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商丘的凌姓后裔,至今仍对凌唐佐敬重有加。

    凌唐佐的事迹在《宋史》及《宋史演义》等史籍中均有记载。

    凌唐佐,字公弼,约1098年出生。宋哲宗元符三年中进士,擅长于诗文,曾写过不少歌咏黄山的诗文。如《洗药溪》、《黄山汤泉》等。

    二十九日,金军统帅娄宿侵犯长安,经略使郭琰弃城逃跑,你这让范跑跑情何以堪啊?

    大宋的许多许多地方官,总想把自己世界上最英俊的背影展示给敌军。

    十月,阿里、当海、大白大攻陷寿春府。

    金军打听到孟太后在南昌消息,立刻袭击南昌。

    金军也是搞笑,你抓人就抓人,还在途中发起对黄州的进攻,最后没抓到人,也是活该的。

    黄州守将赵令{山成}率兵抵抗……

    第二天,城破,赵令{山成}被俘。

    金人强迫赵令{山成}下拜,赵令{山成}大骂说:“但当拜祖宗,岂能拜犬彘!”,于是和都监王达、判官吴源、巡检刘卓一起英勇就义。

    朝廷追赠赵令{山成}徽猷阁待制,谥曰愍忠。

    赵令{山成}燕懿王赵德昭玄孙,安定郡王赵令衿的哥哥。

    山字旁加一个成字,实在是打不出来,所以就用{}表示一下,请各位看官见谅。

    宋廷听说金兵攻黄州,知道金人是把目标锁定在南昌,立刻调集刘光世所部移驻江州作为屏障,保护太后。

    刘光世到了江州以后,不见布置战守之策,每天就是设宴喝酒会见朋友。

    金军从黄州渡江三日后,刘光世才知道,知道的晚了也罢了,你和金军拼命呀!

    刘光世毫无职业军人的自尊心,立刻带兵逃遁。

    我们都记得,小时候摔跤了,不管痛不痛,先哭了再说。到老刘这里就变成了,只要敌人来,不管天时地利人和,先跑了在说。

    有一个叫做冯觯娜耍托鸥豕馐溃担骸暗腥松钊胛揖常敖蛎媪俑呱剑笸擞直掣撼そ邪俸ξ抟焕K侵砸谰筛液岢逯贝常且蛭懊婷挥锌咕埽竺婷挥邢髯分稹L救缪【鬃月柿炖吹胶橹荩室飧腥巳每惶豕槁罚穹友诨鞯腥耍墒沟腥似ヂ聿荒芊祷亍!

    面对这个可以说万无一失的计策,刘光世依旧没有采纳。

    对刘光世来说,打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还是逃跑比较容易。

    从不想证明自己优秀,为什么要逼自己,老刘从信州率兵到了南康。这种人也能荣登“中兴四将”,也算是奇了怪了。

    刘光世一跑,江州知府韩木吕也跟着跑了。这就是你做初一,老子做初二到三十。你上梁不正,我下梁就消失……

    在阿里之后开来的完颜宗弼,在十一月的时候进犯庐州,庐州守臣李会据城投降,贼军王善在金兵的逼迫下,也选择了投降。

    初四,完颜宗弼在下进犯和州,通判唐璟战死,知府李俦投降。而后,攻陷五位军,守臣李知几弃城逃走。

    江西制置使王子献更有意思,金兵还没有到达洪州,人就从洪州跑路了。

    人心惶惶的洪州,哪还有抵抗的心思,金兵顺利进入洪州。

    抚、袁二州也是闻风而降。

    临江军也没有逃过金兵的攻击,城陷后守臣吴将之逃跑。

    真州很快被攻陷,守臣向子忞逃走。

    紧接着调转兵锋,进犯大宋健康府,溧水被攻陷,县尉潘振战死。

    很快太平州也被攻陷。

    孟太后被金兵这一通猛追,吓的不轻,从洪州出发,逃亡到虔州,再到吉州,再辗转到太和县。

    恰好金兵也到了太和县,太后步行才得以走脱,再次到达虔州。

    老娘们一路下来,有四渡赤水的感觉。

    金兵跟着孟太后的脚步作战,得知太后在吉州,进兵吉州,吉州守将杨渊弃城逃走,一无所获的金兵捎带手把六安军拿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江、淮宣抚使杜充,派遣都统制陈淬,戚方,岳飞,王王燮等迎战。

    陈淬是说一套做一套,关键时候还带个套。得知金兵快到了,立刻逃跑。

    守将陈邦光、户部尚书李锐等人打开城门投降了。

    这些人显得有些不忠义,但是武将跑了,指望这帮没有德行的文人抵抗合适吗?

    蒿草之下总有幽香,溧阳知县杨邦乂却以文人之身,行忠义之事,以一县之兵,而且在县尉潘振早先战死的情况下,率兵和金兵交战,结果可想而知。

    金人劝杨邦乂投降,杨邦乂当然是严词拒绝,并咬破手指。在衣服上书写“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完颜宗弼以利诱之,许杨邦乂仍做溧阳知县。

    杨邦乂以头碰柱,鲜血直流,说:“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幸速杀我。”

    杨邦乂见李锐等人,在完颜宗弼的宴会上弹冠相庆,一派汉奸嘴脸,恼怒至极。痛斥几人说:“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其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

    这一通义正词严的话,如同一群愤怒的小鸟,装向了这帮猪。

    话如七伤拳,伤人伤己,可是这些人的脸皮厚度,如杨乃武和奥黛丽赫本之间的距离。七伤拳,没问题,这只是小意思。

    但是伤己伤的真彻底,完颜宗弼很生气,你打狗不看主人?我的吉娃娃们很可爱的!

    激怒了这帮野蛮人,就不是削脑袋的事情了。

    (本章完)

第151章 151金人渡江() 
完颜宗弼让刽子手割掉杨邦乂的舌头,饶后剖开胸膛,剜其心脏……

    杀人不过头点地,这又是何必呢?用残酷的刑法,折磨一个忠勇的义士,这是天地大道吗?士可杀,但不该辱。

    非要宗弼找虐杀杨邦乂的理由,在下只能说:为了给狗找回面子,完颜宗弼也蛮拼的。

    其实他天真了,狗根本不要脸,面子是什么东西?能吃还是能玩?要面子的话,早就该战死了。

    杨邦乂被杀时,年仅四十四岁。

    朝廷追赠杨邦乂为朝奉大夫,谥忠襄。

    杨邦乂被誉为“庐陵五忠一节”。

    后人在其受难处聚宝山(雨花台)下土门冈,建杨忠襄公墓和祠。

    祠毁于战争,民国年间曾重修墓道、立“杨忠襄公剖心处”碑。

    杨邦乂(1085…1129)字希稷,吉水县杨家庄(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黄桥乡云庄村)人。

    北宋政和五年(1115),以舍选登进士第。先后任歙州婺源县尉,蕲州学教授。授宣教郎、建康府溧阳县知县。

    建炎三年(1129)九月,除通判建康军、提领沿江措置使司等职。

    除也是古代官员认命的符号,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也就是说,在建炎三年九月,杨邦乂被免去了建康军通判的职务,被任命为沿江措置使司等职务。

    面对流离失所的人民,动荡不安的社会,时任溧阳知县的杨邦乂,在治所之内“除苛政,重教化,均征摇”,并训民为兵,加强民防,整肃治安,以至“在任三年,盗不入境”,治内人民“惟恐其去,倾邑请留”。

    江西境内的金兵,多番作战之后,已成强弩之末,攻打建昌军(江西南城县)时,被大宋兵马监押蔡延世击退。

    金军暂时停止了步伐。

    咱们盘点一下局势,整个江淮地区,只剩下驻守镇江的韩世忠所部。

    韩世忠为防陷入金兵的包围,也从镇江退保江阴。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

    高宗皇帝的小心肝乱颤,赶紧召韩世忠到行在问计。

    韩世忠说:“臣愿留在长江边,截击回撤的金兵,臣决心拼死一战。吕颐浩在会稽时,也曾提出过这个策略,与臣不谋而合。”

    既然有人愿意出来挡雷,高宗皇帝自然愿意了,亲赐手札同意截击金兵。

    杜充余部李选乘机占据镇江。

    淮西兵马都监王宗望据濠州投降金军。

    完颜宗弼留下长安奴、斡里也据守建康。阿鲁补、斡里也带兵巡行各地,太平州、濠州及句容、溧阳等县被抚平。

    到了这个时候,金兵几乎完全占据江淮地区。

    完颜宗弼继续南下追击高宗皇帝。

    十二月初三,金军攻陷广德军,接着拿下湖州,兵锋直指杭州行在,守臣康允之名义上带兵退守保赭山,所谓退保就是逃跑。

    杭州百姓听说北方的狼来了,惊的是四处奔逃。老百姓的两条勤劳的双腿,自然比不上金骑的速度。

    眼看金兵就要兵临杭州城下,钱塘县知县朱跸,请求康允之发兵抵挡金兵,为老百姓逃生争取时间。

    对老康来说,这也太能开玩笑了,老子刚刚跑出来,你让老子在回去?是你抽抽了,还是我抽抽了?老百姓的时间,和老子有什么关系?

    老康不来,朱跸只能带着少量士兵抵挡金兵。

    勇气可嘉,也是人间正道,可惜天不容豪杰,朱跸身中两箭,依旧率兵和金兵展开游击战,几日后战死。

    朱跸虽战死了,也确实延缓了金兵的进军速度。

    十月十一日,完颜宗弼达到杭州,杭州城百姓,基本都已逃走。

    完颜宗弼得知高宗皇帝已经到了明州,派遣阿里、蒲卢浑用精兵四千人袭击明州,讹鲁补、术列速,大白大攻打越州。

    越州守将郭仲荀听说金兵来了,想也没想就做了郭跑跑,安抚使李邺不战而降。

    和平交接的投降仪式,却出了叉子。

    高宗皇帝的卫士唐琦因为生病,没有跟随皇帝下海,被留在了越州。

    金兵趾高气扬,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城,让唐琦很不爽。

    不爽跟酒是一样一样的,很容易就上头了,老唐头一晕,向着大白大扔出了一个石块。

    大白大是武将出身,在千军万马之中弓箭都未必能射中,何况一个石块?

    结局就很简单了,唐琦的石块没有命中目标,反而被金兵抓了起来。

    大白大很疑惑,问唐琦想干什么。

    他很奇怪唐琦的行为,首先不说石块能不能击中自己,就算击中也不至于要命。这种没有意义的袭击,究竟有什么意义?

    不仅是大白大,许多人都会费解。

    但在下想说的是,唐琦的蝼蚁撼树,是为汉人争一份尊严!向宇宙和大道证明,人类存在的与众不同。逃是为了道行,死是为了道尊。但在这人间,在生与死之间苟且的人,才是大多数啊。

    唐琦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说“欲碎尔首,死为赵氏鬼耳。”

    对忠贞之人来说,从天堂到地狱,并没有什么好怕的。遗憾的是,在这人间,卑微的嘴脸太多了,容不下忠贞之人。

    “使人人如此,赵氏岂至是哉。”大白大概叹了一番说:“李邺为帅尚以城降,汝何人,敢尔?”

    唐琦慷慨激昂的说:“邺为臣不忠,吾恨不得手刃之,尚何言斯人为!”说完转头面对李邺接着说:“我月给才石五斗米,不肯背其主,尔享国厚恩乃若此,岂复齿人类哉?”

    何等激昂何等慷慨,位卑?位尊?

    李邺若还有羞耻心的话,当一头撞死于当下,可惜他选择了活着……

    大白大知道唐琦不能招降,遗憾的将他杀了。

    朝廷得知此事后,下诏为唐琦立庙,赐名旌忠。

    大白大击败宋周汪所部。

    斜卯阿里、乌延蒲卢浑打败三千宋兵,渡过曹娥江,在明州(宁波)城外打败刘宝所部,并杀死宋将党用、丘横。

    金兵过了江,一路势不可挡,局势恶化到这种程度,张俊急的不行了。王渊、苗傅和刘正彦死掉后,张浚就成了高宗皇帝的警备司令。

    (本章完)

第152章 152一路向南跑跑跑() 
高宗皇帝还没跑多远呢,他必须挡住金兵,首先为高宗皇帝争取时间,其次也为自己争取升迁的机会。

    命重要,还是升迁重要?对张俊这种人来说,肯定是命重要了,可是万事总有意外,张浚此时被打了一大桶鸡血。

    前不久,高宗皇帝给张俊来了一封贴心贴肺的书札,说:“朕非卿,则倡义谁先;卿舍朕,则前功俱废。宜戮力共扞敌兵,一战成功,当封王爵。”

    这段话的意思是:“朕因为爱卿的倡议才当稳皇帝的,朕对爱卿一直恩宠有加。爱卿若失去了朕,爱卿所做的一切,就全部前功尽弃了。所以,爱卿要努力抵抗敌人。如果成功,朕封你为王。”

    张俊打仗不怎么滴,但他明白道理啊,高宗皇帝完了,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金国。

    换个老大接着干,这种事情张俊觉得干的出来,但问题来了,吴乞买能像高宗皇帝对自己掏心掏肺吗?

    当然不会了,人家那边有那么的完颜,你老几啊。别说吃肉喝汤,就尿都不一定能喝上。

    更何况,眼前的诱惑很大,王爵啊,那是多么闪光的荣耀。

    干,搏一次……

    除夕,斜卯阿里、乌延蒲卢浑率四千兵马兵临明州城下,从高桥镇发起了进攻。

    张俊部将刘宝,杨存中、田师中等率军阻击。

    杨沂中舍船登岸于金兵交火,殿前司将领李质率班直前来助战,明州守将刘洪道率领州兵射击敌人,金军战败,死伤以千计。

    又到了词语解释的时刻了。班直:皇帝随身的卫兵,除了作为近卫,有时也参加征战,兼仪仗队。

    斜卯阿里、乌延蒲卢浑本来就四千兵马,这下又死伤了一千多人,再想硬碰硬的攻下明州,兵力是不足了。

    金国人是野蛮的,同时也是狡猾的,开始玩起了诈降,派使者于张俊对话,说自己要投降……

    这两人把张俊想的太高明了,对张俊来说,他只要能挡住你们就行了,额外收入不要,只要不犯错,王爵马上就来了。

    当然了,张俊看出他们的奸诈,也是非常可能的。因为太明显了,一路势如破竹的金兵,受了点小挫折,就能这么坦然的投降了?若真是这样,连势如破竹都看不起你。

    张俊拒绝了斜卯阿里、乌延蒲卢浑两人所谓的“投降”,也明白战斗马上还要继续。

    金天会八年(1130)、宋建炎四年、正月初一,金兵对明州又一次发动了攻击。

    这一次,宋军打的更为意气闲暇。

    张俊与刘洪道坐城楼上指挥若定。

    一向轻佻怕死的张浚,怎么就淡定了呢?因为宋军的数量远多于金兵。

    金兵的战斗里不是盖的,张浚的菜瓜也不是盖得,一个攻城,一个守城,竟然杀伤相当……

    杀伤相当的结果也不错,因为金人兵少,没打多久,就掉头跑了。

    到了这个份上,张俊也不敢追击,看到金兵败退后,立刻鸣金收兵。

    斜卯阿里、乌延蒲卢浑又损失了一千多,他们也觉悟了,明州城是拿不下来了,只好乘着夜色退到余姚。

    小角色完蛋了,就该大角色了。

    正月初七,完颜宗弼兵分两路,攻打明州。

    到达明州后,完颜宗弼就懵圈了,明州已成为了一座空城!自己的威慑力这么大?

    是的,对某些人来说,宗弼的威慑力太大了。

    张俊听说宗弼来了,菊花一紧,虎躯一震,撒丫子就跑了,率兵退往台州。

    张俊跑了,东副总管张思政和刘洪道随后也跑了,当官的都走了,老百姓肯定是一哄而散。

    正月十六,完颜宗弼兵不血刃的拿下明州,这一天晚上天降大雨,金军乘胜攻陷定海,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