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理残骸,清理战场。

    眺望海上,隔海的岛屿也被被攻占了,上面有海战队的人配合陆战队的士兵在警戒着,民兵部队登上岛屿,将上面的百姓押送过来,这些人大都不是良民,都是反抗华夏军的,他们自身可能是海盗家属,也可能是日本来的移民浪人,这些人都是要送到苦役营去的。

    蔺养成也派了人过来收押他们,这些人将被派往内陆,最危险的地方去劳作致死,然后从内陆移民,当然是那些流民和难民了,加上那些军中水师中退下来的老兵,组成新的村落和这里的居民群落,也可能是从北方草原上被抓来的草原上的蒙古人改造过以后,送到这里杂居,形成一个新的汉人群体。

    看看河对岸,哪里依然在战斗,炮火连天,喊杀声阵阵,惨叫声阵阵,战斗依然没有停止的样子。

    张强对阮述道:“让尤海波再从内地搬十几个河边生活的大村落来,同他们交错安置,但不要打乱他们,让这里的人彻底变成咱们的良民,没有允许,一点见到不是我华夏军汉民的人,全部抓起来,送官法办,该坐牢的坐牢,该送俘虏营的送俘虏营,在没有新的命令下达之前,一律按此方法执行。”

    “是,大都督,”阮述行了一个军礼。

    “多安排一些民兵值守岸边,不要让敌人有从这里登陆突袭我们的机会,你的舰队也要日夜巡逻海岸,不要让敌人的船只从你的防区过去。”

    “明白。”阮述道。

    “嗯,我授命你组成第二十一野战旅,兵源骨干就从你的舰队两个战队里面抽调。

    军官吗,从你的战队里面抽调一半,其他的一半,我把我的亲卫队一个百户的士兵留给你,至于兵源,就从这次表现好的民兵里面抽调补充,不够的去找尤海波和贺锦,让他们从守备部队里面给你抽调精锐补充,你暂时代管这个野战旅,驻扎在这里,防备敌人。

    野战旅为乙级野战旅,满员七千八百人,你是代管,但也不能官职太低了,我升你为副将。以后有人管理这个野战旅了,你依然是副将,对方是参将。”

    “谢大都督,”听到自己升职了,阮述是十分高兴。

    香山已经被华夏军收复,扫平,张强带着警卫团往广州府方向去了。

    (本章完)

第385章 来到前线() 
广州府,张强见到了贺锦,贺锦作为指挥,当然不能随便去前线了,他坐镇广州府,指挥作战。

    出了广州府就是南明的地盘了,作为边境重镇,他也不能随便离开。

    一个野战旅驻扎在广州府,一个野战旅驻扎在香山这边的县城,另外一个野战旅驻扎在北边府县,再上边是轩辕龙飞的第五野战旅,在防备广西的孔有德部。

    古代的广东和广西州不是和现代那样泾渭分明的,孔有德部占据广西大部,还有广东一部分,形成一个实际上的割据势力,大家以他占据的实际地盘多少命名那个地区,就说孔有德部占据广西,实际上他还占据着一部分后世的广东的地方。

    虽说隆武南明占据着广东一省,实际上这种局势每天都在变化着,以实际占据的地盘为准。

    不过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孔有德部并没有明显的同隆武南明开战的意图,双方都重兵护卫着边境,而隆武南明能动用的兵力也有限,因为大部分兵力被派到了边境地区,防备海边的只有一部分,极少一部分兵力,因为一直以来明朝还是清朝的人并没有把几百人的葡萄牙人当一个大的势力对待。

    如今只能调动一部分武装起来的正规军配合乡勇,团练,衙门里面的衙役,捕快去应对,结果吃了亏了,不得不增兵,两万兵马,加上从地主豪绅哪里搜罗来的三千多家丁,以及正规军,禁军两千多人同突然募兵几千人的葡萄牙人打成了一团。

    “具体战况如何?”张强一见到贺锦就问道。

    贺锦十分严肃,“大都督,实际上是,这葡萄牙人招来了雇佣兵,他们出钱,从巴达维亚招募了几千泰西雇佣兵,有西班牙人,有英国人,还有荷兰人,其中荷兰人配合的最积极了,他们不仅出钱招募了人,还从荷兰的属地东印度招来了印度人,其中有一些人长的和咱们差不多,作风野蛮爽朗,善使弯刀,作战勇猛,人数不多,却很厉害。”

    张强也想不出这些人能有多厉害,只是问道:“他们现在的兵力比起先前有多大增加?”

    贺锦道:“葡萄牙人据说有一千二百人,战舰四十五艘,荷兰人,真正的荷兰军队一千六百人,战舰三十一艘,西班牙雇佣商船一百多艘,英国人的战舰十一艘,军队两千一百人,另外海港外面还有其他的贸易商船都被他们雇佣了,大约千艘,这些商人们的水手和家丁,一共加起来三千兵力,但他们这些人都没有参与同南明国的战斗,都在观望。”

    “哦,先前和南明国打生打死的那些人都是些什么人?”

    “居然能够和南明的军队打的如此激烈,还半斤八两的?”

    张强奇怪的问道。

    贺锦道:“根据军情部探查的结果,那些人就是微臣上面说的那些人,雇佣兵,马来人,文莱人,还有马尼拉人,以及投靠葡萄牙等泰西人的大明海盗,官兵,甚至听说这些前面的战役都是清军的一些官兵指挥的,那些官兵都是先前同我军大战,逃跑过去的逃兵,逃将,还有这些印度灰鬼,灰不溜秋的,以及不知道从哪个山里面钻出来的土司头人的部族勇士,”

    “这些人多吗?”张强面不改色的问道。

    “多,相当多,尤其是灰色牲口一般的印度人,还有猴子一般的越南人,哦,对了还有日本浪人,日本浪人同那些野蛮的弯刀佣兵一样厉害,打杀起来不要命,明军总是在快要胜利的时候被这些人突然从侧面冲出来一阵厮杀,然后崩溃了,然后葡萄牙人指挥的灰色牲口炮兵们再加上几炮,明军就更加慌乱了。

    几次战役皆是如此,明军现在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不断的增兵,不断的招兵,拉壮丁,集结兵力,反正在兵力上,外来的总不如南明国的雄厚,他们一拉一大把。”

    “你觉得南明国的明军能打败葡萄牙人吗?”张强担忧的问道。

    “难,如果这样下去,即便打败了也是损失惨重,大都督知道,他们虽然习练了我军的战法,可他们本质上还是使用以前的战法,很多将领都还有以前的恶习,吃空饷,家丁为主要作战力量,兵虽多,打顺风战可以增大效果,一旦败北,那就是不可收拾的局势。

    而且从开始到现在,葡萄牙人和英国人,荷兰人只出击了一次,死伤几百人就不再出击了,而是用这些炮灰一般的雇佣兵来消耗明军的实力,等待时机,同时训练灰色印度人的火枪技能,到时候恐怕情况会发生变化。”

    “他们在等什么?”张强问道。

    贺锦摇摇头,“微臣也不知道他们在等什么,不过微臣知道,如果再加一把火,一点压力,他们肯定要出兵,要不然,香山被我军收复,他们那点地盘上的物资支持不了多久,虽然有船只可以从外面运来,可他们这些泰西人是逐利的,时间长了肯定亏损,所以一定不会等太长时间,他们就会反击,到时候就知道了他们想要什么了。”

    “不管他们想要什么,反正和咱们无关,哪里是南明国的地盘,咱们现在的主要对手是清军,你们警惕点就行了,我去带人去战场看看,你守着这里,别让他们打过来就行了。如果他们敢打过来,狠狠的给我打。”张强道。

    “是,大都督,微臣一定不会让他们占到便宜的。”贺锦道。

    “和南明国搞好关系,咱们现在不能几个方向开战,咱们敲了葡萄牙人一棍子,不能让他们撺掇着南明国来打咱们,你也不能完全相信南明国,让下面的人防着点。”

    张强提醒贺锦。

    “大都督,微臣明白,对于明朝我老贺什么时候都会长个心眼的。”张强笑了笑,他想起贺锦原先就是贼滑溜的农民起义军,流寇的首领,人的这一点秉性是改不掉的,他同明朝斗争了半辈子了。

    “大都督,你去南明国的地盘上,要不要多带些部队,虽然你的身边的警卫团人数也不少,兵力也不少,但毕竟是行走在别国的地盘上,你现在相当于一国之君,不可草率。”

    “既然这样,民兵大队,抽调一个来,五千人马,应该够了。广州府离壕门境这么近,有问题你也能带兵来援。”

    “大人的队伍里面没有炮兵,再带上一个炮兵旅,反正过一段日子,新的新组建的新炮兵旅就会从汀州府过来。”

    “嗯,好吧,我也不是矫揉造作的人,不能让你们太担心了,就带上吧,再调一个辎重团跟上,这样,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五千人,没有人敢打我的注意了。”

    (本章完)

第386章 真实的战斗情况1() 
在广州府盘旋几日,渡过了江,来到了南明国地盘上,张强带着一支明显是庞大的的不能再庞大的警卫队伍来到了壕门境前线。

    一路上明军的部队一支一支的向壕门境聚集,在九星县城外面形成了一个大兵营。

    先前到来的华夏军两千多人,正在分开对明军的壮丁进行训练,这种训练不是复杂的训练,就是让这些没有摸过枪的壮丁们学会开枪,学会排队前进,学会怎么同敌人厮杀。

    至于如何整队,如何演练队形,这个南明军没有让华夏军去训练,没有必要,因为那些都是炮灰,知道听从将领们的指挥去冲就行了。

    真正接受训练的都是明军中的精锐部队,他们才是华夏军训练的重点。

    如何站队,如何听从号令,如何进行三段射击,如何配合炮兵攻击,如何配合长枪兵,弓箭兵攻击,把个华夏军使用的多层次阻击敌人,如何同敌人打战,都一丝不苟,一点保留也没有的传授给了那些老兵们。

    这些老兵就是南明军先前接受过华夏军冷兵器作战训练,并且多次见过血的,打过战,同清军,同其他明军,同各种势力打过战的百战老兵,也就是南明军的两万正规军。

    这些正规军实际的指挥者是苏观生的一个侄子,叫苏正清,苏观生沉浮官场半辈子,经历了郑芝龙,郑成功,经历了马士英,左梦庚,黄得功等人,知道抓兵权的重要性,于是把他侄子派来了。

    张强第一次见到了全军的指挥者,黄斌卿,那个效忠隆武的大明将领。

    知道了张强到来,黄斌卿特意从战争前线赶了回来,迎接张强。

    不过很显然他对张强很不感冒,很是冷淡,说话都是说几句,冷冷的。

    直到南明隆武派来的钦差李光地,李光熊从肇庆赶来,张强才真正体会到一个上国君主的优厚待遇,和一丝丝的尊敬。

    不过张强也不是来同一个注定不是一个等级的明军将领置气,只是一笑了之。

    面对客气的李光地,这个名人,这个还算是有文化,有著作留后世,很多后世的有关明末的历史材料还都是从他留下的笔记里面知道的。

    “大都督,不如停歇几日,再去前线如何?”李光地道。

    “不用了,李大人,咱们去前线看看,我倒要瞧瞧这葡萄牙人是如何厉害得了?”

    “这,好吧,皇上也想早点解决这葡萄牙人,收复我大明领地。”李光地不能反驳张强,毕竟人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为了大明着想,他也想看看华夏军是如何的厉害,虽然他游览过华夏军的中枢腹地,但还没有真正见识过华夏军的战斗。

    双方立刻启程,张强带着警卫团,其他的人留在九星县驻地。

    黄斌卿一直冷冷的看着张强,他倒想看看这些华夏军是如何打败葡萄牙人,打败清军的,为何清军对他们那么害怕。

    不过他眼光没有一直在张强身上停留,他的眼光一直在那些警卫团的士兵身上停留着。

    华丽的军服,这没有办法比,他们的军服都是号衣,不是那么光鲜,但结实耐用,几年不换,打打补丁,还能穿几个几年。

    和华夏军警卫团的士兵比,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叫花子。

    再看华夏军的武器装备,长枪都是钢枪,锋利无比,闪着寒光,大刀沉甸甸的,想起来就怕人,如果劈在人身上,绝对能一劈两半。

    战马都是好马,虽然不是那么高大,可看起来就是精锐的蒙古战马,他就疑惑,这是南方,都是一些比山羊大不了多少的小马,华夏军从哪里弄来的这些看起来凶横耐力不凡,负重这么高的蒙古战马?

    他却不知道,华夏军自从察歹尔投降以后,察歹尔部落到现在还有几百人为华夏军养马,华夏军还在宝岛上有一片牧场,原先在仙居县山谷里面的养马场,如今成为华夏军的战马存放场地,几万匹战马都被存放在哪里。

    那些战马都是这几年养大,或者战马繁衍出来的,战马不断的得到从蒙古偷偷的运来的河套蒙古战马补充和优化基因,保持野心和战斗力,不会让南方的湿热天气影响,同化,使得蒙古战马也变成南方的没有耐力的矮脚马。

    再看华夏军的铠甲,好家伙,比起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的铠甲还要明亮,还要结实,更重要的是武装到牙齿,全身都包裹了进去。

    这都是张强在华夏军的炼铁炼钢有了起色以后装备的新式铠甲,张强是玩骑马与砍杀的游戏穿越过来的,这些铠甲肯定也是哪个样式,那可是后世的人制作的铠甲样式,比起现在的西方人制作的铠甲要好看百倍,功用也实用百倍,还不是那么沉重。

    按照现在的西方人的重铠甲,全身铠甲,得八十多斤重,即便是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也不能那么想穿就穿的,那得打仗的时候才能穿上。

    而张强的骑兵,既然有战马分担体力,那么他们也就穿上了,不过毕竟是铠甲,即便是全身板甲式的,即便是再简化,也很沉重,也得四五十斤重,之所以他们不脱,那是因为他们得护卫张强的安全,得分批穿着,敌人来了好应付,其他人可以乘机穿着。

    再看警卫团骑兵手中的火枪,好似很先进的样子。

    不仅短,而且好像没有火绳,这是什么鬼?

    没有火绳也能用?

    这点他就不知道了,张强的警卫团当然是装备最好的武器了,新式的前装燧发枪,还有仿制荷兰人的后装式弹壳燧发枪,可以连续开枪,而且有膛线,不过一轮只能开三枪,三枪以后就得重新装填,装满三颗弹壳式子弹才能重新打响。

    射程虽然不如前装线膛枪,但胜在迅速。

    不过前装线膛枪也不多,只有几十支,而且射速特慢,只能是用来狙击敌人军官用。

    其他人装备的还是前装滑膛燧发枪。

    这是警卫部队,是最精锐的,新式武器他们第一个装备,其他的部队,只是一些甲级精锐野战旅会装备前装滑膛燧发枪,近卫旅就是这样的装备,只有近卫旅将领卫队才会装备前装线膛燧发枪,那是为了保卫将领。

    跟随的那些野战旅都还是金改1火绳枪,和他们装备的一样。

    华夏军换装是从北到南方,贺锦的有一些野战旅精锐部队换装了金改2火绳枪,一些新编进来的野战旅部队,营团都还是装备了金改1火绳枪。

    这主要还是张强的那个理念,不能让敌人学习那么快,即便他们得到了,也只是比起华夏军差那么两三代的武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