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俗人一枚- 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子安,你可是让《萌芽》红火,大卖,让‘新概念作文大赛’在全国中学生当中进一步深入人心,再创辉煌的关键性人物啊!可不能在这种关键时候给我掉链子呐!”赵长天看着那个一动不动,头发梳得溜溜光,但却没什么表情的藏青色背影,心中长呼。
几个评委,都是文坛的知名人物,也不可能在走廊上站得太久,影响考生的发挥,观察了一下坐在教室中央的那个在初赛中一鸣惊人,在复赛中很可能现原形的小家伙后,就悄悄了离开了,去到了走廊尽头的办公室休息。
而评委们到了办公室后,立刻有些炸锅,开始叽叽喳喳的谈论起来,讨论的对象不用说,自然就是王子安了。
有的说明显卡文了,有的说一看就遇到麻烦了,还有的说如果那小家伙写不出来,或者写出来了,和初赛时候的水平差距太大该怎么办?水平差距太大,或者行文的文风完全大相径庭,不是一路,那无疑证明了对方初赛是抄袭或者有人代笔。那么,他们还需要给他颁奖吗?因为按照去年的惯例,只要入围了复赛,至少就要给个安慰奖,也就是二等奖。
然后,几个评委开始就要不要给安慰奖议论起来。有的说要给,人家大老远的从中国西南跑到魔都参加比赛,连个安慰奖都没有,实在有点寒心。有的却说既然明摆着是抄袭或者代笔,怎么还能给奖?应该毫不犹豫的揭发出来,杜绝这种丑陋的恶习,还文坛一个朗朗乾坤。
“诶诶诶,各位,我咋听你们都在看衰那王子安,就没一个看好他的嘛?”一直笑呵呵,但是没发言的前文化部长,现任复赛评委会主任王猛用手指“咚咚咚”的敲了敲桌子,发言道。
“王老,感性上我们当然想看好,但是理性上,却实在难以看好。《谈革/命》这种涉及宏大主题的文章,实在让人难以相信是一个17岁的孩子所作。”魔都作协主席叶醒摇着头说。
“王猛老师,即使那《谈革/命》是那王子安所写,估计也少不了其他人的帮助,在长时间,查阅大量资料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复赛只有短短的三个小时,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一篇高质量的,完全不知道题目的文章出来,难,相当之难!所以,即使那王子安能够作出来,文章的水准和成色,我觉得大家都应该有个心理准备,不要抱太大的失望。不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帝都作协副主席,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选提醒众人说。
叶醒和曹文选一发言,立刻得到了其余人的附和,都说他们也很希望见证一个天才作家的崛起,但是事实证明,在目前华夏大地这片有毒土壤之上,体制不改,以应试教育,考试分数为导向的考试制度不改,是很难开出什么天才之花出来的,即便有,也早早的被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风气的合力给联合绞杀了。
于是乎,众人又开始兴致勃勃的议论起当下中国的教育制度来,自然是批判居多,几乎没人点赞的。又说到目前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便是突破传统教育制度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只要在写作上有过人天赋的考生,那就降分,甚至破格录取,不拘一格降人才。
几人对自己亲自参与并见证突破中国教育制度藩篱的尝试聊得起劲,在场资格最老,当官也曾经当得最大的王猛只是听,没怎么发言,待众人的议论告一段落后,这才呵呵一笑的说:
“呵呵,人嘛,总是应该光明一点。不管怎样,我觉得在王小子的复赛文章出来之前,我们大家还是应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中国的这块土地因为历史的原因尽管暂时有毒,但不见得开不出天才之花。刚才我仔细观察了一下那王子安的面相,不像是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我倒是蛮期待王小子最终的文章的。小赵,待会儿复赛完了之后,你把王子安的文章拿过来,我亲自给他评阅。”王猛对《萌芽》的主编赵长天说。
“行,王老。等——”
“主编,那王子安提前一个小时写完了复赛文章。现在已经提前交卷,离开了考场!”一脸带笑的赵长天还没说完,就被一个匆匆冲进办公室,充当监考老师的杂志社编辑打断。
———————————————————————————————隆重感谢“铁棒撸成针”“我真是石头”两位老弟各1888起点币的厚赏!
感谢“anyi96”老弟588起点币的!
一并感谢铁木仙尺,峰1行,被遗忘的眼神,明明就123,将谋风火,魔法门wog,风中狼舞,片片黄页,淘气洋洋的爸爸,cheng787,11位兄弟姐妹的慨慷解囊!
谢谢所有订阅,投和投的朋友!


第586,复赛4

月底了,向大家求和……
————————————————————————————————
“什么?王子安提前一个小时交卷?小苟,他……他写了多少字?文章的标题是什么?”赵长天大吃一惊,拉着编辑部的年轻编辑小苟说,心头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完了!这小家伙这次多半要现原形了!”
“写了好几页稿子,估计不下三千字!文章的标题是《说民/主》!”站在主编面前的小苟兴奋的说,眼中冒着崇拜的目光。
“什么?《说民/主》,又是这种宏大主题?”一直对王勃的初赛文章持怀疑态度的魔都作协主席叶醒双目大张,不可思议的说。
“两个小时,三千字,还要加上构思,这种写作速度,很快啊!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保证质量。”北大教授曹文选也是一脸疑惑的说。
其他的几个评委,也是一脸疑惑,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连说怎么可能。
听到小苟说那王子安竟然又写了一篇政论型的杂文,而且一写就是三千多字,赵长天已经快要沉到底的心情转瞬间又起死回生,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小苟,你赶紧去把王子安的那篇作文拿过来——这样,你干脆喊上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在公证人员的见证下把王子安的复赛文章去学校门口的复印店复印个七八份,全部拿过来,我和几位评委老师要现场对王子安的这篇文章进行评审。”《萌芽》主编赵长天急忙吩咐小苟说。
“好的,主编,我马上就去办。”激动而又兴奋的小苟猛的点头,然后,如一阵旋风一样的跑了。
“王老,姜还是老的辣!这次看来还真有可能被您说准了。我们今天,很有可能见证一位文坛奇才的崛起!”满面红光的赵长天对王猛说。
王蒙依旧张嘴露出他那标志性的呵呵笑,但这时,面对赵长天的恭维,一直对王子安抱有强烈信心的他却难得的谨慎起来,摇了摇头的说:“天才的结论还下得太早。呵呵,还是要看了文章再说。”
在胸口戴着国徽的,魔都公证处公证人员的见证下,小苟以最快的速度执行着主编的命令,没要十分钟,王勃的复赛文章就被他复印了七八份,一人一份的交给了在办公室等待的众评委。王猛,赵长天等评委一拿到王勃的文章,立刻迫不及待的品读了起来。
作为王勃精心炮制,用来扬名的改良精进版“韩三篇”的第二篇《说民/主》,不论文体还是文风,都跟初赛文章《谈革/命》一脉相承,文采依然飞扬,用词仍旧老道,讽刺,挖苦还是一如既往的辛辣,酣畅淋漓,几个评委感刚刚看了个开头,便有人忍不住出声叫好:
“好!漂亮!这句实在是漂亮!”
“不错,这个比喻用得妙!”
“好好好,这小子,年纪虽小,但心怀家国,国之栋梁,国之栋梁啊!”
“……”
叫好声此起彼伏,几乎所有人,包括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王猛,都陷入在王勃那一气呵成,犹如行云流水一样嬉笑怒骂的说理当中。
当然,这并非说王勃的这篇《说民/主》就真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比鲁迅都还牛。事实上,在他们看过的有关对“民/主”的论述中,他们见过比王勃说得更好,更精妙,理论更为扎实的论述,而且《说民/主》里面的一些观点,他们也并非完全赞同。
可是,对一个仅仅只有17岁的高二少年来说,能在“革/命”,“民/主”这种成年人才关注和涉及的宏大主题上看得这么清,说得这么透,王勃却是第一个!
这小孩实在是太成熟了,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见识,学养,对社会本质的洞察力,跟他的同辈们比,甚至跟绝大多数成年人比,都只高不低!
然而,惊讶,感叹,甚至佩服过后,众人又先后冒出疑惑,一种跟初见《谈革/命》时差不多一模一样的疑惑:
这篇《说民/主》真的是王子安所写吗?而不是有人给他提前准备的腹稿恰巧在复赛中用上了?无论如何,两个小时之内写出这么一篇三千字以上的恣意飞扬,文气十足的说理性杂文,即便是他们在场的这七八个评委,也写不出来!
五六分钟后,王勃的复赛文章被七八个评委们看完了。几个评委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下结论——文章当然是绝对优秀,绝对精彩,这毫无疑问,但是,还是那个问题:
这……是他本人写的吗?一个17岁的孩子,真的有这么成熟,有这种惊人的天赋?
在场的每个人都清楚,王子安在复赛中的这篇《说民/主》一出,肯定是轰动全国文化圈和教育界的大事,这“小朋友”也肯定会一举成名,名利双收!他们今天的判断和结论,关系到一个人是一飞冲天,成为青少年的新时代文化偶像;还是跌入地狱,被全国人民鄙夷,唾弃的反面教材,都将由他们今天的判断所决定。所以,再怎么慎重都不过分。在即将下结论之前,即使一直支持,看好,相信王勃的复赛评委会主任王猛,也不敢直接板上钉钉,盖棺定论的说,这文章,就是那王子安所写,代表了他真实的水平!他真正的水准,文采,才气就有这么强,这么猛,犹如跟他同名同姓的那个“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王子安转世还魂一般!
《萌芽》的主编赵长天放下手里的文章,将目光看向中国作协主席铁琳,问:“铁主席,你的意见?”
“文章绝对是好文章,但是由一个17岁的高二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写一气呵成的出来,对我而言,实在是有些难以置信。”铁琳说。
“叶主席,你的意见呢?”赵长天又把目光看向魔都作协主席叶醒。
“我的意见跟铁主席一样,对文章的真实性持保留意见。”叶醒直接道。
“曹教授?”赵长天把目光看向北大中文系的教授曹文选。
“按理说,王子安在考场上没有任何舞弊的通过了考试,写出来的文章,我们应该按照文章的真实水平进行评分,给予一等奖。但是,铁主席和叶主席的怀疑也很有道理,如果我们给予对方一等奖,就算是对那王子安的官方认可。如果以后发现对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或者说就此昙花一现,泯然众人,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怀疑,那我们这些作为评委,成就对方名声的,肯定首当其冲,难辞其咎。
“唉,这王子安也是,复赛的时候,稍微写一篇过得去,水准不失太多的文章就行了嘛。凭借他的那篇《谈革/命》,也足有让他获得一个一等奖的席位。偏偏用力这么猛,倒是把我们几个老家伙弄得不上不下,不晓得该怎么办了!”曹文选摇头苦笑说。
实际上,曹文选说的其实也是事实。在座的都是文人,都知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道理。历史上几乎所有名垂千古的好诗词,好文章,都不是在考场上写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主要的目的是对初赛者的文字能力进行现场测试,以防作弊,并不一定要拿复赛作文来评奖。而实际的结果表明,基本上所有参赛者的复赛文章,都没有初赛文章那么优秀,达不到初赛文章的水准。
现在,在几个终极评委的面前,却活生生的出现了一篇可以跟初赛文章相提并论,毫不逊色的复赛作文,这一反常的情况,想不引人怀疑都难!
难道这王子安真的是初唐大诗人“王勃王子安”借尸还魂?有人不禁开始联想。要知道,王勃的那篇名传千古的骈文《滕王阁序》就是在一次赴宴的过程中,被主人现场邀文。才情勃发的王勃王子安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几乎毫无停顿的写出了这篇流传千古的应景华章《滕王阁序》!
曹文轩这么一说,其他人都深有同感,一起也跟着摇头苦笑起来,说着那王子安真的是给他们出了一个好大的难题!
然而,不论难题也罢还是什么也罢,也不能一直拖着,总要想一个妥善的,能够服众的,能够充分证明王子安才华的解决办法来。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当中,几个评委,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思广益,你一句的我一句说起各自的解决之道来。
最后,经过近十分钟的讨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办法被想了出来,那就是:
加赛!
如同去年因误点错过了复赛时间的寒冷所受到的待遇一样,在现场由评委当着他的面出一题,对王勃进行额外的加赛!


第587,加赛

求,求……
——————————————————————————————
王勃和唐素珍两师生正在考场外的大楼前优哉游哉的聊天等人。聊天时,唐素珍自然而然的问到了王勃复赛的考题和他写的文章,王勃将三个考题都说了说,最后将那篇在心头背得滚瓜烂熟的文章几乎一字不差的向唐素珍背了一遍,当即听得唐素珍双目放光,异彩连连,神情激动而又兴奋,一连说了无数个“好”字!
“加餐加餐,王勃,今天晚上一定要给你加餐!”激动无比的唐素珍冲王勃道。
“唐老师,我还想喝酒,最好喝点上海啤酒。”王勃趁机提出要求。好几天没喝酒了,他馋得不行。
“喝喝喝!我也喝点。”唐素珍点头说,难得的豪爽。
听了王勃复赛文章的唐素珍完全放下心来。王勃的复赛文章,跟初赛文章如出一辙,不相伯仲,她如果是复赛评委,肯定也是有多高分就给多高分。
“在自己的手中,竟然出了一个‘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而且是一位非同凡响,文章的质量超出同辈甚多的一等奖获得者!王勃,他很可能像去年松江二中的寒冷一样,名字传遍全国。母以子贵,师以徒尊,自己作为全国红人,少年文学天才的语文老师……”唐素珍仅仅只是想了想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情形,心头的激动,兴奋便再一次勃发,完全无法淡定。
心头笃定的两师生轻松的聊着天,畅想着以后的打算。唐素珍笑问后天下午,他将如何面北大,清华,复旦,南大,南开等全国一流名校朝他抛出的橄榄枝,这么多名校,他到底钟情哪一个?原因很简单,十几所一流高校联合《萌芽》主办“新概念作文大赛”,除了面向新世纪,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窠臼外,还有培养,发掘具有文学天赋的好苗子在内的考量,所以,对那些一等奖获得者的考生,主办方各大学招生处的招生人员在颁奖过后都会进行接触,面试,进行高考降分,甚至直接破格录取的优待。去年的不少一等奖获得者就是这样用一篇文章回避了残酷的高考,直接撬开了名牌大学大门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在后面几年越来越火,名气越来越大,对中学生,尤其是作文写得不错的学生形成无上的吸引力,与其说是一等奖这个名头,不如说是他们更看中不用高考就能直通大学的优势。
而就王勃初赛复赛所写的这两篇文章所展现出的超人一等的文学才华,这些名牌大学要是不去抢他这颗风头正劲,冉冉升起的文学之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