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进化模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昆虫进化模板-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螳螂的刀臂平时都是如祈祷般蜷缩在胸前的,站立主要依靠后四条正常的腿,结果就是这只棉蝗别说像终衡预想中的一样张开六条尖刺密布的腿扑人了,连站都站不起来。

    并且,腿变成刀臂平白无故多了许多重量不说,光是结构改变破坏了蝗虫原有身体的平衡。

    它也飞不了了,唯有浑身一软侧躺在地上,无力地蹬着腿,用一种“你杀了我吧”的祈求眼神看着终衡,直到他一指摁爆了蝗虫的脑袋将其痛苦终结。

    每一个能流传到现在物种所含有的基因性状都是经过了自然界残酷的历时千百万年的检验的,之所以还存在只因为一句“适者生存”,即它能适应环境,贸然地进行改变只会打破万千年积淀下来的平衡。

    以那只带有蝎子尾巴的蜻蜓为例,这家伙是终衡的第二个牺牲品,吸取前一个教训后他对于基因链没再整条整条地复制黏贴,而是两边各取掉一部分找一个中间平衡点,直到预览图上的模拟像点样子后才选择融合。

    这一回倒是挺像回事,能飞能爬能攻击,但外行人看不出来,作为内行的终衡却依然一眼看出了问题所在:

    在进化的征程中,生物追寻的从来就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自然物种最迫切的需求说简单点,只是吃饱肚子而不是像人类这种已经凌驾于食物链之上的bug级物种一样追寻外形上的炫酷。

    终衡发现,多出来的尾巴让蜻蜓急转弯的能力没有了,飞行速度也降了一半,这意味着它已经无法捕捉那些灵活的比如苍蝇蚊子之类的飞虫。

    多出来的毒尾不仅没有成为助力,反倒成为了累赘——蝎子这种鞭形尾巴需要身体稳定才能命中,在飞行条件下它的命中率很低,哪怕瞄准人头那么大的目标都有靠近时刹不住车跑偏的现象,何况毒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生成需要花费大量的营养,而蜻蜓在快速飞行中本身就会消耗大量的生物能,要供得起毒液的分泌在营养的摄入量上至少要达到原先的一点五到2倍!

    本来捕获的虫子就大大减少了,现在耗能又多了,此增彼减只会带来一个结果——入不敷出,抓不到猎物这只蜻蜓很快就会饿死。

    至于像蝎子一样到地面上去生存,更不可能,因为它没有蝎子用于钳制猎物的钳子和防御力强大的硬质外骨骼,反倒多了一双在地面爬行等同累赘的翅膀,不飞行就很难与地面上那些皮糙肉厚的猎物竞争。

    这就是为什么地球上曾经也存在过尾部带毒刺的蜻蜓,但是后来却灭绝了的原因。

    所以基因改造不能光考虑战斗力,否则就如那蜻蜓一样等于是拆了东墙补西墙,造出新的优势时又把原来的优势磨灭了。

    它需要顾及诸多的方方面面,比如被改造后的虫子应该吃什么,应该匹配什么样的习性,能适应怎样的环境,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等等。

    于是,在这之后终衡慎重了许多,他先在草稿纸上列出改造的想法,再结合胸中所学为每一个想法进行推演,结合预览图建立分析模型,然后再付诸实践。

    期间遇到的困难自然不少,经常改动一条基因链后由于产生了新的缺陷需要再改动数条其它地方的基因链来用于弥补,不少虫子由于受不了多次改造死于基因崩溃,当然最后也自然而然地伴随着一堆像那只蝗虫和蜻蜓,不得不销毁的废品,才终于有了这5种新的王牌虫子。

    所有改造昆虫兵器中性价比最高的是生物入侵武器,但现在的终衡的对手是裁决,邪恶进化者等隐藏于暗处的存在,这种用来针对明处的对手,比如那些大国的武器显然没有用。

    再说,以终衡现在手头的条件能不能控制住这种和那异形卵一般,漏出去会造成让他成为整个世界的公敌的灾害的邪恶武器也是个未知数,所以终衡暂时不打算开发这种虫子,而是将精力放在了别的地方:

    现在,他需要战斗用的虫子,同时收获蚁正值大建设时期需要各种用于辅助生产的虫子,在这样的需求结构推动下如下这5种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怪虫就这样诞生了:

    尼科巴跳蚁,以色列金蜂,隐翅巨白蚁,异常状态免疫面包虫,刚地寄生蜂。

    这些虫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是最终产品,因为相比于虫族它们缺少一样最重要的因素,体型,而要弄出庞大的体型就必须以那些巨虫为母版。

    这些虫有许多虫族文明应该具备的基因条件,比如电甲虫的释放雷电便是生物能转化的良好体现,炮甲虫的开火能力是生化炮的原形,阁螳螂能吐丝控制机关的能力如果和艾科学的机械科技结合起来前途更是不可限量,正是这些让终衡的等级评价上升到了四级,再加上它们能在保持体型的前提下适应地球的环境不可谓不强大,在呼吸系统,肌肉与骨骼等自身条件方面都有诸多研究价值。

    如果再融入某些地球本土虫子的优势,比如蚂蚁白蚁的群居基因,虫族的雏形基本就出来了,但是唯一的遗憾是它们现阶段数量还太少了,若是终衡贸然进行基因改造,一不小心导致这些珍稀动物灭绝那可没地方哭去,所以拿巨虫当实验品至少得等它们的数目破百破千,有足够的实验样本后再说。

    这些天研究出来的五种虫,就当是为虫族时代铺路积攒经验吧!




第213章:新的王牌

    尼科巴跳蚁和以色列金蜂最简单,分别融合了两种剧毒昆虫,杰克跳蚁和以色列金蝎控制毒性的基因,二者分别是世界上最毒的蚂蚁和蝎子之一,它们的毒目前还没有任何抗毒血清。

    所以,这两种虫子没有什么别的特性,唯一的特性就是——毒!

    毒液,亿万年的生物进化进程中出现的传奇武器,它的出现让生物拥有了四两拨千斤一般的越级挑战能力,身负的剧毒让哪怕一只指甲盖大的蜘蛛都具有杀死一名人类的可能。

    这是一击致命,以弱胜强的刺客之道!

    开发这两种毒虫的目的是为了替代毒刺小队——它的成本太高了,2600才造1只,又没法繁殖,若不是后面阴差阳错地拿到了不死细胞,数万的投入都会打水漂。

    以后原版的毒刺小队将退居二线至生产线上贡献自己的价值,比如将毒液提供出来淬在子弹头上以形成更稳定的杀伤,而无需冲锋陷阵。

    它们的接任者,这两种同时融入了尼科巴弓背蚁和金环胡蜂两种昆虫强大的繁殖能力基因,属于量产货的虫子虽然在毒性上无法与那堪比氰化物的见血封喉的毒性相比,不过也没关系

    ——够死一次和够死10次有区别吗?

    另外,它们除了在战斗中接替了毒刺小队的位置外,在另一个方面也替代了毒刺小队的作用:创业,它们将作为新1号拳头产品以替代毒刺小队那种没法批量生产,只能拿来当敲门砖的样品。

    第三种,四种虫的用途和这两种不同,它们是用来搞基建的。

    这两种虫子的基因因为涉及广,是所有虫子里最难改造,终衡七成的基因改造时间都砸在了这儿,其各项基因之间的平衡把握之难已经达到基因链结构图被简化过,如果没有生物博士级的知识,加请教了地球另一头的周子峰后的林遇贤特地为他编了个计算程序,终衡都吃不下来。

    隐翅巨白蚁是以一种叫做黑翅土白蚁的昆虫为母版制造的,决定制造这种虫子不仅是终衡看上了白蚁是非常高超的建筑大师,在非洲甚至能修筑数米高的俗称蚁冢,从外面看去宛若一座假山的巢穴的基建能力,和那连困凝土都能蛀空的破坏能力,还因为它们的另一个习性:

    培育真菌!

    很多人对白蚁有一个误区,认为它们就是单纯地啃食木头的,这个说法一定程度上也对,因为部分白蚁,如家白蚁,散白蚁的确如此,但是很多它们的亲戚们,比如终衡手里的黑翅土白蚁已经进化至了“农耕民族”这个更高的阶段:

    它们对于木头并不是直接食用,而是嚼碎后糊成团,作为一种特殊真菌的培养基,再食用种植出来的菌丝。

    这就是现实版的虫族菌毯!

    为了让这些能力更进一步,终衡特地融入了另外两种昆虫的基因以弥补弱点。

    白蚁能将其他昆虫望之却步的木头,水泥,甚至钢筋混凝土都蛀空都是依靠那带有酸性的唾液如滴水穿石一般一点一点地将这些坚固的材质腐蚀,软化,最后化为富含离子的溶液,但它们的体型太小了,分泌的酸的酸性也不强,同时也太柔弱了——白蚁的外骨骼很软,就是一层薄薄的类似蛆虫的白肉而非蚂蚁这样的昆虫所拥有的硬质甲壳。

    这就导致它们的效率很低,破坏力很弱,有时候甚至连一些比较硬质的木材,比如红木都蛀不进去。

    所以终衡特地把隐翅虫的酸性体液拼了进去,同时为了补上白蚁受限于体型的力量弱势,终衡将巨人弓背蚁控制体型和外骨骼的基因也融入其中——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蚂蚁,小型工蚁都有2厘米多,蚁后更是接近4厘米之巨,人被它咬一口……

    终衡还记得以前抱着玩一玩的心态买了这国内除了现在的他外基本谁都没养出工的蚂蚁的新后,用手指逗弄时候被咬出了一道一周后才好的伤口,再喷上蚁酸“消炎”的酸爽……

    这就是隐翅巨白蚁,它是通往虫族之路的奠基石,待以后终衡将它的基因嫁接到巨虫上,再对菌种和虫子的食性进行改良一番恐怕就算不如真正的虫族也不远了。

    隐翅巨白蚁为了作为虫族粮食的菌毯而生,而菌毯的培育离不开培养基,这第四种虫子就是为了这培养基的制造而打造的。

    它的母版是一种非常常见于花鸟市场,常被卖来当做鸟饲料,好似一条条蠕动的蛆,但是比蛆要细长一些的虫子,面包虫。

    面包虫是一种拟布甲虫的幼虫,很容易养活,没什么特殊之处,就是能吃,来者不拒,只要能嚼得动的都是它们的食物:

    麦麸,水果叶,腐肉……

    但近几年科学家们却意外地发现了这家伙有一个过人之处:

    它们能吃,并且消化塑料!

    而且更让人震惊的是,经过进一步的试验后科学家们发现面包虫的肠胃简直就是个粉碎机,只要吃的东西是有机物,面包虫都能将其消化为无害的粪便。

    因为这,对面包虫这方面特性的研究在垃圾回收处理行业被称为最有前途的项目之一。

    收获蚁将来发展产生的垃圾不会少,虽然现在人少还没有太大问题,但垃圾处理的难题早晚是要面对的,所以异常状态免疫面包虫就诞生了。

    面包虫虽然耐活,但也有弱点,其一便是它们的免疫力太差了,很容易因为所处环境过脏过潮,或者食用了不洁净的食物死于由细菌,真菌感染导致的干枯病,黑头病,腐烂病这号称面包虫养殖三大疑难杂症的病症。

    为了克服这个弱点,终衡给它融入了蟑螂和蚂蚁的免疫基因。

    蚂蚁体内的体液偏酸性,体内的一种特殊的对疾病有抵御能力的抗菌肽成分含量要比很多昆虫都高,蟑螂除了免疫力极强外,被终衡挑选出的这只美洲大蠊还有额外的过人之处:

    这是一只当之无愧的“小强”!

    美洲大蠊在成为进化者后终衡就抓了不少拿来繁殖作饲料,它们强大的繁殖能力导致数量很快就“爆仓”了,前阵子又四处奔波没个落脚点,又不能把它们放出去危害环境,终衡只得忍痛作了个决定:

    销毁!

    杀虫剂喷下后,所有的都死了,但却有一只抗住了毒活蹦乱跳,发现它没死后终衡又用杀虫剂狠狠地喷了它几下,甚至换了两种杀虫剂这家伙依然屁事没有,哪怕是狠毒停产的敌敌畏于它而言都等于洗澡!

    显然,这是一只罕见的变异抗药个体,意识到这家伙将来的价值后终衡把它保留了下来,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终衡特地利用进化模板把这只小强的抗药基因段扣了出来,再嵌入面包虫体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基因它才能当之无愧地“异常状态全免”!

    除了抵抗力,它同时融合了泰坦天牛的基因后原本最长也不过皮筋粗,二三厘米的体型变成了球拍杆粗,7厘米起到十二三厘米不等,原本只能吃软物的口器也因为融合了一种叫做沙螽的肉食昆虫和泰坦天牛连铅笔都能咬断的口器基因后变成了粉碎机。

    有多可怕呢?

    终衡曾经试着扔了一小截硬竹片下去,过了半小时就只剩下一地碎屑了……

    最后还剩下刚地寄生蜂。

    这种虫比较特殊,因为它不是以一种虫子为母版融合其它虫子的基因改造出来的,而是直接从吞噬自龙自信的商城模块中兑换的!

    这个功能是终衡这两天才发现的,里面除了能兑换天然虫子外,还可以兑换模板拥有者原创设计的新物种,设计不要钱,只需要设定好特征和习性商城就会自动调试至最佳状态而无需像基因融合那般摸索的麻烦进程。

    但是,不管兑换原创的还是天然的竟然都要花费中级单位的进化碎片——看来这种单位的进化碎片能将非生命转化为生命。

    在任务给予终衡奖励后,他就能在全息图上看见中级和高级进化碎片了,只不过相比于初级单位的密集它们要稀疏很多,基础单位的大鹏半岛上足有数百万,但中级的不过几千,高级的连百都不到。

    数量不多,终衡也不敢浪费,所以本着大树底下好乘凉,他直接兑换了以前龙自省设计好后留下来的一种虫子,刚地寄生蜂。

    这是刚地弓形虫和姬蜂两种虫子的混合物,让姬蜂这种寄生蜂的幼虫能像人体寄生虫一样在人体内生存,而且全盘继承了刚地弓形虫的能力。

    兑换它倒不是姬蜂这在他的爱好中都是一个偏门到坐冷板凳的物种,而是刚地弓形虫这个名字引起了终衡极大的震动。

    这是一种以猫科动物为最终宿主的寄生虫,人或者其它动物都是中间宿主,乍一看倒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但刚地弓形虫却拥有一种摄人心魄的能力:

    所有感染者,都会对猫产生亲近感,并且产生浓烈到不顾一切的想要和猫进行接触,以完成刚地弓形虫从宿主间的过度。

    例如,感染了这种寄生虫的老鼠竟然会不再怕作为天敌的猫,会主动跟猫玩耍直到被猫吃掉,人类则会变得对猫极度喜爱并喜欢碰触猫的菊花等部位(方便接触粪便),以帮助体内的寄生虫的完成传播!

    类似的能力,在寄生虫中也广泛存在,最典型的就是铁线虫,这种寄生虫的繁衍要在水中完成,被它寄生的螳螂,蝗虫等昆虫会变得精神恍惚,自己投水溺毙,到时候寄生在体内的铁线虫就会破腹而出钻入,所以夏天经常能在水边看到这些昆虫的尸体。

    这种控制机制一直是个迷,至今无人知晓为什么这些寄生虫连大脑都没有,却能控制比它们高等得多的生物做出它们都无法理解的复杂行为,最为广泛的一种假说是它们能释放一些特别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以刺激宿主的大脑达成目的。

    将来终衡肯定少不了要同这方面的虫类打交道——别忘了,虫库里还放着个异形皇后卵呢,再加上如果那种说法是真的,和他吞噬掉却还没来得及研究的激素模板也有一定的关联,所以本着为将来的发展铺路,终衡暂时先兑换了刚地寄生蜂来研究。

    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