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sparc处理器架构的计算机,别看其名声不显,似乎没有x86和arm这么出名,但却是深入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尤其是在嵌入式和服务器两个领域,sparc处理器的优势非常明显。工业控制、军工电子、空间应用,这些都是它的主场。除此之外,它的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以及高性能,更几乎是为高端服务器量身定做。
早在1995年intel还在生产奔腾cpu的时候。sun公司就已经推出了64位、频率高达167mhz的ultrasparci处理器。至于说后来intel和arm架构大行其道的多核心,也不过是sparc玩剩下的东西而已。
当然最重要的是sparc架构处理器。它的源代码是开源的。
陆歌在心里当然有自己的判断,高性能、高可靠性和灵活的嵌入式应用。可以说sparc处理器简直就是为军用量身打造的一样。
但现在的关键是,国内在sparc处理器上面的研究太少。实际上别说目前还不发达的国内了,就算国际上对sparc的架构研究都不深入。1992年sun公司才推出一款比较成熟、市场反应不错的microsparci处理器。
至今,sparc处理器的计算机架构面世连十年都还不到,真正有发展不过三四年时间。在这个领域,可以说大家都还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在周硕看来,说不定自己会比sun公司更有优势也说不一定。
“我能看一下,泛翰集团目前的研究成果吗?”陆歌搓了搓手,有些兴奋的看着桌子上的设备。
周硕点了点头。随手指着桌子上一堆零散的设备,打开了一个箱子说道“这是我们正在研发的车载电脑系统,使用的是汽车电瓶直接供电。这款车载电脑可以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同时监控汽车的多个传感器。比如说发动机状况,行驶里程数,胎压、传动和电量等数据。如果有电子地图配合,还可以进行gps或者惯性导航。再有两三年的时间,数码摄像技术小型化之后,还可以提供倒车影像。车周全景合成……”
周硕介绍完看起来好像一堆零碎配件的车载电脑,接着指向一个正方形的机箱说道“这个是我们开发的网络数据服务器,安装oracle、sql或者是专用的数据库软件均可。我们目前正在开发一种xml数据库技术,非常适合网络传输的使用。在处理小型数据方面。拥有非常大的优势。”
“陆上校再看这个——”周硕拿起一个四英寸大屏幕的掌上电脑,说道“这是一款信息接收终端,配合数字网络可以访问网络服务器。实现数据的上传和下载。同时自身也有一些基础的功能,比如说阅读、输入、访问网站之类。而且这款pad安装了java虚拟机。可以直接使用java语言进行编程开发……”
“这是我们正在研究的一款工控系统,是与赵襄市第一机床厂进行的合作研发。工控的操作系统比较专业。所以目前的进展不是很快。”
……
周硕将桌子上的一堆设备完整的介绍了一遍,他在sparc架构上面花了不少心思,也做了很大的投入。像车载电脑这类电子产品,原本历史上使用的都是arm或者x86架构。不能说这两种就一定比sparc架构不好用了,但可靠性、性能和系统专业性上肯定不如sparc架构更好。
只不过arm和x86本身拥有海量的应用,及早的抢占了市场形成独霸的局面,这才把sparc架构计算机挡在了外面。
如今周硕既然抓住了这棵救命稻草,当然要充分的挖掘它的实用价值。和arm架构的系统比起来,怎么说sparc毕竟和java系出同门不是?就算用虚拟机技术,也是比arm适应性更好。
陆歌边听边连连点头,这里面他最关心的还是系统的完整性。虽然有这么多样品,但毕竟还是虚拟出来的sparc环境,不管是软硬件总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周总,我现在最关心的有两件方面。”陆歌等周硕说完,这才得空插话道“一是sparc架构的硬件体系,主板、内存和数据存储设备,这方面是否已经有成熟的配套方案?二是sparc架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而不是现在这样相对简陋的嵌入式系统。”
“部队上使用的软件我们可以自己开发,但如果每一种设备都要把应用软件重新开发一遍,那这个投入可就太大了。所以有没有通用性好的操作系统,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了。”
周硕闻言微微笑了笑,转头用探寻的眼光看向了鲍岳桥和秋君。两个人也是对视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陆上校的问题,还是由我来说吧。”秋君站了出来,从会议桌的边缘拉过来一个笨头笨脑的笔记本。
如果从做工和设计上来看,这个笔记本一准是卖不上价的次品。设计上显然这个笔记本没有考虑什么易用性、便携性之类的问题,纯粹就是一个长方形的扁盒子。它外壳用的abs塑料透着一股廉价味,好多结合处还能看到缝隙和毛刺。若是从份量上来看,说不定要有个十斤八斤不可。秋君一开机,就能听到刺耳的风扇声,顿时开始嗡嗡作响。
“sparc处理器虽然还没有完成全部的设计,但这台电脑还是配置了一块试做版的t1处理器。虽然问题还比较多,但已经可以勉强用来尝试搭建sparc架构了。”
秋君说着,从笔记本的边缘搬动了一个卡扣,整个键盘和一大块面板就翘了起来。他熟练的把键盘掰开,放在了桌子上,指着笔记本计算机里面说道“陆上校请看这里,这就是t1处理器的芯片,这里是负责内存和cpu数据交换的北桥芯片,这里是负责闪存与内存、外设与闪存之间数据交换的南桥芯片。这里是512m的nand闪存,这边是32m的内存……”
秋君将笔记本里各个部位的芯片都是做什么用的,一一的指给了陆歌看。虽然cpu架构不同,但凡是计算机总体结构都是差不多的。cpu、内存、数据存储设备和外设,这些东西差不多都要有。而把这些设备连接起来的平台,也就是主板了。
计算机架构做起来说难也难,说容易其实也容易。主要就是在这个主板的设计上面,一块好主板不仅可以把各种设备连接起来,还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主板的带宽决定了系统性能的瓶颈,主板的布线决定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主板的扩展能力决定了系统的多用途……
幸好这对周硕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他在重生之前就曾主持开发过sparc架构的网络数据服务器。虽然是从sun公司直接购买的成套解决方案,但中国人嘛自主吸收的过程总是少不了。
整个主板他虽然不可能全部设计下来,但整个框架和指导思想还是熟悉的。好在精简指令集的sparc架构,主板南北桥芯片并不复杂。而且有了关键的数据以及结构和设计思想的指导,先凑合出一个能用的系统来倒也没那么麻烦。
虽然这台笔记本里面的配件很明显都是些将就用的货色,看起来虽然不算粗制滥造,却也说不上是有什么整体设计。但陆歌还是看的津津有味,因为这确实是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所有功能都已经完备。
随着计算机的运转,很快这台笔记本计算机的屏幕上就显示出了一个命令符界面。
秋君指着屏幕说道“陆上校您看,这就是我们开发的操作系统——六耳unix。”(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章 请求
“这是基于unix设计的操作系统?”陆歌认真的看着计算机的屏幕,仿佛那上面有朵花一样。
秋君点了点头,承认道“是的,基本上就是在unix发展起来的sparc版本。这个系统是老鲍设计的,可以让他来说说。”
鲍岳桥今年还不到三十岁,皮肤是三个人里面最黑的。不过和求伯君有些胖、王江民有些瘦不同,他的体格倒是健壮的不像一个程序员。
长时间的脑力劳动让他的发际线显得有些靠后,额头又大又圆,小眼睛上带着一副粗框眼镜,说实话他的外表绝对算不上帅气。
但是当他站在计算机前面的时候,猛然间就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他的大额头凸显出了他的睿智,他的小眼睛放出了精光。鲍岳桥扶了扶他鼻子上的粗框眼镜,认真起来的气势竟然让陆歌有些紧张。
“这个操作系统的名字叫做六耳unix,因为t1芯片是要准备出口的,所以选择了在美国知名度很高的六耳标志。当然,除了微软的windows,当今世界上其他的操作系统都能和unix拉上关系。但我还是要纠正陆上校一个错误,六耳unix不是基于unix的系统,而是一种类unix系统。这里面借鉴了一部分linux的思想,同时还有一些周总提出来的想法……”
周硕想做什么?其实很简单,六耳unix暂时虽然是一种专用型很强的操作系统,但却不会影响它最终逐渐演变成一个类似“安卓”的系统。
安卓的好处有几种。其一是开源,其二是兼容性好。其三是平台开放。在六耳unix里面,周硕力主移除了涉及到通用公共许可证的部分。也就是gun gpl授权的一些内容。
gun gpl是一种软件发布标准,要求软件发布二进制可执行程序的时候,也必须发布其源程序。软件可以自由的流动、改写和复制,同时不能添加任何限制性的条款。
很显然,这样的软件是不能卖钱的。也就是说,如果六耳unix里面有这种软件内容,那就不能进行商业化。不能进行商业化,也就无法吸引众多软件厂商加入到这个平台中来。所以即使由此导致了软件开发的困难,周硕还是一力要求移除了这部分unix内容。
而linux系统则为六耳unix贡献了网络、多用户、多核心、多任务、多线程等先进思想。周硕专门将在美国的一批六耳软件公司的精兵强将调了回来,费尽心思的通过他们把美国目前最先进的操作系统思想带了回来。
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本来就是有些殊途同归的意思,要不然当初网景也不会脑抽的想去做操作系统。谷歌后来不也发布了基于浏览器的ubuntu操作系统,微软更不会费尽心思的去在浏览器市场想要称王称霸。
这些原六耳浏览器开发项目的程序员队伍,经过在美国呆了一年多之后不论是眼界还是能力都大幅提高。在鲍岳桥的带领下,只两三个月就拿出了目前这个大致成型的操作系统。
即使初始版本的六耳unix系统不会有太出色的表现,但周硕相信只要有了这些特点,最终六耳unix未必不能代替历史上安卓的成就。
同时即使是这样简陋的一个操作系统,在鲍岳桥的解说下也让陆歌吓了一跳。
国内不是没有人做操作系统的。比如说鲍岳桥之前做的ucdos项目,目前类似的dos国产化项目有很多。但这和从头编写一个操作系统不同,只是在microsoft dos系统上加了一层壳而已。
像是这样的操作系统项目,就算是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牵头搞一些超算的时候。也不会想要从头来过。早期国内的超算,用的都是ibm的aix系统,后来则大多使用的是linux系统。最多也就是在这些系统上做一些小改动。像六耳unix这样的大手术,是万万做不来的。
原因很简单。没有经济效益。为了几台超算之类单独开发个操作系统,这未免太不划算了些。要搞推广。自家手里又没有硬件体系,结果还是肯定打不过人家x86系统。
所以说,当陆歌了解到泛翰集团在六耳unix上的投入之后才会这么吃惊。因为只要六耳unix不是做出来玩的,那就一定意味着泛翰集团有一个极为庞大的计划——以至于能够为一个操作系统成长提供足够的养分。
这些养分包括一个独立于x86体系的新计算机体系,包括一个新的市场应用领域,包括一个软、硬件联盟,当然也包括上千亿的投资——美元。
“周总,我能把这台样机带走吗?”陆歌再三确认了一遍,这确实是一种新架构的计算机,谨慎的问道。
“当然没问题。”
周硕倒是没有想太多,就算要和部队合作,也要先提供一个样品不是?何况这个笔记本电脑连概念机都不算,t1芯片的制程上不去,频率上不去,主频只有30mhz左右,而且还极其不稳定。主板的设计倒是没问题,但南北桥芯片也就是对付事。操作系统运行起来缓慢就不说了,运算量一上去或者执行点复杂的程序,几乎三五分钟就会死机一次……
就算陆歌不说,这款半成品也早就已经该淘汰了。从帝都那边传回来的消息,硬件上接近80%完成度的工程机已经制作完成,没有几天就能送到绣城来。
“好,那请借我一部电话。”
陆歌在鲍岳桥的指导下,将已经拆开的笔记本计算机装了回去。然后抓起周硕递过来的手机,想了想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
“处长,我是陆歌。”
“对的,我现在在绣城泛翰集团,已经和周总联系上了。”
“是这样的,我这里有个情况需要向您汇报。”
……
陆歌打了一个很长的电话,直到周硕的手机已经开始烫手,而电量提示也频频响起的时候,他才挂断了电话。
陆歌将电话还给了周硕,低着头沉思了起来。将在这间会议室短短的时间里,看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回忆了起来。
同时,他还想到了脑海里记住的泛翰集团资料。目前中国最先进的芯片生产线、以及中国最先进的单晶硅生产厂,还有世界最先进的光刻机生产线,中国最大宗的高科技电子设备出口商,国内规模第二大的高科技产业园。
还有周硕本人或许是目前中国最富有的身价,或许是中国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或许是国内最舍得投入的大学校长……
想到这些,陆歌不由自主的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喃喃的说道。
“周总,现在说sparc架构的计算机在c3i、甚至是解放军现代化建设上有多少作用,恐怕还是为时尚早。但哪怕总参、总后、国防科工委最后经过研究讨论,没有使用你们的技术——我也要说,你们真的是中国计算机未来的希望。”
“陆上校过奖了,我们……”
“不,请听我说完。”陆歌阻止了周硕的谦虚,接着说道“我这个上校,其实在帝都算不得什么。在部队里,在机关里有很多比我还优秀以及重要的领导、同志。我在这里只是以一个解放军军人的身份,恳切的请求你,一定不要放弃在sparc架构上的努力。即使这次部队上没有采用你们的设备和技术,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们能够成长到和国外同行们同样的高度,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国防想来也不会这么穷了。”
“我希望、希望,有一天我们中人,能够用上我们中国人自己生产的高性能电脑!”
“希望我们中国的导弹,不再因为电子技术不如人,突防过去却只能击中错误的目标。”
“希望我们的飞机、坦克、战舰都能用上我们自己的芯片,不再担心战争一起,敌人一个指令就瘫痪我们的武器。”
“说实话,我没有什么权力去要求你们做什么。我这些话也不是什么命令,或者暗示。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请求,做的一个梦吧……”
“陆上校,不要说了!”周硕收敛了脸上的笑容,严肃的伸出手,用力的握在他的手上,沉重的说道“我也坚信我们的国家能够富强起来,等中国经济强大了,我们的国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