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沐承一拍惊堂木
“何勇,事到如今,你还不招认吗?”
何勇像瞬间老去了十岁,用着沙哑的声音说道:“认,我认。“
“徐翠是我杀的,我以为她红杏出墙,将怀孕的消息瞒着我是在筹划着要离开我,那天我回家就是计划杀了她。”
“她正在吃饭,看到我很惊慌,我一眼就看到桌上她为杨子毅做的衣裳,怒火中烧,再加上她惊慌的样子,更回确定了我的判断。”
“于是就直接给刺了她大腿一刀,她倒在地上,惊讶的看着我,我便直接朝她的肚子刺去,血溅到了我的脸上,模糊了我的视线,我突然疯了似的刺向她,等我清醒过来,她已经不动了,我有一点慌,按照原先计划好的,将藏在床底下的600文钱拿出来,将屋里打乱,洗净了脸上的血迹便匆匆回了清阳县,在途中,我将600文银钱藏在石桥的石缝中。”
“你为什么要先刺中大腿?又为什么要划花她的脸”
“我在货行的时候有学一点功夫,在和敌人对战时,最快速击败对方的办法,就是让他失去行动能力,至于划伤她的脸,我不知道,那时我被血烧了眼,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此时的何勇已经问什么答什么,案子到这里,全部都水落石出了。
刘沐承宣判,何勇蓄意谋杀罪成立,处以斩刑,呈报刑部核批后再行处决。
并且在堂上宣布,证物六百文银会当做呈堂证物暂时有官府保管,待处决后,归还于徐翠之子。
至此,案件告一段落。
这是一对因为缺乏信任不能坦诚相待的夫妻,丈夫从成亲前就有心结。
而成亲这十几年里,丈夫并没有直面妻子解决这个心结,任由它长成了心魔。
而妻子却因为成亲之前那些旧事,对丈夫至始至终都太过小心翼翼,不能坦诚相对。
说到底,不过是两人之间缺乏信任。
案件已审清,证据提交刑部后,判何勇预谋杀人罪成立,处以死刑,于20日后东市场当众问斩。
而远在千里外刑部几个主司看到卷宗也在讨论这个案子,案情并不新鲜,但他们惊讶于此案审理的速度,竟然三天就将案子查得这么清楚。
其中一位吏部主司陈显说道:
“这个县令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此审清,能力可见一斑。”
另外一位主司蔡申也说道:
“确实,应该是个可造之才,要不,我们找人暗访一下,看这人能力到底如何,你看现在刑部一直缺人,可尚书大人挑人又挑的厉害,难得有他能看得上眼的,京城这边是没什么新人了,可现在刑部堆了案子,苦的是我们呀。”
“我觉得可行,马上就到官员甄选的日子了,吏部每次推选过来的人也没几个能看的,折腾来折腾去,都留不下几个人,如果这人真的查案可以,倒是可以越级将他调到刑部来。”
蔡申说道:“你这话说的实在,要不我现在就去找找尚书大人。”
于是两人拿着卷宗一起去找刑部尚书陆迅了。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刘沐承不知道,已经有人为他打开了升迁之路的大门。
第六章 林念之
而此时,在洙湖县衙后堂,刘曦也跟刘彧讲完了案子的整个始末。
说完后很郑重地抓着刘彧的手,
“所以啊,成亲是一辈子的事情,选择和你成亲的那个人是很重要的,那关乎你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呀!你千万不能着急下定论,林念之对你那么好,但是你对她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如果你不想清楚,对她也是很不公平的。”
“佛说:人与人之间的因缘,既源于宿世的恩怨与心愿,又得通过今生的努力去营造、改变。关健在于你的本心。”
话锋一转,直逼刘彧面对那最不想面对的问题。
原来近期袁氏帮刘彧订了一门亲事,定的是县上大户林家的女儿林念之。
林念之是林家唯一的女儿,林家又有钱,这门亲事在外人看来绝对是刘彧高攀了。
不过这桩亲事在洙湖县也是一桩美谈了,至于这其中的故事,还得从刘曦和林念之的相识开始说起。
说起林念之,熟悉刘曦的人都知道,刘曦最初很不喜欢林念之,当然,并不是因为刘曦曾经比武输给她,又或者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点关系在里面,毕竟刚认识时两人几乎一见面就不太平。
林念之从小娇生惯养,行事张扬跋扈,在洙湖县更是要横着走,刘曦经常在外走动,自是知道她。
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当时刘曦骑马出城去找刘彧会合,却在路上和林念之乘坐的马车相撞。
当时是一个十字路口,刘曦为了躲避从路边蹿出的乞儿,急拉缰绳转向另一边,惊了当时林念之乘坐的马车。
刘曦下马查看那乞儿的状况。
而林念之掀开车帘走出来,横眉怒目,直接喝道:
“什么人挡了我的道?”
看到众人都看向刘曦和乞儿,手中的鞭子便直接朝她二人挥去。
可那鞭子却在刘曦面前堪堪停住,似乎只是要吓一吓她二人。
“滚开,别挡了我的道。”
刘曦拉着乞儿退了几步,看着林念之,这鞭子倒是使得好,就是这脾气也太猖狂了,
“你的道?我倒是不知道这条道是私家所有。”
这条路直通城外,已经十几年时间。
林念之看着刘曦,讽刺地说道:“这条道是我出生的时候我爹以我的名义捐钱修的,你说算不算我的。”
听到这话,围观群众一片哗然,知情人士立即就知晓了林念之的身份。
当年林员外中年得女,高兴的不得了,说要给女儿积福,出资修了这条路。
这条路上的街坊大多还是知道这件事情的,看向林念之的目光就不一样了。
但是刘曦不知道啊,她看着周围群众的表情,你丫的,难不成说的是实话。
可刘曦却也丝毫不怯。
“以前听说一牛姓商人捐款盖了座寺庙,还花钱塑了菩萨金身,照姑娘这逻辑,寺庙是牛姓商人的,菩萨也是牛姓商人的,那不得叫牛寺庙,牛菩萨,难怪那庙里香火那么旺盛。”
此言一出,围观的人都忍不住笑了,但笑容又瞬间停了,似乎怕会亵渎神灵。
是了,既是做好事,又能得善名,又岂能自居。
但此时的林念之面上却没有丝毫的羞怒,反倒饶有意味地看着刘曦。
周围却有人以为是林念之恼了,不知如何回话。
于是就有一街头小贩出头道:“姑娘莫要无礼,林员外做了那么多善事,岂能容你诬蔑败坏他名声,速速让开,让林小姐出城,不要耽误了别人的正事。”
说完还对着林念之讨好地笑了一下,话刚落,人群中也有人纷纷附和,让刘曦把路让开。
刘曦张口正想说什么,就看见林念之的鞭子挥向了刚刚说话的那个街头小贩,
“我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想上林家这条船,也不掂掂自己的份量!”
那小贩没想到碰上个喜怒无常的主,看着周围人看好戏的眼神,捂着受伤的左臂,灰溜溜地跑走了。
刘曦也是头次碰上如此喜怒无常的女子,理智的决定先闪人。
又怕林念之找那乞儿出气,于是带他上马。
“今日之事就到此为止,我们就此作罢,我还有事在身,告辞。”
说完便策马而行,也不管身后的林念之是什么反应。
其实这也是小事,只是从那之后林念之就在洙湖县个性乖张的名声就传了出去。
而打听到她的一些所作所为,大概就是做事毫无顾忌,说话不留情面,性子又像六月天,说变就变,这让刘曦觉得,此女不宜结交。
可谁想到,在事发几天后,林念之居然上门要找刘曦比试,那天她看刘曦下马及躲闪的动作,断定她会武,难得碰到一个性子跟她相像还会武的姑娘,林念之觉得总要交流交流。
刘曦若是知道最初林念之的想法,估计要吐血,一直标榜善良贤惠,懂事可人的刘曦,怎么会和你林念之一样喜怒无常。
那场比试刘曦输了,而且输的很惨。
刘曦的功夫本就是陈九学的,不过是一些粗浅的功夫,加上年纪小,对付一般衙役,护卫还行,对上林念之这种练家子,还使得一手好鞭法,根本没有胜算可言。
幸好当时刘彧赶到,否则刘曦大概是要在床上躺半个月了。
不过林念之也没有想到刘曦看着底气足,其实身手这么菜,一边打还一边用鄙视地眼神看着刘曦。
那时的刘彧还四肢健全,看到自己的妹妹这样被人欺负,即使对方是姑娘,也不能容忍,便出手教训了林念之。
林念之当然打不过那时已经在江湖有些名声的刘彧,却在那次比试之后看上了刘彧,并且直接让他父亲到刘家来提亲,当时还成了洙湖县人茶余饭后的一段谈资。
刘彧当然不同意,林念之也不气馁,之后但凡刘彧在公开场合出现,林念之必到场,一度让刘彧受不了好友调侃,在家闭关。
而刘彧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或多或少跟林念之还有那么一点关系。
当时刘彧要去赴一个朋友之约,本是要骑马走大道的,可一想到林念之会跟上来,到时候那边的朋友也知晓林念之的存在,实在不厌其烦,于是选择凌晨出发走的山路。
却不想碰上一群土匪正在打劫一户走商,那是那带山头有名的悍匪,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官兵清剿过多次,都没能全部拿下。
刘彧不可能看着那些土匪将人屠杀殆尽,上前跟土匪缠斗并护着余下的人撤退。
但那家人护卫水平太差,土匪又人数众多,身受重伤不说,还被对方的双弩箭射中双腿。
箭上抹了剧毒,幸而被追随而来的林念之和她的护卫所救,可那时毒素已经进入筋脉,虽然回县城解了毒,但是双腿从此之后再没有知觉。
而林念之不但没有嫌弃,还是坚决要嫁给刘彧,不管他同不同意。
为了给刘彧报仇,林念之请她师父重金请了一群江湖好手,带着官兵,不眠不休,三日之内将那群土匪全部捉拿归案,但凡有反抗的,一律杀了,当时死了不少人,尤其是她见过伤过刘彧的人,更是被折磨的生不如死。
其实就林念之对刘彧的这份情,站在同为女子的立场上,刘曦确实不该多说什么。
更何况以他们现在的情况,刘彧是个残废,林念之暴戾的名声也是让人望而上步,两人都不好说亲,或许从另一个方面看他们还非常适合。
只是刘曦隐隐觉得哥哥刘彧其实还没有真正看清楚自己的心,或者换句话说,刘彧必须真心实意心甘情愿地娶林念之,那两人才有可能互相体谅、生活美满。
若仅仅只是报恩,那就林念之那六月的脾气,那以后的日子可就…………
不过,刘彧和林念之婚事是定了下来,却没有定婚期,两家长辈很有默契的都没有提及此事,给足了时间给两个年经人。
看着一向爱在自己面前撒娇卖乖的妹妹,突然这么郑重的跟自己提这件事情,刘彧不由失笑,但也有些惭愧。
刘彧今年十八,刘曦比还他小两岁,可却让妹妹为自己为家里的事操心,自己并没有尽到一个长兄的职责。
刘沐承笑着说道:“你什么时候看佛经了,不是最听不得这些话?”
刘曦见哥哥转开话题,也知道他的为难,要不是顾全母亲的心愿,哥哥根本不会这么快答应这门亲事。
“就是最近案子太多了,所以找本佛经来修身养性,依稀记得有这么一句”
刘彧转开头将目光定在院子一角,并不看刘曦。
“我这个样子,本是不想成亲去拖累别人,但是母亲不会同意。更何况林念之对我有恩,我一方面想着就当报恩吧,既然她都不介意我是个残废主动提亲。但另一方面又觉得会不会亏欠她太多,这又算是哪门子报恩。她现在这样不放弃,不过是因为心中的执念,或许再过几年这执念就会消失呢,可我还是同意了亲事,可能说到底还是我自私,想有她相伴吧。”
说罢长长地叹了口气
“与你实话说,最初林念之追着我跑的时候,我一度真的很厌烦她,但她是女子,我又不能做什么,但心里却打定主意不会娶她这样的女子。之后我出了事,身边的朋友也渐渐疏离,反倒是她,竟没有一丝嫌弃我,有一个这样的红颜知已,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两兄妹不约而同的陷入沉默,其实刘曦是庆幸哥哥生命中出现这样一个色彩鲜明的女子,她也希望哥哥余生能有她相伴。
虽然她对这位林小姐有些又爱又恨,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她不会发表任何意见,她清楚哥哥的个性,她若提意见只会让哥哥增加一个权衡项,增回哥哥的心理负担。
第七章 送信之人
这日,天刚蒙蒙亮。
有一夫人带着几个嬷嬷和管事急匆匆地来到县衙,递上帖子要见县令刘沐承,很快就有衙役将人带去了县衙偏厅。
这位夫人来头不小,是定国候魏广魏候爷的发妻钱氏,而魏广掌管京城护卫,是圣上亲封的一品军候,军功累累。
这样的大人物怎的来了洙湖县这种小地方。
原来那钱氏带着孩子省亲,昨日午时路过洙湖县,看着要下大雨,便在县城外的悦来客栈里落脚。
大雨过后,已近黄昏,便没有起程进城。
客栈旁有一河流,当时她儿子吵着要去河边玩,见雨也停了,拗他不过,便让两个护卫陪着去了。
谁知,天快黑了,也不见人回来,这才派人去找,可是人却找不到了。
钱氏本以为是儿子顽劣,跑到别处去了,想着有两个护卫在,也不会有什么事情。
谁想到,等了一整晚都没等到人回来,却等到一个乞丐送来一封信,信上说准备三千八百八十两白银换她儿子的命。
钱氏这才慌了,孩子才十岁,这可怎么好。
而派出去找人的随之后回来,也只在河边的草从里找到一个护卫的腰牌,三人均不见踪影。
将这些情况都说了之后,钱氏还着重的提了一下,她已经让人将客栈封锁起来了,不让客栈里的人离开,但是那个乞丐已经找不到了,同时她也已经派人送信去京城,相信魏候爷会派人过来协助。
这是在给刘沐承施压。
刘沐承知道这些情况后,便立即带着陈九赶往城外的悦来客栈,临出门前还特意让衙役带了消息给刘曦。
此时刘曦正在院子里练功,自从几年前她输给林念之后,之后每天都会一早起来练功,有哥哥刘彧在一旁的指导,刘曦耐心稳扎稳打,现在也和林念之有得一拼。
接到消息后,刘曦辞过刘彧,立即骑马出城,几乎和刘沐承同时到的悦来客栈。
悦来客栈掌柜伙计以及里面其他客人都被钱氏的人拦着不让离开。
钱氏的人本就是在都城待过的,作风强硬,说话也没有客气,没有说到几句话双方就争吵了起来。
看到官兵来了,才安静下来,众人看到刘沐承急忙出来行礼。
刘沐承走进大厅,站到最前面。
“各位稍安勿躁,这位夫人昨日携稚子在此处歇脚,那孩子现在失踪,有可能被歹徒绑去,情急之下,逼不得已才将各位留在此处,并无恶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