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炸掉月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何炸掉月球-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个人各自落座,分享莉莲带来的外卖。由于她也是华裔,口味的选取自然适合杨永诚。沃夫维茨和他们相处久了,饮食习惯也被环境改变,变得喜欢上这种方式,只是他仍旧无法正常拿筷子。

    杨永诚给嘴里送了一块肉,同时说:“莉莲你每次都这么来来回回,还不如就在这里住下呢。”

    莉莲开玩笑:“当大厨?”

    “如果你愿意的话。”杨永诚非工作时期都是很随意的,“问一句,工作找到了吗?”

    “没有。”她放下筷子,忽然一阵惆怅:“前阵子听说,华尔街金融企业里拖地的都有学士学位呢。”

    “你还不如来我这里干。”杨永诚由于嘴里含着饭,说话含糊:“还能每天见到你的小男友,你搞办公室恋情我都能无视,只要不影响工作。多一个雌性生物,也能让工科男们正常点。”

    “像你这样子的?”她指了指杨永诚乱糟糟的头发。

    “单身嘛!”杨永诚抹了抹有些油的头发,“我不用展现魅力给谁看——而你又是我的哥们儿,不在意。”

    莉莲说:“有时候我真讨厌你。”

    “随意,只要别喜欢我就好。”杨永诚埋头吃着,“我可不想麦克晚上两眼发绿的拿着尖刀要跟我算账。”

    莉莲搂着李晨:“放心,你还没有那么强的魅力,我还是喜欢我的呆子,是吧?”

    李晨点点头,脸立马被亲了一口。

    “恶——”杨永诚挪到另一边背对他们坐下,“真烦你们两个!”

    ……

    杨永诚的单身生活一旦遭遇工作,结果就会变得随性。他不注重外表,不注重打扮,只关心自己的事情。过来看到他工作真容的妈妈好一阵数落,明确他需要一个能照顾他的女人,日子才会正常。

    好不容易用承诺把看望他的杨妈妈送走以后,五月份也来了,夏日的脚步悄悄靠近……杨永诚这会儿正撸起袖子,全神贯注盯着面前按程序工作的机器,身旁的李晨也是,沃夫维茨嚼着口香糖。

    一群白袍专家同样是满怀期待。

    “就差一点点啦,宝贝儿!”杨永诚已经感觉到胜利的脚步,李晨眼睛眨也不眨的:“99%……完成!”

    “快快!快来取样本!”杨永诚对旁边穿着白实验服的拉尔夫不停招手,“我打赌这次是正确的。”

    拉尔夫仍旧很淡定:“不用着急,boss,我们的进度已经足够快。”

    “但还可以更快。”杨永诚上火,“有时候你就像个蜗牛,安德鲁。”

    “好吧。”拉尔夫也习惯了杨永诚这种说话方式,他没有恶意,要好的才会用这种方式交流。

    拉尔夫拿着机器配置的干细胞样本去检测,这需要一点时间,解放了的团队回到外面的办公室,总结刚才的经验……一身职业制服的莉莲拿着文件走进来,对杨永诚说:“公司购买计算机的批准,签个名吧。”

    杨永诚拿起笔,随意签上自己大名。

    “你就一点都不看?”莉莲受不了他,“万一要是别方案?如果不是计算机,而是转让公司的?”

    “总得有点意外,人生才会有起伏。”杨永诚瞎扯一番,摆摆手:“好啦,我们工科男在开技术大会,你自己解决吧。”

    “见鬼。”她嘀咕道,转身走出去。

    杨永诚指着李晨说:“她是个能奋斗和有理想的女青年,但就是工作强迫症太严重,麦克你得管管。”

    沃夫维茨也附和的点点头。

    李晨哭丧着脸:“这个我可管不着吧?”

    “你不行。”杨永诚惋惜的摇摇头,正准备进一步拿他开涮的时候,拉尔夫笑容满面的走了进来。

    “恭喜各位,动物实验的结果非常乐观。”拉尔夫笑着说。

    “好样的!”杨永诚跳了起来,站到椅子上:“我实在不想再来一遍了!上帝保佑!终于成功搞定!”

    “需要香槟吗?”李晨问道,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沉闷了一个月,他们非常非常需要一次漂亮的全垒打。

    “当然!”杨永诚毫不犹豫的,“这是我们巨大的成功,再归纳一下,准备让全世界都震惊吧!”

    ……

    干细胞的实验堪称神速。

    所有人——除了杨永诚——都想不到成功竟会如此迅速。

    短短几个月,只是失败了几次,其余一路畅通,堪称神迹。当然杨永诚总是在旁边指点着正确的方向。也和他敢大手大脚的烧钱有很大关系,年初到五月底,耗资已经高达1200万美元。

    但结果证明投资很值得,ada的生物实验室在干细胞分化上掌握关键技术,并且在动物实验上取得了绝对正确率,上百组记录支撑他们的理论,目前就剩下人体临床,真正冲击巅峰的时刻。

    公司已经在拟定文件,并准备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临床试验的许可。同时,他们的突破肯定要上学术杂志,上新闻昭告天下。虽然距离完美还差一步,但已经完成大半。

 第052章轰动

    放在以前,杨永诚很可能会将公关部门认为是吃饱了撑的机构,直到最近几天,ada公司在干细胞技术上的突破频频登上头条后,他才清楚公司这些部门的重要性,花出去的钱也变得值得。

    媒体号称无冕之王,其作用不言而喻。你一项新技术出世,没有得到有效宣传,普通人看不到,就意味着失去了事件本身的轰动性。然而只需要几家稍大的媒体传播它,就会有无数人把目光聚焦。

    尼克·韦伯十分清楚,他知道单纯以ada公司来宣传,效果不强,它们是干什么的?或许有细心的会记得是从事3d打印机领域的,但这点名气放在生物医学技术上,毫无帮助——它们需要更强的名头。

    mit作为世界顶尖学府,有了这重身份,必然会引起更多关注。但也不是完全乱拉关系,因为在项目里,尼尔森博士曾经给过不少帮助,杨永诚的助手都是学院研究生,他自己也是名誉博士。

    再以学术领先的角度,mit也不会拒绝被拉上船,专业院校很清楚干细胞的快速培养和指定分化意味着什么。这项研究成果对当前医学技术具有巨大冲击力,是能够夺取诺贝尔奖的领域!

    所以这艘科技大船就正式。

    外界普遍是一片盛赞,《纽约时报》评价为:“具有改变人类当前医学模式的重大突破”,然后再解释干细胞指定分化后对各类疾病的效果,洋洋洒洒一篇报道下来,乐观程度比杨永诚的信心还高。

    除了《纽约时报》这类美国媒体,其它国家也是看好,《法新社》就称为“不可思议的年轻团队,绝症的曙光”,并普及干细胞的在医学上的作用,诸如治愈白血病、杀死癌症干细胞、心血管疾病、皮肤疾病……

    英国《路透社》也把这形容为“天才团队在干细胞医学上的壮举”,还惊叹于:“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竟然一举解决了多种功能细胞的分化问题,这在以往的研究案例中,是从未出现过的”。

    除了对主要研发者阿方索·德·阿维莱斯的介绍外,还引用不少尼尔森博士的谈话。

    尼尔森作为权威,他也不是乱来,他对研究全程都有关注,虽然研究时间短得恐怖,但对实验结果的检查,影响着他的观念,足够让他担保这个项目上的领先性——然后被媒体解读为“正确性”。

    除了权威的媒体,其他的才不管是否要像学术论文一样严谨。内容没有足够吸引力,谁还看?所以杨永诚和尼尔森一些保守的谈话,统统变成了自信,“有可能做到”变成“有很大希望成功”,“乐观”变成“极有把握”……

    媒体们普遍喜爱把这项突破说得很神奇、很厉害——相反质疑的就比较少,因为读者大部分是普通人,不了解这个专业,如果是满篇这也不好,那也不对的,估计他们只会看几行字便失去兴趣。而如果是振奋人心的医学壮举,有可能攻克大量疑难杂症等等,人们的兴趣就会很大。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ada公司生物部和mit联合的研究项目,成为了媒体赞誉不断的一大突破,甚至还影响到经济报刊——技术突破背后,意味着现有医学市场很可能会扩大和改头换面。

    潜在上千亿美元的市场,谁能够忽略?

    杨永诚这名科学领军人,少不了谈及他,他已经接受三次媒体采访,作为项目组长的拉尔夫也沾了光,最后还有尼尔森,作为领域专家,他比其他人更清楚这里面的突破意味着什么,所以兴趣浓厚。

    媒体的首页,或者科技专栏已经让ada公司火了。

    但科学界有句名言:一项科学实验,直到其成果发表并被理解才能算完成。

    《美国医学会杂志》作为业界权威,自然也是论文投稿的首选。而在技术研发者的名字方面,杨永诚是必然首位的,拉尔夫主持着大部分工作,功劳也不小,还有尼尔森博士,他参与着最后的撰稿。

    也有借用其名头的意思,尼尔森与杂志打过交道。虽然专业期刊比较严谨,但如果是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或许重视程度不够。当然这只是前提,对最终判断,看中的还是看论文质量。

    有尼尔森这名熟手执笔,文章无论格式还是条理都十分清晰,对方主编也优先审阅老朋友的稿件,很快就传回了回复:振奋人心的突破,值得让全世界都看到它……毫无疑问,论文被采纳。

    相对普通新闻报刊,投稿的论文专业性才足够保证,它能被专业读者了解以及认可,被社会认可,产生足够的效益和影响力。尼尔森对此是信心十足的,他甚至开玩笑道:“后悔当初没早加入。”

    杨永诚说:“但你不也是参与了吗?”

    “只是前面的工作和最后面的总结。”尼尔森摇摇头,“真可惜,无法全程目睹这项突破的发生。原以为最快也需要几年时间,等有空闲后,利用手头的资源帮助你们,但现在只剩下恭喜。”

    杨永诚说:“我还是得多谢你,若不然也不会这么快。”

    如果要按贡献的百分比来统计,杨永诚能占到85%,拉尔夫作为组长,工作比杨永诚忙,但理论不是出自他,最忙碌却只有10%,剩下的就是助手们和尼尔森博士的功劳,也是不可或缺的。

    但毫无疑问,人们总是关注最耀眼的那个。

    这项技术严格来说是他带来的,帮手们虽然功不可没,但也只是帮手。起主导作用,提供坚实理论,就是这名不可思议的年轻人。同样匪夷所思的是,mit居然很早就给了他名誉博士头衔。

    而现在看,这项决定是无比的正确。

    所以尼尔森还带来个消息:“学院可能要再为你破例了。”

    “恭喜!”杨永诚办公室的同事、朋友们纷纷送上祝贺。

    “多谢各位。”杨永诚微笑着。

    尼尔森继续说:“名誉博士只是个与能力关系不大的头衔,但因你在领域上的巨大作用,学院考虑特聘你。”

    “我得考虑。”杨永诚说。

    尼尔森说:“当然我只是传达意见。个人建议接受,这不会浪费多少时间,就是几个月露一次面都行。”

    “我会认真考虑的。”杨永诚对尼尔森的印象还是很好的,和气,易相处,所以对他也友善。

    尼尔森没有多说:“好吧,最后送上祝贺!”

    在学术界,杨永诚已经扬名。学问不看年龄,看中的是实力。读者们在迎接技术的变革时,也在惊叹他的年轻。

    仅仅二十三岁,便做出一项能影响人类的壮举,完成了无数机构和权威人士数年都毫无进展的工作。

    甚至诺贝尔奖,说不定对他也只是巨大成就后的锦上添花。

 第053章神秘女

    杨永诚有选择的接受媒体采访,谈谈干细胞技术的历程和未来的畅想,或与同行探讨,接受些中肯意见……时间来到六月份,干细胞的第二次动物试验完美结束,现在就差临床试验的许可。

    他也终于能够从忙碌中脱身,干细胞培养分化的实验和临床医学是两码事,如果说前者是开辟大道,后者就是让车子在上面疾驰。在fda许可下发前,人类临床试验计划只能往后顺延。

    鉴于工作变得复杂,而boss又缺点商业知识,助理提上日程。

    这是尼克·韦伯亲自招聘和面试,他要求很高,能够代替杨永诚行使一定商业职权的助手,虽然杨永诚不是公司主管,但作为董事长、技术主管,身上事情不见得会少……所以需要多名助理。

    几轮面试下来,韦伯显然更青睐男性。

    但事实也是,女性因为性别原因,生育或家庭等,职场时间不长。

    最后选中一人:丹尼尔·布洛斯。二十八岁,名校毕业,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过关,处在事业阶段,闯劲很大……总的说,他符合韦伯对助理的挑剔要求。杨永诚也和韦伯挑选的助手交流。

    没什么可挑剔的,他满意这名助理。有干劲,重要是他能分担自己很多不必要的工作——让自己只做想做的事情。行政工作、公司运营等,助手都会整理出直观的数据,并提供参考意见。

    丹尼尔·布洛斯刚任职,就替杨永诚处理了和维兰德工业的合作问题。

    ada开发的材料和特种钢,双方都在接触。

    “我们考虑以45%占比的条件与对方合作,对剩余价值评估上,还需要评估对这几项技术的价值。对方以一定的代价使用,我们也将持续提供支持。而相关产品的营收,按照比例分配。”

    杨永诚满意他的快速:“很好,继续关注,并报给我重点。”

    ……

    繁忙的日子也终于到了头。

    身上暂时无事的杨永诚放下工作,自驾去纽约转转。

    六月份,夏日的炎热气息开始袭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他驾驶刚买的敞篷bmw-m6跑车在公路上疾驰。

    鉴于上次的教训,他特地选了舒适又兼顾性能的车子,即使是长途奔波,也不会过于折磨司机。

    bmw的m6就让它满意,m系的调校让它性能不俗,自身拥有近五米长的车身,双门四座,敞篷却不像他那辆lp650,下雨天就遭殃……后排也没有沦为装饰区,以杨永诚的块头坐下都能忍受。

    现车花了十五万美元,夏天开出去吹风是很值得的。

    “呼!喜欢夏天!”杨永诚呼吸着户外的空气,这种晴朗自由的日子很放松,就像不久前在里约的日子,没有任何压力,只有一群死党和望不到头的海滩,大家懒洋洋躲在遮阳伞下聊天。

    ……

    抵达曼哈顿后,那股心胸开阔的畅快感被周围严严实实的摩天大楼赶跑了,要让杨永诚长期住这里,他肯定不乐意,这么压抑迟早会憋出病来……再找地方停下车,去向老妈报到。

    “我的天才来啦!”杨妈妈和他拥抱,连着亲了好几口。

    他笑着说:“我厉害吧?”

    她点头:“为你自豪!开始我还怀疑是愚人节玩笑呢,但我想媒体不会拿自己名声开玩笑,而且我从心底希望如此。”

    “直接说我厉害就行啦。”杨永诚大大咧咧的在沙发上坐下,“出了这么一个科学家,有什么奖励吗?”

    “你想要什么?”她在旁边坐下。

    杨永诚倒在她身上:“像这样子就很幸福和满足。”

    “居然还会耍心机了。”杨妈妈不会信他这些话,她说:“我们选个时间参加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