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迢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水迢迢-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漱云伸出双手,替裴琰轻轻地按摩着双肩。裴琰双目微闭,呼吸悠长,似是极为舒坦,片刻后,他低低地吐了一口气,猛然反手将漱云拉入池中。

水花四溅,漱云惊呼一声,裴琰已将她的轻纱衫用力撕落,她上身一凉,紧接着后背一阵冰冷,被裴琰按倒在池边。

漱云上半身仰倒在池沿,后背是冰凉的白玉石,胸前却是裴琰修长温热的手掌,她娇柔一笑,也不说话,只是脉脉地看着裴琰。

裴琰面无表情地看着她,伸手取过池边的葡萄酒,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手指如同拨弄琴弦一般,轻轻滑过她光洁的肌肤,让她情不自禁的一阵颤栗,发出惹人怜惜的娇喘。裴琰眼睛微微眯了一下,嘴角轻轻一勾,慢慢地向她俯下身来。

漱云心中欢喜,正待展开双臂将他环住,却被一股大力扼住双手,随之而来的是疾风暴雨般的压迫与冲撞,让她几乎窒息和晕厥。背后的白玉石冰冷而坚硬,身前的人却比那白玉石还要冰冷坚硬,让她的心慢慢陷入绝望之中。

那带着点温热与清香、修长柔韧的手掐上她的咽喉,慢慢地用力、收紧、放松,再收紧、再放松。她痛苦地呻吟出声,不自觉地扭动着身体,换来的却是更加暴虐的撞击和蹂躏。她感到自己就象即将折断的芦苇,在肆虐的秋风中瑟瑟飘摇。

裴琰冷冷看着漱云爬上池边,跪于他身后,依旧替他按捏着双肩。她上池时带起池中的鲜花随波荡漾,一片海棠花瓣飘起,贴在他赤裸的胸口,嫣红欲滴。

他低头拈起那海棠花瓣,看了片刻,缓缓道:“还有没有海棠花?”

漱云努力让身躯不再颤抖,道:“奴婢这就去取来。”说着从屋内端来一玉盘,盘中摆满了刚摘下的海棠花。

裴琰拈起一朵海棠,扯下花瓣,看了看,送入口中。漱云一声轻呼,他却闭上眼,细细咀嚼,片刻后笑了一笑:“倒真是酸甜可口。”

他良久方睁开眼来,将手中海棠花一瓣瓣扯落放入口中,边嚼边道:“从明天起,我不在慎园用餐,你们不用备我的饭菜。”

二一、浩翰棋局

由于对新上任的禁卫军指挥使姜远放心不下,怕他向某方通风报信,裴琰决定暗探‘金右郎’灵柩。

使臣馆被烧后,金右郎的灵柩便停在了礼部前堂内。夜色深深中,换上黑色衣靠的裴琰与崔亮带着安澄等数人由礼部后墙悄悄翻墙而入。

礼部前堂内,有十余名禁卫军和数名桓国随侍值夜守护。安澄早有安排,不多时,相府安插在禁卫军的军官便执着令牌笑容可掬地过来,言道各位使随昨夜受惊,今夜还要值守,实是辛苦,礼部有安排,送上宵夜美酒,让禁卫军的兄弟一起享用。

待守卫之人喝下混有少量迷药的酒,昏昏沉沉睡去,裴琰等人从容步入前堂。

安澄带人守于堂外,裴琰与崔亮揭了棺盖,崔亮小心将那‘金右郎’的尸身搬出,放于白布上细细勘验。

裴琰负手立于一旁,黑色衣靠更衬得他猿臂蜂腰,鹤式螂形。他看着崔亮验尸,心中思忖着数件大事,只觉危机重重,步步惊心。

墙外更鼓轻敲,崔亮直起身,轻声道:“行了。”

裴琰点了点头,崔亮将尸身仍放回棺内,二人将棺盖推上。崔亮俯身拾起放于地上的布包,抬头刚要说话,裴琰面色一变,背后长剑呛然而出,迅捷如电,堪堪挡住射到崔亮面前的一支利箭。

安澄等人训练有素,迅速向院墙外扑去,叮叮声响,院外竟有数人,与长风卫们斗得不相上下。

裴琰知崔亮武功不高,这些人潜伏于此,显然看出崔亮是勘验的关键,故而向他下毒手,他仗剑护着崔亮跃出院墙,细观两方拼斗。

眼见安澄等人将对方步步逼向巷口,裴琰冷声道:“留活口!”

安澄应了一声,身形一拧,刀竖胸前,直劈向对面的黑衣蒙面人。

那黑衣蒙面人也不惊慌,闷声笑道:“要留活口,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说话间身形急转,手中短刃光华流转,瞬息间抵住安澄的‘流风十八路’刀法。

此时天上新月如钩,夜风带寒,街道上这十余人的搏杀,吓得更夫躲于巷角瑟瑟发抖。

见安澄久拿不下,而与他对决的显是这些蒙面人的首领,裴琰身形急腾,手中长剑爆起一团银白色的光芒,直飞向那为首蒙面人。

蒙面人知他剑势不可强捋,耸身后跃,安澄趁机攻上,蒙面人一个铁板桥向后一倒,手中短刃顺势由下而上,挡住安澄的厚背刀。

裴琰身在半空,刚要执剑斩下,却面色大变,长剑挟风雷之势,反手掷出,将正持刃逼杀崔亮的那名‘更夫’刺了个对穿,但那‘更夫’手中的利刃也刺入了崔亮的前胸。

那黑衣蒙面首领见‘更夫’得手,笑道:“裴相爷,失陪了!”右手一扬,银光暴闪,安澄向后一翻,烟雾腾绕,蒙面人们趁乱四散逃匿

安澄手一挥,长风卫们分头追赶,他转身奔到裴琰与崔亮身边,只见崔亮面色苍白,从胸前摸出一堆碎裂的瓷片,笑道:“今日倒让个药瓶救了我一命!”

裴琰撕开崔亮衣襟细看,放下心来。但那‘更夫’一刺之力极大,纵有瓷瓶挡了一下,剑刃也透入了崔亮胸口半寸有余。

江慈睡得迷迷糊糊,隐约听到院中脚步声响,知崔亮回来,忙披衣下床,点燃烛火到了正屋。见裴琰将崔亮扶至榻上躺下,心中一惊,忙举着灯烛扑过去:“怎么了?!”

崔亮见她满面忧切之色,笑道:“没事,一点小伤。”

江慈转身到房中翻出伤药,崔亮接过药粉洒于自己胸前,江慈取过布条,替他包扎起来,见他胸前血迹斑斑,心中一酸,淌下泪来。

裴琰不由一笑。崔亮伸出手,替江慈拭去泪水,笑道:“白天见那么多尸体不见你哭,这么个小伤口,你哭什么!”

江慈回头瞪了裴琰一眼:“你不是自命武功天下第一吗?怎么还让崔大哥受了伤?”

裴琰正想着这事,便未理会她的出言不逊。

崔亮也点头道:“相爷,那为首之人的武功,非同一般。天下能在您和安澄合力一击下逃生的人,并不多。”

裴琰冷笑道:“这京城的水,越来越浑了。”

江慈又奔去厨房,烧来热水,替崔亮拭去胸前血迹。裴琰转头间看见,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道:“你这毛手毛脚的,明天我安排几个人过来侍候子明。”

崔亮忙道:“不必了,相爷,我只是皮肉伤,这西园若是人多了,我看着烦。”

裴琰一笑:“倒也是,我就觉得你这里清爽。从明天起,我就在你这西园用餐好了。”

早朝后,众臣告退,皇帝却命裴琰留下。

庄王与静王不由互望一眼,又各自移开视线,躬身退了出去。

皇帝望着裴琰,和悦笑道:“朕久闻少君棋力高强,来,陪朕下一盘棋。”

裴琰神情淡静,恭声道:“微臣遵旨。”行了一礼,在皇帝对面斜斜坐落。

上百手下来,裴琰只觉胸口如有一块大石压着,闷得透不过气,手中的白子也不知该往何处落下。皇帝靠于软垫上,长久凝望着他,饮了口茶,微笑道:“你是心存敬意,不敢与朕厮杀过剧,不然,倒也能下成和局。”

裴琰压住心头的不适,起身束手:“微臣不敢。皇上棋力浩瀚深远,微臣万万不是对手。”

皇帝朗声一笑,站了起来,负手望着窗外的梧桐,悠悠道:“年青一辈之中,你的棋力是首屈一指的了,有些象―――”

裴琰额头沁出微微细汗,神色却仍平静,呼吸也仍细密悠长。

皇帝良久方续道:“观棋知人,你心思慎密,处事镇定,顾全大局,性格又颇坚毅,倒比朕几个儿子都要出色。”

裴琰忙跪落,道:“微臣不敢。”

皇帝过来将他拉起,却握住他的手不放,见他神情恭谨中带着一丝惶恐,微笑道:“你不用这么拘谨,这殿内也无旁人。”

他松开手,步到案前拿起一本折子,叹道:“若不是出了使臣馆这档子事,朕本是要派你去玉间府,代朕到庆德王灵前致祭的。”

皇帝似是陷入回忆之中:“当年文康太子暴病而薨,先帝属意由朕继承大统,知朕的那帮子兄弟定会作乱,大行之前召了庆德王入宫,一番叮嘱,命他辅佐于朕。后来‘逆王之乱’,若非庆德王、董学士、薄公及你叔父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天下百姓,还不知要受多久的战火荼毒。庆德王这一离世,朕又少了一位肱股之臣,也少了一位知己。唉―――”

裴琰默默听着,只觉皇帝的话凌厉如刃,刺于他内心最深处,伤口处似有幽灵呼啸而出,却又被那利刃的寒意冻结成冰。

皇帝叹道:“你叔父当年于朕有辅佐之功,后来的月落作乱一案,朕非是不想保他,只是事涉两国,只能让他做了替罪羊。现在想来,朕实是有些对他不住,他在幽州也吃了这么多年的苦,等桓国之事了结,朕会下诏赦他返京的。”

裴琰忙行礼道:“叔父自知有负皇上圣恩,不敢有丝毫抱怨,他在幽州修身养性,颐养天年,倒是他的福气。”

皇帝点了点头:“嗯,子放倒是比朕清闲,当年朕与你父亲、叔父三人笑游江湖,就说过,唯有他才是真正拿得起放得下之人,真是丝毫不差。”

裴琰恭谨笑道:“叔父信中,也一直训诫微臣,要臣做一代良臣,用心辅佐圣上,代他尽未尽之忠,报未报之恩。”

皇帝欣慰一笑:“裴家世代忠良,实堪褒扬。朕想追封你父为‘定武侯’,不日就会有恩旨,你用心查好使臣馆一案,先跪安吧。”

内侍进殿,跪禀道:“启禀皇上,卫指挥使求见。”

皇帝似是很高兴,如春风拂面,眼角也舒展了几分,笑道:“快宣!”又向裴琰道:“你去吧。”

裴琰踏出延晖殿,见卫昭由廊角行来,纵是面圣,他仍是一身白色宫袍,云袖飘卷,秋阳透过廊檐洒于他的身上,似白云出岫,逸美难言。

裴琰微眯着眼,待卫昭走近,笑道:“听庄王爷说,三郎府中进了批西兹国的美酒,改日我定要去叨扰一番。”

卫昭嘴角轻勾,雪白面庞上的双眸神光隐显,笑容清远幽深,道:“少君是大忙人,只怕我下帖也是请不来的。”

二人俱各一笑,卫昭由裴琰身边飘然而过,迈入延晖殿。

裴琰隐隐听到皇帝愉悦的声音:“三郎快过来!”忙疾行数十步,远离了延晖殿,几名内侍正捧着一叠文书由回廊转来,见裴琰行近,都弯腰避于一旁。

裴琰瞥了一眼,闲闲道:“这些旧档翻出来做什么?”

为首太监忙答道:“皇上昨日命方书处将各官员的履历档案呈圣,这是皇上已经阅毕,要送回方书处去。”

裴琰不再说话,急匆匆出了乾清门。长风卫牵过骏马,他跃身上马,回过头,遥望着高峨的弘德殿。殿角金琉碧瓦,殿前蟠龙玉柱,勃发着的,是至高无上的威严华贵气象;隐透着的,是能让江山折腰、万民俯首的帝王骄容。

裴琰猛抽身下骏马,疾驰回了相府。

昨夜那一刃虽然凶险,却只是皮肉伤,崔亮辰时便起床,进了偏房,一直未出门。

江慈颇觉无聊,心中之计也未想定,有些烦闷。见西园一角有块空地,长着些荒草,便取过锄头,将野草除去,翻松土壤。裴琰进园时,正见她赤脚立于泥土之中,满头大汗,双颊通红。

裴琰上下扫了她几眼,淡淡道:“你这是做什么?”

江慈笑道:“翻块花圃出来,将来好种些云萝花,相爷府中奇花异草不少,就缺这个,未免有些美中不足。”

裴琰愣了一瞬,道:“去,换个装束,随我去认人。”说着步入偏房,崔亮正细心查验从火场和尸身上取下的证物,二人相视一笑,裴琰退了出去。

江慈换过装束出来,冲裴琰眯眼笑道:“相爷,我想和您商量个事。”

裴琰边行边道:“说来听听。”

“我还欠着素烟姐姐一件衣裳没还给她,那夜又让她虚惊一场,想上一趟‘揽月楼’,一来向她道歉,二来将衣裳还给她,您看―――”

裴琰脚步不停:“让安华帮你送过去就是。”

江慈心中暗咒,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沉着脸跟上裴琰步伐。

裴琰带着江慈在各部走了一趟,又去了数名官员的府邸,这些官员皆受宠若惊,纵是卧病于床,也挣扎着爬起,直道未能给容国夫人祝寿,又劳相爷亲来探病,实是愧不敢当。

诸府走罢,已近午时,裴琰见仍无结果,知星月教主极有可能是不知去向的那三人中的一个。他将那三人细细想了一番,却觉毫无头绪,沉思中慢慢走着,又走到了失火后的使臣馆。

秋风渐寒,慢慢下起了淅淅细雨,洒在残垣断壁、焦木黑梁上,倍显凄凉。

裴琰带着江慈进了火场,踱了一圈,心中仍自挂念着要尽快寻出星月教主一事,忽听得江慈在身后叹道:“这么大的宅子,怎么拆成这样?”

裴琰回头一看,见江慈正望向使臣馆北面,正是那日火起时,为防火势向皇城蔓延,卫昭命禁卫军拆掉的那所宅子。

裴琰负手向那宅院走去,由使臣馆越过一堵断墙,便到了宅内。两名禁卫军由断墙后出来行礼道:“相爷!”

“没有人进过使臣馆吧?”

“回相爷,没有。”

“知不知道,这里以前是何人居住?”裴琰望向已被拆得面目全非的屋宅。

“这宅子以前是礼部用来堆放文书档案的,后来档案统一调归方书处,这里就空置下来了。”

裴琰点了点头,带着江慈在院内走了一圈,脚步逐渐放慢,凝神思考。

江慈却对那堵断墙上的一带藤萝极为喜爱,向一名禁卫军借来腰间长剑,便欲砍下一截。

裴琰抬头看见,忽道:“慢着。”走上前来,看了这堵断墙一阵,问道:“未失火之前,这处可有人看守?”

一名禁卫军答道:“这屋后是卫城大街,再过去就是皇城,向来由光明司值守,使臣馆其余三面均有禁卫军的弟兄把守,这一面却未派人,怕和司卫们―――”

裴琰摆了摆手,命那二人退去,又步上前细细查看。

江慈心思急转,明他之意,想了片刻道:“要从这处运一个死人进去,然后带一个活人出来,翻过这堵墙,还得避过使臣团、禁卫军和光明司的人,然后再放一把火,这人可真是厉害!”

裴琰点点头:“若是一人所为,此人着实厉害,若是多人所为,这局,就实在是有些复杂。”

江慈又在断墙前后看了数趟,跑到裴琰面前笑道:“相爷,您的轻功,应是天下无双吧?”

裴琰不明她言中之意,轻轻一笑:“这般奉承于我,意欲何为?”

江慈撇了撇嘴:“我可不是拍您马屁,只是觉得这世上高人甚多,怕相爷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句话。”

裴琰笑道:“你倒说说,有何高人?”

江慈指了指使臣馆,又指了指那堵断墙:“相爷你看,使臣馆那边的屋舍是紧贴着这墙的,那真凶要是从正屋将使臣大人劫出,由这堵墙翻入这边的宅子,非得由屋顶跃过来不可。他带着一个大活人,上那么高的屋顶,跃过这堵高墙,还得避人耳目,这份轻功,我看当世,也只相爷才及得上。”

裴琰忽地眼睛一亮,笑道:“小丫头,你这马屁还真是拍对了。”

江慈得意一笑,转而愣了一瞬,继而捧腹大笑。

二二、策马蓝衫

裴琰起始不明她为何笑得这般痛快,待看到她负着手转到自己身后,眼睛还尽往自己那处瞄时,才醒悟过来,知自己一时口快,承认她是拍自己‘马屁’,竟让这丫头好好的嘲笑了一回。

见江慈满面得意之色,为扮小厮而画浓的双眉还轻轻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