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助重建文职官员的党,使党恢复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④早在最后几个省委组成
之前,形势已经十分明朗,解放军要像控制省革命委员会那样控制省委。而且,
林彪也表明他要控制省和国家的核心组织。
 
重建国家结构
 
  1970年3月8日,毛提出了他的重建国家结构的意见。他提议召开第四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和通过新宪法,新宪法规定不再设国家主席。第二天,
政治局同意了毛的意见,并在3月16日确定了有关四届人大会议和修改宪法的
几项原则,送交毛审阅,得到了他的赞同。3月17日召开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和
充实业已同意的事项。但不久林彪亲自参与了有关设置国家主席问题的争论。4
月11日,他提出了一个书面建议,并请毛担任国家主席,否则“就不符合人民
的心理状态”。①而在1959年,毛泽东就把此职交刘少奇担任。毛泽东很快拒绝
了这项建议,并在4月12日告诉政治局:“我不能再任此事,此议不妥。”在
4月底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毛又引用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进行
类比,第三次明确表示他不会担任国家主席,并且主张不再设置国家主席一职。
  然而林彪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进行活动。他在政治局的两个军队里的盟友,
空军司令吴法宪和海军政委李作鹏,是宪法起草小组的成员,5月中旬,林让他
们在宪法修改草案里写上国家主席一款。尽管7月中旬毛第四次表示反对,指出
不可因人设事,林的夫人叶群在幕后仍不断要林的支持者们提出设国家主席。叶
抱怨地对吴法宪说:不设国家主席,林彪往哪里摆?表明如果毛继续拒绝担任此
职的话,林彪对国家主席一职有兴趣。
  为什么毛在党章里正式确定的接班人会在这个问题上对抗他呢?为什么林
要求得到国家主席这样一个没有实权的礼仪性职位呢?须知当国家主席的威信
并不比他在党内的地位高到哪里。菲利普布里奇海姆认为,新宪法将使林彪在
政府中的位置低于周恩来,周是总理,而他只是副总理、国防部长。而且,这暗
示毛正在仔细考虑确立林、周联合领导来接他的班,这使林彪很沮丧。②我们也
可以认为,毛曾经担任过国家主席,给这个职位抹上了一层光辉,从而使它成为
比总理更高的职位,而且文化大革命前刘少奇担任国家主席的经历也已经表明,
它意味着能在国际舞台上频频曝光,并保证了值得重视的知名度。
  不管怎么说,几乎可以肯定,林彪在这件事中的行为,关键是反映了一种深
深的不安全感。他的性格和疾病所造成的相对孤独,又可能加剧了这种不安全感。
①早在1966年他就已经作为毛的主要伙伴出现,但他仍然要求得到从来没有给予
刘少奇的保证,在党章里确定他为接班人。现在他又希望当上国家主席,寻取进
一步的保障。撇开个人心态不说,这种不安全感可能部分地源于一种担心,即他
的权力上升的方式是不合法的,而且他同辈的领导人中那些文化大革命的幸存
者,对此忿忿不平。如果他对毛的支持充满信心,这也倒无关紧要。但毛曾向他
建议,既然他(林)也老了,他也应该有一个接班人了,张春桥将是一个很好的
候选人。对此他实在感到不安。②林彪覆灭以后流传出来的文件表明,他似乎已
经把毛看成一个随时准备在他最亲近的伙伴背后捅上一刀的人:
     今天他用甜言蜜语诱惑你,明天就会捏造罪名置你于死地。……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你是否
明白)那些他最初支持的人,谁最后没有被他宣判政治死刑?……他以前的秘书,不是自杀就是被捕。他
的少数几个亲密战友或可以信赖的助手,也都已经被他送进监狱。③ 
  那么,为什么林彪胆敢公然反抗毛呢?可能他认为主席会宽恕;可能他想利
用这个问题试探一下毛对他的态度;也可能因为那些聚拢在他周围的军方伙伴,
使他感到自己现在已强大到足以迫使毛让步;毕竟,由于红卫兵的得势,毛曾经
依靠人民解放军,但后来将军们对局势的忧虑,又促使毛对他们进行了压制。难
道将军们在政治局的支配地位,不能用来促进国防部长的利益吗?
  进一步说,在林彪追求国家主席一职的过程中,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盟友陈
伯达,毛长期的意识形态顾问和一段时期的政治秘书。①陈从1966年春天中央文
革小组成立时起,就主持中央文革小组工作,这证明了他和主席的亲密关系。不
久他就擢升到中央领导层的第四位,紧靠毛、林和周恩来之后,从九大上摄制的
照片证实了这种地位。然而一年以后,在多年忠诚地为毛服务之后,陈却选择支
持林彪,向毛反复讲的观点进行挑战。
  一种解释是,1969年下半年解散中央文革小组,剥夺了陈在九大后的群星
中的明星地位,他可能已经感觉到反对极左派的运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②同样,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结成的支持毛的同盟,由于1966—1969年所发生的一系列
事件的影响,已经瓦解了。这可能使陈伯达感到孤立。上海左派张春桥、姚文元,
通过江青(毛的夫人)这条线同毛联系;确实,年轻的姚似乎已经取代陈伯达,
成为毛宠爱的文件起草人。而在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张、姚,甚至江青都曾是陈
伯达在中央文革小组的下属。在筹备九大时,陈最初被选为林彪的政治报告的主
要起草人,张和姚做他的助手;但当陈不能及时完成一个令人满意的草案时,张
和姚取代了他的工作,康生负责监督。康长期以来一直是毛在内部安全领域的助
手,与江青是同乡,并有密切联系,陈伯达似乎已对康的这种联系怀有妒忌心。

  另一方面,林彪以解放军为基础,巩固了他的地位,似乎不再需要左派的支
持了。确实,林彪和他的追随者,同江青和她的追随者逐渐分化为两个互相对立
的集团;虽然林可能对他的位置是否安全可靠长期以来一直抱有担忧,但他似乎
绝对相信短期内可以支配江的集团。可能陈伯达远瞻未来,认为他最好的前途,
是像他过去为毛服务那样为林彪服务,②当然,这个决定对陈个人的生涯是灾难
性的。
  有关设置国家主席问题的斗争,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达到高潮。1970年8
月23日到9月6日,会议在避暑胜地庐山召开。毛又一次卷入一场与一位国防
部长的斗争,虽然这次他对自己的力量无绝对把握,也不能肯定这位部长是否敢
于在这个阶段冒直接对抗的风险。
  会议召开的前夕,8月22日,由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和康生组
成的政治局常委会,开会讨论了全会的主要议题。毛着重强调了加强团结、避免
宗派活动的必要性,这是他每次剪除反对派之前的习惯性动作。③但林彪和陈伯
达再次提出保留国家主席职位,要求毛担任这一职务。毛又一次拒绝了这个建议,
并一针见血地说谁想当国家主席谁就去当。④
  第二天,全会正式召开。周恩来宣布了全会的议程:讨论修改宪法问题;国
民经济计划问题;战备问题。没料到,在没有事先向毛打招呼的情况下,①林彪
(在开幕式上——译者)突然插入长篇讲话。强调在新宪法中把毛的伟大领袖、
国家主席、最高统帅的地位,以及毛泽东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
用法律形式巩固下来非常重要。他暗含着威胁:反对设置国家主席,就是反对毛
主席。②
  像过去一样,林彪强调毛的卓越天才和伟大作用,以表明他的忠心,从而实
现他自己的目的。甚至从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毛似乎就对这种策略有所警觉,并
且为此感到不舒服。③但255位中央委员中的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实情,他们以为
林彪是代表中央领导在会议开幕时为会议所作的基调演说。因此他们几乎不可能
表示反对。林彪夫人叶群,则要求林彪在解放军里的盟友吴法宪、李作鹏以及后
勤部长邱会作,发言支持林彪的讲话,并在他们军种、部门的中央委员中进行游
说,以取得足够的优势。林彪在解放军的另一位支持者,总参谋长黄永胜,在北
京接到电话,被通知了林的策略和措施。④在23日晚政治局举行的讨论经济计划
的会议上,吴法宪提出修改第二天的日程安排,以便大会能够听到林彪讲话的录
音,并对它进行讨论。那天晚上,没有经过正式同意,陈伯达就忙着起草新宪法
中的国家主席一款,收集论天才的语录。⑤
  毛是否参加了8月23日晚的政治局会议,尚不清楚。很可能没有参加。也
不清楚吴法宪的建议是否被采纳,第二天上午,全会听林彪讲话的录音。但8
月24日下午,在就其行动计划进行密商后,陈伯达、叶群、吴法宪、李作鹏和
邱会作分别在华北组、中南组、西南组和西北组的会议上发表讲话赞同林彪的方
针。他们向会议散发恩格斯、列宁和毛有关论天才的语录,以支持林的观点。陈
伯达在华北组会议上说,谁要是反对毛担任国家主席,谁就是反对毛泽东同志是
天才的说法。他们在分组会议上的讲话被印成简报,四处分发。分组会议上没有
人提议林彪为国家主席。①后来据说毛深谙林彪的目的是让中央同意在新宪法中
保留国家主席,如果毛坚持拒绝担任这一职务,就由他自己担任。②真是这样的
话,全会开幕前毛在政治局常委会议上的讲话,可能是故意告诉林彪,他只不过
是自己不想担任这一职务,并非真的反对设置这个职位。这样,林彪和他的支持
者们将从中得到鼓励,从而刺激他们提出设置国家主席的建议。而这就会为他们
准备足够的绞索。
  林彪的支持者们在分组会议上的讲话很快由江青和张春桥报告给了毛,他十
分重视并在8月25日迅速采取了行动。后来毛泽东说,他的夫人江青在这次反
对林彪的斗争中立了大功。随着红卫兵上山下乡和内乱得到控制,除了上海之外,
江和张的政治基础被瓦解了,因此他们可能再也不愿意看到林彪已经令人生畏的
权力、地位进一步膨胀。确实,处于现在的形势下,他们要继承毛的政治遗产,
只有摧毁林彪的地位。早在分组会议上,张春桥已经同吴法宪就林彪的纲领发生
了冲突。③
  毛肯定已经意识到,林的支持者们行动如此迅速,如果他再不表明自己的态
度,全会就可能在被瞒骗的情况下支持设置国家主席的建议。甚至张春桥的紧密
追随者,他在上海的副手王洪文,也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在上海的核心小组会
议上,热烈地,或说是天真地颂扬林彪的基调讲话,还准备在华东组的会议上重
申自己的观点。①因此,8月25日毛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这是一次扩大会议,
可能是为了让江青、张春桥等毛的支持者与会。会议决定停止讨论林彪的讲话,
收回登载陈伯达令人生气的讲话的华北组简报,责令陈伯达检讨。②
  8月31日,毛泽东发表《我的一点意见》,为反击定了调子。在这个文件
中,他揭露自己以前的意识形态顾问的“资产阶级唯心论”,谴责他谣言惑众,
诡辩生非。毛的这篇文章,为在分组会议上批判陈伯达、吴法宪和林的其他支持
者们提供了重磅炸弹。③但只有陈伯达被罢了官,这可能是因为可以放心地谴责
他为林彪理论观点的代言人。可能更重要的是,陈伯达下台,不会像解除林彪的
一个军事盟友的职务那样,对林彪构成直接的威胁。毛了解林彪的实力,而且如
同他后来承认的,他也没有做好与林彪对抗的准备。他私下对林彪说,他的副手
应该受到保护,但随后又把这番话告诉了其他领导人。④
  即使这样,林彪已经获得了确切的信息。在短短的两天半时间里,⑤林彪争
夺国家主席一职的努力就宣告失败,这令人生畏地表明了毛控制党的精英人物的
力量。因此,在9月6日全会结束后离开庐山之前,林彪总结了教训后对吴法宪
说:“搞文的不行,搞武的行”。①
 
关于外交政策的争论
 
  在党的建设和重建国家结构两方面的争端基本上是权力斗争。在毛和林之间
似乎还有过一场政策争论,虽然中国的有关材料对它甚少关注:中国对美国开放
问题。既然本书其他部分已经讨论这个问题,②这里仅仅大概描述一下。
  导致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的中美关系的惊人转折,其根源已经人人
皆知。1969年3月,中苏在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发生了一次武装冲突,两国关系
急剧恶化。这明显地引起了北京的关注:莫斯科是否正在将迄今为止的一系列小
的对抗逐步升级。随后在中国西北边境地区发生了一系列摩擦,尤其是8月在新
疆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摩擦,谣言开始从东欧方面流传出来:苏联人已通知他们的
盟友,它准备对中国的核设施进行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9月11日柯西金总理和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机场的短暂会晤,在某种程度上
缓解了紧张局势,但很明显中国人仍然把危险看得十分严重。乌苏里江摩擦发生
的当天下午,北京的报纸就把它与1968年夏天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进
行类比,苏联人用勃列日涅夫主义为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进行辩护,该主义主张
苏联可以推翻任何一个它不同意的共产党政府。中国领导人面临着在新的环境里
如何实现国家安全的问题。
  有人认为,珍宝岛冲突是由中国人的一场伏击战挑起的。它是由林彪故意制
造的,以引起边境的关注,从而促使参加中共九大的代表们认识到英雄的人民解
放军的重要性,证明它现在在党内扮演的角色是必要的。①不管这种说法是否正
确,毛和周恩来从边境冲突中所汲取的教训正好相反:苏联在边境问题上将采取
更加强硬的路线,②而从边境冲突的情况看,如果苏联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人
民解放军将难以有效地保卫祖国。因此北京接受了尼克松政府的主动表示。对华
盛顿开放,使苏联不能无所顾忌地侵略中国,因而可以减少苏联侵略的危险性。
实际上,甚至在中美建立联系以前,尼克松就已经表明,莫斯科不能设想美国会
在苏联侵略面前保持善意的中立。③最初,中苏关系破裂的很重要原因,来自中
国人对苏美缓和的不满;苏联人和美国人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以后,中国
人开始谴责苏联共产党领导层的修正主义;发动文化革命的目的,就是防止在中
国出现类似的修的修正主义。中国人以意识形态的原则为重,而不以现实政治为
然。所以毫不奇怪,中美关系的突破是需要中国人费番口舌作出解释的。④
  中美关系改善在林彪看来像苏德条约在亚洲的翻版,他对此十分厌恶。他可
能认为,如果中国确实不能单独顶住两个超级大国的同时进攻,那么与修正主义
的苏联达成妥协,不是比与帝国主义的美国达成妥协要好?林彪在这个问题上的
立场从来没有得到充分的阐述。他后来被斥责为“孤立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
⑤反对与美国或苏联建立任何联系,⑥认为中国有足够的实力保护它自己。毛告诉
尼克松和其他外国客人,林彪反对与美国建立联系。①
  如果毛的话真实可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