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高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娱高手-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中年后的郭靖和黄蓉让人很难有喜欢的心情,但少男少女时代的这两位,无一不是风靡万千的主角。

地球上,整个华人世界,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认识“郭靖”和“黄蓉”这两位。

但是现在,赵星驰居然在土星上刚好发现了这一对鸳鸯。

巧合的程度,堪比天上掉馅饼的几率,但是居然还是巧合了,赵星驰能说什么?他一度怀疑这是小说里面的郭靖和黄蓉也穿越到了这个世界,然后和他来一场史上第x混乱的狗血凌乱剧情。

良久之后,赵星驰感叹道:“这是老天让我把这两位写成一本小说啊!”

赵星驰和四联出版社达成《明朝那些事儿》、《品三国》的出版事宜之后,考虑过接下来该写什么书好。地球上的各种畅销书太多了,他对此很纠结。或者,他暂停写书计划,等两本历史小说全部出版,他功成名就之后,转职混混娱乐圈再说。孙杰伦随便开一场演唱会就几百万、几千万的赚,说明娱乐圈还是很有赚头的。

成为名作家,然后用地球上的歌曲捧出几个天王天后来,最后开演唱会、走穴、代言、出专辑、拍电视剧、拍电影等等各种捞金。

不消一两年,保证大赚特赚。

不过现在好了,既然这两个主角都冒出来了,其中一个还成为了他的读者和半个粉丝,那接下来就把金大侠的那些武侠名著誊抄过来,先试着做一个横跨历史、武侠两大小说版块的作家,然后再说其它。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大侠的十四部武侠名著,整个华人世界耳熟能详,甚至老外都有很多武侠发烧友。金大侠也凭此成为了最知名的华人作家,同样也是最赚钱的华人作家。

各种影视剧翻拍、改编,多达几百部。

改编成电影,每每上映都是观者如云如雨。

改编成电视剧,一版之后再版,再版之后三版,三版之后四版、五版……,很多次版本被人吐槽,但一经播出,收视率就是居高不下,读者是一边看一边骂,不亦乐乎。制作单位也是一边受一边继续拍、继续改,死不悔改,然后大捞特捞。

最后,你好我好大家好。

尤其是在八十年代的香江,有一个电视台是tvb,每次被对手打得一败涂地的时候,立即改编金大侠的这些武侠小说,然后一经播出,马上就干翻对手。

赵星驰一个八零后,从小就是看着金大侠的武侠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长大的,然后读了书之后开始看盗版,接着购买精装版全集,翻来覆去的看,爱不释手,每看一次就回味一次,回味无穷,深深的为之着迷。

《射雕英雄传》,赵星驰很快就决定了先将这部写出来!

 第三十五章 火爆销售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这话在做买卖的时候一点也不假。

你的产品不行,或者是质量不行,或者是价格不行,老百姓的心里头有一杆秤的,他们会敏感的分辨出来,然后掉头离去,弃你的产品如敝屣,让你不得不提升产品质量,不得不降价,否则就让你亏血本。

除非你搞垄断。

除非你只是做一次就走人,以后再也不干这一行了。

卖书,虽然卖的是文化,但其实也是一种商品,所以卖得好不好,你就必须得让老百姓满意。

赵星驰不是做一次就走人的人,四联出版社家大业大,同样不是做一次就关门的地方。

所以,对于老百姓的认可,两者都是非常在意的。

首日销量一万册,这是一个可喜的成绩,但也有可能是图个新鲜,或者受到了宣传的影响,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成绩。

第二天开始,新鲜度和宣传力量都大幅度减弱,这个时候还想要卖出好成绩,那就得看老百姓的口碑了。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赵星驰在忐忑的等待着;钱敏丽在忐忑的等待着;赵卫国和林宝伊在忐忑的等待着;四联出版社内,严敏俊在等待着……

11月28号,《明朝那些事儿》次日的销售数据反馈到了四联出版社手上。

“社长,大喜!大喜啊!”秘书任志文拿着数据一脸欣喜的跑进了严敏俊的办公室,激动的大喊道:“次日销售量两万三千五百册!”

“什么?”严敏俊惊得整个人都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伸手抢过数据。

鲜红刺目的数字“两万三千五百”刺激得严敏俊双手都在颤抖,他一拍桌子,高声喝道:“好!痛快!”

而当这个数据被赵星驰得到之后,赵星驰同样是高兴的跳了起来,他终于走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不容易啊,反反复复,《明朝那些事儿》终于要开始爆发出属于它的能量了。

钱敏丽和他正在星伊玩具公司工作,听到这个消息,先是呆了一下,等到反应过来,突然“啊”的惊声尖叫了起来,然后跳了起来,给了赵星驰一个袋鼠抱,整个人像袋鼠一样挂在了赵星驰的身上。

赵星驰顿时哭笑不得,没想到钱敏丽居然还有这嗜好。

第三天,《明朝那些事儿》再次爆出了销售佳绩,达到了两万八千册。

第四天,销售突破三万册。

第五天,似乎是厚积薄发,《明朝那些事儿》居然狂卖五万册!

……

……

到12月10号,《明朝那些事儿》上市两周之后,总的销售成绩已经高达五十万册!

四联出版社首印五万册,在这个数据面前就像是一颗石头扔进大海里,水花都不会飘一个,不得不从第二天就开始加印。

刚开始,四联出版社还谨慎的很,只是加印了五万册,总共十万册的印数。

但是,当第二天、第三天的销售数据被反馈上来;当各大书店、经销商开始拨打电话,疯狂叫着要再进五百本、五千本、一万本、五万本《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四联出版社顿时就慌了手脚,然后开始疯狂的加印。

印刷厂甚至开始了加班加点,三班倒来赶工。

很多工人都是既痛苦又快乐着,说痛苦,是因为三班倒已经很久没有过了,一时之间习惯不过来;说快乐,是因为四联出版社难得大方,为了销量,为了更多的大洋,祭起了奖金这个杀手锏。

五十万册,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销量!

在如今互联网兴盛的信息时代,纸质书的销售成绩每况愈下,一本书如果能卖出过万册,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卖出十万册,已经能够称得上是畅销书。五十万册,这已经算是超级大卖的红书了。

更何况,五十万册的销量只是短短两周时间创造的。

一本书上市之后,只要有人出生,每年都会卖出一些,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销量会越来越低,但细水长流之下,总得销量也非常可观的。

两周狂卖五十万册,这意味着《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集的销量会超过百万册!

这个成绩,没人会否认,所有人都只会点头赞同,然后感叹一句:“这成绩,是要逆天啊!”

整本《明朝那些事儿》,预计有七集,每集卖出一百万册,总和起来就是七百万册。这样一算,再算算以后细水长流的销售量,狂卖千万册都没有多大的问题。

过千万册的销量,这个数据如果说出去,铁定在整个国内都将引起巨大轰动!

即便是华夏如今的青年作家旗帜的王寒和陈敬明,他们两个都小说都没有哪一本能够有过千万的销量,有个三四百万册的销量已经是超级大卖,然后被广大媒体大肆吹捧了。

作为赵星驰的责任编辑,严敏俊虽然一早就有预感《明朝那些事儿》会大卖,但是他依然被两周五十万册这个成绩给惊到了,太疯狂了!

严敏俊觉得这个成绩实在是很疯狂,甚至有点逆天。

尼玛,这到底是知名作家还是新手新作啊?

每天的销量都在往上增,两周时间就破了五十万册的销量,这个速度基本山将华夏所有书籍销售的记录都破了一遍。

新人新作最快破一万册的销售记录!

新人新作最快破两万册的销售记录!

新人新作最快破三万册的销售记录!

……

最快破五十万册销售记录!

“看来,我还是小瞧了赵星驰啊,这哪里是下一个陈敬明和王寒,根本就是两人的合体!”严敏俊看着这个成绩,想到了在他手上压着没有推向市场的《品三国》,半响无语。

作为赵星驰的经纪人,钱敏丽直接震惊到麻木了。

首日一万册,次日两万册,第三天接近三万册,第四天三万册,第五天五万册……,每天的销售成绩都将钱敏丽震得不轻,这个时候再看两周综合成绩,不震惊到麻木才怪。

钱敏丽感觉赵星驰是越来越厉害了,她甚至开始相信赵星驰之前跟她说过的那些话:“这成绩逆天了,看来他没有说错,他以后一定会成大大作家!”

赵卫国和林宝伊,作为赵星驰的父母,当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两人同样是半天无语:“这也太快了吧,这样一来,儿子现在不就成了大作家了?”

 第三十六章 热度与反响

《明朝那些事儿》火了,彻底的火了,大红大紫!

互联网上,“明朝那些事儿”成为了热门搜索词,从12月开始便强势登顶千度热门搜索词第一,搜索指数第一。无论是某点本年度最红火的网络小说,还是现实生活中天王巨星们的绯闻和各种爆尿,在热度上都被“明朝那些事儿”给轻松碾压了。

而在“明朝那些事儿吧”内,更能够清楚的知道《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到底有多火。仅仅只是其中一个名为“爆料各自的籍贯,看看明朝到底有多火”的帖子,就完全可以看得出来。

帖子的内容没啥稀奇的。

但是,每一个回复了的账号都在各自爆料自己的籍贯。

从华夏国最北方的黑江、辽沈、内孟,到华夏国最南方的东广、东西,甚至是香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明朝那些事儿》的读者遍布全华夏。

再看贴吧的关注人数和发帖数量,五百万关注人数、一千万发帖量,虽然其中有大量的赵星驰和财大各自的水军,但依然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关注度了。

目前华夏国最火最热的贴吧,毫无疑问要属“大帝吧”,超过四千万的关注人数和超过三亿的发帖量,看上去比“明吧”恢弘大气多了,但要知道,“大帝吧”可是经过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才达到这种程度的。

一个两周,五百万关注人数,一千万发帖量。

一个三年,四千万关注人数,三亿发帖量。

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明吧”要比“大帝吧”牛掰多了!

按照现在这个速度,给“明吧”三年时间,“大帝吧”也只能够在后面吃灰。

赵星驰能够不被《明朝那些事儿》的逆天销售成绩震惊,但也被“明吧”的热度给震惊了,因为在地球上,“明吧”的热度别说达到这个程度了,就是一般的网络小说都比它热多了。

“或许是因为来到这里后和财大出版社战斗过吧!”赵星驰最后只能这样想到。

如果说互联网上的热度很难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来,人们感受不深的话,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的热度,就足以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明朝那些事儿》的火爆了。

《华夏教育报》、《光明报》、《文艺报》、《解放报》、《扬子晚报》、《参考消息》、《南方周末》、《新民晚报》、《文汇报》、《羊城报》、《工人日报》、《华西都市报》、《深川晚报》、《环球时报》、《华夏文化报》、《华夏社会报》、《华夏信息报》、《青年文摘》、《读者》、《意林》、《四联周刊》……,等等等等,全国、各省市的报纸和杂志,几乎一个不拉的全都报道了《明朝那些事儿》的惊人销售成绩。

不少报纸甚至将《明朝那些事儿》的报道做成了主板的头版头条。

甚至,一向来作为政府喉舌的《》,这一次都做了有关的报导,赞扬《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有趣的历史小说,是国内青年作家“金古传奇”先生所著,然后又肯定了这本书的成绩,说在xxx的培养下,国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极大的提高,说明了特色教育的成功……

反正通篇下来,赵星驰是在xxx的关怀和领导下才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这篇报导一出来,除了赵星驰有些受宠若惊之余又有些腹诽之外,全国看到这篇报道的人都被震惊了,尤其是那些自诩为作家的一类人,有一般的文字工作者,有加入了作协的传统作家和青年作家。

记者采访了陈敬明,问他对于这篇报道有啥感想,陈敬明郁闷到不行:“尼玛,我一直在拍摄自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我咋知道?”他一直在忙于拍摄电影,他自己的小说《时代》改编而来,今天是不小心被记者给堵在了片场。

陈敬明当然不会直说,所以他只是错愕了瞬间,下一刻就若无其事的笑着回答道:“抱歉,我很忙的,请让让好吗?”

陈敬明自顾自的离去。

身后,记者们却没有不高兴,反而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已经在心里打好了腹稿:“陈敬明片场耍大牌,无视金古传奇”。

也有记者在赛车场采访了王寒,问他对此有什么感想。

王寒先是一怔,然后冷着一张脸说道:“我有个毛的感想,这关我屁事啊!”

记者心里暗骂,立即打定了主意回去之后把他往臭写,怎么臭他怎么写:“王寒当场表示金古传奇不配”。

第二天,赵星驰就在报纸上看到了有关陈敬明和王寒的报道,一个是无视他,一个是表示他不配。

赵星驰没有和陈敬明、王寒接触过,所以不好下评论两人到底有没有这样对记者表示过,毕竟媒体的尿性,他在地球上的时候就深有感觉。

赵星驰很快就将这样的报纸给丢到了一边,然后拿起那些吹捧《明朝那些事儿》、吹捧他这个作者的报纸来看。

尤其有一篇文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赵星驰看了都“拍案叫绝”

“我对畅销书是一向不感兴趣,越流行,越不买账,因为这样能够显示出我的与众不同来。你们可以说我是羡慕妒忌恨,但是我不觉得,原因你们的懂的。

武侠小说流行的时候,我看言情小说去了,打打杀杀的我最讨厌了。

言情小说流行的时候,我看武侠小说去了,因为恋来恋去的最虐心了,还是打打杀杀很新鲜。

就这样,一直反着来。

幸好,《明朝那些事儿》横空出世了,然后拯救了我这样的小编。

在此,向伟大牛掰的作者金古传奇先生致敬!

……

……

内容看完,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包含了战略、政治、权位、投机。金古传奇先生刻画了一系列任务的心理特征,将人在社会交际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心理因素推向至关重要的位置,并且……

……

这本书展现了金古传奇先生的价值观,虽然全书表现出肉弱强食的丛林法则,但我们完全可以看出金古传奇先生是不提倡滴,并说明了暴力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

在讲历史的小说里,金古传奇先生的文笔独树一帜,不仅写得好,还写得妙、写的呱呱叫,看得身为小编的我热血沸腾、激情四溢、汹涌澎湃,我不得不佩服金古传奇先生博大的才学、缜密的思维……

……

金古传奇先生的文笔同时又是非常幽默滴,其中包含网络流行语、广告词、电影台词……

……

我决定了,决定用我微薄的薪水去买一套正版的《明朝那些事儿》!

ps:我做了一下反思,为啥我以前就那么喜欢买盗版呢?不科学啊啊啊啊啊啊……”

“哈哈哈……”整篇文章看下来,赵星驰直接笑爆了!

 第三十七章 历史的灵感

(感谢juhuuhkhuhu同学的打赏,鞠躬致谢!另外,求推荐票和收藏,收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