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沙拉:沙拉配中餐总觉得怪怪的,我个人建议取消,最好就是简单的什锦炒蔬菜。
米饭、水果我没意见。
绿茶能换成一份热汤更好。
菠萝餐包作为饭后甜点,也挺好的,可以予以保留。
最后一段:以上纯属客人意见,仅供参考!
白小白写得很认真,把空白意见框直接写满了。
其他商务舱的乘客,基本都是敷衍写一两句话例如好吃“不错”“没意见”“很难吃,要记得改进”“你这是人吃的吗?”之类的话。
其实,一般这种飞机上的问卷调查都是走形式,大多数时候上面的乘客写得意见内容,999都不会被采纳。
白小白自然也明白这个理儿,之所以写得这么认真,纯粹是他闲得慌,闲的蛋疼,就当是练字呗。
写完机内餐调查意见后,没过多久。
飞机就广播了,马上要降落了。
透过机窗,已经能俯瞰到广粤郊区区域了。
接近一个小时的平稳飞行后,飞机总算缓缓,安全降落在广粤白云国际机场。
从航站楼出来,白小白没有乘坐公交。
他提着行李直接打的前往广粤市市中心预定好的酒店。
第二百九十一章 广粤美食(上)
定白小白预定的是广粤市五星嘉悦大酒店的单人标间,一天199元。
按照他现在一天五百元的旅游经费,住这种档次的房间也完全够了。
打的到嘉悦大酒店,白小白先在柜台办理了入住手续后,随后上标间整理行李去了。
同一时刻。
小白餐馆。
此刻正值中午饭点,小白餐馆卷闸门紧闭,门口也不似往昔,基本没有什么人。
所有的老顾客基本已经从微信公众号得知了白小白歇业五天的信息。
不过店门口站着一个人,比较特殊。
这是一个头发苍白,穿着颇为贵气的老妇女,她站在小白餐馆门口已经有三四分钟了。
她看了又看小白餐馆的招牌,像是有点心事重重。
蓝伟豪刚刚下班,他照例要在朝天门街吃午饭。
凑巧刚好经过小白餐馆,看到老妇女一直看着小白餐馆,像是有什么急事。
蓝伟豪以为是小白餐馆的老顾客,还没得知歇业的消息,所以苦苦等待。
于是他好意上前开口问道“你找这家店老板有事?他歇业五天,要六号才回来。”
老妇女听蓝伟豪这么一说,于是问道“年轻人,你有这家店老板的电话吗?”
蓝伟豪一听这话,心想:难道这人是白老板的什么亲戚?
不太对,如果是亲戚,不可能没有白老板手机号码。
虽然总觉眼前这个老太有点怪怪的,不过给白老板的电话应该也没什么,毕竟这老人家年龄这么大,搞电话诈骗之类的基本没什么可能。
蓝伟豪心里暗暗想后,才想要掏纸笔给老妇女写号码。
这时候老妇女手里,掏出一个时髦的最新款水果智能手机,说“年轻人,你报号码就可以了,我用手机记下来就可以了,谢谢。”
蓝伟豪有点傻了眼,拿出手机,打开手机通讯录,把白小白的号码报了一遍。
老妇女记下手机号码后,又道了一声谢,然后离开了。
……
白小白在酒店整理完行李后,没有去酒店餐厅吃饭。
酒店的菜品随便点一顿都很贵,而且吃得不饱,。
白小白出了酒店,乘坐公交去附近最近的街头小巷子,品尝当地道地的美食。
因为旅游经费还算充足,白小白也不像上一次蜀都那么拮据。
他在广粤市落地后的第一顿,选择吃得是当地最负盛名的一款美食竹升面。
竹升面早在清末民国时期就流行于广粤一带的传统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能吃上一碗竹升面,曾是广粤人大快朵颐的一种口福。
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面条工艺机械化后,竹升面几乎销声匿迹。
不过在广粤市的街头巷尾,现如今还是能寻到它们的踪迹。
比如白小白选择的这家小店就叫做来来轩竹升面。
店里制作的竹升面都是纯手工压制。
一个中年男师傅,揉完面团后,把面团放在案板上,然后骑坐在竹竿那头,用脚一蹬一蹬,竹竿碾压着面团。
白小白进店后,正好看到这副景象。
中年老板娘,见白小白进店后,热情招呼道“靓仔,食咩嘢?”
广粤市当地小街巷,基本开口见到陌生人后,都是用白话交流,算是当地的习惯。
白小白听不太懂广粤白话,不过这一句他大概听得出来,应该是询问吃什么。
店里坐得很满,白小白寻了一个空座,坐下后看了一下桌上的菜单。
来来轩的招牌主打就是竹升面。
分为大份小份,价格上只差三块钱。
此外这家店还有提供各种老火靓汤。
品种繁多,阿胶红枣乌鸡汤、山药茯苓乳鸽汤、玉竹百合鹌鹑汤、冬虫草竹丝鸡汤、……
有的甚至之前听都没听说过,总之看的白小白那叫一个眼花缭乱。
白小白实在不知道点什么,只好求推荐“您好,请问炖罐有什么推荐的?”
老板娘听到白小白说华夏国语,于是也用国语回答道:“帅哥,现在这个季节的话,我推荐冬瓜荷叶炖水鸭,或者苹果瘦肉黑枣汤,这两款都很润燥,现在喝特别好。”
白小白分别看了一下价格。
冬瓜荷叶炖水鸭36元一份,苹果瘦肉黑枣汤32元一份。
这定价比江海市区的一般炖罐,差不多要贵上一倍。
不过一分钱一分货,贵肯定还是有点道理的,要用新鲜上好的食材,成本价本身就高。
何况比自己店里的冬瓜干杯炖排骨的498元,这定价简直不要便宜太多了。
白小白略微思肘后,最终点了前者冬瓜荷叶炖水鸭,然后又点了一份小份的招牌竹升面。
“好的,稍等。”白小白点餐完毕后,老板娘用白话,交代了厨房里的儿子,顾客的点餐。
白小白没有等太久,玩了一把保护萝卜2。
很快,老火靓汤就先上了。
冬瓜荷叶炖水鸭装在精致的瓦罐中。
老汤澄澈,微微飘着小点油花,淡淡的小麦色鸭肉,极其诱人,而冬瓜、荷叶点缀其中,和鸭肉呼应,非常赏心悦目。
一阵飘香的气息,直钻白小白的鼻尖。
白小白喝了一口炖汤。
虽然比不上店里的冬瓜干杯炖排骨,不过也别有一番香味和滋味。
汤水入口,满口馥郁,香醇浓郁,虽然是水鸭汤,但是一点鸭腥味都没有。
虽然加入了荷叶,但是一丝苦味都不存在。
汤水醇厚绵长,滋润咽喉,鸭肉软烂不粘牙,越嚼越是齿颊留香,而冬瓜香滑可口,入口即化,不断撩拨味蕾。
这汤果然炖得入味,白小白舌头还是相当灵敏的。
他喝了几口后就断定,这汤并没有放什么大香料,酒也没有放,甚至连味精都没有放。
只用了一两片姜就去除鸭子腥味,讲究的就是道地自然,原汁原味。
都说广粤美食分为饮文化、食文化。
其中饮文化的两大标志就是广粤凉茶和广粤老火靓汤。
白小白现在一喝这靓汤,总算是领悟到了一句话。
都说广粤人的煲汤不仅花样繁多,味道极佳,今日一见,真是名不虚传。
一口接一口喝汤,白小白根本停不下来。
他对于美食实在无压力。
等竹升面端上的时候,一罐冬瓜荷叶炖水鸭靓汤就已经被他喝了一大半。
第二百九十二章 广粤美食(下)
强烈推荐:
等竹升面端上的时候,一罐靓汤已经被他喝了一大半。就爱上网 。。
真个是汤醇肉香,余味无穷。
放下小汤勺,白小白又拿起一双一次性筷子,开始吃竹升面。
他点的是竹升汤面。
除了面,汤碗里还有六个小馄饨。
这馄饨比白小白店里的鲜肉小馄饨还要大,差不多接近核桃。
这么大的馄饨,让白小白有点诧异。
一般馄饨店的馄饨绝对不会包这么大,
里面包的肉这么大坨,真的不好煮熟,即便是煮熟了,外面的皮也容易煮化了。
但是这家店的馄饨皮相非常好,没有煮烂透,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
白小白咬上一口。
皮滑肉嫩,口感润滑,咸香可口,香气四溢。
里面的肉已经完全煮熟了,没有一丁点生肉。
一连囫囵了两个馄饨,白小白这才开始正式品尝竹升面。
竹升面在舌尖上的华夏有描述过。
这种面食口感上和北方和西北的拉面完全不一样。
白小白尝了一口,果然和普通的拉面口感大相径庭。
拉面一般是口感q弹,松软香滑。
但是这竹升面吃起来却是爽脆弹牙,韧性十足,有一种特别的面香,非常特别。
据说这种手工制作的竹升面在碾压过程中,不会加入一滴水,也不会加鸡蛋,而是用鸭蛋。
鸭蛋的腥味大于鸡蛋,面团很容易残留鸭蛋腥味。
因此,这种面对于汤头的要求更是高。
通常在熬汤头的时候,要配上大猪骨、大地鱼、上好的鲜虾子熬制上5个小时以上。
白小白都是从电视节目了解这些,第一次品尝来来轩的手工竹升面,完全比想象中的美味。
白小白吸溜吸溜根本停不下来。
吃完午饭,他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心满意足,出了店门。
刚迈出店门,这时候他兜里的手机响了。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一般来说,如果是陌生电话,白小白很少会接,都是直接挂断,但是刚刚品尝美食后,心情大好,于是随手接通手机“喂,您好,哪位?”
电话另一头传来了一声略微苍老的声音。
“喂,小后生,听得出我的声音吗?”
白小白一听这话,瞬间石化“……”
这是打错电话了吧,还是恶作剧,还是诈骗收费电话。
mmp。
白小白刚想直接挂了电话。
电话的另一头,继续响起苍老的声音:
“小白崽,你真的听不出来我是谁?”
小白崽?
这称呼咋这么萌,还这么熟悉呢?
白小白在大脑中,搜寻记忆,突然恍然大悟,不可置信问对方道“你是……阿花婆?”
电话另一头呵呵一笑道“这么多年了,小白崽,你的记忆力还是那么好。”
白小白对于电话另一头的那人,算是相当熟悉。
阿花婆是白小白隔壁铺子,也就是王秃子那家餐馆的业主。
父母生前和她是近邻,关系到算是熟路,小时候白小白还吃过她给的荔枝,当时她称呼就是‘小白崽。’。
白小白印象很深刻。
这阿花婆已经有接近80岁的高龄,据说早年老公去世后,就一直守寡。
她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
她女儿读书倒是非常厉害,是华夏清华大学的学霸娇女,在本科毕业后,就靠公费出国读硕士、博士。
博士毕业后,她女儿拿到了绿卡后,嫁给了米国人,一直定居米国。
女儿出国后,阿花婆原本还是住在王秃子餐馆的二楼,一直靠收王秃子一楼的门脸铺面店租费生活。
直到前两三年,在白小白父母出车祸没多久,阿花婆就因为一次胃大出血很严重,勉强算是抢救捡回了一条命,但是胃部还是经常少量出血。国内无法根治,只能应女儿要求,出国接收治疗。
这一去就没回来过。
应该是常驻在米国了。
反正白小白自从再也没见过她。
不想今天怎么会突然接到她的来电。
白小白十分困惑,问道“阿花婆,好久没联系了,你打电话来是?”
电话另一头苍老的声音回答道:
“小白崽,这一次我回来,有点事和你商量,你是六号回来是吧?到时候我上你店里,我当面和你说。”
估计事情比较复杂,所以在电话里说不清楚。
白小白也顾不得想太多,既然可以推迟,想必不是特别大的急事。
可能就是阿花婆刚从米国回江海,有一些事情需要打点什么的吧。
白小白耿直应道“阿花婆,我现在在旅游,大概六号就回江海小白餐馆,你要是觉得现在电话说事儿不方便,那就等我回去当面说吧。”
阿花婆在电话另一头,一口答应了。
又嘘寒问暖了几句后,另一头电话挂断了。
挂了电话后,白小白重新坐车回酒店。
吃饱喝足后,他有点犯困,午休就在酒店休息了。
……
接下来的两天,白小白没有待在酒店。
一天到晚,他都闲不住,或步行或共享单车,或打的或公交或地铁,总之各种交通工具齐上阵,他在广粤市大街小巷往复来去,遍寻各种当地道地美食。
有钱就是任性,反正系统出钱,让体验美食文化,白小白都是放开肚皮吃!吃!吃。
在广粤市区的多宝路…长寿路路段,美食餐饮店林立,车水马龙。
在这里,广式四大粥品,粉肠粥、艇仔粥、及第粥、生菜球粥,白小白个个品尝过了。
广式五秀,莲藕、茨菇、马蹄、茭笋、菱角料理的精致美食,白小白也是道道试吃了。
而广式茶点,每一样都是精致可口。萝卜糕、叉烧包、奶黄流沙包、荷香糯米鸡、广式鲜虾饺,白小白也是每屉都点过了。
而南信甜点更是一绝,香甜不腻,绿提双皮奶、香蕉船、桂花龟苓膏、马蹄爽、青芒果西米露,每一款甜点都让素不爱甜的白小白也忍不住点赞。
总而言之,这短短两天下来,白小白每一顿美食都不重样,变着法子吃,也不知道究竟吃了多少品种的广粤道地美食。
他自我感觉起码胖了五斤不止。
因为穿短裤的时候,明显能感觉腰围有点紧勒。
好在本来就瘦,胖了五斤,除了腰圆了点,脸上倒是不见长肉。
就这样吃吃吃,到了10月3号这天,小叔白远山终于要来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秋菊螃蟹宴(上)
10月3号下午三点。
白小白吃过午饭后,打的前往白云国际机场,在约定好的航站楼出口等小叔。
等待的间隙他实在无聊,还是玩手机。
三点十五分。
白远山乘坐的飞机航班平稳降临机场。
一下飞机后,白远山就径直到航站楼出口,他刚想拿起手机打电话,正好就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这年轻人穿着崭新纯白色短袖恤,休闲的咖啡色短裤,搭配透气的沙滩凉鞋,正依靠在航站楼外面柱子边上,低头玩手机,完全没有注意人来人往的行人。
这年轻人正是白小白。
他玩游戏玩得很认真。
按照小叔之前的说法,只要他下飞机就会打电话。
所以白小白不担心会错过,联系不到的情况。
白远山一眼就认出了白小白,开口喊到“大侄子,玩什么呢?玩这么认真。”
白小白回头一看。
是个墨镜大叔。
认真一看正是他的小叔白远山。
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