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2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如果这个中心化组织出问题了呢?

    比如现在它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大清国,一个大金国,为了争夺这个合法性,继承性,他们需要吞噬对方才能取得继续拥有这种权利和影响力的权利。

    它的分裂使得这个中心化组织被削弱了,一分为二了,它们能调动的实力和能量就下降了,如果分别面对另外一个敌人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凭着削弱的中心化组织作出反应,可如果他们不是同时面对一个中心化组织的时候,另一个组织就有可能借助外力,攻击第一个中心化组织的力量去对付第一个中心化组织,这就成了第一个中心化组织的掘墓者,无论哪个中心化组织胜出,另外一个中心化组织都不可能拥有原先集中起来的中心化组织的能量和影响力了。

    这对外力是好的,但对中心化组织是差的。

    如今华夏军和南明,其他反对大清,反对满族人,女真人的势力就是外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军相当的强大。

    在几乎吞并了郑成功的势力,收复宝岛,削弱了南明国,南明国对华夏军几乎没有影响或者无法撼动华夏军的时候,华夏军正凭着自己的强大实力对两个被削弱的集团造成了泰山压顶的强大压力。

    如今华夏军灭亡大清可以说需要费上一点力,损失一些,但结局肯定是美好的,是胜利的。

    不过张强考虑了半天,还是觉得应该先针对大金国,中华大地任何势力到最后最软弱的恰恰是那种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势力,因为他们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把自己的能利用的势力和能量都限制住了,任何势力和能量都需要向中心化组织请示,汇报,功劳是中心化组织的,苦劳和伤亡都是那些势力的,这样就容易形成其他势力出工不出力,你不给我工资和奖赏,还想让我卖命,功劳最后是你的,我哪有那么愚蠢,我敷衍了事就行了。

    相对来说打大金国就更好打了,大金国的中心化组织其实是一盘散沙,控制力没有那么大,而且他们拿出的奖赏和工资也不是那么丰厚,正统性和合法性不像大清那么高,大金就是一个合伙企业,大家都想从企业身上拿到利益,却不想出力,大清是一个正统和发的正规公司,但制度僵硬,员工没有积极性,可毕竟摊子大,摆在那里,你要想要一口吞下,得费一些力气。

    就像国有工人,再怎么说有了这个公司,我就有饭碗,你砸了我的饭碗,那么我就跟你拼命,也许大家不是都如此,可总有一些忠臣良将,或者想要扭转局面的能人,所以打大清不如打大金,大金一打就散,工人有的选择,我可以去其他公司上班,反正在这里也是各凭本事,不一定稳定。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清入主中原,很多大清人其实已经过惯了中原安定的生活,战力不是那么太强了,如果灭掉周围的势力,那么大清其实很好打,而大金国所占的山西陕西,甘陕都是一帮心思活络的山野刁民,山西商人性质太强,战力不强,但随风倒,好办,陕西地处贫瘠之地,民风强悍,不好征服,陕甘成分太复杂,受到外来宗教和野蛮人的侵袭太久,对中原的归附之心不强,问题多多,打下来,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理才能让他们融入华夏,如果打下大清再去打哪里,就不太好办了,很多事情和时间,精力都会被牵制在哪里。

    张强的野心不只是一个大明疆域,他还想恢复汉唐时期的疆域,将西域,以及西域以外的地方都汉化,在哪里改善人们的生活,移民过去,驻防,防备来自阿拉伯世界的侵袭。

    最主要的是要突入印度平原地区,兵临印度洋,将华夏军的疆域扩张到哪里,建立一个强大的,疆域广阔的帝国,到时候即使后代再败家,也不过是我天朝那样的情形,但会在哪里留下汉人的影响力和汉人政权,给以后的印度,东南亚添麻烦。

    主要是用哪里的物资和资源填补天朝的不足,利用哪里的地形和民族为天朝筑起一道屏障,让英国人的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少一颗,或者少一些边角,让后世的大英帝国头疼去吧。

    最后就剩下一个云贵和四山了,哪里好办,肯定会回到华夏怀抱的,哪里人口缺乏,地形不好,但土地广漠,移民过去,只要有汉人存在的地方,就不会丢掉,一定会回来的。

    这时候,张强听到有人叫自己,转过头去,亲卫禀报,“大都督,郑成功来访,已经在府外等候一天了,是否传召他进来?”

    “嗯,让他来吧,”郑成功是来请罪的,张强知道,但他不知道郑成功已经决定放弃同华夏军争夺宝岛,返回大陆了,郑成功知道即便他逃到南洋,以现在华夏军的水师的能力也能追杀到南洋,所以他一定要来拜会张强。

    张强对他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崇拜了,反而有些恶感,就像一条癞皮狗一样,反复的找麻烦,延迟华夏军统一大明江山,要不是他,张强早就发动对大金国的攻势了。

    (本章完)

第556章 接收郑成功的遗产2() 
两个人寒暄一阵,张强让跪着的郑成功坐下,亲卫送上茶水,张强对郑成功道:“国姓爷,本来咱们合作的好好的你要和泰西人搞在一起,和泰西人搞在一起也就罢了,为了利益,我也明白,你们做你们的买卖,却暗地里想要祸害我华夏军,虽然你也割地了,赔款了,但这并不能赎回你的罪行,我后来想了想,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因此我觉得你还是交出宝岛,然后你有两个选择。”

    郑成功一副甘愿认罪的态度,低声下气的说道:“谢谢大都督给老朽选择,我明白,无非一个是投靠你华夏军,另外一个是远走他乡,我想你对于我郑成功还算仁慈,没有赶尽杀绝的一说,我选择远走他乡,不知道南洋行不行,不行我只能让大都督给指一条明路了。”

    “哈哈,姜还是老的辣,国姓爷不亏是国姓爷,说实在的,我觉得南洋太近了,你应该走的更远一些,比如我先前给你提过的澳洲,你认为如何?”

    张强摸着唇边已经有些胡子拉碴的硬胡子茬笑着说道。

    郑成功为难的说道:“不瞒大都督,大都督先前同下臣提过,但下臣派出了船队历经一年多都没有找到你说的所谓澳洲,我还是觉得南洋更加合适我们,大都督也知道,故土难离,南洋已经是远隔万里,但咱们走海的人还认识路,还能回来,这澳洲杳无音信,大海茫茫,微臣可能穷尽毕生也找不到。”

    “也不难找,就看你想不想去了,澳洲哪里以咱们华夏汉人的性格是有点太远,可你别无选择,我是不会允许有汉人在南洋建立国度的,澳洲那么远即便你们建立国度,华夏人没有个两百年是打扰不到你们的,因此我才为你选择了去哪里,咱们互相不相干,不仇恨,不好吗?”

    萧飞作为湖北州的提督,掌管军务,他作为湖北州的州长,巡抚,掌管民政,孝感县城由清军降将高志祥守备,荆州府由高会率领佟大为的第五骑兵旅守备,佟大为已经接任第二十野战旅旅长。

    朱哥接任第七野战旅旅长,王玉群带领第十九野战旅,梅林鱼带领第二十一野战旅,这四支部队现在依然在前线同何腾蛟的永历大明明军激战,一步一步压迫敌人的生存空间。

    高会的第四骑兵旅跟着张强,由张强亲自掌握,华夏军的高级将领调动是频繁的,一个高级将领不会长时间掌握一支部队,这是张强掌控华夏军,制衡手下造反的必要手段。

    萧飞原先是金华义军的骑兵营营长,后来掌握了第四野战旅,最后调任第三野战旅,在魏无忌的指挥下同清军在长江沿岸对峙两年之久,之后湖北州和湖广州战争打起来,他又被调到九江府,掌握民兵大队和守备部队,组建指挥部,联合指挥朱哥率领的第二十野战旅和梅林鱼率领的第二十一野战旅,以后又加入了佟大为的第五骑兵旅,王玉群的第十九野战旅,指挥庞大的近六万的部队。

    后来又掌握前来增援的第七野战旅,现在第七野战旅交给曾经是第七野战旅副旅长的朱哥,朱哥卸任第二骑兵旅的旅长职务,带领第二十野战旅,现在朱哥成为第七野战旅真正的旅长,这个职位一段时间内将不会变化,但以后说不定还会变化。

    现如今湖北州拥有了第二十四野战旅,第二十三野战旅,第二十六野战旅,总共七八旅的兵力,加上两个骑兵旅,两个近卫旅。兵力比长江沿线的魏无忌率领的大军快相当的了。

    张强想着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经过思考之后,张强觉得应该把放在西南方向的轩辕龙飞的部队和魏无忌的部队对调一下,两个地方的部队很久没有调换指挥官和拉下去休整了。

    想好之后,他回到荆州府府城,就开始发布命令,把宝中府的金麟拉去金陵府去替换魏无忌守卫金陵府,同鲁国以及洪承畴率领的鲁国明军对峙。

    魏无忌回中枢坐镇,他一个最大的军队首领,长期离开中枢也不是办法。

    把杜歌调到宝中府让他和贺锦配合保卫宝中府,发展宝中府。

    调第11,12,野战旅替换马三立的第6野战旅,魏无忌亲自掌握的第三野战旅到宝中府休整,补防。

    提拔金麟带领第11野战旅,马三立带领第12野战旅,杜歌带领第三野战旅,贺锦率领第6野战旅,剩余的一个野战旅第十三野战旅调往西南广州府一带,马汉接任第十三野战旅,再调锋无羽的第二野战旅去西南防线,锋无羽跟随去西南防线,主持哪里的工作。

    轩辕龙飞调往武昌府,第五野战旅仍然跟随而去。

    阮进接任马惟兴的第八野战旅,驻防安庆府,将军调换,但第八野战旅的士兵不动,驻地不动。

    第九野战旅不动,主将更换为巴格雅鲁,第三骑兵旅调往中枢金华府,由魏无忌亲自掌握。

    第九野战旅旅长马惟仁去接任第十八野战旅,驻防汉阳府。

    第二十六野战旅从湖北战场调离,广东韶关去防守南明军。

    第二十三野战旅退往江西州饶州府休整,他们在这次攻打荆州府的战役中很是积极上进,旅长约德尔很是出力,不过本着异地调用的原则,调他出任湖北州守备部队司令,和古月笙,高会,高志祥合作,稳定地方。

    第二十三野战旅将在江西州休整,并且扩从,补充一些新的外国人士兵,旅长由新提拔的一个华夏军守备团团长出任,由于他在华夏军里面经常读张强写的一些书,在贡献榜上排名第十,因此他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字,叫舒友思,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又有点像中国人的名字,张强对他有些印象,因此就由他出任第二十三野战旅的旅长了。

    第二十四野战旅旅长秦默调到湖广州出任守备司令,同时兼任第二十四野战旅旅长。

    第二十五野战旅驻守湖广州,主将范搞,也是个张强的无脑粉丝,这些第二第三批受到张强短暂训练过的精锐士兵,就是这样无脑崇拜张强,因此张强也是很喜欢他们的,就由他出任第二十五野战旅的旅长了,原先的旅长调往守备团出任守备团团长,反正这些匆忙搭建起来的野战旅都是丁级野战旅,官职和级别都差不多和守备团团长一个等级,属于平调。

    还别说,这些人还不少,都是张强在把教练技能交给其他的心腹属下之前,华夏军已经强大到不需要他亲自训练之前,亲自训练的一批士兵,他们之中能人辈出,和萧飞,金麒,锋无羽他们这一批第一批训练出来的精英士兵一样对于张强是非常忠诚的,第二十六野战旅旅长也重新安排,一个叫吕保的家伙出任了二十六野战旅的旅长。

    第十五衢州府,十六,十七野战旅仍然驻扎在杭州府,绍兴府一线,原先掌握这一线的杜歌被调去了宝中府之后,这一线的兵力被由调往中枢的陈函辉亲自指挥统制,负责协调这些没有命名主将的部队,执行内线保卫和防守华夏军核心领地以及防守敌人从海上来袭击华夏军最繁华的核心地区的重任。

    最后白文选终于升级了,他从副将胜任总兵,调往第十野战旅,出任这个甲级野战旅的旅长。

    驻地台州府府城,同张英这个水师提督结伴保卫东南沿海华夏军地盘。

    祁三升的第十四野战旅调往福建州驻守,同时接任阮进调职留下的东南沿海漳州至香山,壕门境这一段没有防守主将统辖的重任。

    朱大有仍然兼任第三近卫旅的旅长,驻守中枢金华府,同魏无忌一同保卫中枢金华府。

    第四近卫旅,实际上是以前的第三近卫旅,驻地是仙居县城,保卫这个华夏军的重工兵工基地。

    张强把第一野战旅的旅长胡奎调回来出任第三近卫旅的旅长,提升他为总兵。

    这样第一野战旅就空下一名主将了。

    想了想家里还有谁在,只有情报部门的赵狐了,于是把他安置在了第一野战旅旅长的位置上了。

    可以说米林的情报部出人才啊,除了张强前期抗击清军从朱府带出来的一批朱大典的家丁,还有从起义军里面网络的一批属性不是太高的文官,武将,到张强训练出来的近万士兵中出来的,目前撑起华夏军各级基层军官以及高层军官的忠诚班底,就算是米林的军情部贡献的武将多了。

    光心腹武将就四个。

    莫非米林点了武将教练这个技能?

    嗯,应该说他点了魅力这个属性,要不然有本事的武将为什么都往他账下跑?

    穷思无果之后张强总结了一下此次大调整的人员配备。

    又远及近。

    宝中府离着华夏军最远了。

    宝中府文官武将:文官贺锦,第六野战旅;武将杜歌,部队第三野战旅,第一骑兵旅,由杜歌兼任旅长。

    东南沿海水师:张英,统辖所有水师,第一舰队到第六舰队,以及下面的海战队,陆战队;下辖水师将领,阮述,阮武,佩兰,谢华,柳太云,柯达。

    东南沿海驻守部队:绍兴府第十六野战旅,杭州府第十七野战旅,管理官员陈函辉,指挥部驻地中枢金华府府城;台州府府城驻扎第十野战旅,武将白文选,属于浙江州境内兵力;第十四野战旅,武将祁三升,驻地漳州府,负责漳州府到壕门境这一段福建到广东境内的陆上防御,主要面对敌人从海上登陆的部队。

    西南广州府一带兵力:由锋无羽任提督,总管哪里的驻军,锋无羽带领第二野战旅;其他部队还有驻扎惠州府的马汉的第十三野战旅;马惟兴的第四野战旅调往赣州府,驻扎赣州府,也属于西南防线的兵力;第二十六野战旅调往韶关,韶州府,主将,吕保,也属于西南防线的兵力。

    江西州兵力:文官,米淳,巡抚,州长,守备司令:刘良佐,守备部队,第二十三野战旅,主将舒友思。

    湖广州兵力:文官,唐殿风,巡抚,州长,守备司令,秦默,第二十四野战旅旅长,守备部队,第二十四野战旅,驻地长沙府;第二十五野战旅驻守湖广州,郴州府,主将,范搞。

    东部沿海兵力:主将陈函辉,文官兼任武将主官,部队第十六,十七野战旅,舰队陆战队。

    中枢兵力部署:金华府,武将主官,魏无忌,亲自掌握第三骑兵旅,中枢守备旅;武将有第三近卫旅,旅长朱大有;衢州府部队,第十五野战旅,主将陈函辉。

    前线长江沿岸兵力部署:主将金麒,掌管部队第十一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