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十万人的杀戮,他身上自然散发着一种浓浓的杀气,哪怕是平心静气,坐在那里,身上没有披上战袍,铠甲,没有拿武器,说出的话,做出的样子,也让幕僚打了个寒颤,战战兢兢的做事。

    他小声的回答道:“根据探子的报告,这批袭击少将军的缅人来自一个山寨,是上缅甸原先的那个王朝的士兵和部族,回来以后,少将军即刻领军五千,民夫两千出战,如今已经打了三百里,眼看就要灭掉那个小王朝的余孽了,灭掉那个莽白派遣的将领,上缅甸很快就要落入咱们汉人的手中。”

    李成栋斜眼看着他,幕僚小声解释道:“这是少将军让下属禀报大人的,另外我们的屯田已经覆盖各个占领的营寨,乡村,把自万历,崇祯年间由于朝廷无力照应的土地上的所有村子都拿下,驻扎了至少百人,二十户,多则两百户,数千人规模的百姓和俘虏转为百姓的士兵。”

    他停顿一下,“另外,每个村子之间,近的不说,远的三十里在十五里的关隘要地驻扎百人俘虏兵,百里驻扎一个营五百人的我军士兵。三十公里,六十里地驻扎一位将军带领两千人的士兵,我们的直属军队则攻城掠地,驻扎在各个城池里面,每个城池两千士兵,一千俘虏兵民夫,最近有表现好的近三万俘虏兵被各个将军征召,编为15个两千人的营,派遣将领,游击将军带领,作为机动兵力,扫荡各处山林和山沟,大山深处,像袭击少将军的那种万人规模的部族已经绝迹。”

    “好,以后不要让这种万人规模的敌人出现,朝廷对此有什么安排?”他问道。

    幕僚小心的说道:“听说朝廷已经派遣刘良佐带兵十万进攻老挝宣抚司和我军呼应,不能让敌人逃到老挝等山地袭击我军侧翼。”

    李成栋放下茶杯,感叹道:“大都督真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英明神武啊,我刚要向他建议,他就已经做了我想做的事情。”

    (本章完)

第576章 西南汉化占领问题() 
刘良佐是很不情愿,他刚回到中枢述职,就又被派到了云南州,然后李定国交给他十万大军,命令他征讨老挝,具体原因却是老挝向安南北部的安南土著人提供庇护,同时有老挝战象加入安南北部针对阮进开发出来的当初为了支援李定国的补给通道。

    开头只是征用,通过,但安南人十分的排外,于是阮进直接打了他们,虽然是一条通道,但穿越了北安南王朝的大部分土地,就像李成栋在缅甸一样,这等于是战争,于是他们陷入了安南王国的战斗,由于海战队在海上打的很厉害,陆战队紧守港口,派遣去的守备团一路向上打,加上李定国派兵接应,所以在安南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连通了通道。

    等安南北面的王朝一面调兵,一面发动百姓的时候,大量的远征宝岛的郑成功投降的部属士兵被安排在这里,人口,士兵,还有从广东州调集来的民兵部队,通道被经营的犹如铁通一样。

    安南人也只敢在半路上袭击运输队,随着第二野战旅占领河内,安南人的北部王朝绝望了,他们求和,求饶,为了支援李定国部,华夏军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且撤出了一部分部队,部队移防到了边境地区,沿着边境通道重新部署补给物资的兵站,重新疏通道路,这个动作一直持续了两年时间。

    但休养过来的北部的安南王朝渐渐变得强硬起来,并且要求华夏军撤出安南海防港,交换一些被俘的士兵和百姓,同时索要赔偿。

    阮进什么人,哪能让他们如此要挟,一边强硬的准备打仗,一边调回部队,同时暗地里联络南方的安南王朝,给枪,给钱,让他们派兵打安南北部王朝。

    双方的战斗打了好几个月,北部王朝在南部王朝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很多人都逃到了老挝境内,然后从老挝为出发基地攻击安南南部王朝,同时发动了对边境沿线的兵站的攻击,袭击补给队,杀死士兵,屠杀汉人。

    随着南明国的解体,投降,南明国和华夏军合并,但一时半会儿华夏军并没有改编南明国军队,庞大的南明国军队是个负累,于是张强和内阁商量了一番以后,命令苏正清带领南明军攻占安南北部王朝,战争打的有声有色,虽然遇到了和李成栋同样的问题,可毕竟补给容易,地方小,不过两百公里远。

    十几万南明国正规军,十几万南明国军阀头头们交出的杂兵,顷刻间,不过两个月就将安南北部王朝击溃,占领了安南北部王朝全境,兵逼老挝边境。

    这时候,张强下令安南境内的兵力不得越境老挝,因为毕竟老挝和华夏军没有什么交界,南明军就地驻扎安南北部,然后下令朝安南北部移民,先是移去了俘虏营里面的五万俘虏,然后是三万苦役营俘虏,接着是宝岛的郑成功移走的大明沿海的一带的百姓,移去了两万人,接着从壕门境,广州府,广西州,江西州移去了三十万汉人,以及无数的土家,客家人,就像当初占领湖广州一样,打散安置。

    随着移走的还有福建州最后的民兵大队,江西州一半的民兵大队,这样下来总共移民三百万人。

    民兵,守备营,正规军,各地百姓,历次战争的俘虏,这次华夏军把大半的俘虏都移动到了安南北部定居下来,随之组织起来强大的民兵部队,就像当初华夏军还是金华义军的时候的动作。

    流亡老挝的安南北部王朝不干了,征召了老挝的百姓,老挝的土司,部族军队也出兵帮助安南北部王朝,双方在老挝边境掀起一场不亚于大明和大清的战斗。

    杀的血流成河,本来战争还算可以,苏正清除了拥有三十万南明军,还拥有三十万规模强大的由原先就是士兵的南明军,大清绿营兵,大清汉军旗兵,大清蒙古兵,大清满族兵组成的民兵队伍,同时还有退伍的汉人华夏军正规军士兵担任的民兵队长组织起来的原先就是民兵的百姓部队,加上调集的两到三个州的民兵部队近十万兵力,还有扈从的安南伪军,总兵力有近百万兵力。

    可不想,安南南部王朝不干了,人家要的是安南北部王朝的地盘,这下华夏军自己占领了,他们于是同华夏军打开了。

    要同时应付两条战线,即便是苏正清带兵近十年,也穷于应付,不得不向中枢求援。

    于是华夏军在刘良佐回中枢述职的时候把他派来了,他的任务就是分担苏正清的压力,带兵十万进军老挝。

    这时候,实际上无论是李定国部,还是华夏军都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了,俘虏都送到东南亚了,去征服东南亚了,国内还好,百姓获得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可对外就没有多少士兵了。

    缅甸的国土面积要比老挝和安南北部大的多,李定国不得不派自己的儿子带兵进入缅甸支援李成栋。

    不久,投降的冯双礼也带着自己的部署进入老挝支援刘良佐。

    半个月以后,王得仁也带兵从另一个方向,上缅甸的地方进入缅甸。

    李定国坐镇云南州指挥这场征服东南亚的战役。

    不久,赵狐带着第一野战旅进入缅甸,坐镇缅甸全面开始征服缅甸,同时作为监军监视和协调各部。

    此时华夏军派入缅甸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五十万兵力,民夫五十万。

    解决了南明国,锋无羽的任务算是圆满结束了,他带军北上,进入云贵,整合云贵州的兵力,对云贵的清军,军阀土司进行大开杀戒,源源不断的俘虏再次被运送到三个地方,驻扎,开山劈路,看守从这些地方俘虏的东南亚土著人。

    这么多兵力,李成栋很快攻下了曼德勒,逼的缅甸东吁王朝不得不求和,但已经晚了,王得仁的部队从上缅甸攻打下来,同李成栋会师,两人一个往印度方向打,一个往海边打,而赵狐坐镇曼德勒,指挥大军。

    这场战斗依然在进行,马三立带着部队驻扎广州府,一边同尤海波联系,一边支援安南北部的战斗,他是安南北部的总指挥。

    战争不断继续,华夏军开疆拓土,震慑了大清和周边的小国,不久泰国的国王派使者向华夏军称臣,答应永为华夏的藩属国。

    而这些都是周粥办理的事情,张强的眼光已经转移到了云贵和河南州的同清军的战斗上来了。

    他同魏无忌谈论战争的时候,魏无忌笑道:“杀光那些东南亚土著人,大都督难道不管后世的人是如何评价你的吗?”

    张强笑道:“后世如何评价是后世的事情,别管我们怎么努力,后世我们的后代肯定会把这些地方丢光的,他们不会评价,而只会对我们叫好,我们就是另外一个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评价永远是正面大于负面的,欧洲的那些泰西人总是负面评价,但不得不佩服成吉思汗能成就如此伟业,几乎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王国,我们只是征服一个东南亚,比起人家来功绩小的很,再说没有了东南亚人,我们的人怎么评价都不会让我们现在损失一根汗毛,有用吗?”

    (本章完)

第577章 处置文安之() 
张强是不会管什么后世评价的,成吉思汗是蒙古人的成吉思汗,而且是外蒙古的成吉思汗,不是中国人的成吉思汗,咱们不能学韩国人是不是?不是自己的英雄绝对不许乱安,在古代人家成吉思汗就不是你汉人的成吉思汗,也不属于华夏民族,如今的蒙古人才是中国人,只有在一个国家范畴内生活,为了这个国家贡献自己的劳动,并且从这个国家获得安定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并且接受这个国家保护的人才是这个国家的民族和人。

    所以那些生活在国外,并且心里已经向着外国人,拥有外国人国籍,或者血统的人其实已经不是中国人了,华侨是那些一心为了华夏,并且国籍是中国人的才是中国人,即便你血统是外国人血统,但心向华夏,并且在华夏生活过,而且为中国人办事,国籍是中国人,在任何地方维护中国的利益的才是中国人。

    如果你头发,皮肤,血统都是中国人的血统,但国籍不是,并且不为中国人办事情,连华侨都不是。

    这么说是为了让所有人区分一下,别把汉奸当中国人,别把生活在国外,每天勤劳的为外国人贡献税收,并且接受了外国人思想,打战的时候肯定参加的是外国人的军队,打的是中国人,那样,你说这还算是中国人吗?

    我们需要一个团结的,有凝聚力的,没有任何解释,没有任何能混要视听的中国人,而不是什么广义的中国人,狭义的中国人,绝对的纯净,民族血统要绝对的纯净,才能有凝聚力,才能在外来打击面前屹立不倒。

    东南亚的战斗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一时半会儿肯定不可能完毕,云贵的的战斗也在进行着,也肯定不会一下打完,但毕竟已经开打。

    而且真正的情况是华夏军占着绝对优势,哪里不是火器的天下,哪里千里都是环境恶劣的地方,连年的征战,军阀混战,让那个地方穷山恶水,刁民满地,要把那些个地方征服,得费些功夫,主要是移民们要适应哪里的生活,并且安定下来,站稳脚跟。

    随着战争的继续,华夏军各地所需要动员的财力,物力,人力几乎是天文数字,古代历代王朝对于东南亚,对于云贵等地由于地方遥远,土司遍地,管理不便,人口稀少,税收难以保证,还得倒贴,所以很多王朝只要哪里承认是自己的地盘一帮都不去征伐,而是册封土司头人为官员,管理哪里,然后设立一个官府的办事机构,虚应差事就行了。

    云贵,云南,广州,东南亚一带都是古代王朝流放犯人的地方,官员犯事,贬官的地方,所以哪怕是丢失一两个县城,或者死掉一些人,也不会在意,一旦事情闹大了,全部丢失的可能才会派兵,派兵也是打下来,然后顶多深入入侵者的地盘打一下就行了,然后退回来也不占领。

    但来自后世的张强可是知道这些地方以后对于王朝的麻烦,他们可能让王朝覆灭,拖的王朝走入覆灭的深渊,因此他大力整顿这些地方。

    先后往这些地方丢去了一百万左右的俘虏,苦役,反正这些人都是汉人,都是从南方或者北方来的绿营,汉军旗,以及明军俘虏,血统是纯正的,哪怕有一些蒙古人,满族人,在还派遣了很多土司俘虏,并且移民了边境上很多土司部族以后,这些地方已经是汉人最大,各族杂放,混合在一起的华夏民族了。

    内阁学政部的李光地向这些地方派遣了三万童生,这些童生都是原先收拢,搜罗的原先的大明读书人,两万秀才,这些秀才是先前应征华夏军侍从,读书人被刷下来的人,原先过着平民的生活,失去了读书人的资格了优越感,如今派遣他们这些人去三个地方,缅甸,越南,老挝,等被占领并且被移民和俘虏充斥的地方去安抚民众,设立私塾,教化众人去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俘虏都享受百姓的资格,那些顽固不化,几年不悔改的俘虏,刑期比较长的俘虏,他们的作用就是开山劈路,修葺城墙,营地,寨子,而苦役营里面的苦役则都被安排到了危险地带,修路,开山,开矿。

    越南鸿基的矿山可是需要大量的苦役,这些被俘的安南人没有汉人和蒙古人,女真人吃苦耐劳,所以还需要他们去干活。

    危险的时候,士兵们也能用他们当炮灰,挡箭牌,其实他们就是古罗马时代一样的奴隶。

    系统最近评价张强的王朝是半农奴半奴隶半封建,半文明的王朝,张强毫不介意。

    随着战争的继续,云贵方面派遣的民兵已经把内地核心地区的民兵都抽调走了,守备团也抽调走了还是兵力不够,张强不得不把第三近卫旅抽调去帮忙。

    然后又抽调了第二十八野战旅去帮忙,这样云贵就有锋无羽的野战旅,以及防守广州府一带的野战旅一个旅,第二十八野战旅,第三近卫旅,高杰和高志祥的守备团,民兵大队,近十五万兵力。

    然后是近千人的文官,文官家属,移民三十万福建,安徽,苏州百姓。

    同时还有四万俘虏,以及由从湖北州战役中立下功劳的俘虏转化而来的民兵大队。

    云贵,安南,老挝,缅甸,这四个地方犹如张开大嘴的野兽,有多少军队,有多少官员,有多少民兵,有多少百姓都会吞噬进去。

    云贵还好一些,怎么也有汉人百姓,还有汉人逃兵,这些逃兵改造一下,还是可以用的,汉人百姓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马上就是华夏军的人了。

    吴三桂是一个好人,不管他是为了自己经营云贵,还是为了大清经营云贵,总之哪里的汉人百姓都没有受到多大虐待,而且有增长的势头,土地也从原先的纷乱没有个秩序变得有秩序了,所以他退出的时候给留下了大约八百万百姓,这些百姓有心向汉人的土司的少数民族的人,也有汉人百姓,逃兵,或者由各个军阀带去的汉人百姓,总之云贵的收复和经营不会有多大难度,难度是清理那些军阀和难以相处的土司,总想要特权的土司头人们。

    根据张强的猜测年内云贵就会平定,然后让这在华夏军统治下已经习惯了华夏军的三十万百姓和千余官员和官员家属,以及几万民兵带头,帮助那些百姓习惯华夏军,稳定云贵。

    最难的是大顺军另外一路兵马,刘体纯,郝摇旗等人的兵马,要把他们收复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不过那是四山州的事情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