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都督府有侍从室,负责为大都督服务,设立近卫军总部,驻扎在大都督府,近卫军属于大都督的私人部队,效忠于大都督个人和家庭。同时设立大都督府亲卫部队,编制为一个营,500多人,负责贴身保护大都督。

    华夏军在大都督下面设立内务府,监察部,国防部,归大都督管辖,同时设立内阁,内阁管辖属于中枢,内阁管辖十部,十部管辖地方,内阁最高官员为首相,设立副首相两名。

    三名首相共同管辖十部,以首相为主,首相负责全面管辖全国事物。”

    内阁管辖的部门为:

    “吏部(负责官员考核和升迁,只负责从三品以上官员的考核和升迁,以及全国官员的备案和核查。同时负责举行科考。配合学政部选拔人才。)。

    户部(负责全国财政的核算和核发,调拨,以及监督管理全国税务,收税。)。

    礼部(负责祭祀,接待,礼仪规范,宗教)。

    工部(负责全国交通疏导和道路建设,河道疏通,挖掘,水利监督,房屋,宫殿建设等)。

    刑部(负责全国刑法,断案)。

    兵部(负责全国守备部队,民兵部队,村卫队建设和管理,以及后勤物资的调拨和管理,)。

    学政部(负责全国村学,乡学,镇学,县学,府学,道学,州学,以及太学,还有私塾,私学的建设和监督,考核,统管全国学政,配合吏部选拔和任用官员。)。

    外交部(负责同外部势力的交往和联络,)

    商部,(负责商人的监督和管理,负责商业运营,旗下拥有商队,管辖各地商业工会,非核准不得经商,外地商人需去商部报备,否则不得经商,只对经商资产十万以上的商人有用。)

    农业部,(负责农业耕种,耕地土地管理和利用,负责水利建设,种子核发,农具拨发,受灾审核和补贴,所有田亩数在三百亩以上的地主,必须在农业部报备,否则视同叛逆,土地没收,抄家,财产充公,一部分归农业部公账,一部分上交户部。)”

    地方分为州,道,府,县,镇,乡,村。

    州下官员结构同内阁十部,但结构要小,官品要第一级,部官改为厅官。

    道下官员结构同州,厅官改为处官,部门为处治,官品比厅级要第一级到两级。

    府下官员结构同道,处官改为科官,部门为科治,官员品级比处级要低一到两级。

    县下官员结构略微复杂,但官员为吏员,吏员有品级,看成绩升迁,由上级主管部门考核,下级主官考核,推荐,上级主管部门考核以后报备吏部,再上一级,答复以后吏员才能升迁,吏员跨县府调任,需报备吏部,吏部考核以后才能调任。

    村,乡,镇官员由县级官员推荐,府级报备,才能升迁或者调任他处。

    州府吏厅有责任,随时抽查或者考核升迁,调任官员,并且将结果和意见报备吏部。”

    金华义军的这一改组和同隆武南明分道扬镳的消息犹如投入水面的石头,引起轩然大波。

    在东南,甚至是西南土地上,所有的各方势力都在讨论和研究。

    尤其是他们的官员制度。

    颠覆了人们几千年来的传统认知,即便是乡下的读书人都在仔细研究张贴的榜文,同时互相打探这个原先叫金华义军,现在改名叫华夏军的势力。

    没等他们研究出个子丑演卯。

    华夏军再次宣布,金华义军改为华夏军以后,经过整编,拥有精兵十五万,守备部队六万,民兵六万,水师部队四万人,总兵力三十二万人。

    这下,各方势力倒吸了一口凉气,华夏军太强大了。

    (本章完)

第286章 来自华夏军的诱惑1() 
白文选已经到达了赣州府前线,每天犹如例行公事一般的攻城战争结束以后,他回到了自己所掌握部队的驻地,进入了驻地中央,一个村子地主家的三进宅子大堂,刚坐下,侍女奉上茶水,他扫了一眼侍女拿硕大坚挺的屁股,心道:“这是个好生养的女人。”

    侍女是小地主的三房小妾,小地主住在县城里面,村子里面只有落脚的祖屋和祠堂。

    他的一个堂侄子在这里打理事物,由于清军突然到来,明军措不及防,被占了赣州府府城,小地主比较幸运,及时的带着家人和奴仆们逃脱了,回到这里几天,明军又来了,他赶紧逃到了远一些的县城,不想让兵祸祸及自己身,行色匆忙,没有带走老母亲和第三房的小妾,后来又派了一个堂侄子回来打理家务。

    白文选第一天来就对这个第三房的小妾有好感,但他却无暇顾及眼前的这个美妇,因为他在黄斌卿的账下当差,黄斌卿这个人是南方人,他却是北方人,而且他还是大西投靠过来的将领,因此在纯粹的明军中,他是不受待见和排挤的。

    上一次损失惨重,不得不回去补充兵力,这一次战事吃紧,他刚错过了结交金华义军的机会,处理完那一天的事情,担心被隆武朝廷发现,就匆忙带着刚刚满五千的兵马迅速赶回了战场,躲避朝廷的弹劾和调查,心中始终忐忑不安,所以他现在即便是这个美妇自荐枕席,也没有心情去搭理,还有什么比前途和身家性命更加让人担心的事情呢?

    把美妇的形象从脑海里面赶走,白文选又开始寻思着自己的出路了,前一次损失惨重,这一次姓黄的继续让他担任主攻,五千兵马眼看着又去其三,还折损了几百老兵,这些都是跟他打天下,甚至有人跟他一个老营里面从伙夫开始就在一起的伙伴心腹。

    眼看着就剩下两千来人马了,再这么下去,他就成了孤家寡人了,下面跟着的老伙伴们已经都怨声载道,说他们不为南明朝廷所容,白文选的心思其实也一样,在黄斌卿和张天禄手下,这那年是个头啊,说不定全部成了炮灰。

    一边坐着的几个人都是他一同起家的老伙伴们,其中一个道:“老白啊,还记得和咱们打过交道的争世王蔺养成吗?”

    白文选的目光焦距转到他身上,静静的看着他,那个伙伴道:“前天他找过我,”。

    “哦,他现在如何?”白文选毫不在意的问道。

    对于老回回的那些人马,他是不关心的,这个历史长了去了,自从农民军在朱仙镇大捷之后,大家各玩各的,李自成带着大顺军攻破了燕京,老回回等人被刘良佐,左良玉等追的四处逃跑,听说已经散了伙,有的被杀了,有的投降了明军,有的投降了清军,有的回到了夔东,在夔东和大顺军残部搭上了线,现在依然在夔东同清军战斗,但大家相聚甚远,早就没有了联系。

    几千里路,要穿过各方势力的防区,来回一趟差不多要三四个月,白文选从贵州和李定国等人逃散,经过千辛万苦才来到了南方,想着这里是清军势力最弱的地方,还有南明朝廷,能躲一躲,没想到这里也不安宁,原先还有两万将士,此刻只剩下两千士兵,想起来都心酸啊。

    当年他同张献忠进四川,东山再起,又被豪格等清军贝勒剿灭,投了孙可望,再投李定国,几乎把大明江山跑了大半个,今天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才不会关心一个注定要死散在历史中的名声不显的争世王蔺养成。

    “他如今在金华义军,不,华夏军。”

    “哦,”白文选这下来了精神,“他如今担任何职?”

    另几个老伙伴也来了精神,“是啊,几品官?”

    “在哪里任职?”

    老伙伴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喝了一口,用手背抹去嘴角的茶渍,回答道:“他如今在兴化府,担任兴化府守备一职,”。

    “唉,才一个区区的守备啊。”几个老伙计没有了兴致。

    白文选也有些意兴阑珊,对于曾经手底下拥兵十几万的大将,大西的顶梁柱,一个区区的守备,的确不放在他眼里。

    老伙计却道:“大人,如今咱们兵不过两千多点,还没有去处,现在东南地区最强大的势力莫过于金华义军,不,华夏军了,你我则是生人,他蔺养成也不过是以前的一个农民军头目,可以说现在华夏军就是官军,咱们这些人其实就是匪徒,如果能被招安,那么一个守备,也肯定值了,以后再立新功,何愁那天不封坛拜将,封侯拜相,华夏军可是不论出身的,只看能力,以你的能力,到时候当个提督也是可以的。”

    身边的其他人道:“提督为几品武将?”

    老伙计道:“你们没有详细研究这华夏军的武将官品,人家现在已经不拿官品对比武将了,而是新出来一套军职,此提督非彼提督,和大明以及南明,清朝都不一样了。”

    老伙计稍微停顿一下,等众人提起精神来,等待他继续说下去的时候才道:“他们的武将另成一类,和文官一样重要,分为守备军和野战军,这提督就是野战军一军之长,可以单独带领一军。”

    白文选手指扣着身前的茶几,眼睛盯着老伙计,老伙计道:“你们想来一听说过金华义军的战斗力,那是杠杠的,先前他们都没有一军的兵力,就打的清军丢盔弃甲,不仅兵甲是自己造的,枪炮也是自己造的,而且士兵皆为精锐,七八千人打咱们两三万人,眼睛都不带眨一下,两三万人就浅灰湮灭了,七八千人打清军一万人,准赢,打清军两万人,差不多可以击溃,三万人,或许能打个平手,我们的手下的那些兵丁有这样的战斗力吗?”

    白文选见他停了下来,催促道:“继续讲,多讲一些。”

    老伙计继续道:“你想,用咱们两千老兵还他一千精锐士兵,哪怕咱们进去再低一点的职位,只要有功劳,到时候那个人不拿一个参将,参将就能带一旅,也就是七八千人的精锐士兵,有了那些精锐士兵,咱们还怕清军鞑子?”

    “我不想打战了,只想找个地方安度晚年,我老了。”一名看起来五十多岁的老头说道。

    老伙计道:“蔺养成也说了,如果有人不想当兵吃粮,可以退伍,退伍以后可以拿退伍金,士兵有士兵补贴,军官有军官补贴,而且这一辈子都有国家,不,是华夏军来养,给在地方上安排一个职位,村长,乡长,嗯,就是以前县衙门的一些职位,你可以拿着军人补贴,还可以领一份当官的俸禄,衣食无忧,将来你的后代,娃娃什么的,上学不用掏钱,唉——好多好处,我这老脑袋啊,记不住了,就记得这些。”

    众人偏头看向白文选,白文选也动心了。

    劳碌半生,他也想休息了。

    (本章完)

第287章 来自华夏军的诱惑2() 
白文选终于决定和蔺养成联络一下了。

    而在兴化府的蔺养成也终于有了建功立业的时候了,兴化府不过一县半之地,经过了调整以后,他从苦役营总监变成了兴化府守备,手里管着区区八百号人,这对他来说,落差很大,因此他就想了这个办法,寻思着给人才不多的华夏军找人,他手里能接触到的人无非是一些前农民军的武将和一些盗匪头目。

    而正好一个参加米林再汀州府的情报人员回来和他的一个下属认识,说了那天他们在汀州府的遭遇,就是马汉,马三立他们遇到的那一股奇怪的人马。

    经过后来张亮的解释,他们才知道这一帮人马是白文选的部队,白文选和他有交集,于是他派了一个曾经和白文选部下打过交道的他身边的老伙计去游说。

    到了1651年四月,白文选带着自己的部队进入福州府,接受了阮进的改变,白文选担任福州府守备使,一跃成了蔺养成的上级,而蔺养成终于升了,成了副守备使,管辖福州府的所有守备部队。

    这是张强临时设置的职位,本来应该是福州府武备处负责管辖的,武备处文官,而白文选和蔺养成是武将,其他人吧,就只能接受武备处的领导,武备处受州府的武备厅管辖,武备厅受兵部内阁的兵部管辖。

    将守备部队的将领置于文官之下,是张强对于他所在历史,大明末年,清初的封建社会的妥协,让人们适应,接受他的改革,所有的改革不能太大,否则会受到反噬,大明的张居正,身为首辅都受到了大明官场的反噬,就不用说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张强了。

    他要让自己的统治稳固一些,就不能把步子迈的太大,只能装在布兜里面,悄悄的实行自己习惯了的后世的一些官职和武职。

    对于白文选的背叛,南明隆武是毫无办法,现在和对方分手了,但还是接受了张强的援助,这点事情生气归生气,却不能跑过去质问,或者翻脸,人家已经不是你的属下了,不是你的官了。

    现在华夏军如日中天。

    白文选和蔺养成的军衔都是少校,但他们实际上比少校要高那么半级,因为他们是独立领导部队,在华夏军同隆武南明的边境驻守,不必华夏军核心地区的守备武将,而且他们有着很大的声望,为了给后来的投靠的人一些向往,张强任命了他们不同于自己新制定的官制的职位。

    这个消息张强没有隐瞒,结果两个月以后,正在杭州府的张名振跳出来了,他宣布带着他手下的八千兵马投靠华夏军。

    张强也始料不及,虽然张名振是他培养的一个肯定要挖过来的人,可张名振现在过来,对于他同鲁建国朝廷的关系是一个打击。

    可他还得接受,因为张名振有声望啊,有民望。

    两个月以后,华夏军首相周粥任命张名振为农业部部长,进入内阁。

    张名振手下的部队交给魏无忌整编,添加一些精锐的守备部队士兵以后,张名振的部队成为金华义军野战旅第17旅。

    第17旅驻守绍兴府。

    新成立的16野战旅驻守宁波府。

    受到如此打击,鲁建国朝廷不得不从各方撤兵回杭州府,结束了对金陵清军的进攻。

    而郑成功部队留下了一部分人驻守崇明岛以后,也撤回了宝岛。

    这一波对清军的进攻,鲁建国南明明军和郑成功明军损失惨重,三万人被俘或者战死,逃散两万多人,最后得到的结果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得到了镇江和崇明岛,徽州府三处地盘,但他们最终的目的地金陵却没有拿下。

    而清军则损失了五六万部队以后,保住了这个南方的重要基地,金陵,也是大明的陪都。

    在金陵的洪承畴松了一口气。

    而隆武朝廷则损失了南昌和九江,李成栋部退守抚州府,金声桓和王得仁,李有得退回汀州府。

    赣州府始终没有拿下。

    还丢了广州府,潮州府。

    因为胡奎和锋无羽被张强调了回来,萧飞的大军也回来了,胡奎和锋无羽进驻温州府,萧飞退守福州府。

    金华义军的部队全部集中到了金华义军领地上来了。

    重新换装,重新补充兵力,轮换休息部队。

    胡奎接任第1野战旅,锋无羽接手第2野战旅,萧飞接手第3野战旅,阮进接手第4野战旅,轩辕龙飞接手第5野战旅,马三立调出来接手第6野战旅,刘良佐接手第7野战旅,贺锦接手第8,9,10野战旅驻守处州府,唐殿风接手第11,12,13野战旅驻守宝中,祁三升接手第14野战旅,驻守三门县,龙珠岛,马惟兴接手15野战旅,驻守建宁府,第16野战旅由阮武接任,17野战旅由阮述接任。

    至此,张强以前的心腹都当了知府,或者调往中枢升官了,以前投靠的文官都进入了文官行列,在中枢或者地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