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印象了,王勃只是希望自己的同桌刘伟今天不要不来就行了。
四人走到门口,唐建,李东和刘峰径直进了教室,朝各自的座位走去。因为不晓得自己高一时的位置,王勃就只有站在门口,视线如同雷达,在教室的中部扫来扫去,寻找着昔日同桌刘伟的身影。
“咋个嘛,耍了两个月,连方向都找不到了嗦?快点进来坐起,马上发新书了。”班主任肖劲松见王勃一直站在门口瞅来瞅去,开了个玩笑说。
“哈哈哈哈”七班的学生顿时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激动,兴奋,不可思议,难以置信……但这却是真的:《俗人》终于飘红有盟了一时间,老瞎思绪万千,很想说很多感谢的话,但坐在电脑前打字,心头的千言万语又打不出来。最后,就来句我和“冷风飘荡”兄的一句家乡话吧:
袍哥人家,从不拉稀摆带兄弟,你硬是要得
今天加更两章,隆重致谢“冷风飘荡”兄的一掷千金
恭喜“冷风飘荡”成为《重生之俗人一枚》的第一位盟主
第169,王勃,变了(盟主加更2)
如果是前世的王勃,被全班的同学哄堂大笑,可能立刻就会脸红筋涨。但“此王勃”已经非“彼王勃”,面对班主任肖劲松这个三十几岁,说不定还没前世自己大的中年男的玩笑,王勃大大方方的耸了耸肩,一摊双手,道:
“肖老师,我就是想着过了今天,以后恐怕就睡不成懒觉了,所以今早特意大睡特睡。这不,刚起来不久,现在还有些迷糊,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了。”
“哈哈哈哈”七班的教室再次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四方中学的学生一半都是从农村考进来的品学兼优的乖娃娃,剩下一半也是城里几个学校的尖子生,高价生也有,但并不多,所以整体的校风和学风算是很好的。校风好的一个标准就是敬畏师长。班上的这些学生见王勃被班主任揶揄了一顿后不仅不憷,丝毫没有不自在的表情,反而借坡下驴,打蛇随棍上的“回击”了班主任一下,在好笑的同时,便颇感意外。因为王勃在他们的印象中一直就是个勤奋好学,循规蹈矩,老师最爱的乖娃娃。
可今天这乖娃娃怎么有些不乖了?吃错药了还是头脑中的哪根筋搭错了,竟敢在班主任面前说白话开玩笑?
好奇之下,一些人就开始观察起王勃来。
而在对王勃进行观察的时候,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又有不同的着眼点。
农村学生对王勃身上的穿着打扮最为敏感。
王勃以前大多数时间穿在身上的都是校服,一周六天他至少要穿四天的校服,剩下的两天基本上也是衬衣西裤泡沫凉鞋这种不伦不类的搭配。
而现在王勃的身上穿的却是从未见过t恤,牛仔裤外加运动鞋的“新潮”装扮。学校内也有不少男生女生这样穿着打扮,但通常都是一些住在城里,家境较好的学生。
几个细心的农村来的女同学还发现王勃脚上的运动鞋不是她们脚上的那种从地摊上买的只要三十四块钱,但穿两三天就要臭脚的人造皮大路货,而是带有一片叶子的李宁牌
据她们所知,李宁的鞋子,很少有一百块以下的。
而一些城里学生却是觉得王勃身上的神态和气质有些不一样了。
此时的王勃。带着一张灿烂的,让人感到亲切而又自信的笑脸,让很多人都有一种这家伙是不是换了一个人的错觉。以前的王勃成绩虽然很好,考第一名如同吃家常便饭。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笑容不多,很多时候都较为严肃,有一种难以靠近的距离感,就像不少像他成绩一样优异但同样来自农村的学生一样,腼腆。内向,话不多,有时很自负,有时又让人感到有些自卑。
就在底下学生对站在门口一直不进来的“王同学”评头论足,小声议论的同时,班主任肖劲松也在观察这个让他感到很诧异的学生。不过他的诧异倒不是王勃身上“鸟枪换炮”的着装,因为他已经从几个在“曾嫂米粉”吃过饭的同事那里听说了王勃家开米粉的事。经济条件好了,换身好点的衣服自然不足为奇。
肖劲松的诧异来自于王勃对自己的态度。
难道经济条件好了,连一个人的性格都跟着变了?
肖劲松在内心摇了摇头,感到有点“无法接受”。这种无法接受当然不是讨厌。他还不至于那么狭隘;而是一种“不适应”一个明明一直在自己面前小心翼翼,恭恭敬敬的学生,突然之间就像同事一样和自己随便说笑,在其身上感受不到任何敬畏。这突然的转变让肖劲松一阵错愕,很有点不适应。
“哦,你的意思是说你还没睡醒嗦?那你要不要回去再睡个回笼觉再来上课嘛?”肖劲松皮笑肉不笑的揶揄了一句。
肖劲松的这话再次让班上的学生发出“哈哈”的笑声,但一些较为机灵的学生只笑了一下,便立即收口,敏感的他们已经闻到了这话中的某种不对味。
十几岁的学生都听出肖劲松的话里不对味了,作为比班上的这群少男少女大了一轮的王勃自然不可能听不出来。他知道自己这班主任为何会对自己不爽。说话夹枪带棒,不过是因其在自己身上没有发现,没有感受到一个学生面对师长时“应有的”那个态度,故而有些轻微的恼羞成怒。
但他并不在意。
是的。基于彼此年龄,见识,甚至学识的差距,他一点也不在意肖劲松是他的老师不假,王勃可以给予他必要的尊重,但尊重不等于敬畏。不等于他也要像其他学生那样在老师面前唯唯诺诺,大气都不敢出,以此让老师满足那自以为是的虚荣心。
前世他满足了很多老师的虚荣心,他们也好这口,但这一世王勃不打算配合了。
“这倒不用”王勃没理会肖劲松暗自的不爽,朝班上的同学做了个鬼脸,径直朝教室中间靠过道的一排位子走去。
他已经发现了前世的同桌刘伟。
“勃哥你牛”王勃拉开椅子一坐下,旁边的刘伟就朝王勃竖了一个大拇指。
“嘿嘿,过奖,伟哥”王勃“嘿嘿”一笑,然后又回头朝坐在自己后排的廖小清眨了下眼睛,“美女好”他小声的喊了句,然后在廖小清反应过来之前飞快将头转了回去。
王勃的这句“美女好”不仅大出同桌刘伟的意料,更是让后排廖小清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他怎么这么大胆?
廖小清心头大叫,心尖上仿佛站了个小兔子,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廖小清的同桌李杨见了,看了看脸红的廖小清,又瞧了瞧前面王勃的背影,脸上随即露出一股暧昧的怪笑。
“不是你想的那样”廖小清红着脸小声朝李杨解释。
“嘻嘻,不是那样是哪样?”李杨笑着道。
“王勃这家伙变了,见谁都叫美女不信你问罗艳丽。罗艳丽也被他叫过美女。”廖小清急道。罗艳丽,廖小清,李杨三人都是初中同学,彼此非常的熟悉。
“帅哥”,“美女”的叫法还没像后世一样烂大街,阿猫阿狗都能叫帅哥美女。现在的帅哥美女只针对长得帅和生得美的男女。但是对方长得帅,生得美,一般都是背后评价,除非是男女之间的表白,少有当着人这么说的。这有点像喊人“有钱人”,一般只会在背后说别个有没有钱,不会当着人家的面叫人家“有钱人”,开玩笑除外。
上次在好吃街,廖小清就被王勃“美女”“美女”的叫过两次,今天一来,又被王勃叫了一次,廖小清的心头顿时便有些气,觉得王勃不尊重自己。
“我不信”对廖小清的解释李杨根本不信,因为罗艳丽都能叫美女的话,那一百二十斤的她也可以是美女了,“小清,老实交代,你跟他到底是啥子关系?”
“不信算了”廖小清咬着嘴唇说,很想用手里的钢笔一钢笔插进王勃的后背,“你跟他啥子关系,我跟他就啥子关系”
“嘻嘻,你就装嘛来日方长,我就不信你能一直装下去而不露出马脚来”李杨再次暧昧的一笑。
1999年的四方中学,早恋虽不至于是个绝对的禁忌,但也是禁忌,像很多学风好的学校一样,从上到下肯定是打压的。不过禁忌之所以是禁忌,那就说明它受到了很多人的向往。四中学生间谈恋爱的虽然不多有肯定也只能当“地下党”但是在青春期荷尔蒙泛滥的年纪,男女之间那种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小眼神,小动作,在班上和学校却也非常的常见。
王勃刚才回头的那声“美女好”,不仅让李杨解读成了他和廖小清存在某种暧昧关系,也让他旁边的刘伟产生了同样的判断,以为自己这同桌和身后的廖小清“关系不正常”。
“勃哥,你真牛,不愧是我们班最大的杀手小弟佩服”刘伟再次朝王勃竖起大拇指,一阵挤眉弄眼。
盟主特别加更第二章,送给让瞎子激动了大半晚的“冷风飘荡”,祝兄弟财源滚滚,全家安康,幸福
第170,七班的三大美女
订阅惨淡恳请看dao版的书友高抬贵手,来网站订阅支持一下老瞎吧,拜托了
身后廖小清小声的解释和李杨的戏谑,加上身边刘伟的调笑,王勃都听见了。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那个动作过于孟浪。平日的他也是跟关萍,田芯等成年女性笑闹惯了,习惯成自然,有点“积习难改”。平时,除了为了占便宜而采取的策略性的装萌卖幼,他绝大部分时候的意识都是一个三十几岁成年人的意识,面对不同的对象,比如父母,长辈,他说话的时候会有所注意,但最多也就是在外面加一些晚辈应有的包装,骨子里还是一个成年人的思维。
“以后可要注意了,身边的这些小女生既不是社会上的成年女性,也不是后世的九零后,零零后。她们传统而保守,有些话,有些玩笑还是少说为妙。”王勃在心头暗暗的告诫自己。
班主任肖劲松见班上的学生基本上到齐,就开始发表他新学期的讲话。
“两个月的暑假我想大家都应该耍得差不多了。既然耍得差不多了,那么该收的心就应该收回来了。从今天开始,你们就告别了高一,正式成为了高二学生。高二可以说是整个高中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你们将面临着文理分班的选择,大多数学科的基础教学也将在这一年中完结。高三基本上就是复习做题。所以实际上,各位能够真正学知识的,也就剩下这一年,因此无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肖劲松一开始讲话,教室里顿时就安静了下来。对新学期的好奇,对高二年级的向往和恐惧,分班的抉择,让所有的学生,包括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几个调皮捣蛋的差生都听得比较认真。
只是除了王勃。
王勃当然不是因为前世听过一次肖劲松的“开学演讲”才听不进去。而纯粹是因为肖劲松的这些话,也包括他以后会说的很多话,对经历过一次的他来说都乏陈可善,没任何意义。一个人讲话。什么时候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有四点,第一,你很有钱;第二,或者你很有权;第三,你要么很有才。有口才,有学识,说一些人家没听说过的见识和道理;第四,大家是很好的朋友,愿意倾听,哪怕你说得很没水平。
学生之所以听老师的话,基本上是基于第二点跟第三点,老师的权威加上他们高过学生的知识与见识。
但肖劲松对目前的王勃而言,一二三全不占优,肖劲松也不是他的朋友。他便没那兴致听对方的“陈词滥调”。
于是,如同身边的刘伟一样,王勃表面做出一副仔细聆听的姿态,私下却是一心二用,开始用目光打量起班上的这些十几年未见,还年轻得可爱,也幼稚得可爱的同学们。
王勃首先打量的是班上的美女,这基本是一种本能。
王勃所在的高2001届一共有九个班,他在七班。七班的成绩在全年级排不算最好,成绩最好的他上学期期末考试在全年级的排名也只能排在十名左右。但是七班的美女却是最多。
然而在前世。王勃对于班上的几个美女却没什么感觉,完全感觉不出廖小清,孙丽这些全年级男生公认的美女有啥子漂亮的。那时,王勃这个“土农民”眼中的美女只有两个:一个是九班的梁娅。另一个是八班的一个他至今不晓得名字的女生。
这当然是他的“傲慢与偏见”,或者叫“灯下黑”,也可叫做“家花没有野花香”。
而等王勃大学毕业,进入了残酷竞争的社会,他的世界观,审美观也慢慢定型之后。他才恍然明白曾经的高中,昔日的大学,自己究竟错失了多少美丽的风景
以后世一个成年人的眼光看来,王勃班上的美女至少有三个:孙丽,廖小清,和曾思琪。
廖小清离王勃最近,王勃和她也算最熟,奈何廖小清就坐在他的屁股后面,除非他后脑长眼,或者完全不给肖劲松面子。王勃的后脑无法长眼,班主任说的对他而言虽然是陈词滥调,但是面子还是要给的,王勃就只有暂时放弃对廖小清的鉴赏。
距离王勃第二近的是孙丽,但是孙丽也在王勃的后排,而且隔了两列,更不好观望。这个时候,王勃就有点后悔当初坐到中间来了。他进高中的时候身高就有一米七五,在班上二十几个男生中起码能够排进前三名,按理应该坐在最后的。七班的坐次基本上也是按照高矮来安排的,但因为王勃有一百度左右的近视,他给肖劲松说了后,肖劲松就将他提了几排,安排在了中间靠前的位置。
这样,唯一能够让王勃不用摇头晃脑就能够放心打量的就只有坐在隔壁一列,顺数第二排的曾思琪。
而曾思琪,也是重生到现在王勃第一次看见的美女。
说起这曾思琪,在王勃的班上,跟孙丽和廖小清比起来,其实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个女生。前世的王勃,如果无聊的时候,偶尔还会瞟几眼孙丽和廖小清来放松下心情;但曾思琪,他却少有去打望偷窥,因为在前世的王勃心目中,曾思琪根本就不能算是美女。
但曾思琪的确是一个美女,班上的不少男生都暗自喜欢过曾思琪,据王勃后来的观察总结,自己的同桌刘伟就迷恋过对方。
曾思琪中等个子,比孙丽和廖小清都要矮一点,大概一米六,一米六一的样子。五官小巧,脸略微有些圆,肤色介于孙丽和廖小清之间,既不像孙丽那么白得耀眼,也不是廖小清那种健康的小麦色。
像所有的四中女生,曾思琪常年都留着齐耳短发,但她的齐耳短发却有些与众不同,像两块黑色的西瓜皮,倒扣在两颊边,为她增加了不少俏皮味,同时又不乏邻家女孩的感觉。
曾思琪的性格在班上属于非常安静的一类,说话也细声细气,温温柔柔。在王勃的印象中,这女生从未大声五气说话大声的说过话,总是轻言细语,也从不与人争吵,算是性格相当好的女生。
王勃对曾思琪的印象有三个。
其一,便是曾思琪的笑容。前世的王勃对曾思琪没什么关注,但等他毕业进入社会后那些夜深人静的夜晚,每每忆想昔日的美女同窗,曾思琪的笑脸便经常跳进他记忆的脑海。曾思琪的笑容毫不夸张,同学三年,王勃从未见过她放声大笑的时候。虽不至于笑不露齿,但给人的感觉却总是比较克制,即使是开怀大笑,也会有所保留。厚薄适中的嘴唇微张,露出几科白白的牙齿和一条红色的小舌头,微笑中带着一丝狡猾跟调皮,略微又有些羞涩。
总之,每当想起曾思琪的这张笑脸,王勃都会感到平静和温暖,那年少的时光,那逝去的过去,淡然而美好。
第二,就是曾思琪的穿着。这女孩儿,似乎对白色t恤特别的钟爱。在王勃的印象里,整个夏天,对曾思琪来说放佛就成了白的世界。白色体恤带几个英文字母,白色体恤带彩色的卡通图案,白色体恤加一张风景画,甚至一些看不懂的艺术家抽象的艺术创作都能在曾思琪的白色t恤中找到。
除了穿着白色t恤的曾思琪,在王勃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