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大导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大导演- 第4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冯晓刚跟雷杨这眼神儿,简直是要吃人啊。
  吴祥那自然不为所动,笑着的把话给说了,“你们别急,这个例子很有意思,那就是日本,你们觉得日本那个社会怎么样?”
  日本?
  这怎么一下子把话题扯到了岛国呢?这到底在说什么呢?
  可是,雷杨那马上就以抹嘴,“小日本。那还社会还好了?一群的宅男,我看他们在网上的言论简直让人好笑,再有那什么福岛,早晚要出凹凸曼!”
  果然,自干五大多都对小日本没什么好印象的。
  “祥子你到底想说什么呀?”冯晓刚那不是自干五啊。他还算是清醒的。
  “先说日本。”吴祥回了他冯哥一句,然后笑着说道:“不可否认,雷子你说的那都存在,但是,要说日本,这个社会,还真的是够富有的,真的是很成熟,非常的成熟。虽然他们的经济已经陷入了这么长时间的停滞,但我们还必须得说,日本人当年是取得过成功的。你们可能不知道吧,就日本现在是个钻石出口大国,嘿嘿,是二手钻石,就是以前他们买的,但现在日子过不下去了,便拿出来卖掉,就靠着这个他们甚至跻身钻石出口大国,可见他们以前是多么的成功。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日本现在停滞的原因吗?”
  原来,吴祥这个家伙是想说这个。
  日本为啥停滞了呢?他们的经济怎么就不行了呢?而且2014年那还衰退了呢?这是为啥呀?难道就因为安培的三支箭吗?
  看上去似乎跟安培桑有关系,但如果我们只看这个表象,那就错了。
  这个问题,可是很有意思的,吴祥是这么说的,“我知道雷子的想法,你一定会想到《广场协议》,另一个那就是安培桑的事儿。但是我们要看到,现在距离广场协议已经30年了,再说个这事儿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吧?而安培桑之前刚刚解散了一次自己的内阁,然后重新选举,而他再次获得了大胜,这说明什么呢?”
  “……”雷杨没想到,他想什么,吴祥竟然都知道。
  吴祥接着说道:“其实特别的简单,那就是日本现在的经济问题,不能简简单单的就把责任给安培,虽然这个家伙的三支箭确实没什么用,反而让日本更惨了,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日本的经济,其实在之前几十年里,就已经是如一潭死水一般了,安培根本就不算什么,就说之前,那是几乎所有的刺激经济的手段,都用过了,结果就是全都没用。”
  哎,这个好,说到这里,那雷杨笑了,反正只要是说小日本的不好,那自干五当然就高兴了。
  吴祥说的都是实话,而且他还举了个例子,“就说一条,日本也像我们中国这样,非常的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他们真的是把钱往这个地方投。一般来说,就这招那就已经在全世界都用过了,基本上是个国家都好使,都能刺激一下经济。但是,就日本,那就奇了怪了,愣是没用!就日本的基础设施修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就说高速公路,日本人自己都说,有不少的高速公路,也许只有熊在那上面走。”
  “哈哈哈……”雷杨这个笑啊,吴老师这个笑话说的很形象。
  “所以。你们说,为啥安培干的那些个事儿,根本就没用,而且还更惨,可日本老百姓就选他呢?”吴祥这是自问自答。“因为很简单,反正都一样,谁上台也就那么回事,安培继续干着,兴许还能少折腾一点儿。”
  “哈哈哈……”雷杨是很过瘾的。
  “我说祥子,你是不是觉得最近日本的话题挺多呀。我老婆都说了,准备去日本买个马桶盖什么呢。”冯晓刚这是闻出了点儿味儿来。
  “也不是,就是日本的这个例子,它就能说明,守旧跟革新的关系。”吴祥解释了一下。
  “那你的意思是,小鬼子不创新?他们就是守旧的?”冯晓刚揣测了一下。
  “也不能这么说。小日本在某些个方面,还是能创新的,有新的东西,但是这些个东西跟我说的并不矛盾。就说日本的创新是怎么个创新呢?全都是一些个特别小的地方,或者说是精益求精,也就是在本来的基础上,做的更好。这是日货的特征对不对?但是它们的这个特征。实际上是可以放大到日本的社会的,整个社会都是可以看的出来的,就跟日货一样,但是我之前说了,那就是,革新,创新,这个些个东西,本身的一个特性,那就是新的不一定是好的。不一定会成功,可是我们看日本的东西呢?日本的创新呢?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顺着成功的路走。比如日货,那都是本来这个东西就挺好,而日本人把这个东西做的更好了,就这样,这是他们的创新,可是不好的呢?”
  吴祥的话有些绕,似乎理解起来很费劲,但是吴祥接下来就把谜底给说了。
  “其实特别的简单,那就是日本现在之所以经济停滞,那就是因为,他们只是想创造‘好的’,而不想创造‘不好的’,他们所做的一切的东西,生产,消费,以及经济政策,立法,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要得到好的结果,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日本人拒绝‘不好的’东西,他们的做法是屏蔽掉出现‘不好的’可能性!说简单点儿,他们舍弃掉了创新中的一个必要的构成部分,那就是失败!”
  舍弃掉了失败,但是,等等,这好像……
  吴祥没有停,他接着说道:“是,他们是想舍弃失败,可殊不知,正是因为这样的舍弃,自己认为自己做的都是正确的事儿,可最后得到的结果,那就是经济停滞,也就是完全的失败!”
  这个理论的推导过程真的是太绕了,可是这个结果,那真的是很有意思。
  正因为要避免一切失败的可能性,结果最后得到的却正是失败本身……吴祥说的就应该是这个吧?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做就会必然‘失败’呢?
  “为啥呀?”对,雷杨提出了这个问题。
  “因为日本人就是在守旧,在日本有一整套的制度让大公司不死呀。我们现在看日本,有一些个大公司,比如丰田这样的,效率就很高,但是在7国集团里,日本的国家整体效率是最后一位!在全世界是第二十位!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好像日本人在兢兢业业的加班,可事实上,就全国都是懒汉的意大利的效率都比日本高!这说明什么?那不正说明,日本有一大批的公司,其实根本就没有效率,根本就是拖累日本社会吗?但是!日本就是不让这些个公司死掉!”
  “那吴老师,你有办法让日本经济有点儿起色吗?哪怕是一点儿?”雷杨这个时候反而是很好奇了,因为吴祥说的这么厉害,没准他有办法呢。
  “我也没辙,谁都没辙,全世界都没辙,因为你无法让一群拒绝失败的人获得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至理名言。”
  哈哈哈……说的挺有意思,可是。
  “那我听你的意思,还是‘革新’好啊,你不是说‘守旧’也没错吗?”
  冯晓刚抓住了吴祥的话柄呀……
  PS:感谢龙浩古风的月票,感谢(守望黎明)的评价,非常的感谢!
  那啥,有个很有意思的消息,那就是小日本这回也要考虑加入亚投行了,哈哈哈哈……这家伙之前还发誓说不加来着,结果这回还考虑,而且啊,这家伙还说,要满足什么条件……
  黑车只想说,贱人就是矫情啊!
  好了,不多说了,黑车多谢大家了!
  
  第七百四十三章 富人移民了可怎么办?
  
  “是没错呀!”吴祥非常自然的回了冯晓刚一句。
  可这不矛盾吗?这跟你吴祥说的完全矛盾了好不好?
  “冯哥,守旧是什么,你应该知道吧?你喜欢古玩,经常逛潘家园,对不对?”
  面对吴祥的问题,冯晓刚非常的坦然,“对呀,我还带你去过呢,你说你不喜欢。古玩什么的,那应该是看那个东西的历史,那里面有门道啊。”
  “对,那里面有门道,值得研究研究。”吴祥顺着冯晓刚的话就说了开来,“这个门道就是好的东西,就是成功经验。我们再回过头看看林徽因和梁思成,他们不就是在研究这些个东西吗?那保护古建筑,不就是希望从古建筑里挖掘出以前的成功经验,然后用在未来的建设中吗?所以,守旧并没有错,是对的。”
  “你,你……”冯晓刚品着吴祥的话,想反驳,却有不好下手。
  “我明白你的意思。”吴祥笑着说了一句,“冯哥,咱们再好好的看一下,守旧跟革新,我就问你一句,既然旧的是好的,是有成功经验的,那么旧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呢?是怎么出来的呢?”
  “哎呦!”就这一句话,冯晓刚就明白了!
  明白了?是呀,明白了。
  多简单呢,这都说了这么多了,那旧的东西,就比如说古玩,既然流传至今,那就说明这是个成功的东西,那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成功的创新!
  对呀。‘旧’的东西那以前都是‘新’的呀,这是肯定的呀,可既然旧的东西能流传至今,就比如古玩,那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是一个。或者只有几个,可是在当年这些个古玩诞生的时候,他们是多少个呢?
  所以,现在留下的,那就必然有其理由,为什么就他留下了呢?这值得我们研究。
  “可是。当这些个旧的东西,已经碍事了,已经是阻止我们创新了,那难道我们就没有这个勇气,把旧的给砸碎吗?”
  吴祥所说的这个‘旧’的东西碍事儿,其实在之前他的举例中已经是说的很清楚了。就比如那京城的老牌坊,林徽因护着的那个,就比如日本人,当然了,他们是个反例。
  “我明白了!”这个时候,雷杨同学大叫了一声,生怕别人不知道他顿悟了一般。“那这么看来,我们国家以前什么破四旧啊,砸孔庙啊,那些个事儿都是对的!”
  这个……联想的有些跳,但你还别说,这个联想不是不沾边的。
  “也对,也是这个意思。”吴祥首先看定了一下当年的这些个运动,但是吧,“做的有些过了,好多的地方都是砸碎了不少的文物。有很多还是很有价值的,其实那些个东西可以不砸,不烧,不破坏,对不对?但当时的人嘛。我估计是很多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要破四旧,他们只是有那么个热情。而实际上,我们心中的‘守旧’,这才是最难砸碎的东西。”
  吴祥的这个话,是给他自己说的,因为之前他也有过这样的观念,他也觉得,就这么的‘守’下去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
  也确实,真的没什么不好的,但结果恐怕就是放弃了很多新的机会。
  其实人嘛,大部分都是如此的,就说日本那边,其实就有这个心态,他们就是觉得自己现在的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那就别瞎折腾了呗,而且本身日本人就没什么创造力,以前学我们中国,后来学西方,现在学美国。人就容易这样,但还是咱们老祖宗有先见之明。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话一点儿不假。
  “我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破四旧什么的是对的,而你对于《智取威虎山》的一些个创新也是好的。可是,我就想知道,你就不怕失败吗?”冯晓刚把三个人的聊天又拉回到了原来的话题上。
  “害怕。”吴祥很诚实,他之前真的就是纠结这个问题来着。
  “那你干吗还非要那么干?要是不成功呢?”也就是变成了不好的事儿了呢?
  吴祥笑着回了一句,“很简单,要是不成功,那我就是别人成功之前的参照物,他们至少不会犯我的错误。而实际上,其实历史上更多的创新者,他们的下场往往都不是很好的。”
  “快说说,嘿嘿嘿……”雷杨这现在已经完全是听故事的心态了。
  “就比如麦哲伦,这个家伙的环球旅行不就是没有走完,就被当地土著给打死了嘛。还有哥伦布,发现北美大陆的这位,最后他死的也是相当的不体面,而且他本身还就是一个道德不太好的家伙。总之,就这些个人,最后的结果都不是太好,这么说吧,创新的人里面,那有很多,最后都是失败的,失败的人比成功的人,多多的多。”吴祥这全是大实话。
  “那你还这么干?”冯晓刚立马就来了一句。
  对呀,这创新如此的危险,你吴祥呀,大导演呀,大老板呀,搞这些个东西干吗?
  没错,吴祥还真的纠结过,至不过,现在他已经是完全想通了,“有两个方面促使我这么干,第一个,那就是现在的创新,没那么大的风险,最多就是我赔点儿钱,至多是我倾家荡产,可我不还会导戏嘛,我还有一技之长呀。”
  “嗬嗬嗬……”这话说的太实在了,雷杨笑的狠了,可这是吴老师呀,不能太过分了。
  “说白了,现在我至少不用死呀,比那些个先贤们要安全的多呀。”就是这个道理,吴祥合计明白了,可是还有呢?
  “第二点,那就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是小日本鬼子。他们没这个胆子创新,可我们有呀!我如果不创新,我这公司也不见得就能一直辉煌下去,那未来一定会有人把我也给干掉的,对不对?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但其实,这是一个趋势,一个优胜劣汰,一个社会前进发展的趋势,任何人也阻挡不了!我当然也不成。”
  这话说的就太有力量了,发展那是必然趋势。你不往前走,没关系,别人会争着超过你。
  “不我说,你怎么就这么的肯定,我们就跟日本不一样呢?啊,那个。我的意思是,我们有没有可能走日本人的老路呢?”
  你还别说,冯晓刚的这个问题,还真的是很赶劲儿。
  “我非常的肯定!”可没想到吴祥回答的特别的快,“因为特别的简单,我们这个国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没钱人。他们那可都是创新成本非常低的。反正他们本身就没钱,那自然就没什么负担了,能闯出来自然好,闯不出来也不比现在差,对不对?”
  没错,就是这么个道理,有的时候,人多那也是优势,咱们这……
  “我知道了!哈哈哈,先富带后富!”雷杨这个时候却突然的插了一句进来。
  哎对。这个地方好像体现了邓公当年说过的话,可是,这个事儿吧,那是不是就有……
  “哎呦,这个先富带后富是想法不错。可是就我所知道的,好多的富豪,有钱人那都准备要走呢,要移民。”
  很显然,冯晓刚那是见多识广的,而且他所能接触到的人,那跟雷杨能接触到的,完全不一样,这么看来,咱们中国的富翁们是真的如国外的媒体所说,在逃离中国了?
  “这个事儿吧……”吴祥这难道是又有高见,“首先啊,我是肯定不会移民的。”
  “嗨!”不光冯晓刚啊,就雷杨都跟着来了一句。
  “嘿嘿……”吴祥这个笑啊,他的话可还没完呢,“其次吧,其实就算是那些个有钱人走了,可是他们真的能带走财富吗?”
  这个论调好像算是常见的吧,也就是说,富豪们虽然走了,可是那工厂还不得留下?
  而且啊,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我国的外资来源。
  其实,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外资,是出去了的富豪们,回过头来投资的中国大陆。
  道理就不多说了,反正中国的投资环境,其实比国外要好很多,这是连老美都承认的,当然了,他们的媒体那是不会这么说的,必然要黑上两句,可是吴祥的话还没有完呢。
  “第三啊,我们合计一下,富豪们为啥要移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