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番茄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带着番茄园-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晨东就知道这些人肯定不会没接触他就对他屈服的!

    “这个问题对我而言不算是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我要的是一个健康反战的三利市!对单帮,我的态度是不予理睬,他要打过来,我们就和他干!至于和缅国当局,我的态度是除了外交权力,其它的一切由我们自己做主!也就是说,我们承认我们依然属于缅国,但我们拥有最的权力。虽然看起来我们不过区区一两千人的队伍,但大家务必相信,我能把缅国当局拉到谈判桌上来的!”

    “现在你们应该都是三利市的精英了!我们就本着优中取优的原则在大家之中选出筹委会!你们现目前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配合我,并宣传我的意志,别的事情不需要你们去操心!一切由我来解决!现在大家开始推举然后选吧!首先这一次筹委会任期只有三个月!而且我计划这个筹委会的使命只有半年!半年之后,我们的市政厅就一定要全部运营起来!所以,大家任务很重!”

    “唐先生,不是我不相信你,但我觉得这个筹委会的成立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那就是资金,我们这群人都是守着郑长辉的盘剥而奄奄一息的了!”

    唐晨东看这个家伙应该是在三利市算一个实力派,家里可能有点钱吧,他的意思其实就是不想自己的财产受损失吧!

    “我说过,三利市过往的一切既往不咎!一切推倒重来!所以,你的钱是否合法,我已经不需要关心了!只要以后你按着我的意志来,该你赚的依然会是你赚的!我当然也不会真的让所有人一样的收入,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收入有高有低!再说,相比我,我想你的那点钱只能算是渣!”

    “请大家放心,我之所有要建设一个合法的市政厅目的就是让一切走上正轨,无缘无故剥夺别人财产的事情是不会再发生的了。而且以后除了合理的税收之外,我以及未来的市政厅不会让所有人的的财产受到任何威胁!我们要做的不是节流而是开源!我要让大家有更多的钱赚,大河满小河才会溢出来!”

    “如果如唐先生所言,那么我想市政厅最开始的时候会很艰难,因为根本没钱运作!”另外一个人说道。

    “呵呵,不妨告诉大家,杀了郑长辉,得到了他的全部资产,有四个亿!我想以这点钱来做市政厅的初步财政,是够了的!”

    “四个亿?”在场的所有人就算有共同利益在,但都是被郑长辉奴役的人,听唐晨东说郑长辉竟然这些年敛聚了这么多的钱,不由对郑长辉更加的憎恨起来!

    但他们有些不相信唐晨东能把这四个亿全部拿出来,要知道钱到了自己的口袋要拿出来真的很难!

    “待筹委会成立以后,我会以筹委会的名义城里市政工程公司,我会把我手里郑长辉的钱大部分投入这个市政公司。并且让这个市政公司代为管理郑长辉在三利市的那些产业!然后我会拿一个亿来做市政厅的行政开支。至于这点钱够一年或者是几年的预算开支,这个就需要大家来努力,做好一份公开透明的预算了!再说,不管怎样,咱们一年也是能收点税的!而且郑长辉的赌场以及他在在场部分人手里的赌场的股份都将规划到市政工程公司。这些收入也会计入市财政!”

    “好吧,别的咱先不谈了,选吧!给大家三天时间!三天时间里,大家吃住在这里!费用我自己掏腰包!”

    三天后。

    三利市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了。

    除了唐晨东这个自己认命的主任外,大家推选了五位副主任。

    当然,这主要是为了把唐晨东抛开以后权力的平衡!

    周冰也是副主任之一!

 第六零四章舆论掌控

    成立了筹委会,其它的一应事务就接踵而来了。

    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三利市市政工程公司。这个公司因为暂时没有注册,就只能以三利市筹委会的名义处理事务!

    筹委会雇佣了几十人,成立了几个专项小组。没收并计算郑长辉在三利市的财产,对全三利市初步人口和地域统计。这是成立三利市市政厅之前必须要有的步骤。另外的事情完全可以一步一步来!但这些是当务之急。

    唐晨东必须要统计好足够准确的三利市基本数据,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是无政府状态,这个地区许多基础信息完全缺失,唐晨东必须要先建立里一个数据库才行。

    只是让人相当郁闷而且遗憾的是,三利市整个十万人口,找不到一个对数据处理中心熟悉的专业人才。而且这边的文盲率还相当的高!

    适龄儿童的毛入学率也是相当的低,这没办法,除了几个市镇,这十万人起码有七万是农户。而这些农户大多数以种植大烟为生。为了便于控制,郑长辉也是要求这些人只管生,而不需要仔细养的!

    对郑长辉来说,文盲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文盲不能给他挣钱!

    而对唐晨东来说,文盲是最可怕的!因为文盲更利于给掌控,而且文盲一定是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力。

    他应该建学校,不管是小学中学大学。

    当然,他会完全按照内地的模式来建设。

    不过。在这之前,他需要做的是建立一条完善的舆论阵地。

    只有在这些地方呆过的人才会发觉这里的落后。不管是电视电话还是网络,整个三利市基本上都是空白。

    可能只有电话还好点,在两个主要城市三利市和个老市有所普及,在别的乡下,别说电话,连电都没有!

    唐晨东试着让人以三利市筹委会的名义去瑞利市购买电能,但被拒绝。

    其实三利市水力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别的不说,修一座电站满足十万人用电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这些都需要钱。唐晨东现目前哪来那么多钱。

    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还好。虽然和官方进行交易被拒绝,但和民间进行的交易还是很成功的,唐晨东知道这边一点生产能力都没有,就只能需要什么就朝内地去购买。

    而坤明市是他的首选。再说。他也没有再以筹委会的名义去买。而是他私人购买。别人也不在意他买来的目的是做什么的。

    他去坤明市买了几套能满足百万人同时在线的服务器,虽然三利市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好在他的公司里有!叫了几个人到这边来帮着先把内网建立起来。最主要的是把未来市政厅的数据中心给建立起来。

    这边没有电脑高手,唐晨东还去内地去找了几个过来。虽然唐晨东的电脑水平也算不上多高,但他请的人对他的忠诚是相当好的!因为这些人在我淘网从事技术支持,水平都很高,也知道唐晨东的力量,敢在唐晨东面前玩花样的是没有!

    三利市的筹委会牌子就挂在郑长辉那个老巢,虽然到三利市区其实有一段距离,但唐晨东也不介意,因为未来周围这几个不大的山头会是唐晨东要求推平的地方,他会让三利市和筹委会融到一起。

    虽然这对抵抗入侵有些困难,但他不会认为这以后一直都会有战争的。

    他实行的完全是开放式的管理,他相信他会得到百姓的拥戴的!到时候黄袍加身说不定都有可能。因为他要把三利市打造成缅国最富裕的地方,别的缅国人那还不羡慕死。

    为了整合资源,唐晨东已经关闭了几家房间稍微多一些的赌场,取而代之的是一家电视台,一家电台。

    三利市电视台和三利市广播电台还有一家三利周刊。

    毕竟人数太少,他暂时还没有办日报的必要。

    这几家新闻信息有关的公司都属于三利筹委会名下三利市政建设工程公司的三利信息技术公司。

    在三利市本地没有相关技术人员无所谓,就算白手起家,唐晨东也会有自己的办法,他去内地请了不少团队和个人来这边帮忙并指导工作!他没要求这些人放弃国籍,出国工作也只是一个工作机会而已!

    虽然冒着战争的危险,但比国内拿更高的工资,而且只要战争一打响,随时可以跨过瑞利市的边境回到国内!

    不过,还是很多人不愿意来的,更多的还得依靠本地人。

    本地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扛枪和种大烟!唐晨东越是接触得久也越是醉了这些人!要不是唐晨东的个人魅力,也许他根本请不到一个人来!

    在他晨东集团内部还是有很多各方面的人才的!

    电视台电台什么的成立了,那就需要正式的面相用户才行。

    但现目前整个三利市除了两个大一点的城市,可能就沿河的狭长的地带有几个小的冲积平原上有一点电!

    郑长辉建得有一个水力发电,但只不过满足三利市的需要而已!发电的能力相当有限!

    唐晨东的电视台电台也只能在这大大小小五个定居点传播。

    还好,本地人一看新的老板一来,电视都通了,电台也通了!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唐晨东根本还没有跟别的任何电视信号签署落地协议!他根本没有权力播放任何电视信号!

    但安装几个小锅盖收听收看一些国内的电视信号那也是分分钟的事情了!

    至于三利电视台自己的电视信号,唐晨东当然还得在建设之中。这些东西没一点钱是办不来的啊!

    当然,虽然做不到多频道全天候,但他还是做到了每天两次播放,每次播放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用来播放一些古老得都不像样子的过气连续剧,一个小时就播放唐晨东的意志,那就是建设一个新三利。

    三利的一些最新新闻!

    不过除了三利市,别的地方连电视都没几台!

    唐晨东一股脑去国内买了那种老掉牙的显像管电视,一百块一台。因为他是偷偷放在空间里拿过来的,什么报关什么的,那都是没有的,更省钱了!

    当然,有些东西还是经过了海关报关的!

    唐晨东知道自己现在的一举一动肯定在华夏国老大的掌控之中,但那边暂时不闻不问,他当然自得其乐。

    他感觉在这边一切从无到有的感觉跟在古井村从无到有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甚至更兴奋!

 第六零五章要致富先修路

    在这边一切慢慢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中,那边古井路建公司也经成立了项目部,一切资源都开拔到了瑞利口岸。

    因为资质手续什么都很齐全,这边过境也变得容易许多。

    各种大型设备,各种机械车辆,和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当然还有一车一车的原材料都在往这边拉!

    市政公司和古井路建签订的是一个亿的合同,修一条在华夏国算二级公路的等级公路从瑞利市到三利市!

    至于这个工程结束之后,他还会不会修一条三利市到个老市的路,那就到时候再说。

    因为从三利到瑞利就只有这么一条路。所以唐晨东要求他们必须加快进度。因为有一条路基做基础,地质勘查,道路测绘什么的,能简便就尽量简便。

    因为实际上只需要把这条路拓宽就行。

    而三瑞公路(唐晨东命名)沿途有高地,有峡谷,地质其实蛮复杂的,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爆破才能拓宽路面。

    唐晨东指挥公司施工的时候尽量平着合同来,也就是就算零利润都可以。

    这是唐晨东的公司,当然是他说了算。

    交代了这几点问题,剩下的他就交给负责人了,这次他让杨河负责,这小子在路桥建设上已经相当认真而且具有一定水准了。

    只不过在国内,他还没有接到大型项目,所以只是让他负责了一些小道路施工而已,但这次至少也是一个亿的工程量。对杨河来说,是大大增加了工程量。

    三瑞公路有一条跨河大桥,不过等级不高,跨度不大。

    而之所以说三利市是易守难攻的屏障则是因为在三利市到缅国腹地之间有一条大河,这条河上到目前只有一座简直可以用摇摇欲坠来形容。

    如果战争真的打响,直接炸掉这座桥,三利市就直接安全了!

    当然,缅国可以空投士兵,但这样一来他们的后勤补给可就困难了,这也就是这些地方能长期军阀割据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郑长辉单帮那边都实行的是坚壁清野的手段。在边境地带本来就只不过一些荒山野岭的地带更是把能迁移的人都迁移了!

    虽然说在郑长辉的地图上。河对面也有很大一块三利市的属地,不过那边就只有一个大烟种植点,不到一千人口。要抛弃也可以随时抛弃。

    而就这么一个据点,郑长辉就声称控制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

    关键还是在于这些地方本来就是三不管地带。谁的地图上都画着这些地方!

    在市政厅的建设上。唐晨东也没有闲下来。反正这边同宗同源。基本上跟华夏国内地的生活习惯也很相似,所以,唐晨东直接去坤明市购买了几百台电脑还有相应的一切办公设备。

    在三利市市政数据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办公互联的网络。

    只是这个网络目前好爱没法跟国际互联网链接起来!

    然后在招聘市政工作人员的时候,他和筹委会选择的方式也很简单,完全参照内地模式,招考。

    唐晨东去内地购买了几百本资料书,给目标人群学习,一个月考试选拔一次,然后三个月后在考试选拔一次!

    毕竟这边跟华夏国生活环境等等都是一样的,甚至唐晨东知道有一些人还是在内地上过大学!又回到这边捞金的,对这部分人,唐晨东是很关注的。

    这些人有一定的基础,电脑等知道也初步具备,这才是他建设三利市的核心力量,不过区区数人而已!

    但只要有这几人就够了。

    以先进带动后进嘛!

    而且十万人的市政管理也要不了多少人!以后各个部门可以慢慢的增设,到时候可以选择的人群范围肯定就会大很多了。

    选择了第一批不过六个人的市政人员,唐晨东让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参照内地模式给十万人办理户籍。

    对于许多来三利市淘金的华夏人,唐晨东的态度是可以拥有双重户籍。

    但要养严格审批和自己申请!

    当然,本地人还都是缅国的国籍,这点唐晨东予以认可!

    唐晨东给这六个人安排一个月的时间,使用成套的设备在五个主要定居点开展作业。以前的所有户籍都只做参考,这次进行全范围的人口普查,所有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市政工作人员工作。

    不管是电子档还是纸质档案,唐晨东都希望大家能明确摸清所有人的情况!

    当然,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六个人在一个定居点呆一个星期,拍照,录指纹,抄录资料。唐晨东随时抽查。

    但让唐晨东大为光火的是,过了半个月,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的时候,数据库竟然被黑客攻击。

    里面的数据被洗劫一空。

    这让唐晨东相当的恼怒。

    他找来负责数据库维护的他我淘网下的一名员工张超。

    这名员工看了情况之后,却修改不了权限了。因为黑客加密了,他的技术手段根本破解不了!

    这让唐晨东更是恼怒不已。

    “那这个应该怎么办?”

    “唐总,为今之计只有请一个实力比那个黑客更高的黑客来破解!或者找到这个黑客!”

    “你说这个黑客会是什么人?可有留下任何线索?”

    张超点点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