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浪的-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静林静,快醒醒快看窗外,下雪了。”王冉撩开窗帘对着林静喊道
“啊。”林静走到窗边“真的下雪了,快快,我们穿衣服去楼下打雪仗去。”
俩人穿上衣服坐电梯到了宾馆外面。林静好像是一个小女孩一样,搓着雪球边笑边朝着王冉打去,王冉也不示弱,用手凑起雪球,轻轻地朝着林静扔着。俩人玩的不亦乐乎,好像是两个小学生初中生那样,你打来我打去。
“怎么样?冻坏了吧?”王冉撩起自己的外套,拿着林静的手往自己衣服里塞。
“哎哎,不用,这样你不冷么?万一把你肚子冻坏了怎么办。”林静说着就往外抽手
“没事,这不还隔层保暖内衣么,我还有层脂肪,不冷的。”王冉强忍着冰冷装作不在乎的样子。
林静脸蛋微红“谢谢,我爱你。”
“我也爱你。”王冉微笑的答道“走吧前面是沙滩,领你去看看烟台的雪。”
“王冉,我们以后赚点钱,在这买套房子好不好?反正烟台房价也不是太贵。”林静两只手抱着王冉的胳膊道“下着雪,咱俩就找个长椅这样靠着看雪,多么浪漫啊。”
王冉使劲脑补了一下那个场景,毫无美感的答道“别,这岂不要冻死咱俩啊。”
“能和你一起冻死我也愿意啊。”林静不加思索的回应
“真的别了,一下雪就下一个月,我们到时候就要每天都被冻死一次,一个月冻死个二三十回呢。”王冉不解风情的调侃。
回青岛路上。
“你别说,还真的下雪下了四天了已经,刚开始我还感觉挺不错的,现在感觉快崩溃了。出门就是白茫茫的,看的我眼都要花掉了。”
“这才四天你就受不了了,是谁还说要在这买房的?难怪犹太人说,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
“对了,你最近有什么打算,还要继续去哪流浪?”
“我想去新西兰申请work holiday的visa,想去那里待一年。”王冉做贼心虚小心翼翼的说着“咱俩一起去吧,去新西兰边打工边旅游一年。”
“你想多了吧?”林静冷冷的回应“我在银行刚起步,你就要我跟着你去做白日梦?”
“这么能叫白日梦呢?这是一种理想的精神生活状态。”王冉提高了几分声音。
“快算了吧。你让我一直体谅你,你就不能体谅体谅我么?”
“我怎么没有体谅你了?你知道我为了你已经多久没出远门了么!”王冉有些发怒道。
“呵呵,这就是你的体谅?咱俩都不小了,再过几年就三十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结婚生个孩子,过着正常人该有的日子?就非要去什么远方去体验什么人生,等我们老点了,有点基础了,就不能再想去哪去哪么?就非要现在这样么?等你去了一年,好,我等你,然后你回来把我甩了,我就这样白白等了一年,你说到时候我该找谁说去?你是一个男的,可能无所谓,可是我呢?我是一个女的,你就不能站在我立场上好好考虑考虑么?”林静带着哭腔说道“我们现在这样不就挺好的么?放个假想去哪也可以去哪?你就为什么一到要钻牛角尖么?我又没有说不让你去旅行,可你为什么就那么偏执的认为要么工作要么旅行呢?为什么就要跟你嘴里说的哲学一样?要么是唯心主义要么就是唯物主义,就不能折中一下么?生活又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你其实不是在追着什么自由理想,你只不过是在逃避。逃避因为你害怕面对你的生活。”
后面几句话对王冉而言,字字诛心,王冉沉默不语,静静地开着车。
到了王冉公寓门口,王冉走出了驾驶室“路上小心点。慢点开。”
“恩”林静打开车门走到驾驶室“王冉,我真的很爱你,可是咱俩还是冷静一下吧,想好了再打电话吧。”说罢关上车门,摁了声喇叭,开车走了。
王冉脑海里一直回想着林静说的话良久摸摸了下巴 “我们分手了么?”
作者有话要说:

☆、大结局

12
王冉最后犹豫了好久,还是踏上了前往新西兰的路程。
准备雅思,准备材料,订机票,出发,王冉毅然决然的前往了新西兰。
在新西兰的一年,王冉在农场打过工,搬运蔬菜,他还给奶牛挤过奶,早上骑着自行车在小镇上挨家挨户的送奶,他也在商店值过班,用汉语帮他的白人雇主坑着黄皮肤的家乡人,他还干过家政,第一次干活的时候跪在地上擦地板。
就这样一年就过去了,收获了辛劳,也收获了快乐,余下的几个月他用赚来的钱,跳过伞,去过顾城的故居,走过了许多新西兰的大街小巷。
但是旅途和工作的辛苦并没有填充王冉的内心,王冉十分想念着他的家人和朋友,当然还有林静,常常累的筋疲力竭,可还会做着和他们在一起的梦。王冉还是咬牙坚持了一年,这一年,有无数个日日夜夜恨不得订张机票就回家,可是带着些许傲慢还是咬牙坚持住了。
王冉此时明白了流浪的含义,明白了流浪的光鲜与痛苦,可能生活真的丰富多彩了,可是他却知道他付出的代价就是曾经视之如宝的东西被当成草芥扔掉后,又变成了宝,可却已经捡不起来了。他明白了远离故土家乡的安全感是一件多么不愿提起的伤心事,也许过去了的会变成亲切的怀念,而此时,王冉却要离去了,带着幻想与现实的些许落差坐上了回往家乡的航班。
飞机缓缓降落,此时天刚刚亮。
王冉踏出流亭机场突然感觉这个日新月异变化飞速的城市特别的陌生,他感觉自己这个满脸胡茬流浪而回的浪子已经被城市甩在了后面。
他回来的时候没有跟任何人说,只是在一次跟父母的电话中提过这个月会回来。王冉打了一辆出租车,用着夹杂着英语的汉语复杂的跟司机说清了家住址,司机可能看他是个外地人,故意绕了个远道,王冉都看在心里却没有吱声。
回到家,此时家中已经落满了灰尘,九点钟的太阳洋洋洒洒的透过窗户的玻璃照着灰尘在空气中飘。王冉习惯性的摁开电源打开电视,却发现电视早已欠费收不到了节目。
王冉拿出手机,按上机场买的手机卡,找到了林静的电话号码,看了良久最终还是拨了过去。
“对不起,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王冉苦苦的笑了,从柜子里拿出压缩袋里的床单,把落满灰尘的床单一把扯下扔到地上,盖上新床单,伴随着坐飞机的疲惫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王冉看到了父母和亲人,看到了张海和孙波以及那群朋友,看到了林静,可是就当他伸手去握住他们的时候,却全都离他远去。
下午两点,王冉拿出柜子里许久没穿的西装,生疏的打了一个领带,此时的王冉身形减瘦,胡茬和一头中长发竟然有那么几丝艺术家的模样。
王冉回到了他原来工作的金融公司,发现李经理早已经走了,而现在的经理正是他当初走时刚来的刘雨。刘雨好像已经不认识他了,王冉提了两句就急忙走了。
王冉又来到了林静工作的银行,进了大门,就看见了林静在和一个人说着什么,胸前的小牌写着“业务经理”。此时林静一身职业装,除了披肩的长发已经挽起外,在没有别的什么变化。
王冉最后还是没有勇气进去,只是远远的看着,过了一会,便走了回去。
王冉去了一家网吧,打开QQ空间,看了看这一年朋友们发的状态,原来张海孩子已经出生了,是个男孩。孙波的酒吧不干了,原因是他父亲去世了,现如今孙波把在青岛的记忆都卖掉了,去了陕西。陈娇在回来前的一个月与那个韩国人结了婚,张海替他给了一个两千的红包。而林静,王冉早就知道已经被拉黑了,不知道她过的怎么样。
末了,王冉结账下机,回家途中买了份报纸,看了看财经板块,却发现很多东西都忘了,很多专业词汇表明了什么都模糊不清了。王冉默默地打开了招工板块,研究起来自己适合什么工作。
过了许久,也没什么头绪,王冉用手机查了查银行账户余额,这时王冉做了一个决定,打算回去跟陪陪,准备一下澳洲读书,去读个MBA,回来找个工作。
就这样刚刚回来的王冉,带着心酸与心死,又即将踏上了远方的道路。
作者有话要说:

☆、倒数第二章

时间就像是一条流逝而去的河,你无法去形容他速度的快慢,有时一秒钟仿若一年,有时一辈子仿若只是一瞬间。英国有一位伟大的作家,叫做狄更斯,他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高端的年代,这是最傻逼的年代。可能人类的每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时代也是这样,可能翻开历史课本,有些你甚至都搜不出几个名人的时代和你能朗朗上口大师辈出的时代也许在某些方面都是一样的。科学和艺术,总有一个在先行,就像是人,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会在路上。
既然,时间就像是一条流逝而去的河,那么作为流逝的河,他就还有一个属性,那就是不可逆转。它不像是男人帮那部电视剧,即使已经大结局,还给了一个逆转让你去感叹和思考。
曾经幻想像孔子一样感叹道,逝者如斯夫。听着成功学的歌曲总有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错觉。可能真的像孔老夫子说的四十才能不惑。噪杂的世界,中国人穷了好久,好不容易翻身做了主人,更是激发社会的奢靡和享乐。科技的日益发展,却无法满足人类内心的空虚,正因为这样,迷幻药毒品和大麻的强效,才激发了瘾君子的趋之若鹜。
许多人抱着诗与远方想去流浪,去诗化美丽浪漫这个未知的方向,藉以逃避苟且的现实。过程的辛劳或许可以扔掉,但是心灵的心酸却弥补不了内心空虚的原因,到最后,人们终会明白,每个人要找到一个能填补内心空虚的诗与远方,而不是真的带着狂放年少与不羁而去逃避去流浪,那样满足不了内心空虚的原因。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会有一千种结局。蝴蝶效应更是告诉我们,一个小的变量便可能引起结局的质变。本文算是一个悲剧的结尾中的一种,原本想过无数个悲剧结局,什么客死异乡,眼睁睁看着爱人结婚,还有被朋友骗取了一生的积蓄最后潦倒一辈子。有个词叫哀莫大于心死,最后选了一个不是最悲惨的悲剧收了尾,此处也正是表示了我还未真的心死。
明眼的人应该看得出来,我并没有去说远方流浪有多么不好,只是想告诉大家,找到了能让自己每天充满着激情,每天都快乐,每天都充实的人或者事业,那么那个人或者你致力的事业,就是你的诗与远方。生活就是去适应远方,生活总会有一天会一脚踹在你的屁股上,把你踢趴下,嘴里啃着泥,但是你给自己找到了远方,生活就会跟着你去适应,直到你停下脚步,他追上你,才会给你一脚。
就像是我特别特别尊敬的一个人,高晓松,一样。愿他不被生活追上,开心自由快乐。
小说看似杂乱,但自己感觉还是写了几个人几个故事,来展现了我这么一个九零后的读书人的想法。其中许多人在生活中都是我遇见过的例子,比如那个开玛莎拉蒂的,他此时在KL创业,已经小有规模了,的确每天在朋友圈里发着一些励志的东西,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感觉他很傻逼,但是就想是他有一天发的一条状态,有梦的人睡不着,没梦的人睡不醒。如果你是一个向上的人那么久不会拒绝他的那些状态,如果你不喜欢,那么很可能就是因为你惧怕想逃避这些。他已经从本田创业到宝马了,虽然不是七系那些很豪华的系列,但是我相信,他会有一天开上玛莎拉蒂的!因为他有着自己的远方,并且不断奔跑,让生活追不上他。
这个算得上中篇小说的几个故事,真的倾入了很多的情感,每个认真写过的人都应该知道,写得每一个主角都好像是自己身上的一块肉一样,每个写作的人都是一个母亲,孕育着生命。王冉这个角色实在是充满了太多的情感,主角的性格与我有点相似,爱屋及乌爱自己,哪怕我真的想过,我本人会有一天会躺在大街上,没一个人认识我,吟着顾城的诗苏轼的词,就这样冻死在了人情冷漠的社会,但是自己写了小说真的害怕一语成谶,没办法我也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于是乎写了另一个结局,来满足一下自己希望自己更好的心愿。无独有偶,写完后百度一下王冉,竟然还真有一个叫王冉的,毕业哈佛,高盛投行,现如今应该也算是金融行业的一号人物,真的无心,一切巧合,没有阴谋论。最后一章,附送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最后一文,由于临完工,实在写得自己也不是很喜欢,但是就这样吧,带有爽文一帆风顺主角光环性质粗糙的结局,也许也就是希望自己也那样吧。介绍里说过,就想希望像是叔本华那本书一样就行,我不用等到尼采那样的大师,等有几个喜欢聊天的人谈论谈论我看到了也会心满意足,即便是离开了这个表象的世界,我亦快乐齐天。
作者有话要说:

☆、最后

13。
十三,一个在西方很不幸运的数字。
王冉并没有听林静捎带威胁的训斥,他报了英语班速成班,时隔几年又重新考了雅思,申请了VISA,坐上了前往新西兰的航班。
第一天到达的时候,天空就下起了雨,王冉找到了住宿的地方,就开始找自己的工作。
现实就想第一天给他浇的一场大雨,由于只是短期工,并没有太多人愿意招他,而此时又是新西兰的寒冬,王冉最后勉强找到了一份快餐店的工作,每天骑着自行车送外卖。工资是最低水平,唯一的好处就是管你两顿饭。
“KANE,it’s address; go, go, fast”快餐店满脸横肉的老板把王冉推出了门。
寒风中,王冉骑着自行车嘴上呼着白气,挨家挨户照着地址送餐。
因为工作量实在大,而王冉又有点虚胖,总是会比说好的外卖时间晚到。
“what the *”快餐店老板见王冉回来总是满脸不如意的说这么一句。
一天的工作结束,王冉拿着一盒已经冻硬的半个披萨回到了住处。王冉已经来了三个周了,每天累的半死,此时伴随着隔壁木床吱悠和女人的**声,王冉蜷缩在被子里瑟瑟发抖。
王冉此时真的好想回家,好想躺在自己的床上睡去,瑟瑟发抖的王冉就这样进入了梦乡,他梦见了自己好像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划一根火柴就看到一个朋友,划一根火柴就看到了父母,最后几根一起点了起来,火光里映着林静温柔的笑脸。王冉伸出手想伸进火里把林静拉出来。正在此时,王冉被铃声惊醒,原来已经到了早上,该吃早饭了。王冉脸上此时还挂着泪痕,枕头旁还有流泪的痕迹。嚼着干巴巴的披萨,王冉又流出了眼泪。
此时已经不知道这是多少次了,王冉自从每天累的半死后就变成了这样,每次都想扔下一切,不管别人怎么嘲笑和看不起,就想回到家里陪着爸妈亲人还有林静和朋友们。千百次的冲动最后都被压了下来,变成了中午骑自行车的送外卖的动力,但是自从做了这个梦后,王冉再也忍受不住了,终于积累了的东西爆发了出来。
王冉拿出电脑,用手机打开个人热点,二话不说地了一张回国的机票。
王冉随后上了QQ,发现已经没了林静的好友,还好王冉还记得林静的QQ,重新申请后,良久没有反应。王冉灵机一动,用玩游戏的小号加了林静,林静通过了验证,问道“你是?”
王冉急忙打道“林静,我是王冉。”
王冉刚打好认错的话QQ就出现了系统提示:“该对象已经不是您的好友,请添加好友后在聊天。”
第二天中午
王冉下了飞机,出了流亭机场,张海挥手示意,王冉急忙拖着行李箱跑了过去。
“怎么样了?拜托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