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非枭雄-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诋毁的,但是作为一军之首,既然知道虽然赫赫有名的冯大将军是这样的人,自然也不会萌发什么笼络之心了。
冯玉祥是一直在吴桥镇外面等了小半个小时的,一接到第七军又在赶往德州的路上全歼了鲁军一师、迫降了鲁军师长后,冯玉祥也更加对这个已经是中国最年轻新的一方枭雄的青年人充满了兴趣,迫不及待的想见到这个传奇一样的后来之人,所以就带着他的部下们,在刘铭九的部队距离吴桥二十里的时候,就早早的等在了镇北门的外面。
老远的,刘铭九见到冯玉祥竟然亲自出门相迎,在距离镇北门十米左右的距离的时候,立即跳下了战马,快步朝着冯玉祥跑了过去。两双大手,很快就紧紧的握在了一起,刘铭九在双手与冯玉祥的手握到一起的时候,先开口说了话:“冯大将军的英名,晚辈可是久仰、久仰,今日得以相见,真是三生有幸啊。”
冯玉祥也连忙开口,看着身高也在一米八开外与他不相上下的刘铭九说到:“哪里,哪里。刘少帅才是后生可畏啊,凌南新政百姓安居、歼灭大匪百姓安心、连下七阵军心振作、精练强兵只保四乡。就连孙中山先生的来电中,可都是对您的作为盛赞不已啊。今天得以见到我中华如此后生才俊,那才是老夫的幸事呢。”
二人就这样一言我一语的,互相捧了起来。冯玉祥不愿撒开刘铭九的手,刘铭九也不愿意放开这个后世从各种渠道得知其人其事的抗日英雄的手,二人就这样四手紧握的一路在众人陪同下,朝着镇内走了进去。很快,就到了冯玉祥的前线指挥部,两人这才放开手,互相谦让着一起走进了指挥部中。
众人落座后,冯玉祥先给刘铭九介绍了他的部下,诸如国民军副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孙岳、李鸣钟、张之江、刘骥、李鸣钟、宋哲元、邓宝珊、鹿钟麟、刘郁芬、孙良诚、张维玺、蒋鸿遇、郑金声,石敬亭、石友三等等众多民国风云一时的名将。刘铭九一一的与之握手相见,当与更出名的倒戈名人石友三的时候,刘铭九特意仔细的看了看这个后来不得好死的民国著名军阀。石友三还以为这个奉军少帅很看重他呢,频频对着刘铭九示好,实不知刘铭九越看他那表现越感觉反胃。
当国民军的五虎之中号称“赵子龙”的宋哲元与刘铭九的手握到一起的时候,刘铭九更是双目紧紧的看了一眼这个后来带着大刀队在喜峰口力抗日寇、卢沟桥首战抵抗日寇的名将,不禁露出了很难被人看出的景仰之情,引来在场众人都是很不解。宋哲元看到刘铭九的时候,对这个做了很多真正有利于民众事的奉军“赵子龙”也是很是景仰,虽然二人相差十五岁,却真的大给众人以英雄惜英雄的感觉。
“哈哈,镇威军的‘赛子龙’和我们国民军的‘赵子龙’,还真是英雄相见分外相惜啊,可惜你们的年纪差的太多了,要不还真好结拜一下呢。”冯玉祥见到二人的表情后,打断了众人的喧嚣大笑着说到。
宋哲元听到这话,赶紧松开了紧握着刘铭九的双手,嘴里连连的说到:“那怎么敢、那怎么敢,刘少帅可是张少帅的结拜哥哥,我一师之将,怎敢高攀。”
不想宋哲元的话说完,刘铭九却是爽朗的大笑一声后,说到:“宋大哥如果不嫌弃,博明还真是不胜荣幸呢。宋将军鏖战多年,英名也是远播呢,小弟只是区区一毅军之后,只是军界晚辈而已。”
“既然如此,不如就让我们两军将士做个见证,我来做个中人,你们二人就结拜不是更好?”冯玉祥已经打定了拉拢住这个奉军少帅的主意,此时见到两个都号称当世子龙的人竟然如此彼此相敬,立即就顺水推舟的提议起来。他这一说完,在场的众人也都纷纷追着风的连连称是的推波助澜起来。
刘铭九自然清楚冯玉祥为什么要这么做,自己现在的身份还有手里的部队,才是冯大将军最想拉拢的目标,加上从他的话里不难听出,南方的孙中山先生似乎也很看重自己,他又怎么会不趁机拉拢一翻。但刘铭九可不想再来次利益结拜,所以等众人的推波助澜稍一停歇的时候,连忙摆着双手说到:“这宋将军长我十五岁,冯将军又与我干爹论兄弟,我要跟宋将军结拜于礼不合。与汉卿结拜之时,我的长辈均已不在了,所以不需要征求长辈的同意。可现在大帅已经是我的干爹,要结拜也得先征求他老人家的意见,所以即使我想也必须先问过家父不是。”
刘铭九的话一出,冯玉祥立即就明白了,这个只有二十几岁的青年,果然不同凡响。他的想法,竟然只在片刻之间就能被这个年轻人轻而易举的用极婉转的方法给回绝,又不伤到任何人,这个年轻人还真是不简单。
听刘铭九说完后,冯玉祥连忙打回了圆场,他可不想这样被人家回绝而面上不无光,大笑着说到:“那倒是,那倒是。看到你们两个那样子,我这也是一时高兴才冒出了这样的想法,哈哈,你们俩还真差着辈呢。好了,咱们不说这些,还是商量一下怎么解决德州城里那两个师的鲁军吧,他们可是强硬的狠呢,就是不肯投降,也不肯放弃城防,又不出来跟咱们打。”
本章节由书友上传





第三章 军中子龙 第五节 五虎议事
 更新时间:2011319 16:47:39 本章字数:3370

第五节  五虎议事
就在冯玉祥的话音刚落之时。刘铭九的参谋部主任王伯勇走进了房间,凑到刘铭九的耳边不知道说了句什么。刘铭九听完后,脸上立即挂上了笑容,在众人惊疑的目光中开口说到:“冯司令不用愁了,张宗昌军长已经带着人打下了景县、衡水、深州等地,而且现在已经兵进故城了,随时可以和咱们这边一起去打德州城。”
“哦,张宗昌倒是挺快的。”冯玉祥听到后,也先是一乐随之面色迅速露出了迟疑的表情。山东向来是富饶之地,他本来想把山东变成他的地盘,那样才有可能让他更好的发展,毕竟他的部下中也有不少都是山东人。但现在张宗昌和刘铭九都带着部队跟他们一起打山东,那打下来以后可就不一定谁占山东了。
刘铭九当然清楚他的心思,笑看着冯玉祥接过他的话说到:“我们大帅已经答应了,让张军长接山东的督办,呵呵,他当然要拼命了。”
刘铭九的话,一语双关的告诉了冯玉祥。山东,奉军是要定了,但是却不是自己要而是张宗昌要,这样一来就不会在接下来的作战中与冯玉祥有什么间隙。对于那个张宗昌。虽然在奉天的时候也经常在一起打打牌、喝喝酒,但刘铭九却很清楚他是只什么鸟,祸害百姓在行,就是一地道的草包。
在刘铭九的心里,还是很希望冯玉祥去接管自己这个身体的老家,原来那个时代亲属一群的地方的。可惜,刘铭九更清楚,自己现在自己能保住自己不被人弄死,就已经不错了,想左右大局那是难于上青天。但给这个冯大将军透**内部消息,能不能改变历史就在这个冯大将军的了。
冯玉祥听完刘铭九的话,固然惊讶了一下,但马上又恢复了平常,笑着说到:“呵呵,谁接山东打下来再说,咱们现在还是要先想办法怎么解决这两个师的倔驴才是最重要的。把他们收拾完了,山东也就只剩下三个师的兵力了,根本也就不可能真抵挡的住咱们了。”
刘铭九笑了笑,站起了身,看着冯玉祥说到:“这次打德州,晚辈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冯总司令能不能成全晚辈呢?”
冯玉祥一听,不禁心里画起葫芦来。他说的打下来再说,当然是因为他的手上部队要比张宗昌的多,真打完抢地盘也要比张宗昌简单和快捷的多。可如果刘铭九也要打山东的主意,那才是冯玉祥最怕的。
刘铭九这一路打,一路补充着部队。冯玉祥的探报可是比奉天张作霖还清楚。从打进石门寨开始,刘铭九的部队就一直是只多不少的在进军中,足可以看的出人家的预备兵多么充足。一旦刘铭九打了山东的主意,据说在辽西人家就有不下四十万各类部队,那无论是他还是张宗昌都根本争不过,而且刘铭九还是山东人,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想到这些,冯玉祥又不能直接就回绝刘铭九,那样准落个贪抢后辈之功的名声,对他日后的发展可是大大的不利,所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看着刘铭九说到:“博明尽管说出来,咱们是同盟,什么事都得说出来商量着办不是吗。”
刘铭九听到冯玉祥说完后,才接着说到:“那晚辈就请冯总司令让晚辈来全权指挥这次打德州的战斗,我也不多要,只要冯总司令您把您的第一军和孙司令的第三军中暂时归我指挥三到四个师的兵力,其他的国民军兄弟们则只管在外围继续封锁就可以了。”
“哦?”冯玉祥听到了刘铭九的要求后,不禁有些迟疑。如果答应刘铭九,那让他的镇威军做主攻是肯定的了,那样让自己的部队损失就会少很多。可打德州势必将会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德州自古就是兵家要道,得了德州北可逼京畿、西可进直隶、南可下江浙、东可夺全鲁。除了江苏的徐州,这东部可就属这德州的地理要害了,
无论谁打好了这场仗,势必都是扬名的最好机会。冯玉祥不禁迟疑起来,是为了少损点自己的兵,还是为了更壮的名声自己来亲自指挥或者让自己的部下去指挥,两种选择让他犯起难来。
一边的孙岳一看到冯玉祥的表情,他也是老将了,自然明白冯玉祥会想什么。所以他在冯玉祥迟疑不回答的时候,拦过了话说到:“谁来做主帅和主攻,这个咱们先不急吧,您说呢总司令?我认为咱们现在最好还是先跟张宗昌那边联系好,让他的部队迅速断掉德州鲁军的退路,至于谁来做主帅,还是等一切部署好了再商量,不知道总司令和刘少帅同意在下的想法吗?”
刘铭九很清楚,自己这是在跟冯玉祥乃至这个说话的后来河北的军阀在争战功,他们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的就答应自己的。听完孙岳的话,立即笑着接过了话说到:“张军长那边我立即就派人去联系,想必断掉德州城内鲁军的退路这样的小事,对张军长的部队也不是什么问题的。至于谁做前线总指挥,咱们就按孙副司令的话,等一切就位后再商量也不迟到。”
冯玉祥听到刘铭九的话后,紧皱着的眉头迅速放开了,也笑着连连称是的将前线总指挥谁来做的事暂时压到后面去了。转而和刘铭九等人说起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闲话来,众人就在冯玉祥的指挥部里一直闲聊到了傍晚时分,才一起吃过饭后各自返回各自的部队中。
送走刘铭九等人,孙岳、张之江、李鸣钟、邓宝珊、鹿钟麟、刘郁芬被冯玉祥留了下来。等其他人走完。几人落座后,冯玉祥开了口,看着众人说到:“那个刘铭九的要求,你们看怎么办?让他去指挥,那他的部队肯定就是炮灰了,城里那三万鲁军如果让他打,我相信肯定不会费什么劲,这就出了新问题了。无论谁指挥打好这仗,都势必是个扬名的大好机会。我本来是想让禹行(孙岳的字)来指挥,这样也便于咱们接下来的计划,可现在他开口要了,咱们怎么办?”
孙岳在刘铭九到达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冯玉祥是想让他来指挥这场战斗的,所以第一个接过了冯玉祥的话说到:“刘铭九的部队是很能打,可咱们的部队也是白给的。打那三个师,如果总司令您不是怕伤亡太大的话,给我三天时间拿不下德州城,您把我军法从事都没问题。”
冯玉祥等他说完,看着孙乐说到:“可现在咱们后面都是人家的部队,如果现在咱们不答应他,人家一翻脸咱们可就进退维谷了啊。答应他还能让他的部队多消耗点,这样接下来跟咱们抢山东的时候,咱们就占了先机了。咱们手有十多万。刘铭九自己手现在就七万多人,加上张宗昌手现在那三万多还在不断壮大的部队,可跟咱们差不多。如果咱们打完这一场,损失没个一万、两万的,估计是打不下来的,到时候咱们可就明显比人家兵少的多了啊。”
张之江这时接过了话,说到:“总司令的话我认为在理,德州只是山东的门户而已,可咱们真正想要的可是整个山东。所以,我的意见是就让刘铭九来打,等他消耗的差不多了。就算他的后方再能补充,也不可能在几天之内就送上来两万可用之兵吧?”
“我感觉不妥,刘铭九的部队,现在可是有了将近三百辆铁甲战车,他全歼张福来只用了几百人的损失就把人家的八万大军全给吃掉了。打完德州,如果他消耗不大,咱们可是赔了夫人有折兵啊。”邓宝珊说完了自己的想法后,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后,靠到了椅子背上不再说话。
孙岳也连连点头的说到:“那小子别看年纪小,可这兵让他带的可还真是够神的呢。打德州,以他那部队的战斗力,可未必能和咱们损失的一样多。咱们损失两万,他损失一万都是上限的了啊。”
这个时候张之江又开了口,接过话说到:“就算他损失一万,可他与张宗昌似乎也不是那么的合吧?这点从他能把张作霖已经答应把山东给张宗昌的事上就可以看的出来了。如果咱们让他当这个总指挥,他肯定也会先消耗下张宗昌才是,我看他也有图谋山东的心,毕竟他也是山东人,哪个不想衣锦还乡的呢?”
宋哲元等张之江说完,也接过了话说到:“张兄这话我认为说的对,奉军内部可也不是铁板一块。那杨宇霆、郭松龄、张永江拉派内争,还有那些所谓的元老派也跟着争夺着利益。刘铭九夹在四派中间,可一直是中立着左右为难呢。现在好不容易给他个远离奉天的机会,这要给他占了山东,奉天那边就很难再控制的了他,而不是象现在这样什么事都得在那四派中间靠份子来摆平了。我认为他争夺山东的心,也肯定不小,所以咱们让他当这个总指挥,那样即使咱们得不了便宜,也不能让张作霖和张宗昌拿了去。毕竟这刘铭九拿下山东,肯定不会再象现在这样的处处受张作霖的摆弄,这一点是毅军的传统,也是刘铭九一直做下来的表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本章节由书友上传





第三章 军中子龙 第六节 德州战策
 更新时间:2011319 16:47:41 本章字数:3554

第六节  德州战策
刘郁芬看到宋哲元的话说完后。也接回了话,看着众人说到:“这刘铭九看着在他们那四派中间是中立的,可这个刘少帅可是一直在走自己的路呢。现在张作霖竟然给了他三个军的编制,第八、第九军可都是他们毅军子弟、都是跟着他一起升上来的。现在据说那几个毅军的老将又都跑回了凌南,只要他拿了山东,就算他不想自立,那些老将和那些毅军子弟,怕也不会同意吧。”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毕竟刘铭九无论是治军还是政事,可都是放眼天下难得一见的。”一边一直没开口的鹿钟麟这个时候接过了话,看着众人继续说到:“他只几年的时间,就把个穷乡僻壤变成了东北乃至整个北方首屈一指的富地啊,要让他拿了山东,谁敢保证他日后不成为咱们一个新的大敌呢?现在有张作霖在那压着,他还不能自立出来,可他要一自立起来,可就是所有现在的大小督军都无法抗衡的强大对手啊。所以我的意见是咱们不给他这机会,给了即使眼前不会给咱们造成什么麻烦,日后也难保不成咱们一个劲敌。”
孙岳和李鸣钟听完他的话,连连称起是来,三人成了力主不让刘铭九的一派。而张之江、刘郁芬、宋哲元、邓宝珊四人则坚持让刘铭九的意见,双方一时间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