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辎重部队和工兵部队都是以弓箭兵和弩箭兵为主,辅以长枪兵和刀盾兵作战。

    而且,这些守备部队都是以前的金华义军部队,那是拿着刀枪都敢和我军正面厮杀的勇猛志士,相当于我军的汉军旗部队,也是作战部队。

    至于民兵,都是从正规军里面,守备部队里面退下来的老兵或者残疾,受伤的士兵领导参加过剿匪,或者同华夏军地盘上的地主豪绅的家丁战斗过的士兵,他们也是兵啊,相当于我军里面的绿营部队,但比那些懦弱的绿营部队更要有勇气和战斗力。”

    鳌拜已经惊的合不拢嘴了,“这,这,这,全民皆兵啊。”

    (本章完)

第379章 加强抗清力量() 
洪承畴听到鳌拜的惊叹声,不以为然的摸着胡子道:“全民皆兵又怎么样?随着他地盘的扩大,他将会一样感受到治理国家的难,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了他们的那样严格的管理的。

    读书当官为的是什么?

    他们把官员当做奴仆,让官员赚不到钱,拿不到一定的酬劳,靠那点死工资,能干什么?所以,他们段时间内还可以,时间长了,很多人就会倒向我们或者南明国,那样他们就会纷乱四起,我们就有机可乘了。”

    冯铨没有听洪承畴的自欺欺人的话,至少现在华夏军还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而现在的清军要面对的是几十万拥有比他们装备精良,战法先进的华夏军,清军即便人多,可刚才自己对洪承畴说的那样,几十万军队,依然在吃空饷,在喝兵血,这样的军队能打战吗?

    即便有一些精锐部队,可上去送死的也是这些人,鳌拜的满洲军队是精锐,可也只是几万而已,还不足以左右局势。

    “大人,目前是要先解决我军的火器的制造问题,现在我军的火器没有好的材料,先前的那些囤积的材料都打造了火器了,如今没有好的上等的铁料,打造出的火器不仅沉重,而且质量不是很好,这样下去,完不成所有新军的换装,我们就没有足够的部队应付即将到来的半年时间的决战。”

    洪承畴听到冯铨的话,也感到不是时候感慨,不是时候放大话给鳌拜听,问道:“我军的火枪现在质量如何?”

    冯铨道:“我军的火枪要比华夏军的火枪沉重一些,因为我军没有华夏军那样的精致的闵铁,同时我军使用的是黑火药,制造出来的颗粒火药达不到华夏军的那样的威力,我军火绳的制造和采购工作跟不上,导致很多火绳点不了火,或者燃烧太快,等等。

    总之各种问题导致我军现在一杆仿制华夏军金改1火绳枪的成本为十五两银子,而据说华夏军的火绳枪成本制造不过六两银子,而且废品率太高,即便是使用了工匠负责制,让工匠在每一杆枪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质量不好,则杀工匠,可依然解决不了问题,我军的火绳枪能打放200发,华夏军的就能打放300发,质量上根本无法和华夏军比。”

    洪承畴摸着下巴的胡子,“那么不算问题,我军人多,你按照现在的方法制造,劣等一些的材料也行,现在的质量总好过以前的明军制造的火铳,以及我军以前制造的火铳,质量不必太好,每个士兵哪能有机会打放二百发,能打放三十发不死的,或者不逃跑的,已经算是好兵的了,一场战斗用不了那么长时间解决,重点是把火炮造好,火炮才是以后战斗所能依靠的最好的武器。”

    “我军的火炮造的怎么样了?”洪承畴又问道。

    “火炮啊,我们已经完全摒弃了以前的所有制式的火炮,如今全力生产和华夏军相同制式的火炮。从三磅炮,到十八磅炮。目前我军能生产的火炮为三磅炮到九磅炮,十二磅炮和十八磅炮我军生产出来的火炮太沉重。

    尤其是十八磅炮,体型巨大,比我军或者明军以前的所有最大的炮都要大,但好在炮管长,打的远,只是不适合跟随大军作战。

    而且行动不便,需要三十六匹驮马,一百多人,又拉又拽,重达一万两千斤,可打三千米远,倒是威力不错,可他太重了,操作太复杂了,无法跟随军队作战。”

    冯铨为难的说道。

    鳌拜目瞪口呆,拍着大腿道:“好炮啊,比起大将军炮还要厉害,大将军炮也不过是五里远,大约一千五百米到一千六百米远,号称糜烂十里,这大炮如果能实打实的打那么远,放在城墙上,那个人敢进攻城池,”

    洪承畴道:“冯大人做的不错,这种大炮可以代替以前的红衣大炮,大将军炮,守卫城池。”

    “那十二磅炮如何?”

    冯铨道:“十二磅炮,重八千斤,需要二十四匹战马拖动,可打两千米远,大约四里地,作用也只能守卫城池,海岸了。”

    “哦,那把这种大炮送到浦江口去,放在岸边,守卫海岸,最近郑成功虽然迷心于去海外寻找一片乐土,建立他郑家王朝,可咱们不得不防止他们突然从江口等地登陆,袭击扬州府。”

    “是大人。”冯铨道。

    洪承畴又问道:“照这样猜测,那九磅炮也不是很便利吧?”

    冯铨脸有点红,不过马上安慰的说道:“这个,有先前的两种重型火炮,小人下令工匠一定要把其他的大炮做的轻点,九磅炮虽然依然不如华夏军的轻便,可也不算太重,一千五百斤,四匹战马还是可以拖动的,射程两里地开外,一千米二百米左右,威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哦,这比华夏军的火炮要强吧?”洪承畴突然发现己方的火炮虽然笨重,可在射程上要比华夏军的超出很多,至少不差。

    冯铨道:“也没有多出多少,华夏的九磅炮也能打这么远,他们最精确的火炮差不多最远射程为八百米到一千五百米,精确射程和咱们的差不多,一千米到一千二百米。”

    “能用,不错了,四匹马就四匹马,差了点,就差了点,以后咱们也不一定要进攻华夏军,咱们以后要做的就是防守,九磅炮加十二磅炮,一般的大城还是能照顾到的,放在城池上,打华夏军,也能让他们伤亡惨重,咱们就用九磅炮当他们的十八磅炮使用,六磅炮当他们的十二磅炮使用,虽然射程和威力不如他们,可在战场上咱们多造一些就可以了。”

    冯铨道:“多造的话,不敢保证质量,有可能炸膛。”

    鳌拜道:“那就让多抓一些汉人奴隶充当苦力,让他们开炮,炸也是炸他们。”

    洪承畴和冯铨有些不自在,他们投降当汉奸是一回事,但别人说他们又是一回事,被他们效忠的皇家的人说又是一回事。

    洪承畴挥挥手,“这次校阅就到这里吧,散了,散了,敖大人,冯大人,下个月准备攻击华夏军,咱们先取金陵府。”

    (本章完)

第380章 削他个葡萄牙人() 
他们的谈话,不到几天就被张强得到了,因为田斌,王冲,张超他们在清军新军第一军里面,这点情况还是很轻易的就得到了。

    洪承畴他们又不是在秘密的地方,几个人商讨,而是在全军简约,操演的时候,说的,专门注意他们的情报人员很快就把他们的谈话一字不落的写成情报,汇报给田斌他们,张超很快就发给了米林,米林给了张强。

    张强看了以后,也不忙着调动,调整部队,反正金陵府有魏无忌在镇守着,又有三个野战旅,一个守备团,上万的民兵队伍在防守哪里,附近江岸边有几万野战旅士兵在防守,后方还有守备团在,民兵部队在,也许人数上不如清军,但精锐上,比起清军来是相当精锐了。

    但张强觉得还是不能让清军太清闲了。

    得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李定国已经在云贵站稳了脚跟,张强派遣了一批擅长火枪部队训练,火炮部队训练的老兵教官去支援了李定国。

    同时跟去的有米林带领的几百军情部对外的行动队员,他们将通过云贵进入四川,运送火器,一些缴获的清军的铠甲,兵器,以及华夏军生产出来的优质的铠甲兵器去四川府,支援四川府的起义军。

    比如秦良玉等一些人。

    后边的情报人员负责建立驿站,通过广西,广东,等地一路建立过去,把物资转运进云南,四川,巨大的物资,包括粮食,战马,以及退役的金改1火绳枪,一些缴获清军的大炮,火铳,源源不断的支援给四川等地的反抗清军的义军。

    南明国需要花钱购买,李定国也需要花钱购买,但对于四川境内的起义军,以及大顺军,大西军愿意反抗清军的那些,白给,白运输,这一条线,通过李定国和隆武南明的购买武器弹药的钱财做到不用华夏军倒贴多少,就能维持运转。

    同时也把商队拓展到了这些地区,让商队运回这些地区的特产,华夏军再和鲁国和郑成功,和西班牙人,做生意,得到丰厚的贸易收入,支持华夏军的财政。

    令人意外的是,在湖广同清军作战的李过,李自成的侄子派人找了过来,希望支援一批武器装备给他们忠贞营。

    李过同湖广的何腾蛟合作,但何腾蛟就是把他们当挡箭牌和作战军队使用,并没有支援他们多少,使得忠贞营上下怨气不少,当得知华夏军对所有反抗清军的义军支援的时候,他们派人来找张强。

    张强也痛快,也不问他们效忠于谁,是永历南明,还是隆武南明,一盖支持,不仅支持缴获的武器装备,还支持华夏军生产出来的链子甲,锁子甲,明光铠,甚至是战马,粮草。

    使得忠贞营上下对他感激不尽。

    米林他们还免费给李过以及高一功等人建立了一支龙骑兵亲卫队。

    上好的钢枪,上好的战马,铠甲,还有能在马上射击的金改1火绳枪,短火铳,短火铳都是以前华夏军的猎骑兵装备的那种只能打一枪的钢轮发火的燧发枪雏形火枪。

    他们也学习华夏军的猎骑兵卫队,每个战马上挂五支短火铳,冲锋的时候,靠近了先打三轮,战斗的时候乘机再打两轮,然后用长枪,马刀,腰刀,去和敌人战斗。

    忠贞营得到了华夏军的支援以后不过一个月时间,就鸟枪换炮,拥有了精锐三千,换了清军装备的步兵七千人,还裹挟的一些百姓,成了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

    在同湖广的莽古尔泰部战斗的时候,已经两次击败了莽古尔泰,并且打下了一些县城,停止了他们流动作战的行动,安心停留下来,发展实力,而粮草和武器装备,华夏军源源不断的给他们补给过去。

    在湖广还有一支反正军部队,陈友正,米林的情报人员也不放过,早就和他们联络好了。

    对于他们的支援也源源不断的过去,不过他们只不过是才两千与人,而且名声不显,张强让米林把他们派到了湖广和广西交界的地带去,去找济尔哈朗部的麻烦。

    给予他们上好的弩箭,弓箭,战马,让他们不断袭击济尔哈朗的补给线和一些偏远的县城,村庄,聚集兵力,到了收到清军洪承畴他们的谈话的时候,陈友正已经扩军到了五千人。

    拥有骑兵三百,马步军一千五百人,装备了弩箭和弓箭的步兵部队三千二百人,占领了一座县城,将触角深入到了广西境内。

    由于华夏军的名声,陈友正想要投靠华夏军,张强马上命令刚刚回来的佟大为不要去接替骑兵旅指挥使的职务,而是带领三百骑兵,三百长枪兵,四百火枪兵,火枪兵都是民兵部队,装备了金改1火绳枪,去和他们会合,乘机兼并这一支部队。

    清军在聚集力量,而张强在加强反清势力的力量。

    不过也不全是好消息,另外从四川回来的情报人员就汇报,甘陕的豪格终于平定了哪里的反清势力,带军重新进入了四川,吴三桂从甘陕南下,到达了云贵,同孙可望两个人抗击李定国部。

    同时他们消灭云贵的土司家族,加快了对云贵的控制。

    土司家族被消灭了不少,很多土司都归顺了清军,并且成为清军的臂助,这对于李定国来说不是好消息。

    荷兰人的舰船到达了莱州府,带来了十来艘荷兰的武装商船,清军水师一日之间,壮大不少,施琅乘机对崇明岛的郑军展开攻击,崇明岛危在旦夕,郑成功不得不派大队的郑家船只来对施琅展开反击。

    海上战火不断,双方各有胜负。

    上个月郑成功终于妥协了,和张强商量购买华夏军的战船。

    华夏军的战船已经开始建造一千吨的大型战船了,是那种四层甲板,拥有火炮一百一十门的大型超级战船,这在当时的欧洲西方也属于是超级战舰,属于风帆战列舰的范畴,这时候标志着华夏军已经拥有了远海作战能力,并且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了。

    华夏军的商船队伍在专门的护航舰队的护送下,已经同关系时好时坏的西班牙人进行了好多次贸易。

    护航舰队拥有最大的商船为五百吨的大福船,一般的战舰为三百多吨的,拥有火炮三十六门的盖伦船,拥有火炮二十七门的三百吨的克拉克船。

    护航舰队拥有大福船十五艘,盖伦船十五艘,克拉克船十五艘,广船二十七艘,蜈蚣快船三十五艘,近百艘战船,同时为三条航线的商船护航。

    足迹到达日本,马尼拉,甚至还有荷兰人统治下的马六甲。

    有时也去越南。

    郑成功找来的时候,张强让户部的古月笙亲自出马同他商谈,为了加强抗清势力,卖给了郑成功广船三十搜,大福船三十搜,盖伦船三百吨的十艘,其他小船一百多艘,获得银两近千万两,同时把华夏军这些时间积攒的一些货物都出给了郑成功,获得银两和外面的货物价值四千万银两。

    郑成功得到这些战船以后,马上同施琅和黄梧在崇明岛附近打了几次大战,施琅的道行肯定不如郑成功,一两次小胜以后被郑成功率领的大队,上千艘战船包围,交战三日,施琅大败而逃,损失荷兰人卖给清军的克拉克船三艘,武装商船二十多搜,同时损失了广船和福船一百多搜,清军水师一万多人,清军水师在崇明岛附近一蹶不振,不得不退到了莱州府附近。

    得到郑成功胜利的消息,张煌言也坐不住了,马上和郑成功联络,把路振飞和他的步兵,水师都派去崇明岛,上万人的步兵和水师到达崇明岛,清军不得不撤退。

    而郑成功没有看住鲁王,鲁王乘机到达了崇明岛,鲁国再次有分列的危急。

    在崇明岛上本来不少都是张煌言等效忠鲁王的部队,于是鲁王部在崇明岛的实力大增。

    双方关系变得微妙而且危急了起来。

    得到了这样的消息,张强派人去调节双方的纷争,在付出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甚至一些金改2火绳枪之后,郑成功不再追究鲁王擅自逃跑的事情,但双方的间隙还是不可逆转的生成了。

    郑成功的部下陈鹏叛变郑成功,带领一部分三百搜中型广船,两千水师官兵投靠鲁王,鲁王封他为水师提督,让他带领水师。

    变化的局势让张强考虑了很久,他不愿意在此时掺和两者之间的关系,但如果能再多一支牵制清军的势力,张强还是义无反顾的去做了。

    马上再次支援鲁王,给了他们二十多搜克拉克战船,一百艘小型福船,鲁王势力在崇明岛站住了脚,而张强补偿郑成功的是一百艘广船,反正华夏军的造船厂如今在东南沿海节节开花,多的不要要的,每一个适合造船的海湾,都有华夏军的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