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月-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策见状,先是一愣,而后无奈地看了周围一眼,跳下马来,沉默不语,只是一双手紧紧地握住剑柄,不肯松开。程普、朱治,还有其他孙策的武将都纷纷跳下马,将孙策护在周围,准备决死一战。

    赵月看着他们一个个凄惨可怜的样子,心中也是有些不落忍,他缓缓地纵马上前,立在孙策的面前,面无表情地淡淡道:“孙策,你可还认得我吗?”

    孙策闻言熟悉,但却不敢相认,抬起头来一看,惊得几乎叫了出来:“是你!那日在虎牢关,是我父亲将你释放,如今你竟然……”

    赵月未及孙策说完,默默地点了点头,道:“不错,是我,昔日我只是华雄帐下的一个小兵,属汉军序列,如今,我却已经盘踞洛阳,西占函谷关,东出中原来到了匡亭,没有想到吧?”

    孙策浑身狼狈的模样,他苦笑一声道:“的确没有想到,一个小兵能有今天的成就,也算是你的造化好。”

    赵月听了孙策言论,只是微微一笑,“孙伯符,你果然只是一个粗人,你以为我能有今天的成就,仅仅只是靠造化吗?告诉你,若论造化,我在出生时的身份就已经注定比你高贵了不知道多少!可是那又有什么用?我赵长皎靠的不是造化,而是努力!”

    “你说你的身份比我高贵,笑话,我乃江东之虎的后代,你莫要羞辱于我……”

    “我知道如果不亮出身份,你也不会心服口服,实话告诉你,我乃前朝大秦始皇帝的后人,秦太子扶苏一脉,子婴世孙,赵月,赵长皎!”

    “怎么可能!”孙策听后有些不太相信地抬起头,而其余孙氏手下的将领也是大吃一惊地看向赵月,他们万万没想到,昔日那个一无是处,曾经沦为他们阶下囚的无名小兵,竟然有着如此显赫的身世。

    “现在你明白了?”赵月仍旧立在马上,用马鞭指着东方即将破晓地天空,语重心长地道:“我如果单靠身世的话,估计仍旧不会有什么作为,我所依靠的,是努力;而你呢?身为江东之虎的后人,却在袁术麾下为一小将,岂不令父辈蒙羞?孙伯符,我赵长皎今日在此就是为了告诉你一个道理,凡事终究要靠自己!”(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吴山索玉玺() 
凡事终究要靠自己。

    一句简单的话语传入孙策的耳朵里,却让他备受煎熬,他觉得这句话戳痛了自己的伤处,也是无比的讽刺。想他父亲昔日荡平江东,为众诸侯之首,讨伐董卓,是何其的英勇。可惜,却因为一时不慎,误遭小人陷害。而到了他,竟然要投身到无能之辈袁术的手下为将!

    孙策抬起头,看着赵月,有些忿忿地道:“赵月,此刻我等已经被你包围,你就不要多费口舌了,赶快动手吧,我孙策决意率领手下与你拼死搏斗,江东男儿,绝对不会对敌人摇尾乞怜!”

    周围的程普、朱治等将领听了,也都提高了警惕,瞪着眼睛望着赵月手下的士兵。

    赵月听后,面不改色,无所谓地淡道:“今天我虽然把你包围了,但我却并不准备将你们怎么样,所以……你们走吧,我刚才对你说那些话,只是想让你明白一件事,不论想要做多么艰难的事情,永远要靠自己的力量,不要总想着借助别人的力量,那样的话,与失败者有什么两样?”

    “你要放我们走?”孙策的言语中充满着不相信与怀疑。

    “没错,昔日你父亲和你也曾放过我,我不能忘恩负义,我希望……这次你走之后,不要再回袁术那里,也不要忘记我的这份情义。”

    当孙策发出疑问之后,赵月其实还是用了一段时间去思考说辞的。他总不能说他是为了想在天下的东方找到几个坚定的盟友,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可以安心进取西地,所以才放孙策走的吧。

    那样太过真诚,太不符合在乱世中生存的客观规律。赵月已经习惯了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适的动机,而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单纯的处事,不然的话,他这股小势力很快就会被一群阴险狡诈的人所惦记上,吞并掉。

    想要与一群狡猾的人打交道,并且取得利益。那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狡猾。

    话说完,他也在心中揣度自己所说的这个理由是否站的住脚。一番思考,似乎说得过去,赵月便对孙策流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孙策看到了赵月的笑容。心底莫名的溢上了一种温暖,可他还是面色难堪地看着赵月道:“我必须要返回宛城,因为我的一些亲眷还在那里。”

    赵月就怕这笔人情送的不够大,此时闻言,心中暗喜。嘴上果断利索地说道:“无妨,你令你手下的士兵将袁术军的兵服脱下来给我,我自有办法取得宛城。届时你的一应家小,我自当好好照看。待你他日东山再起,我也会将她们好生送到你身边。”

    “如此说来,你真的要帮我孙策这个忙?”

    见孙策和他周围将官的表情有些舒缓下来,敌意也渐渐消却了,赵月心中知道他的打算已经落实。只是他不能表露出任何喜悦,因为这会被对手洞察到他获取的利益远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多。

    这些道理他原本不懂,可是从嵩山上下来之后。他越看越明白,越想越透彻。虽然烦恼时常萦绕心头,但这种改变带来的实际感觉却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充盈感。

    “我为什么不帮你这个忙,我只希望,你不要作一个令世间唾弃的人,比如昔日的钱桧,我相信你不会,对吧?”

    孙策性情高傲,但是为人还算义气深重,此时闻言。更是双手抱拳道:“你放心,我孙策知恩图报,绝对不是那种奸险小辈,今番你放过我等。便是我江东诸人欠你一个人情,来日如果战场相见,我自会退避三舍!”

    赵月默然点头,挥手示意,令手下士兵让开一条道路。而孙策也令手下的士兵将兵服统统脱下,快速离开吴山。

    正待孙策马上就要从赵月身边离开时。赵月手下的一个传令兵却忽然带来了吴山之左蒙痴子的一封书信。赵月没有丝毫的迟疑,将书信拿过来看了,只读了一半,便在马上一拍大腿,暗道:“我怎么忘了这么重要的事,多亏蒙痴子提醒!”

    原来,蒙痴子在书信中对赵月说,昔日孙坚在洛阳城中发现了传国玉玺,那本就是秦国建国时,始皇帝嬴政命人所镌,更有李斯所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之前孙坚战死,玉玺便到了孙策的手中,此番将之困于吴山,虽可放过他的性命,但玉玺说什么也要拿到手!

    “孙伯符!”赵月在马上大喝一声,吓到了所有正准备离开的人。

    孙策和手下诸将都缓缓地转过头来,看着赵月那副焦急的面容,他笑道:“怎么?大丈夫一言既出,你要反悔吗?”

    赵月正色道:“当然不是,只是我放过你一行人,又要替你照看家小,总觉得有些太过善良了,你难道不应该多做些表示吗?”

    此言一出,连赵月都觉得自己有些太过苛求利益,忽略了世间的道义。然而,他也顾不得许多了,如果太过纠结于利益和道义之间,反倒会让他束手束脚,难以决断。此番他要回玉玺,也是为了让先祖的在天之灵得以慰藉。

    孙策皱着眉头,似乎是在心里重新评价赵月这个人,片刻之后,他才开口道:“你说得对,然而我现在兵败、势穷,并无其他东西可以给你;这样吧,我孙策在此立誓,若你当真放过我等,又替我照看好家小,来日我割据一方,先献五城与你!”

    “我不要什么五城,即便要的话,也自会率领将士攻取。我要的东西,现在就在你的手上。”

    “何物?”孙策一时没有意识到赵月的真正所图。

    “我要的是你先父孙文台昔日在洛阳城南甄宫井打捞出来的传国玉玺!那是我先祖始皇帝命人以和氏璧所坐做,如今物归原主,也算是名正言顺。”

    孙策听了,眉头瞬间皱起,想都没有想,就立刻果断地回绝道:“此事万万不可,我父亲是因此物而丧命,我岂能将他拱手送人!况且,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秦朝始皇帝的后人,却空口无凭,说什么物归原主,更是无从谈起!”一只手在身前奋力地一挥,似乎代表了孙策坚定的信念。

    赵月给手下的人使了个颜色,士兵们将路堵住,举起兵器,做出了拼杀的模样。而孙策手下的士兵见到这幅光景,纷纷发出了呜呼哀嚎声。

    赵月心中不忍,也知道趁火打劫不仁,但他别无选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靠着所谓的“为先祖尽孝”,打败内心的最后一些良善,恶狠狠地一字一顿地说道:“此刻,你们全军都是我的阶下囚,你没有资格跟我讲可与不可!”

    “无耻之徒,我等将士愿誓死效忠孙伯符将军,也绝不愿意将玉玺献给你这种恶毒之人。”

    孙策手下将士的话让赵月心中蓦然一凉,他有些迟疑。

    是啊,真没想到有一天,他会被人称做恶毒之人。可是这乱世之中的各路诸侯,又有谁是靠着良善存活下来的?昔日历朝历代的三皇五帝,又有哪个是靠着良善夺得的天下?

    赵月立在马上,抽出剑来,不为所动地道:“即便你们不肯拱手献上,我也会杀光你们,而后取得玉玺,那是我先祖始皇帝的东西,我取之问心无愧!”

    说到这里,他仿佛想起了之前与张端了断情义时的情景,更是回忆起先前那般美好的画面。这与现在的他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可是他回不了头了,便更是下定了一万个决心,愤怒地吼道:“至于恶毒与否,也由不得你们议论!”

    “以我等家小做质,又索取玉玺,不是恶毒,又是什么!?”

    “哼,我赵月绝非你口中所说的那么不堪,此番即便你们不肯交出玉玺,我将你们杀而取玺,也绝对不会伤害你们的家小,他们我自会送到洛阳善待!”

    这种口气,这种语调,以及这种神情。

    包括赵月自己在内,周围的士兵都没有反应过来,他还是曾经的那个少年吗?(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 君主很难当() 
因为玉玺的缘故,双方僵持不下,孙策执意不交,而赵月又执意要取。原本说好的放他一马眼看就要食言,但赵月也是不准备松口。

    正在此时,蒙痴子从吴山的另一侧赶来了,他身穿白袍,白色的头发和胡须看起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脸上的一团和气更显得他不像是为了趁人之危而来。

    他骑马到赵月的身边,与赵月耳语了几句,然后这才将目光投到了不远处正准备鱼死网破的孙策身上。

    “这位便是江东之虎的长子,孙伯符将军吗?”蒙痴子没有赵月的架子,直接从马上跳了起来,小步快跑到孙策身前,微微鞠了一躬,敬重地问道。

    孙策被围之势,还能受到这般礼遇,显然有些受宠若惊,也连忙还礼道:“正是在下,你是何人?”

    “哈,我并非什么高明之人,我乃洛阳赵月帐下的军师,世人都知晓我为秦朝时蒙氏一族的后人,故叫我做蒙氏后人,而我真名蒙痴子。”

    赵月在马上看着蒙痴子的一言一行,竟是如此的谦卑有礼,心中开始反思他刚才为何没有按捺住内心的那股冲动。

    蒙痴子继续说道:“孙伯符将军,外臣听说,先父曾获得玉玺,而今就在你的身上,不知是真是假?”

    一听蒙痴子提到玉玺,孙策显然提高了警惕,但因为蒙痴子比较客气,他也不好直接发怒相回,只得慎重地道:“不错,此物现在我手上,但是我绝对不会它交到外人的手上,因为我的父亲就是因为此物而亡,我尚需此物,才能让世人知道我孙家父子的英名!”

    “将军错了,敢问先父为何而亡?”

    孙策咬牙切齿道:“被刘表手下,江夏太守黄祖射杀而亡!”

    “非也。以我所见,先父是因为此玉玺而亡。”

    孙策一愣,但随即问道:“此话何讲?”

    蒙痴子捋了捋胡须,开始劝道:“孙伯符将军你想。此物虽然贵重,堪称天子宝器,然身份一般的人持有,定然会被其他心怀叵测之人惦记,以什么匡扶汉室之由索取。届时如不与,定会惹祸上身;先父虽然在江东一带久无敌手,但还是未能过江,就死在了黄祖手中,全是此物所导致的啊!如此以来,将军现在尚未成事,却要坚持将此物留在身边,这不是留下了一个祸根吗?”

    孙策仔细想了片刻,又反问道:“那你们要过去就不是祸根吗?老头莫要诓骗我!”

    蒙痴子摇了摇头,道:“孙伯符将军又错了。想必我家主公方才已经对你说过,他乃秦朝始皇帝的后人,本就与这汉家皇帝是死对头,取回秦先帝玉玺,当真是天经地义。就算其他诸侯说之论之,我们也不必在乎。再者言,我家主公虽然可能有些过于求成,但是其初衷是好的,不然也不会决定放过孙伯符将军,并且答应善待将军的家小了。”

    蒙痴子就这样循循善诱。说的孙策似乎没有理由再将玉玺留在手上。赵月在马上看着全过程,心中有一点失落,为什么这一切靠自己就做不到,还要蒙痴子出面。难道他的能力还不足吗?

    他觉得不是。他相信自己现在已经具备了能力,但唯一缺乏的,是经验。

    朱治在一旁似乎也劝说孙策不如将玉玺交出来,否则留在身边也是累赘。孙策无奈,只好下定决心,从身上取出了一个红绸缎包裹着的方物。双手递给了蒙痴子。“希望赵长皎不要食言。”

    “也希望孙伯符将军不要食言。”蒙痴子面带笑容说道,而后慢慢的掀开红布一边,在看到里面东西的那一刻,他的眼里突然放射出了异样的光芒,紧随而至的是滚烫的泪水自眼眶里滑落到脸颊。

    赵月在旁边看着这一幕,皱了皱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事情。

    就这样,由于孙策交出了玉玺,二人算是化干戈为玉帛。赵月不再阻拦孙策等人的去路,一挥手,任由他们去了。

    待最后一个袁术的小兵离开此地,蒙痴子这才将玉玺递给赵月,并且跨上了马匹。赵月接过红绸包裹的东西,探着眼睛看了看里面的宝器,果然是一枚由晶莹剔透的宝玉所雕刻出来的玉玺,只是一角不知为何崩裂,镶上了黄金。

    众人收拾了吴山的战场,按照赵月的计划,全军换上袁术的兵服,继续向荆北宛城进发。路上,蒙痴子对赵月诉说了关于这么玉玺的来历,以及那枚黄金玺脚的由来:竟是新汉争雄时,汉太后用此物击打王莽,导致玉玺崩去一脚。

    说罢,蒙痴子又开口说道:“少主,臣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月对着已经灰白的天空叹了口气,轻声道:“说吧。”

    蒙痴子这才道:“少主,你自上山拜入臣的门下,的确学到了不少,也成长了很多,只是少主尚需懂得收敛,不要太过骄傲,否则的话,臣只怕……”

    赵月点了点头,他知道刚才自己有些过于心急,但他也必须承认,他最近有些烦躁。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觉得内心里有一种无名的火焰,却不知对谁去发。他已经克尽全力去压制这种情绪,但却没有丝毫的作用。

    只听蒙痴子在一旁继续地道:“少主,任凭哪一个平头百姓忽然跃上主公的位置,心中都会有些膨胀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人之常情,也并非熟读经史就可以完全化解的。臣希望少主能够快速的习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