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纯熙-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是,老臣考虑不周。”李广利道。
  “这个确实是一个好消息。爱卿为我大汉立下汗马功劳,朕必当嘉奖。”皇上对李广利道。
  “都是老臣分内之事,皇上抬爱了。”李广利佯装推辞,心中早已欣喜万分。
  这一次的围剿成功,让李广利再一次在皇上面前除了风头,李广利现下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处理一下家事了。
  “将军回来了!”老李在门口远远看将军骑马凯旋而归,对府内大喊一声。
  府里的人纷纷放下手里的事情跪在门口迎接。“恭迎将军凯旋。”
  “免礼,免礼,哈哈哈哈!”李广立甚是开心,似乎只有回到府中才可以尽情释放这种感受。他走进门,看着程策。
  “程策,”李广利道:“你的伤势恢复得如何?”
  “承蒙将军挂记,已经痊愈了。”程策上前道。
  “嗯,不错,来,跟我比划比划!让我看看你的功夫如何。”说着,李广利带程策来到了武场。
  “兵器你任选一样。”李广利道。
  “不知将军擅长用何种兵器?”程策问李广利。
  “我就不用了,你挑吧,随意选,选好之后上来。”李广利说着一个箭步上了擂台。
  “既然将军不用兵器,那草民也就徒手给将军献丑吧。”程策说着也飞身上了擂台。程策的回答确实令李广利有些吃惊,这小子年纪轻轻,胆识倒是不小。
  “好,既然如此,那来吧!”说着,两人在擂台上较量了起来。
  程策的功夫确实了得,令李广利满心赞叹,也非常庆幸自己当时救下了他。像这样的一身武艺,就是他来亲自教授估计都要练习个三五年才可以上战场,何况他早已应用自如。
  如果程策可以为自己所用,倒是省去了太多的麻烦,李广利暗自想。
  程策如此臣服于李广利倒也不仅仅是因为雨寒的一两句嘱托,他更希望自己可以有朝一日为父报仇,保护公主。他知道这一切的实现,都必须在自己可以堂堂正正出现在将军府之后。
  李广利招招相逼,程策只守不攻。
  “好功夫!”李广利道。
  “承让了。”程策谦虚到。
  “程策,你不必谦虚,你的功夫确实不在我之下。你刚刚若不是有意让我,我也不会打的那么顺利。”李广利看着程策认真的说道:“我很欣赏你的胆识和你的武艺,你若肯留在我府上,我必不会亏待了你。你可愿为我效力?”
  “程策的命是将军给的,愿为将军效力。”程策毫不犹豫。
  “好!那本王就给你个机会,来!”李广利说着带程策到自己的议事堂,拿起地图给程策指着,说道:“看,这里,这个山脚下,密探回报常有大量匈奴秘密活动,应该是一个匈奴在中原组建的山寨。你带上两百个人,给我秘密平了这个寨子,将首领的首级砍下带回来给我。”
  程策看看地图,知道这是李广利对自己的考验,对李广利说道:“请将军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  

  ☆、入宫

  程策离开将军府秘密执行任务后没几日,李广利便找到程雨寒。
  “雨寒,进来在府里可还过得去?”李广利问道。
  “承蒙将军收留,雨寒在府中的生活已是再好不过。”雨寒从李广利不公开自己和程策的身份开始便知道自己早晚要离开府里,李广利不准备同时收留他们二人,只是看中程策,便对李广利道:“将军找雨寒是有事吧,请将军但说无妨。”
  “你是个很聪明的姑娘,从那日在树林你劝我收留你姐弟二人时,我便看出了,你很知道对手在想什么,要什么。”李广利看着程雨寒,似乎可以将她看穿。
  雨寒笑了笑,“让将军见笑了。”
  “没有,没有。”李广利摇了摇头,“聪明的姑娘好,很多事情一说便懂。”李广利想了一会,又说道:“你这个弟弟很不错,若此次可以凯旋而归,我愿将他收为义子,你意下如何?”李广利看着雨寒,像是在征询她的意见。
  “若草民弟弟可做将军义子,那定是祖上积德的结果,再好不过。”雨寒道。
  “嗯,你能这样想,很好。”李广利道,“我欣赏他的胆识武艺,愿让他继承衣钵。可是,雨寒啊,你也知道,你们姐弟二人若一直同在我府上,关系难免不被他人所知,”李广利顿了顿,“而我府上一妻三妾先后诞下一子三女,我儿早年战死疆场,如今府里只有三个女儿相伴。”
  李广利说道这里,雨寒明白他的话就是在委婉地告诉自己,我不打算收留你做我的义女,便说道:“谢将军这段时间对雨寒和弟弟的救命之恩,明日民女便会自动离开府上。”
  “不不不,”李广利摆摆手道:“此言差矣。”
  “那将军的意思是?”李广利的回绝也令雨寒诧异了一下。
  “我妹妹李姬正荣圣宠,如今漪澜殿里也是没有个得力侍奉的人,我会命人将你送入她殿中伺候,放心,她定不会亏待了你。”李广利道。
  雨寒听完便知道这些决定绝非李广利刚刚现想出来的,一定是早已决定好了的。而且,她入了宫,便不会再回到将军府,这也是程策做李广利义子的一个条件。“谢将军,大恩大德永生难忘。”雨寒道。
  “免了,”李广利走进雨寒,脸贴得很近,看着她的眼睛说道:“你很聪明。”
  明日,雨寒便要进宫了,可程策,还未回来。雨寒知道自己不能再拖下去了。
  “你我看来是没有缘分。”雨寒收拾东西自言自语道。
  “姐姐,你要进宫去了,那以后就留我一个人伺候公子了。”千月在一旁边帮忙收拾边落泪。
  雨寒走过去,擦干千月脸上的泪珠:“别哭了,小千月,姐姐又不是再也不回来了,兴许入宫几年就被放回来了呢。你要在府里好好侍奉公子,知道吗?”
  “放心吧,姐姐,我会照顾好公子的。”千月看着雨寒,哭着表着决心。
  入宫的路没那么漫长,漪澜殿的富丽堂皇也让外人一眼便知里面的主子正得圣眷。可雨寒只是希望找机会离开漪澜殿回到公主身边,这也是她进宫的目的。
  “雨寒见过娘娘,娘娘万福金安。”雨寒跪在李姬面前。
  “抬起头来,让本宫看看。”李姬对雨寒道。
  雨寒抬起头,迎着李姬的目光,果然是亲兄妹,她和李广利有着相同的深邃眼神,雨寒暗自想。
  “嗯,起来吧。”李姬缓缓道,“听哥哥说你在他府里办事十分得力,便送来给我,望你在本宫这里也可尽心尽力。”
  “雨寒定当尽心竭力侍奉娘娘。”雨寒说道。
  进了宫的雨寒本以为可以见到公主,便整日盼着,哪知半月过去仍未得到一点公主的消息,便向身旁的婢女小梅打听,“哎,小梅,听说宫里新来了位公主,怎从未见过她?样貌可是极美?”
  小梅环顾四周,没人在旁边便悄悄对雨寒说道:“也没有极美,都是传言,我也只见过一次。她是个亡国的公主,住的远,在御花园那边的月室殿,不常与人走动的。”小梅说完继续收拾茶具。
  这是一阵哭闹声传过,雨寒想要出去看被小梅一把拉住,“别去看,她定是犯了什么错让主子拉去责罚的。”
  “宫里规矩真严啊。”雨寒对小梅试探地说道,“她会被怎么样啊?”
  “还能怎么样,挨一顿板子再打发了去做粗活吧。”小梅看着雨寒,眼里流露出的是一种对皇宫的敬畏。
  “哦,”雨寒楞了一下,小梅看着对她说,“你可是要小心。”
  小梅的话似乎是点醒了雨寒,这是一个离开这里的好机会。李广利亲自将她送到李姬这里,李姬定不会杀了她。“对,就这样,”雨寒暗下决心。
  当晚,夜深之时,雨寒趁大家都已睡下,悄悄溜进杂物房,随便翻了一个婢女的包袱,将簪子镯子放进自己的包袱内藏好。
  果然,不几日,婢女紫鹃便像李姬哭诉自己丢了东西。
  “娘娘,奴婢的娘去的早,临走给奴婢最后的一件信物便是一个玉簪,奴婢……”紫鹃哭得厉害,李姬便道:“别哭了,本宫帮你查找。”
  李姬将众下人召集进来,问道:“你们中有谁动过紫鹃的包袱?”无人应声。
  “没有人认吗?那好,刘洪,你现在带人去杂物房搜查所有人的包袱。”李姬对漪澜殿的总管太监刘洪道。
  “喳,奴才这就去办。”刘洪说着带着几个小太监便去了杂物房。
  不一会,在雨寒的包袱里发现了簪子和玉镯,刘洪拿着包袱和赃物回禀李姬:“启禀娘娘,奴才在这个包袱里发现了这些。”
  李姬拿着簪子和玉镯到紫鹃面前:“你丢的是这些吗?”
  紫鹃看着自己的东西,急忙接过,哭着给李姬叩头谢恩道:“谢谢娘娘,正是这些。”
  “嗯,好好守着,”李姬对下面的下人们到:“这个包袱是谁的?”
  “是,是雨寒的。”下面有人说道。小梅听了此言诧异地看着雨寒。
  “雨寒,可是你的?”李姬不太相信是雨寒做的。
  “是。”雨寒道,“娘娘,奴婢只是一时贪心,鬼迷心窍,还望娘娘开恩。”雨寒哭着说到。
  “也就是说没有人栽赃陷害你?是你偷的紫鹃的东西?”李姬还是不敢相信,在她看来,雨寒确实如哥哥所说,是个十分聪明的人。
  “是,请娘娘开恩,请娘娘开恩啊。”雨寒哀求着李姬。
  “你既是先前哥哥府中的人,本宫也就留你性命,但本宫绝不准许手脚不干净的人留于本宫。刘洪,把雨寒带下去,责打十大板,再送去织补坊去。”李姬对刘洪说道。
  “是,娘娘。”刘洪说完,带着两个小太监把雨寒拖出了殿门。
  “娘娘饶命,娘娘饶命啊。”雨寒喊着。
  “本宫的宫规你们别忘了,这就是下场。”李姬对下面的太监宫女说道。
  雨寒因自幼陪公主习武,十板倒也还受得住,只是行动十分不便,加之从漪澜殿被送至织补坊,就是因为犯下什么错事被赶出来的,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雨寒,这些今天都补完,之后在休息。”坊主也是个欺软怕硬的人,知道雨寒现在是落魄之人,便冷眼相待。
  “是,坊主。”雨寒看着地上的破烂衣物,说道。
  一日,清雪来給坊主送殿里破旧的衣物,雨寒听他说自己是月室殿的人,便起身悄悄跟着清雪。
  “你是谁,要干什么?”清雪发现了雨寒,害怕的问道。
  “姐姐宽心,我没有恶意,我只是想有劳姐姐将这个帮我带给公主。”雨寒说着将自己手上的镯子摘下来给清雪。这个镯子是当年高大妃亲自给雨寒带上的,一直陪伴了她十余年。
  清雪狐疑地接过镯子,只说了句:“好”便飞快地离去。                    
作者有话要说:  

  ☆、再见

  雨寒进宫数日后,程策便不负众望,凯旋而归。
  在程策带兵凯旋之前李广利便已听到自己安排在此次任务中的密探的回报,说程策如何智谋,如何英勇,而当李广利看到程策带回来的匈奴首领首级时,更是坚信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程策,好样的!本将军确实没有看错你!”李广利将程策拉到身边的椅子上说道:“来来来,坐。程策啊,不知你数月来在府上感觉如何?可愿留下?”
  “小人感觉甚好,若将军不嫌弃,小人愿留在将军身边。”程策道。
  “好,那我问你,你可愿做我的义子?”李广利试探的问道,“你也知道,我人已过中年,而府上却只有三个女儿,出征在外,总觉得身旁无人照应,人老了,这种感觉愈发的强烈啦。”
  “孩儿愿意,”程策看着李广利,认真地回答,“只要父亲不嫌弃,孩儿愿伴父亲身侧,征战沙场,绕膝府中。”
  “好,好孩子。”李广利从心由衷的高兴,决心利用自己之前在军中所立功绩和此次平匈奴山寨之劳为程策某个一官半职。
  未央宫内,李广利带程策叩见皇上。
  “臣李广利携子程策叩见吾皇万岁。”李广利道。
  “好熟悉的感觉。”程策暗自想着,数年前,自己曾随父亲初到朝鲜时也是这样。
  皇上听闻李广利此语诧异了一下,“儿子?爱卿何时添了个儿子而朕却不知?”
  “回皇上,老臣数年前在路上拾得一子,一直在家中服侍老臣,经多年悉心□□如今已可独自出征。老臣人已过中年,仍旧膝下无子,恐后继无人,见此子自幼胆识过人,便将其收为义子。前月,臣命其带二百人秘密铲平匈奴山寨,凯旋而归,臣才斗胆引他来面见圣上。”李光利说道。
  “哦?消灭匈奴在我大汉的聚寨的便是此人?”皇上问道。
  “回皇上,正是犬子。”李广利道。
  “李将军不愧是我大汉的股肱之臣啊,府中可堪重用的人也是比比皆是。”皇上赞许得李广利万分欣喜。
  “你叫程策?”皇上问道。
  “小人程策叩见吾皇万岁。”程策道。
  “你既为李将军之子,又为我大汉抗击匈奴立功,说吧,想要什么赏赐?”皇上看着程策问。
  “父亲一直教诲小人为皇上分忧乃是臣子的光荣,小人不敢居功邀赏。”程策道。
  “哈哈,好!好一个为皇上分忧乃是臣子的光荣,李广利,你这个儿子甚是好!”皇上拍手叫好,李广利见程策引得皇上如此赏识,也是万般满足:“皇上折煞老臣了。”
  “这样,程策,朕命你为羽林中郎将,护朕左右。”皇上说完对李盛道:“李盛,即日颁诏。”
  “嗻,奴才遵旨。”李盛道。
  “谢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程策道。
  李广利程策走出未央宫,李广利对程策说道:“策儿,看得出皇上对你十分赏识,你今日在朝堂那番话深得皇上之心啊。”
  程策看得出李广利十分高兴,便说道:“都是父亲教导有方。”
  “李将军,李将军。”只听见身后李盛急急忙忙跑来,叫住了李广利:“李将军,皇上召您去一趟明光殿。”
  “老臣知道了,这就随公公过去。”李广利对程策说道:“策儿,你先出宫,不必等我。”
  “是,父亲。”程策辞别父亲。
  已在汉宫中数月有余的纯熙心里深知并无复国的念头,无欲无求的她倒也渐渐看淡了悲欢。虽得了可以出宫的口谕却已无从前那么向往宫外生活。
  这日,纯熙带着清寒和宫里几个婢女在宫中闲逛,来到未央前殿。
  “好熟悉的地方。”纯熙暗自说道。她依稀记得自己踏入这道宫门的第一刻边看到了这气宇恢宏的宫殿,进了这里,便是未央宫。
  独自走在出宫路上的程策,忽然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多年的军中生活让他警觉地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去,“是她!”程策愣在了那里,心里忽然紧了一下。
  程策上前道:“公主万福,臣程策被皇上命为羽林中郎将特来面圣。”程策说道。
  众奴婢听闻羽林中郎将,急忙问安:“见过将军。”
  “免了。”彭策道。
  纯熙看着彭策的眼镜,看看身后的婢女们,又看看自己,似是有话要说,便对身旁的婢女们说道:“你们先下去吧。清寒,你将殿里的破旧衣物拿去织补坊缝补一下。”
  “是,”清寒见状,识趣地带着下人们回去了。
  “喂,你竟然没死啊?”这是他们的开场白,半年未见,第一句竟然是这样的。程策听着想笑,但又觉得那句“喂”,是那么的熟悉。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