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岛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蓝岛往事-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爸爸指着那堆烂枣问道:“妈,这是干什么?”
  奶奶看了一眼盒子里面继续说:“你还记不记得你二姐走后的第二天,你把一个枣交给我,说是给你二姐留的,妈就把那个枣放起来了。打那儿以后啊,每年秋天我都给她留下一个枣,就盼着她早晚有一天回来时还能吃到。”
  大姑和小姑听到这里早已是泪流满面了。爸爸忙说:“妈,这些年我不是一直在找吗?就是找不到有什么办法。”
  奶奶长叹了一口气说:“俩儿人这些年也不跟家里联系,怕是……我到现在也死了这条心了,万一我走了以后,她回来了,你要把这个盒子交给她,告诉她,那时候家里太穷了,也是没有办法,让她别再恨我们,要是知道她……也到我坟前送个信。你现在条件不比从前了,就不要再为这事儿花钱了。听老天爷的安排吧!”
  爸爸的眼圈也早已红了,听完奶奶的交代后哽咽地说:“妈,我知道了。”
  奶奶又看了看其他人,顿了顿才说:“老小儿摊的事儿你们也都知道,说什么也得帮他过了这坎儿。以后就看他自个儿的造化了。”
  看到众人纷纷点头答应着,奶奶这才闭上眼睛不说话了。奶奶躺下后,除了大姑和小姑,其他人都悄悄退到了堂屋说话。刚喝了两口茶,忽然听到东屋传来小姑的一声尖叫,大家唰得都站了起来,知道奶奶终于与世长辞了。享年七十八岁。
作者有话要说:  

  ☆、故土难离

  年根子底下村里人正多,消息传得也快,因此在大门口挂出白幡没多久就来了不少前来帮忙的乡亲。在一个本家主事人的张罗下,人们报丧的、盘灶的、缝孝服的,剪纸钱的,很快就有条不紊地忙活了起来。每到冬天,村里总会过世几位老人的,大家对此已是司空见惯,这种场合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聚会,所有的人都是边干活边闲聊,一时之间,屋里院里好不热闹。妈妈虽然哭得两眼通红,但仍抽了个空儿,悄悄嘱咐方菲把她和方程的房门锁好,免得有人进去弄乱了。
  到了下午,送去火化的车回来后,一家人哭哭啼啼地把奶奶的骨灰盒迎到搭在堂屋的灵棚里,接着就是等接到信儿的亲戚们前来奔丧了。来个亲戚大家就哭一阵儿,再来一个又哭一阵儿。方菲是女孩子,除了跟着大家哭,倒也没什么摔碗砸盆之类的任务。
  第三天就是发丧的日子,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从村口缓缓地移到方家的祖坟里,把奶奶还有她那平凡而艰辛的一生埋葬在远离村庄的一抔黄土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奶奶终会被人们遗忘,等村里这些满地跑的孩子们长大了,或许根本不会知道有一个人也曾经在这片同样的土地上生存过,她也有过欢喜,有过悲伤,甚至梦想,只是所有的一切注定都要被时间的洪流所淹没。人这一辈子,也不过如此吧,风光无限也好,寂寂无闻也罢,到头来还不是尘归尘,土归土。
  也许天地间唯有精神才是永恒的,而这种精神正是靠你我般平凡如草芥的人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即使我们终不能留下什么让世人记得我们曾经来过,但活过不就是一种精彩吗?奶奶走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方菲都觉得异常空虚和压抑,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直到有一天终于想明白了这一点,整个人才慢慢恢复了生气。
  正值丧期,更不便出门了,方菲于是彻底打消了年前进城的想法。奶奶的丧事办完后,二姑的事也就没什么可隐瞒的了,方菲这才知道爸爸十几年来到过许多地方打听二姑的消息,光车船票就攒了一大抽屉,可惜没有任何线索。也许正如爸爸所说,最大的可能是二姑真地已经不在世上了,要不这都什么年代了,她不可能还不跟家里联系。事到如今,二姑的下落也只能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迷了。爸爸把奶奶珍藏的那张全家福包好了,也放到装枣的小木盒里,然后合上盖子,“啪”得一声落了锁。
  按照当地的风俗,家里有老人去世后,前三个年是不能放鞭炮也不能拜年的,因此这个年倒也过得清静。方菲本来跟姜诚约好了初六在县城中心公园的门口见面,没想到初五那天天就一直阴沉沉的,夜里果然下起了鹅毛大雪。第二天早晨,方菲睡得正香,就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了,刚一睁开眼睛忽然觉得房间里格外的亮堂,又赶块闭上了。这时电话已经不响了。过了一会儿,听到隔壁的方程敲了敲暖气管子说:“姐,姐夫又来电话啦,说取消你们今天的约会!”方菲躺在被窝里大声说了句“知道啦”,接着又苦笑了一下,这些天常常就近用方程房间的分机接电话,方程再傻也看出门道来了。
  方菲又在床上赖了一会儿,听到妈妈喊他们吃饭时才懒洋洋地穿上衣服起来。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院里,屋顶,树上,到处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短短一夜之间外面已经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看来,几天之内都不好进城了,村里人多嘴杂,她又格外地引人注意,当然也不能这么快就让姜诚到家里来,那就只好再忍几天了,好在两人几乎天天打电话,想见面的愿望也没有那么热切。
  转眼又到了初十,地上的积雪已经化了一多半。前一天,小姨已经打过电话说要来看望方菲,因此方菲早早就起来和妈妈一起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迎接小姨的到来。结果,正上初中的小表弟也来了,小表弟早就迷上了方程的电脑,这次当然也是专程为此而来的。大家都邀小姨多住几天,小表弟当然是一百个愿意,小姨便答应了。方菲想到再过一周就要开学了,也没必要再进城了,不如提前两天回学校,于是就给姜诚打了电话,让他提前去买票,正好学生证还在他手里。
  小姨走后不久,姜诚就打来电话说,所的坐票都卖没了,只有十五晚上的还有几张,所以赶紧买上了。方菲一想年也不过如此,在不在家过十五就更没多大意思了,于是就说幸好买上了。
  母亲知道后,只是唠叨了两句,就忙着去给方菲准备开学要带的东西了。等到了开学那天,把东西摆在茶几上一看,除了路上吃的,还有一瓶豆瓣儿酱、一大袋红枣、一包枸杞子、几包当地的特产酥糖什么的。方菲把东西全都装到手提袋里拎了拎,顿时皱起了眉头,就想再掏出点儿来。方程却接过去说:“这才多沉,我拎着就行。你不是还有壮劳力吗?考验他的时候到了!”
  因为火车是在夜里到站,所以方菲下午就和方程先到了小姑家。姜诚和他父母果然也早已等在那里了。姜诚的父亲长得浓眉大眼,高大魁梧,是那种典型的不怒自威的人,原来在公安系统工作,后来下了几年海,现在在当地办了一家小型的皮衣加工厂,但方菲知道其实他私下里非常和蔼,常常被姜诚的母亲抢白得无话可说。小时候,姜诚用石子打坏了人家的玻璃,她做为唯一的目击证人却帮着姜诚说谎,姜伯伯还打过她的屁股一下,从那儿以后,方菲每次看到他都会变得规规矩矩的,其实心里并不十分怕他。姜诚的母亲和小姑一样,早就不出去工作了,致力于照顾家人和享受生活,看似能说会道,其实心机很少。
  虽然跟姜诚的父母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首次被两位老人家用看儿媳妇似得眼光盯着,方菲一开始还是很小心地做出一副端庄的样子,乖巧地叫了声姜伯伯和李阿姨后,坐下认真地回答长辈们的问话。过了一会儿,又发现大家好像还是和从前一样,便又放松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旁边的姜诚身上。一个月没见,姜诚白了,也胖了,整个人看起来比以前更有风度了。方菲恨不得一个子就扑到他怀里再也不分开,姜诚的眼里也充满了炙热,但是当着众人的面,两人反倒不好意思太过亲热,只好不停地用眼神进行交流,或是乘人不注意彼此碰一下,那种幸福与甜蜜不言于表。
  说了会儿话,姜诚的父母便起身说要回家做饭了,小姑忙约他们一起吃,说家里都准备好了。姜诚的父母推辞了两句,就答应了。姜诚乘机站起来说有个东西要让方菲看看,必须得回去一下。李阿姨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一眼,点了点头说:“时间不要太长了,一会儿我过去叫你们。”方菲脸上一热,姜诚却耸耸肩说了声“知道”,就拉起她走开了。
  方菲已经好长时间没进过姜诚的房间了。小时候也没觉得怎样,大了反倒有了距离,大家都刻意回避着这一点。现在一看,原来姜诚的房间已经完全变了样,换了一套原色系的组合家居,配着深蓝色的窗帘和床单,显得深沉大气。方菲还没细看,姜诚已经拉好窗帘,转身朝她走了过来,她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忙闭上了眼睛。忘情中,姜诚一脚把门关上,带着她移动了几步,又停了下来,原来已经到了床边。两人身子一软,同时倒了下去。方菲觉得姜诚压在自己身上的感觉跟以前大是不同,还没来得及细想,他的吻已经暴雨般落了下来,一阵阵酥麻中,一只大手已经滑入她的衣服里,顿时失去了理智。正在这时,门铃突然响了起来,方菲忙睁开眼说:“坏了,你妈来了!”
  姜诚也抽出手,拉好她的毛衣说:“别怕!”说着就拉着她起来,又在她绯红的脸上亲了一下,才抚了抚褶皱的床单说:“我去看看。”
  方菲心里咚咚直跳,胡乱整理了一下头发,赶快跑到窗前拉开了窗帘,这时已经听到表哥和方程“妹夫姐夫”的乱叫起来,忙稳定了一下心神,跟了出去。方程一看到她出来了就问:“姐,我姐夫给你看什么好东西了。”
  方菲忍俊不禁地指着他说:“你也跟着瞎叫!没什么好东西,就是他新装修的房间。”
  “什么新装修的,这都多长时间了!我看你真正看到的东西是不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方程指手划脚地说。
  “胡说些什么,姜诚怎么能是东西?”方菲忙解释说。
  “这我知道,他本来就不是东西。”表哥也笑嘻嘻地说。
  “去你的!”姜诚闻言马上推了他一下。
  “好好好,你是东西,你是东西!”表哥用双手护住胸口笑道。
  几个人闹了一会儿,又来到姜诚的房间。方菲这才得以仔细欣赏了一番,干净的木质地板,一尘不染的书桌,整齐的书橱,虽然完全变了样,但仍然保持着姜诚一贯的洁净风格,一点儿也不像自己,每次出门时都把身上收拾得油光水滑,其实有时候连被子都懒得叠。好在姜诚早就知道她丢三落四的毛病,虽然有时候也会无奈地说句“你这个小迷糊”,但从来都不生气,还经常不声不响地帮她处理好因为她的一时迷糊而造成的被动局面。
  大家品头论足地看了一会儿家居和摆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挂在墙上的一副毛笔字上。只见上书四个大字“天道酬勤”,字体浑厚,笔力刚劲,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方菲仔细一看落款,果然是姜诚,不禁点头感慨道:“真有水平,看来以前小看你了。”另外两人也纷纷附和。
  姜诚笑道:“一年前写的,当时心里就有一种想表达的欲望,估计这就是我的巅峰之作了。”
  正在这时,门铃又响了起来,外面传来李阿姨喊他们过去吃饭的声音,表哥和方程这才记起他们此行的目的。方菲想起小姑最拿手的油炸汤圆,不禁咽了咽口水说:“走,赶紧吃汤圆去!”
  吃过晚饭,又坐了一会儿,小姑便对小姑父说:“赶早不赶晚,要不这就动身吧?”小姑父穿上羽绒服先去车库开车后,大家这才一起下了楼。因为有年轻人,长辈们反而跟在了后面。到了楼下,把行李放好后,方程就坐到了前排。姜诚和表哥互相拍了拍肩,一切尽在不言中。方菲和每个人都告了别后,也打开车门上了车。离别的滋味总是无限伤感的,更何况对于这里面的每个人来说,这很快就成为了一次此生再难忘却的诀别。
  到了车站,时间还早,小姑父在站外等着,剩下的三个人就进了候车厅。方菲拉着行李箱在熙熙攘攘地大厅里找了个空位坐下后,忽然间就觉得周围那些熟悉的乡音和熟悉的装束都变得那么亲切,好像听也听不够,看也看不够似得,一时间也说不上心里是一种什么滋味,原来自己根本就没有在家待够,但是离开已经成为定局了,而且关于家乡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即使半年后还会回到这里小憩一阵,也终将无法走进她的心里充分感受到她那份独有的美丽和温情了。
  终于还是到了检票时间,三个人一起站起来加入到缓缓前行的队伍中去。方菲一边挪动着脚步一边对并排而行的方程说:“家里以后就靠你了,别光玩游戏了,啊!”
  “姐,我知道,你放心吧!”方程说完后,就把手里的袋子递给了身后的姜诚。
  姜诚于是说:“没事了,你先回去吧!”
  方程又深深地看了一眼方菲才说:“姜诚哥,我姐可就交给你了!”
  姜诚郑重地点点头说:“放心,我会照顾好她!”
  方菲的心里顿时翻起一阵滔天巨浪,忙转过头去,不敢再看方程一眼。
  列车呼啸着离开站台,驶入冰冷的月色中,很快就把家乡那些星星点点的灯光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方菲靠在姜诚肩上,再也止不住滚滚而出的泪水。姜诚大约心里也不太好受,只是默默地搂着她,用纸巾为她擦了又擦。
作者有话要说:  

  ☆、重返校园

  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学,但是已经有不少提前返校的学生了,当然也有跟王钰一样寒假期间没有回家的。王钰唯一的亲人——爷爷也在去年冬天病逝了,尽管她没说什么,但是中途回了趟老家后,就一直带着一个黑色的袖章,那个白色的“孝”字是那么扎眼,不用问大家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方菲回到宿舍的时候并没有看到王钰,十有八九她又去打工了。
  方菲收拾好行李后,看了看时间还早,就先去学校附近的一个小澡堂洗了澡,回来后又一口气洗完了所有衣物,这才感到有点累了,于是给姜诚打电话说不吃午饭了,便爬到床上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已经是傍晚了,夕阳照得满屋通红,朦胧中方菲还以为又回到了家里,还有妈妈洗衣服的声音呢。等完全清醒过来,才发现是王钰支了个凳子在洗头。王钰看到她坐起来了,才擦着头发说:“醒啦,中午看你睡的那么香都没敢叫你。”
  “嗯。”方菲揉了揉眼睛,又打了个哈欠才问道:“假期过的怎么样?挣着钱了吗?”
  “挺好啊,也挣了点,尤其是过年那几天,工钱都翻了几倍。你过得怎么样?”王钰一向是记好不记坏的。
  “我呀……”方菲想起家里的情况,觉得还是不说为好,于是长叹了一声说:“一言难尽啊,我奶奶去世了,别的还凑合。”说完就穿上衣服下了床。
  两人又随便聊了一会儿学校寒假期间水电暖供应之类的情况,方菲看看天色不早了,才给姜诚打了电话。在电话里,方菲好像听到有人在低声地说话,于是问道:“你们宿舍有人回来了吗?”
  “没有,我看电影呢,要不你晚上也过来一块儿看吧,我给你介绍部最经典的。我跟看宿舍的阿姨很熟的,经常帮她干活,她保准让你进来。”
  “那好吧!你吃过饭了没有?”方菲感到饿了。
  “没有,就等你电话呢,我这就过去。”姜诚说。
  挂了电话,方菲不紧不慢地梳洗了一番,跟王钰打过招呼之后,就到楼下等姜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