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5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田显的认错,张强还是很大度的,原谅了他,并且让他辅佐新皇帝,以后封国公和侯爵都不会忘记他,新皇帝一定会给他一个交代。

    他很满意儿子的处置,总有一些人跟不上脚步,想要拖后腿。

    对于民情部,他觉得此时民情部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很多职责已经和监察部重合了,应该裁撤了,田显调去内阁做一名监察部副部长不错。

    可以继续负责民情调查这么一个监察部里面的部门,或者一些科室,田显也负责不了几年了,他也老了,不过张强考虑的是民情部裁掉,那么军情部一家独大了,虽然军情部不管国内,可军情部的发展也太大了,是应该拆分一下了。

    他把这个意思传达给儿子勇武和内阁首相唐殿风。

    很快两个人的动作就来了,内阁首相唐殿风在内阁会议上宣布,太子颁下谕旨,裁撤民情部,民情部尚书田显调人军情部,任军情部副尚书,民情部下面各个部门,一部分合并到监察部,完善监察部的职责,一部分拆分到军情部,另外一部分外围人员解散退役,各地民情部下设的直接领导部门裁撤,部门人员合并到刑部和监察部,有一些官员进入各地议会,对议会的财政和人员思想情况进行监察。

    从此华夏帝国少了一个令国内官员和百姓闻风丧胆的部门,而继承它的意志的是被逐渐重视起来的监察部,各级监察部不仅监察同级,还能监察下级官员,主要是财产和人员思想。

    本章完

第1150章 政议院改革() 
处理掉民情部,勇武太子继续对内阁部门进行改革,第一个要改革的就是政议院,这个院的权利他觉得对皇权限制太深,对内阁限制也太深,于是政议院统一下去,各地的咨议局和咨询局,州议院撤销,不过仅仅是改了个名字,以后统一为政议院。

    不过分了级别,县政议院,府政议院,道政议院,就是把府和道的行政级别改一下,府变成了类似地级市的行政机构,管理一些区域范围内的县,镇,乡。

    道则是管理地理位置上的处于山的同一侧,或者某一州的地理位置上同一侧的几个府,类似于副省级和省级省的行政级别。

    上面是州政议院,中枢的政议院称之为中枢政议院,或者是华夏帝国政议院。

    统一了政议院的名称,方便以后行文管理,要不然咨议院,咨询局,州议院,政议院,办的一类事情,但很多老百姓并不明白区别,于是不仅仅为了行文方便,也为了让百姓明白,干脆统一名称。

    混合的土法水泥。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的考试。

    这些考试都集中在行业翘楚上,农活能说出个头头道道,并且在别人的辅助下记录下来,自己还能看懂一些,你就能获得二级的资格认证了。

    这些人都被官府征用,帮助解决比如下乡统计农田多少,出产多少,铁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铁,木匠打造的一些东西是否符合官府规定的标准,帮助官府解决同这些行业的人接触的任务。

    当然这些人是不用领工资的,征用的时候给你酬劳,不征用的时候你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官府优先使用你的东西。提拔金麟带领第11野战旅,马三立带领第12野战旅,杜歌带领第三野战旅,贺锦率领第6野战旅,剩余的一个野战旅第十三野战旅调往西南广州府一带,马汉接任第十三野战旅,再调锋无羽的第二野战旅去西南防线,锋无羽跟随去西南防线,主持哪里的工作。

    轩辕龙飞调往武昌府,第五野战旅仍然跟随而去。

    阮进接任马惟兴的第八野战旅,驻防安庆府,将军调换,但第八野战旅的士兵不动,驻地不动。

    第九野战旅不动,主将更换为巴格雅鲁,第三骑兵旅调往中枢金华府,由魏无忌亲自掌握。

    第九野战旅旅长马惟仁去接任第十八野战旅,驻防汉阳府。

    第二十六野战旅从湖北战场调离,广东韶关去防守南明军。

    当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官府推出了三级资格认证,这些人就必须能说会道,并且能算会写了,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伙计,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业领先的人,他们有人被官府直接征用,给个办事员,这些办事员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官府上班的,称为官府的底层办事员。

    他们没有升为官府公务员的可能,但能辅助官府办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研发出好的东西,官府一旅高价马下他们的建议和研发的东西,这就是官府的政绩,上面的公务员想要升级为更高级别的科员就得依靠他们。

    第四级的往往是那些读过书,并且在行业内有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还有一颗当官的心,他们一般都会先安排为办事员,通过官府考试,成为官府办公吏员,吏员能升官,能升为书吏,文办,书簿等职位,相当于是乡长,镇长的辅助人员。

    尤海波吏部,张煌言户部,学政部李光地,刑部肖大壮,礼部钱秉镫,农业部张名振,工商部朱盼盼,兵部李过,工部万思元,外交部张亮,民情部黄韬,国防部魏无忌,监察部杜歌,军情部米林,各部算是配齐了。

    另:新兵训练总监,田显,军情部副部长田斌

    各方大员,浙江州张名振,福建州李光熊,广西州金声,江西州米淳,湖广州唐殿风,湖北州古月笙,河南州方以智,云贵州钱秉镫,安徽州蔺养成,云南州刘良佐,宝岛总督朱大有。

    这些即会读书,又会研究各行业的技巧的人最终会成为副乡长,副镇长,或者研究远,官员方面这就到头了,研究员就能被选入各个行业的官府研究机构,成为更高级的官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进入更高的研究机构。

    这是张强为自己手里没有多少聪明的科学人员培养人才。

    总不能老让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们需要帮手,靠他们培养一些学徒实在太慢,对华夏军的科技发展不好,所以张强要把华夏的那些民间人才找出来,送入他们的研究院,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对两个人进行帮助和启发,这样才能加快发展。

    新式马车,就是在张强的启发下,在老的木匠和铁匠的帮助下,制造了出来。

    同时在商人伙计或者掌柜出身的研究员的建议和推广下迅速的进入了华夏军的军队和民间的,获得了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让社会自己推动自己发展,张强只做一个旁观者,引导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识结构,以他的见识,以他的历史知识,用一百年也达不到人家别的穿越者的几年的发展水平。

    本章完

第1151章 皇太子关心的事情() 
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皇太子开始过问政务,内阁首相比以前更加忙了,一些需要皇帝决定的事情,以前很少,现在需要皇太子关心和决定的事情增加了,他们需要往太子府跑的时间多了起来了。

    而这次皇太子直接过问政议院经过改革以后的第一次选举的事情,唐殿风毕竟老了,没有李元胤年轻,已经七十多岁的他提出了退休,直接退休,不去顾问院了。

    于是政议院经过一番选择,一些整备以后,直接把李元胤这个第三副相给推了出来,而锋无羽和另外一名副相,第一和第二副相相继进入顾问院里面,给李元胤让位,李元胤也很快接受这个任命,组建自己的内阁,提名原先朱聿健的太子朱晨担任第一副相。

    任命赵晖为水师总监,天影为兵部尚书,田林为炮兵总监,梅林鱼儿子梅查为商业部尚书,李光熊的孙子李克静为农业部尚书,佟林袭为工部尚书,钱炳旺为礼部尚书,枢密院院长为吕葆,吕葆终于从高级将领成为执掌一方的华夏帝国高官。

    而和他同样呆在华夏军当时的第五野战旅的耿全丽也成为副总参谋长,秦默作为原先的第二十四野战旅的旅长早就在张强身边担任近卫军亲卫团团长很久了。

    这次张强也把他放出来,让他接任近卫军司令,总领近卫军。

    张强安排的人不多,总体调整的都在近卫军和卫戍军和军情部这里,内阁几乎没有,主要是儿子在调整,一朝天子一朝臣吗,儿子使用的主要也是他的班底的臣子们的儿子和孙子们,也就是那些二代,三代们,还有一些他当官的时候看好的官员。

    这些张强都没有干涉,父子两个基本上各调整各的,他调整以后发给枢密院和内阁,由内阁通知政议院和其他部门,发放他的皇帝谕旨,儿子则是调整以后,将需要盖章,他批示的奏章送到他的办公室,最终由他盖章,当然这些都和新任的元首李元胤商量过。

    有些需要副相们决定的事情,召开内阁会议。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闪闪烁烁,在乡间小路行走,不时走上已经铺就石子,并且在石子上面浇灌了一层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的考试。

    这些考试都集中在行业翘楚上,农活能说出个头头道道,并且在别人的辅助下记录下来,自己还能看懂一些,你就能获得二级的资格认证了。

    这些人都被官府征用,帮助解决比如下乡统计农田多少,出产多少,铁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铁,木匠打造的一些东西是否符合官府规定的标准,帮助官府解决同这些行业的人接触的任务。

    当然这些人是不用领工资的,征用的时候给你酬劳,不征用的时候你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官府优先使用你的东西。提拔金麟带领第11野战旅,马三立带领第12野战旅,杜歌带领第三野战旅,贺锦率领第6野战旅,剩余的一个野战旅第十三野战旅调往西南广州府一带,马汉接任第十三野战旅,再调锋无羽的第二野战旅去西南防线,锋无羽跟随去西南防线,主持哪里的工作。

    轩辕龙飞调往武昌府,第五野战旅仍然跟随而去。

    阮进接任马惟兴的第八野战旅,驻防安庆府,将军调换,但第八野战旅的士兵不动,驻地不动。

    第九野战旅不动,主将更换为巴格雅鲁,第三骑兵旅调往中枢金华府,由魏无忌亲自掌握。

    第九野战旅旅长马惟仁去接任第十八野战旅,驻防汉阳府。

    第二十六野战旅从湖北战场调离,广东韶关去防守南明军。

    当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官府推出了三级资格认证,这些人就必须能说会道,并且能算会写了,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伙计,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业领先的人,他们有人被官府直接征用,给个办事员,这些办事员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官府上班的,称为官府的底层办事员。

    他们没有升为官府公务员的可能,但能辅助官府办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研发出好的东西,官府一旅高价马下他们的建议和研发的东西,这就是官府的政绩,上面的公务员想要升级为更高级别的科员就得依靠他们。

    第四级的往往是那些读过书,并且在行业内有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还有一颗当官的心,他们一般都会先安排为办事员,通过官府考试,成为官府办公吏员,吏员能升官,能升为书吏,文办,书簿等职位,相当于是乡长,镇长的辅助人员。

    尤海波吏部,张煌言户部,学政部李光地,刑部肖大壮,礼部钱秉镫,农业部张名振,工商部朱盼盼,兵部李过,工部万思元,外交部张亮,民情部黄韬,国防部魏无忌,监察部杜歌,军情部米林,各部算是配齐了。

    本章完

第1152章 继承父业() 
经过一番调整,大体上从民间到官场,军队,皇太子终于全面换上了他自己的人,张强也把一些老臣子们安抚好了,并且替他清除了一些反对的人,帝国还是掌握在皇室手里。

    然后皇太子勇武开始接过张强关注的一些事情,比如有线电报的推广和建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