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叶英没吭声,郑嫂子突然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转而继续说“嫂子没别的意思,只是想到这些话早晚要传到你耳朵头,想让你不要记到心上,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再说,你们年轻人不懂,如果有了,像这种重活就不能做了,要小心些,你看她现在就都不出工了。听那家人放出的话,说怀上了都就当祖宗一样供起,肩不担手不提,要让好好保胎,生个大胖小子呢。真是的,都是乡下人,娇气个什么劲,咱这些女人谁不是过来人,临到要生了还下地的多得很呢。”

见郑嫂子越说越变味,隐隐中透着酸味,怕旁边的人听了翻话惹上是非,叶英忙接过话头“嗯,谢谢嫂子,我知道的。”。这郑嫂子家和卫东同是一个曾爷爷下来的,相对其他几家是要亲厚些,她说的话多多少少还有点维护自己。

这天收工后,叶英觉得很累,也许久了没有用过锄头的原因,双手都打起泡了。想想在家也常推磨,都没得这么娇气,可能还真的是卫东把自己惯好了。要不是组上要出人力去外面买猪仔回来喂,今天打窝的活他肯定不让自己做的。

饭后回房,点起煤油灯,坐在床上,昏暗的灯光下,叶英摸出鞋垫准备做一会儿,穿了两针觉得没劲,就捏着个垫底发呆。正月间回去,娘也问过这事,先还不觉得有什么,但今天听郑嫂子说了,心头就怪怪的。难道,真的跟进门早晚有讲究?

“怎么了?”进房间就看到发呆的妻子,卫东在心里反省一下自己,好像没做错过什么吧,于是,勇敢坐到了床边。

“听说隔壁的有了”叶英内心小小的挣扎了一下,还是选择实话实说。这事,好像不只是她一人的事吧。

“有了,有什么?”卫东不解的问。

“切,你这人咋么笨呢,你说有什么?”叶英哭笑不得,忍不住对他翻了个白眼。

“这?噢,我知道了”看到娇妻嗔怪的目光,随即凑到妻子的耳朵边,轻轻的说:“怎么啦,是不是觉得我不够努力。”一双手就摸了上来。

“哎哟!”叶英还来不及反应过来,卫东整个人都跳了起来。

“唉呀,光线不好,你还做鞋垫干嘛?看嘛,我手遭针扎了。”

“活该,哪个喊你不长眼睛,没看到这上面有针啊。”

嘻笑怒骂声越来越低,渐渐消失在春夜中。

正文 第四节 闲聊

春雨贵如酥,话虽然这样说,但这雨一下就好几天不停,滴滴嗒嗒的,山上的活也做不了。年轻的早就不耐烦闷在家头,都跑出去串门了。屋里,老人婆在纳着鞋底,叶英在家时也跟娘学过,但终归年轻,性子也急,手上捧着用旧布打的布壳剪来一层又一层的这么厚厚的鞋底,用顶针顶着一针一针的穿过,手上的力度还不能轻了,就是拉这条粗粗的麻绳也是极累人的,所以,做千层底这活儿自己实在费力不讨好的事,估计手上都扎出好些洞了还不能做好一双。相对于这些手工,做鞋垫还有几分兴趣,就一两层布壳,盖上一层做衣服余下的边角余料的新布,销好边,或花样,或绣字,按自己想的一针一线的做出来,几天功夫就是一双,一家老少一年需要穿的就在夜里或雨天就完成了。卫东也没出门,砍了根竹子在屋檐下划蔑条,说准备编一个背篼。

“娘,前阵子我们几个去清江镇买猪仔时听到点风声,说可能明年土地要下放到户,各家承包,除了上粮交足提留,余下的就自己家的了。”卫东一边熟练的把青篾剥离出来,把黄篾绾成一把一把的丢在屋檐下,这东西晒干了当柴烧很顶事,一边和娘说着打听来的消息。

“要是真的就好了,这两年下放到组,虽然比以前好过些,但要交提留到队上,能分摊下来的就少了,还真不够这一家子吃一年。看今年吃的都是英儿的陪嫁过来的,要不然我们这青黄不接的时候还又得厚着脸皮去借了。”叶氏穿了一针,一截一截的把这条长长的麻绳拉完后,习惯性的把针在头发上磨擦一下,心里又有点向往下放到户的事。

“娘,说那些干啥呢。家头去年分的粮食还不是因为我们的婚事卖了的,如果真的能下放到户,我相信我们家肯定不比哪家差。”卫东想,老娘也是能持家的,勤俭节约,两个弟弟也可以出去学手艺挣钱了,不像现在,出去做个手艺挣八九个工分,一月还得交24块钱回组上。以后承包到户了,也就不用顾着在组上做工分。更不用上交组上。自己抓紧些,把田土照顾好,这一家子生活不就过起来了。再往后,给两弟弟成亲的时候家头应该就宽裕了。好像,还有自己应该也要当爹了吧。听说隔壁的那家都五个月了,也显怀了,老娘当着英儿的面没说什么,但背着英儿自己耳朵都快生茧了。想到这儿,抬头看了看坐在那儿静静的做鞋垫的妻子一眼。

巧的是,叶英也正在看向卫东。“娘,卫东,你们说等土地下放了,我们去买几个兔子来喂行不。”

“行啊,知道你是一个能干的,在家的时候就拿得稳主意。真分到田土了,老婆子别的没有,持家还是能做的,你也不用顾虑我啥子,我不会给你们拖后腿的,往后啊,我就在家操持家务,带带孙孙,就算是享福了。”王氏这话早想说了,趁这话撵话说出口,还真的舒心不少。

偏偏,叶英还不敢往心里记,都说这老人婆明理,这明理的老人婆还真不是省油的灯。但相比起别家的眼红脖子粗的情况,这算不是算是好的呢。把手上这朵花做完应该做午饭了,其他的当没听见。卫东把手上的青篾翻转得飞快,屋里听到的,除了檐下的雨滴声就是他的篾片打地的啪啪声了。

这天夜里,叶英翻来覆去的折腾了几次都没法入睡,睁着大眼望着漆黑的屋顶发呆。听见卫东的呼噜声,心里真不是滋味。忍不住摇醒了问“你说,我俩是不是有问题,咋就还没有呢?或许真的是我们没抢赢人家,运气也遭抢了?”

翻过身把叶英搂在怀里,“睡吧,娘的话你别放在心上。不是没有,是时候没到。过几天端午了,我们送节回去,你可以在娘家多耍几天。反正现在也不农忙,组上没什么活,嫁给我让你受苦了,家头经济不好,油浑都少,看你这几个月都瘦了好多了。运气不运气的我倒不信,我信自己。等田土到户了,我们人手少,都出得到力了。过几年看哪个强过哪个。”

黑夜里,叶英感觉到了卫东的眼睛发亮,是啊,这有什么啊,我咋就入迷了呢。看来真被那一群爱嚼舌根的女人影响心情了。日子自己在过,干嘛被这些无端的流言所累呢。

正文 第五节 端午

明天就端午节了,王氏在后山竹林里剪了一大把的船头叶回来,准备包粽子。这酒米还是用饭米去隔壁郑嫂子家调的。泡过的酒米颗颗白嫩圆润,王氏还抓了几把打米豇放进去,红色的打米豇在里面是点缀,煮好后粉嫩爽口。婆媳俩手上抓几根谷草垫在船头叶下面,一人撑一边,王氏利索的舀小半碗米放进去,两人同时往里收,把米包好,操起一根麻线把它捆起来,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想想这一方一俗的还真不一样。就这粽子来说,在叶家大房子离这李家沟二十多里地,那边的风俗就是包三角粽,一人就可以做了。第一次看到这么一个长长的粽子还是前年卫东家第一次送节的时候。听娘说他们这边俗称马脚杆,都是用楠竹壳或船头叶来包,每个至少都有七八寸长,煮好后就用麻线勒成小块,再沾点芝麻白糖,味道好极了。这边王氏边做边说“我准备做二十个,你拿六个回娘家,我拿六个去你舅舅那边,余下的就自己吃。一年到头也没做点啥子好吃的,听卫东说你也喜欢吃这个,我们今年就多做点。”

“娘,我在后山看到你剪船头叶,就挖了一个黄金疙瘩回来,等会儿你记得下锅噢。”给花生松土收工回来的卫东进门说。

“哎呀,你不说我还差点忘记了,有黄金疙瘩煮出来的粽子更香。对了,今年花生咋样。”

“七台土那片地的花生都长得好,这会儿趁插针松土追一次肥,大家都在说估计我们组上这花生都会比另两个组的产量高。”

“那就好,唉,也是没有干花生了,要是有的话,再炒点花生,锺成粉混芝麻白糖一起沾粽子味道更好。”王氏和儿媳边收拾操作后的残局,边念叨。

晚上,待一家人吃完饭收拾好后,王氏用碳灶把一锅粽子煮了一段时间后就把火下小了,说是慢慢煨,等火熄了粽子也就煮好了。

端午节早上,叶英揭开锅盖,满锅的粽子,扑鼻的清香,让她狠狠的吞了吞口水。早饭时一家人拆了两个来吃,叶英对那个加花生粉的芝麻白糖沾来吃的味道更是想念得慌,心里想,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馋嘴了。

回房间收拾好后,婆婆王氏已经把送节的礼包放桌上了。在这个家里没分家,送节礼包都是婆婆准备的。这年月的礼,最多就是两斤糖,常见的是一斤白糖,一斤三颜糕。像这些糖都是逢年过节收的礼,收这家送那家,几个来回,值到糖开始化了,或者包装袋不好看了才会留下自己吃。

“娘,我想这次回家多耍两天。”在卫东的暗示下,叶英开口了。

“好,去吧,家头现在不忙,你舅舅那边我也不去,让那两个小的去,我在家你就放心的耍。”王氏爽快的答应了。卫东看叶英的眼里就有点洋洋得意的味道了,看嘛,我就说我老娘不是一个恶婆婆吧。

正文 第六节 山路弯弯

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床上夫妻床下君子。平常在外面,在人前,小两口都安分守己的,连肢体语言都不敢有交集。走在这条人迹罕至的山林小道上,卫东一手提着包,包里是老娘准备的六个粽子,两斤糖的送节礼,另外还有就是妻子准备回家小住几天的换洗衣服。一手就放心的牵了妻子的手。

出门得早,夫妻俩小声的说着话,偶尔看到路边的映山红,卫东还会讨好问叶英要不要摘。这花有的有毒,有的可以吃,小时侯可没少吃。长在山边的孩子最不缺的就是野花野果。叶英边走边和卫东摆起小时的事:带着弟弟妹妹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满山遍野的跑,三月开始摘三月泡红艳艳的,酸甜可口;肥嫩的茶片脆甜;桑泡又酸又甜;六月在山上刨野地瓜;找刺梨子,野梅子,救兵粮。最得意的就是松树下捡蘑菇,吃不完还可以卖。小时候的一桩桩一件件的趣事把个卫东听傻了眼。

“我说,你小时候真的这么淘气?这么—能干?”卫东本想说野蛮的,赶紧临时改口道。“和现在的你简直不像一个人。”

“哪点不一样嘛,只是我娘说到你家,不要再这么任性,没人会再这么惯我。我是火炮性子,一根肠子通到底,说话不晓得转弯,所以这么多个月都不敢出去和她们摆龙门阵,就怕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

这埋伏打得可真深,卫东心里想。幸好有所收敛,要不然,一个火炮性的娘再加一个直肠子的妻子,这日子,估计要好闹热有好闹热了。想想这几个月妻子的好,卫东心里就没了疙瘩。他也和叶英摆起自己小时候背着爹娘下水库游泳一天洗八次澡;大热天去水沟里逮螃蟹;和小伙伴们掏鸟窝;捉泥鳅黄鳝的事。

夫妻俩边走边说,看到有合适的地方索性坐下来歇歇脚。就算这样,这坡坡坎坎的,还是累得直喘气,叶英很是郁闷,嫁人这几个月,自己变化太快了。以前做事雷厉风行的,肩挑背磨,粗活细活全都不在话下。现在怎么越来越转去了,连爬这些山路都得卫东拽着走,这二十多里地,都歇了几次了才见到山脚下那一片熟悉的大房子。

算起来这是嫁出去后第三次回家。三朝回门,春节拜年,都说各家门立家户,嫁出去的女沷出去的水。现在回一趟这个家,都是过年过节和爹娘生日的时候才回了,而且自己真的就这么心硬的没有多想回来,一方面好像真的对李家沟有归属感,二来可能还是想到上有婆婆管束吧。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亲切,家门口,爹坐在石墩上抽着叶子烟,时不时抬头望望这条山路。让叶英想起儿时自己也经常望着爹回来的那条路上的情境,生意好时她还来不及出门张望爹就回来了,时不时变戏法般的拿出糖葫芦、蛋卷,芝麻糕等给自己吃,邻居的小朋友们为了偿到这些零食会争先恐后的帮自己跑腿做事,那时候,小小丫头就是这叶家大房子的一个孩子王。

正文 第七节 弟弟妹妹

“小雨,你姐回来了。”在石墩上磕掉手上的烟灰,叶世全朝屋里喊到。儿子今年二十岁,长得人高马大的,却还是小孩子心性,经常念叨姐姐咋不常回来。那年月家里忙,要出工挣工分养家糊口,又想挣两个零花钱走街串巷卖豆腐,夫妻俩起早贪黑的忙,娃儿都是大带小,英儿从小就懂事,弟弟妹妹们几乎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所以,这下面的几个在她出嫁后这几个月都不习惯,要不是家里天天晚上要推豆腐忙不过来,说不定隔三岔五的就跑去看他姐姐了。

叶英还没到门前,弟弟妹妹们都跑出来了。

“爹,我们回来了。”卫东还隔着好几米远就朝门口的老爹喊到。让叶英喊自己爹都落下半拍,她很是郁闷,招呼了爹就指着那群半大孩子发气“你们一个个的都跑出来偷懒了,让娘一个人做饭啊。”

“才不是呢,娘说你们今天回来,她要亲自做好吃的给你们吃,只让我们打下手,帮帮忙,现在都做完了,就等你开饭了。”四妹叶平委屈的说。

“姐,你好过分噢,我们这么想你,没想到你一回来就怪我们偷懒。”三妹叶红假意生气。

“姐,你脸色咋不好看呢,李哥,你是不是欺负我姐了。”小雨看到姐脸色苍白,点血色都没有,很不客气的直接就质问姐夫。

“小雨,别乱说。”这边叶世全也看到女儿脸色不好,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卫东看着也不像那种不着调的人,这里面应该有另外的原因吧,等会儿让她娘悄悄的问问情况再说,现在赶紧把火爆直肠的小雨压住,免得大过节的闹出些什么不愉快。

“啊?”卫东无辜地朝妻子看去,这才看到一脸苍白的叶英“你怎么啦?”。

“没事,可能是刚才爬坡上坎有点累,歇歇就好了。”叶英这话可救了卫东的急,要不然小雨都要拉着他出去单挑了。

“你们还不去摆碗筷准备吃饭了,都围住你姐干什么?”杨氏边用围腰擦着手边走到门口,朝着小的三个儿女喊到。

“娘,我们回来了”又是卫东抢到了叶英前面喊丈母娘。

“快去洗手吃饭了,英儿,我还以为你们可能会早点到的呢,看来现在指望你帮我进厨房是靠不住了。”看到女儿,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这嫁出去的女还真是沷出去的水,以往家里有什么大盘小事都是英儿占主角,自己只需要在边上指点打打下手就行了。

酥肉,甜酸鱼,香碗、扣肉、滑肉、豆腐包子、、、、看到满满的一桌,大部分都是自己爱吃的,叶英已经有点迫不急待了。

“来,你最爱的豆腐包子”杨氏挟起一块放进女儿的碗里,心里又沉了几分,这女儿嫁出去不到一年,原本面若桃花的圆脸都变成了黄皮寡瘦的尖脸了。都说嫁女要高嫁,当初看上卫东是因为小伙子踏实可靠,可这家庭条件还真的太差了,一般的农家十天半月也能吃一次吃吧,可女儿这个样子,也不知道一月吃一次肉没。明显的消瘦了好多,活儿肯定又累。唉,把女儿送进了一个穷窟窿,自己是不是错了。

“娘真偏心,姐一回来你就只顾姐了,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