是都我从苏联捡回的破烂,所以呀,我一看见破烂就心痒痒,上级跟我这么一说,我就忍不住,结果……”

    柏毅刚开始说得还激昂不已,让朱英启是警惕的不得了,生怕里面有什么大坑在等着他,结果没想到柏毅突然情绪急转直下,直到后来落寞而又无奈的摇起了头,这让朱英启心里没来由的咯噔一下。

    他虽然来白云厂的时间断,可却没来没见过柏毅这般落寞的,始终是激昂得像个骄傲的大公鸡,就差拽到天上去,但是现在柏毅却如同被风霜侵袭过的嫩草,尽管挺拔,但却掩盖不了难以言喻的苦楚与寂寥。

    “莫不是遇到了什么解不开的难题?”

    朱英启心里想着,一股莫名的心悸没来由的涌便全身,什么无言以对,什么沉默是金,全都统统见鬼去吧,如果遇到了连柏毅都解决不了的难题,那他主抓的高精准度步枪也就泡汤了,于是朱英启立马开口:“你刚才不是说,高精准度步枪要多少有多少?”

    “是吗?”柏毅很没节操的抓了抓头。

    朱英启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了,什么叫是吗?明明红口白牙说得真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