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年苏定方六十五岁了。

六十五岁本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然而苏定方还不准备退休,因为还有仗等着他打。

两年后,战事又起。

思结部落(蒙古国巴彦洪格尔市)司令都曼率领疏勒、朱俱波、葱岭三国背叛唐朝,并向忠于唐朝的于阗王国(新疆和田市)发动了攻击。

六十七岁的苏定方又有仗打了,他被委任为安抚特使,前去平叛。

等苏定方大军抵达业叶水之后,都曼见势不妙,退保马头川。

马头川具体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已不可考,我们只知道,在这里,有一个叫苏定方的唐朝名将把反叛的都曼逼得无路可走。

都曼听说过苏定方行兵很快,但没想到他行兵那么快。

苏定方从远征军中跳出了精锐步兵一万、骑兵三千,然后亲自带领在这一万三千人,一日一夜急行军三百里。

24小时之后,苏定方兵临马头川城下,都曼傻眼了。

都曼硬着头皮出战,没一会儿功夫就被苏定方打回到城内,而此后不久,苏定方的后续人马陆续抵达,远征军将马头川城团团围住。

想出城?

除非你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都曼没有隐形的翅膀,只能选择投降,他的叛乱,刚开头就结了尾。

至此,葱岭以西全部平定,功劳最大的非苏定方莫属。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正月,苏定方在东都洛阳向皇帝李治献俘,俘虏就是那个自缚投降的都曼。

司法官员要求按照惯例将反叛的都曼诛杀,这时苏定方说话了,“我曾经承诺过他不死,因此他才出城投降,希望陛下能饶他不死。”

李治看着六十八岁的苏定方,郑重地点了点头,“好,我就违反一次法律,饶他不死,以成全你的承诺!”

六十三岁之前,苏定方闲人一个,六十三岁之后,大唐王朝没有谁比苏定方更忙。

显庆五年正月,苏定方刚刚向皇帝李治献过战俘,两个月后,任务又来了,百济又不消停了,还得准备出兵百济。

当时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的形势是这样的:高句丽最强,占有辽东半岛以及今天的朝鲜;新罗次之,占有今天韩国版图的东部;百济的版图最小,他们占据的是今天韩国的西部。

以版图面积而言,百济没有新罗大,然而百济却接连不断地向新罗发起进攻,侵占新罗的领土,莫非百济头脑发热?

百济不是头脑发热,而是上面有人。

百济的上面,有高句丽撑腰,而新罗的上面其实也有人,给他们撑腰的是唐朝。

新罗把状告到了李治那里,李治便做出部署:苏定方任熊津道总管,率领十万人,水陆并进,出兵百济;新罗国王金春秋任嵎夷道总管,率领新罗兵,对百济进行夹击。

百济的苦日子来了。

苏定方率领十万大军从今天烟台荣成的成山角(民间以前称这里为“天尽头”,近些年为了讨吉利,又称之为“天无尽头”)出发,横渡黄海,直航朝鲜半岛。

百济王国知道苏定方不好惹,因此提前在熊津江口布防,想要阻止苏定方登岸。

一切都是徒劳,苏定方率领大军强行登岸成功,顺便还斩杀了数千百济兵。

由此一发不可收拾,苏定方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兵锋直指百济王国王城泗沘城,大军一直推进到距离王城不足三十里的地方。

这时百济王国全国总动员,企图阻挡苏定方进攻的脚步,但一切还是徒劳。苏定方大军势如破竹,在斩杀一万余人后推进到了百济王城的外围。

唐军兵临城下,百济王国内部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国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保命心切,一路狂奔跑到了北方的边城,苏定方不去理会逃跑的国王,而是挥军层层包围了王城泗沘城。

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留在王城之中的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居然自行宣布继位,随后号令全城百姓一起坚守王城。

国王健在,太子也在,次子却自立为王,这唱的是哪出呢?

自立为王的国王能信任吗?人们产生了怀疑。

太子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也产生了怀疑,他对叔叔扶余泰的自立为王反应更加强烈:爷爷和父亲都在,叔叔就自立为王,就算跟叔叔一起击退唐军,日后还会有我们父子的好果子吃吗?

两害相较取其轻,还是出城投降唐军吧。

随后,扶余文思率领自己的亲信跳出城墙向唐军投降,在他的带动下,跳墙投降的越来越多,扶余泰已经无法控制。

此时苏定方趁乱派兵爬上了王城的城墙,然后将唐军的旗帜插上了城墙的墙头。

扶余泰已经没有了选择,他只能步侄子的后尘,向唐军投降,所不同的是他不需要跳城墙,只需要打开城门。

王城沦陷,国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没有了指望,也一并向唐军投降,百济境内所有城池接连打开城门,宣布投降。

百济就此平定,国土纳入唐朝版图。

三个月后,苏定方在东都洛阳向皇帝李治献俘,这是他人生中第三次向皇帝献俘,象征着他先后征服三个国家,生擒了三位元首。

被苏定方生擒的有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思结部落司令都曼、百济国王扶余义慈,三位元首被俘,前后不过三年。

显庆五年,苏定方六十八岁,他六十三岁那年才步入名将行列,仅仅五年,就达到了名将的巅峰。

以征服三国、生擒三元首的战绩,苏定方是可以与李靖、李世勣相提并论一番的。





第二十八章 被遗忘的名将


在平定百济一年后,皇帝李治将重点打击对象锁定在了高句丽,这个高句丽曾经让杨广抱恨终生,也曾经让李世民懊恼不已,现在李治准备啃一啃这根难啃的骨头。

或许是受到不断利好消息的冲击,李治居然萌发了御驾亲征的念头,他委任苏定方、契苾何力、任雅相、萧嗣业分别担任四个方面军的行军总管,而他自己准备亲自担任全军统帅。

这时武则天站了出来,上疏极力劝阻,李治也是一时心血来潮,想想武则天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御驾亲征也就只限于说说而已,过了把嘴瘾,再不见下文。

征战高句丽,还是要靠苏定方这些人。

显庆六年八月,苏定方率领海军横渡渤海海峡,连战连捷,一路高歌猛进,包围了高句丽的首都平壤。

然而,高句丽并不好打,虽然首都平壤已经被包围,但想要将其攻克,难度却非常大。

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一面率兵坚守,一面派自己的儿子渊盖男生率领数万精锐坚守鸭绿江,务必将唐军挡在鸭绿江边,避免与苏定方形成合围之势。

在渊盖男生的抵御下,唐军的强行登陆没有成功,战争陷入僵局。

这时契苾何力赶到了,他眼看着渊盖男生的层层防御,也是干着急没有办法。这时老天开眼了,气温骤降,鸭绿江结冰了!

这样契苾何力他们就不需要坐船摆渡过江,只需要踏着厚厚的冰层就能冲向对岸。

形势就此逆转,唐军踏着鸭绿江上的冰层向渊盖男生的江防部队发起了冲击,此时天险已经不在,高句丽军队根本挡不住唐军进攻的兵锋。

契苾何力趁胜追击,连追数十里,三万高句丽士兵倒在了唐军的刀锋之下,剩下的全部投降。

如果契苾何力趁胜进军,便能与苏定方形成对平壤的合围之势,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治的诏书到了,居然让契苾何力的大军班师回朝。

李治究竟是怎么想的,没有人能说清楚,总之契苾何力没能继续前进,而是掉头返回了国内。

这时在高句丽境内的征战再次进入了胶着状态,双方交战互有胜负。

沃沮道行军总管庞孝泰在朝鲜合井江与高句丽军队进行了一场血战,这一仗打的非常惨烈,庞孝泰与他的十三个儿子全部战死,最终这一路唐军大败。

此时在高句丽境内占有优势的只有苏定方的部队,然而他们也遇到了难题。尽管已经将平壤团团围住,但攻城并不顺利,几个月下来并没有进展。

就在这时,天空又下起了漫天大雪,形势对苏定方更加不利,因为这样的大雪对守方有利,而对攻方却是非常不利。

没有办法,苏定方只能班师回朝,他的远征高句丽就这样不情不愿地结束了,在他心里他是心有不甘的,总有一天,他还是要回来的。

或许是上天有意不让他过于完美,从此之后他与高句丽再无交集,灭国高句丽在不久之后将由唐朝另外一位名将完成,而苏定方却要在唐朝的西线战场上终老。

从高句丽撤军之后,皇帝李治将苏定方从东线调往西线,出任唐朝西征远征军安集大使,统御西征各军,同时安抚吐谷浑各部,防御对唐朝虎视眈眈的吐蕃。

在安集大使任上,苏定方依然上演着名将传奇,曾经创下以八千唐军大破吐蕃十万大军的佳绩,一仗打的吐蕃十万大军只剩八千。

然而,由于皇帝李治的目光牢牢地锁定在了高句丽身上,身处西线的苏定方渐渐被边缘化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治已经将苏定方这个名字淡忘了。

乾封二年(公元667年),苏定方在军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苏定方病逝的消息传到长安,李治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这时他才想起,他已经将这位名将淡忘很久了。

李治将怒气发泄到大臣身上,他埋怨道:“苏定方于国有功,应该褒奖追赠,你们居然没有提醒我,以至于没有让苏定方享受他赢得的哀荣。我一想到这一点,就不免有些伤心!”

随后,李治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幽州都督,谥号曰“庄”。

根据谥法,“胜敌克强”为“庄”,对于武将而言,算是褒美的谥号。

屈指算来,苏定方六十岁之前平平淡淡,六十三岁一战成名,六十八岁达到人生顶峰,孔子曰“三十而立”,放在苏定方身上,还需要乘上一个系数:2。

无论早也好,晚也罢,大器晚成的苏定方还是在唐朝的功劳薄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虽然在后世的名头没有薛仁贵响亮,但其实对于有唐一代,他的功绩比薛仁贵要大的多。





第二十九章 三箭定天山


说完苏定方,再来说薛仁贵,这个白袍小将在中国的知名度实在太高了,写唐史不说薛仁贵简直是不可能的。

前面说过,论战功,薛仁贵并没有苏定方大,那为什么薛仁贵在后世的声名要远远高于苏定方呢?

在我看来,主要因为两点:一是因为薛仁贵的单兵作战能力要在苏定方之上,二是因为薛仁贵的人生充满了传奇。

薛仁贵之于苏定方,如同李广之于卫青、霍去病,论战功,前者无法与后者相提并论,然而论在民间的知名度,前者却是远远高于后者,为什么?

因为前者的人生更加传奇。

薛仁贵成名于贞观十九年的远征辽东,后来又凭借忠心获得皇帝李治的信任,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四十三岁的薛仁贵被李治推上前台,从此唐朝东征西战的名单上有了薛仁贵的名字。

薛仁贵的单兵作战能力实在是强,敌兵遇上他只能自认倒霉。

显庆三年,薛仁贵跟随梁建方、契苾何力征战辽东,他一个人匹马单戟冲在最前面,另外手里还拿着一张弓。

薛仁贵策马高速向敌阵冲去,同时在马上张弓搭箭,箭头所指,莫不应弦而倒。

其实高句丽阵中也有擅长射箭的,据说此人已经连续射杀了十几人,薛仁贵一听来了精神,他准备会一会这个人。

在别人的指点之下,薛仁贵发现了这名高句丽射手,这名射手同时也发现了薛仁贵,高手过招就此开始。

可能是因为薛仁贵的声名太大了,当他向高句丽射手发起冲锋时,这名射手居然乱了手脚,慌乱中竟然把自己的弓和箭都掉到了地上,而不争气的手居然在此时抽了筋。

薛仁贵直冲而上,手到擒来,将这个不可一世的射手生擒回了唐军大营。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莫非就是这样?

这次远征之后,薛仁贵善射的声名传遍了整个唐朝,也传到了皇帝李治的耳朵里。

为了考验一下薛仁贵的功力,李治从宫中找出了一幅坚甲,对薛仁贵说道:“古代名将养由基擅长射箭,能一下射穿七层铠甲,我不太相信,今天你射一下,看看能不能射穿五层。”

薛仁贵抬手就是一箭,坚甲顿时破了一个洞,别说五层,七层都洞穿了。

李治被这个洞惊着了,连忙又让人找出一幅铠甲赏赐给薛仁贵。虽然这幅铠甲薛仁贵也能射穿,但是穿在他的身上还是安全的,毕竟当世除了薛仁贵,再无能射穿七层铠甲的人。

穿着李治钦赐的铠甲,薛仁贵再次踏上远征之路,这次远征的对象是铁勒九姓部落,他们聚集了十万余人,向唐朝挑衅。

平定这次挑衅,薛仁贵只用了三箭。

两军对阵,铁勒九姓部落挑出数十名精锐战士向唐军挑战,薛仁贵端坐在马上,冷冷地看着,然后抬手,一箭,两箭,三箭。

一箭一个;

两箭两个;

三箭三个。

剩下的数十个人全被薛仁贵镇住了,纷纷下马请求投降,薛仁贵嘴里吐出两字:坑杀!

三箭之后,铁勒九姓部落已经闻“薛”丧胆,纷纷退去,薛仁贵渡过沙漠,攻击残余,生擒铁勒九姓部落亲王三人,然后班师回朝。

从此军中开始流传一首歌谣:“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此后,薛仁贵远征辽东,斩获颇丰,皇帝李治甚至亲自写信以示慰问,由此薛仁贵的声名达到了人生中的顶点。

然而同关羽一样,薛仁贵是人,不是神,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也有交战不利走麦城的时候。

薛仁贵的麦城在大非川。





第三十章 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入侵,薛仁贵作为远征军统帅,前去征讨。这次远征李治给他安排了一个副手,名字叫郭待封。

相比于薛仁贵的白丁出身,郭待封可是名将之后,他的父亲郭孝恪的资格很老,早年曾经是李勣的长史,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时,正是郭孝恪给出了兵分两路的建议,从而将王世充和窦建德一举平定。后来在贞观年间,郭孝恪官至安西都护,贞观二十二年在征战龟兹时不幸中冷箭身亡,身后留下了几个儿子,一个叫郭待诏,一个叫郭待封。

他们的名字都是有讲究的,象征着将来都要为君王重用。

由此注定郭待封是个心高气傲的人,自然不愿意屈居于薛仁贵之下,而且出征之前,他和薛仁贵是平级的,而出征之后,他却需要服从薛仁贵的领导,这让郭待封非常不情愿。

薛仁贵的大军抵达了大非川(青海湖以南),在这里全军略作调整,然后准备兵发乌海。

考虑到辎重众多,远征不利,薛仁贵安排郭待封在大非岭上安营扎寨,留下两万人保护辎重,然后薛仁贵自己亲率精锐骑兵追击吐蕃,寻求决战。

交代完毕,薛仁贵率部先行,果然与吐蕃一部遭遇,薛仁贵将敌兵击溃,俘获牛羊一万余头,然后驻扎到乌海,等待郭待封的到来。

郭待封来了,带着全部辎重而来,他并没有听从薛仁贵的安排,居然像老鼠搬家一样,将全部辎重从大非岭搬到了乌海。

眼看离乌海城还有一步之遥,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二十万吐蕃大军向郭待封发起了攻击,唐军全部辎重居然落到了吐蕃人的手里。

薛仁贵快崩溃了,他没想到郭待封这个名将之后居然跟自己唱了这么一出反调,然而崩溃也没用了,辎重已经落入敌军之手,乌海一个孤城也无法抵挡吐蕃的进攻,薛仁贵考虑再三,还是率军离开乌海城,返回大非川驻扎。

然而人到走背运的时候,喝凉水也塞牙,就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