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领主-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章完)

第283章 敌友难辨,僵持不决() 
就在赵狐为难的时候,马汉也在为难。

    马汉带着俘虏和伤员,以及钱府家小撤退,在杀退几波巡城的兵丁以后,已经接近了汀州府东门,眼看着汀州府东门陷入重兵围困之中,他们却无法接近,无法出去。

    这时候先前派遣过去报信的情报联络人员跑过来,哭丧着脸道:“大人啊,我们来迟了一步,我们到达的时候,米大人已经下令开炮,御林军已经开始进攻城门,附近的街道被封锁了,我们过不去。”

    现在怎么办?

    马汉没有了主意,退到一边的粮铺里面找受伤的马三立商量。

    马三立略微思考了一下,“改走西门,看看能不能混出去,不行强攻,在敌人还没有意识到情况危急的时候,其他的城门可能还没有警戒。”

    马汉带着人往回急赶。

    半路上,他遇到了跟踪他们的白文选的部将,这个来接应的部将,见了他,不说什么,让人围了起来,然后想要押着他们往西门走,但马汉等人可不是软柿子,不吃这一套,立马在街口上和他们兵戎相见,刀枪伺候。

    双方打了半天,部将才不得不着急的当街说出原因,白文选的人可没有干过情报勾当的心细的人,都是些出生入死,屠狗盗鸡的市井之辈,说好听点事这些人,说不好听点是后事娇惯的鼻眼长在天上的骄横莽撞之辈,动不动就是我比你牛,不行咱们动刀子的人。

    虽然有白文选的吩咐,他们还是把事情办砸了,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然后如今马汉他们在一处小院子里面,他们在小院子外面,双方隔着院墙和敞开的大门互相交流,白文选从来没有和金华义军交流和接触过。

    金华义军对于隆武朝廷的渗透之针对那些对金华义军有好感的文官,不像对于鲁建国南明势力的渗透,武将和文官一起渗透,连士兵都渗透了不少人,最后几乎把鲁建国明军拉走一小半,转而交给那是和金华义军处于蜜月期的隆武南明。

    隆武南明拿到这些士兵,转手就把他们分配给折损大半的文官们,文官们他们也领军,因为武将太少了,后来李成栋,金声桓,王得仁他们的加入,才使得隆武南明的军队从数量和质量上上了一个层次。

    金华义军把这些士兵交给了隆武南明,就把里面的情报人员撤出来了,然后撒向清军的地域,交给了黄韬和金麟去折腾,铺设从浙省到蒙古草原的情报站。

    没有接触过,敌人还是城中的守军将领,这种情况下,如何能让马汉放心的和对方合作?

    双方僵持在哪里。

    这种情况,赵狐也遇到了,但赵狐的选择和马汉,马三立不同,他在城外,拥有撤退或者援兵的这种主动权,因此他在为难了一下以后,就留下几十个人监视这帮人,亲自带着三百人跑向城门。

    城门口,张超最终被挤出了城门洞,几个人孤零零的被突出城门洞的御林军包围着,围杀。

    赵狐的到达刚好看到这一幕。

    “火枪队上前,排射,预备。”

    赵狐坐在马上,看着手下带着一帮刚刚被迫转正的王得仁的部下和先前守卫东门的士兵,哭丧着脸,举起了手中的三眼铳,火铳,以及金华义军分配下来的金改1火绳枪。

    “放——”

    一排火光过后,突出城门洞的御林军士兵和那些想要冲出来的御林军士兵,还有城墙上赈灾围攻城门楼,看到有敌人到达的正在站在城垛口向下观望的捕快和衙役们,纷纷中枪。

    一轮齐射以后,王得仁的士兵和城门守兵们纷纷扔掉了火铳,拔刀冲了上去,金华义军的几十个火绳枪手,则不慌不忙的,后退装填。

    这一下弄得御林军傻了眼,看到二百多名敌人的士兵冲上来,转身想要逃跑,却不想后面的人正在向外跑,想要冲出来,结果两拨人撞在了一起,发生了混乱。

    王得仁的士兵冲上来,一阵砍杀,敌人就更加混乱了。

    城门守兵冲上来将张超他们拉出了重围,带到了后方。

    能站立的不过三五个人,其他人不是被敌人砍杀,就是身受重伤倒地,要不就是被弹道相当不稳定的三眼铳给射杀,射伤。

    赵狐也是没有办法,要不然不会来这么一下,他的目的就是要惊吓敌人,取得主动权。

    赵狐和三十多名战友骑在战马上,散开保护着队伍前行。

    再次装填完毕的金华义军行动队士兵,每个人间隔一人的距离,拿着金改1火绳枪,踏着有节奏的步伐靠近城墙,在城墙五十米开外站立,赵狐再次举手,对着城墙顶部来了一次压制齐射。

    于是城墙上再次掉落十几个名企图用弓箭阻挡他们的衙役,捕快的尸体,其他的人纷纷逃下城墙,米林他们松了一口气。

    四目相对的时候,米林朝着赵狐大喊:“夺下城门,夺下城门。”

    这时候,王得仁的士兵已经和城门洞的御林军杀的难解难分,御林军遭遇突袭,死伤几十个人,差点被逼出城门洞以后,后面的督战队上去一阵砍杀,把御林军再次撵到城门洞里面,王得仁的士兵们差一点就突破城门洞和米林他们会合,重新恢复到同御林军开战前的状态了。

    胶着,就是说现在的情景。

    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一方人少,强悍,防御力强,一方人多,但战斗力稍弱,虽然能给敌人造成困难,可无法拿下敌人。

    这是个死结,无论对白文选还是金华义军,还是隆武南明的人,都是个死结。

    几方人马缺乏沟通,也缺乏沟通的主动性,缺乏沟通的基础。

    眼看天黑,苏观生和被隆武招来的百官心腹们都无法达成一个明确的意见,是战是和?

    是维持目前双方的信任关系,还是决裂,公开决裂,怎么处理现在的情况,百官都无法拿出办法,也缺乏能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拥有非法战略眼光,或者灵活手段的下决心的人。

    而张强也有失策之处,他远在千里之外,没有了解和解决这个事情的能力和时间。

    除了正在接到米林下达的命令火速赶来的萧飞部第五野战旅的骑兵部队。

    以及福州府阮进的第七野战旅骑兵部队。

    (本章完)

第284章 关键人物() 
就在隆武和苏观生等人无法拿出一个很好的办法,一种能够顾忌朝廷颜面,又能解决金华义军的分手威胁,还能让金华义军继续支持他们,或者他们还幻想着利用千古以来的官员之道,名升暗降,将张强调离总督岗位,然后全面接受金华义军的成果,为朝廷所用,其实是为他们所用,成为他们手中的资本的时候。

    站在一旁始终做着一个首席太监,内宫总管太监的张亮开口了。

    “皇上,为臣能说两句吗?”

    隆武诧异的看了他两眼,不知道他想说什么,但张亮是他的最忠心的,用的最舒心的太监,因此他还是微微点头,给了张亮一个机会。

    “皇上,咱们除了李成栋,金声桓,黄斌卿,白文选,这些将领,还有能拿的出手的武将吗?”

    苏观生不知道张亮想说些什么,没有反应。

    而隆武一时也搞不清楚张亮想说些什么,他给张亮机会,那是因为张亮这个职位一向谨言慎行,不应该有参与朝政的机会,宦官干政这是大忌,那个朝代都有宦官祸乱朝政,因此那个朝代的皇帝对宦官都是畏如虎,防如墙,但有时候又只能找他们说话,让他们办事,这是实在矛盾的现实,但在总体感觉上,他这么一个自诩精明的人,还是不想让张亮说什么太过激的话。

    问到了武将,他有些不高兴了,可他想听张亮的后半句。

    “没有,大明有卢象升,有孙传庭,有洪承畴,有毛文龙,有吴三桂,有祖大寿,还有杨鹤,等等一些人杰,之所以没有阻挡的住清军的铁蹄是因为李自成灭亡了大明,打到了大明最虚弱的地方,京师,可我们有谁可以力挽狂澜?”

    张亮说到这里,没有等他们发言询问,换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目前谁都知道,我们能够站在这里,还有兵马,还有钱财能抵抗清军,就是因为,除了有皇上你这张唐王的大旗,还有金华义军在背后支援我们钱粮,兵马,还有他们当咱们的背靠,皇上,如果你想甩开金华义军单干,那么在广州府的胡奎部只需要放开一个口子,广州府那一面的清军就能东来打的我们没有一点可逃之处。”

    苏观生跳起来,指着张亮义愤填膺的说道:“你也是张党,是叛军。”

    张亮瞥了他一眼,“皇上,当初先帝面对清军和农民军的时候,也曾经如此彷徨,如此犹豫,结果就是两头都顾不上,只能在煤山无奈亡国。”

    苏观生跳起来,冲着他跑过来,伸手就要拉扯他,“枉自评论先帝功过,大逆不道。”

    张亮巧妙的躲开他,退到御阶上,张亮作为总管太监能站在御阶上,但作为一向守君臣之道的苏观生却不能跨上御阶,那是视同造反,苏观生拿张亮没有办法了。

    四名御林军跨步持刀挡在了他的前面。

    张亮继续说道:“皇上,无论你是想着怎么样,当下还得依靠金华义军,钱大人,还是金大人,都无法和光复大业相比,忍忍就过去了,当初大家能联合清军围剿顺逆,为什么我们不能联合张逆,共抗大清?”

    皇上不可,“攘外必先安***无法安,何以攘外?三思啊。”

    隆武烦躁的闭上眼睛,也许他在朝廷斗争中可以凭着24年的磨练玩的十分溜,平衡官员,但面对实力强大的郑芝龙和张强,他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实际上他也明白了,他和他们只是合作关系,这也是他当初和张强定下的策略,是合作不是君臣,君臣只是给外人看的,他需要张强的实力,张强需要他的大旗,如今,看起来张强不需要他这面大旗了。

    他如何选择?

    被抛弃了。

    这是他的感觉。

    “皇上,”苏观生喊了一句,额头上都冒出汗来了,非常着急。

    “把御林军召回来吧,苏爱卿。”隆武终于妥协了。

    “皇上——”苏观生继续想要说服隆武。

    “张亮,传朕旨意,释放钱府家小,释放钱秉镫,全家人驱逐出境,永不录用。”

    “是,皇上。”张亮抱着拂尘拱手接旨。

    “苏大人,你马上带人去和张强商谈,从此以后,以现有地方为界,他不在是朝廷总督,朝廷也不再接受金华义军,双方签订一个同盟关系条约,他必须提供一千万两白银给朝廷,两万兵马,具体武器装备你去商谈,条件就是朝廷部会宣布他为叛逆。”

    听到了这里,苏观生什么气都没有了,一千万两白银啊,崇祯大明时候也没有这么多财政收入,隆武南明的财政收入一直没有超过三百万两白银,这还是很多官员和下面的商人募捐的,还有强迫缴纳的银子。

    有了这么多银子,做什么不好?

    起码可以给官员发俸禄了,可以养很多兵马。

    张强如果在这里,就会笑了,这是分手的费用啊。

    也好,金华义军已经长大成人,在东南地区也有了名望,声望一日比一日高,是甩开隆武朝廷单干的时候了。

    张亮拿着隆武的谕旨,带着太监和御林军朝着大牢而去,提了钱秉镫以后,队伍又朝着钱府而去。

    半路上碰上了白文选的部将在和马汉的小队僵持,双方谁都不相信谁。

    部将见到了张亮,知道是隆武面前的红人,大太监,太监总管,他不会说白文选让他来给金华义军放水,而是公事公办的说了他们在街上巡逻的时候遇到叛逆,正在围剿,说对方好像是城门口的金华义军一伙的。

    张亮马上命令他们撤退,并且对着马汉宣布了隆武的谕旨,然后带着马汉他们朝着城门而去,因为钱府家小就在这里面,同时被俘虏的御林军也被释放了。

    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看到被释放的御林军俘虏身上的伤痕,想想一队二百多人的御林军居然被一支金华义军小队给歼灭了,张亮脸上的表情也不会太好,内心里面对金华义军的畏惧已经上升到顶点。

    等他到达了城门口,看着从外面顺着绳子爬上城墙的金华义军米林部分出去的支援分队的士兵用火绳枪将御林军压制在街道巷口,进退不得,城门口满大街躺着几百死伤的御林军还有城中义军步兵,整个城墙都被血染红了。

    他的两腿都在打颤。

    (本章完)

第285章 宣布自立() 
事情就这样不算圆满的落幕了,在张亮最后出手,凭借着隆武的信任,凭借着几次出访金华义军结下善缘,张亮把事情办得双方都算认可的程度,化解了一次隆武南明同金华义军的危急。

    米林带着马汉以及受伤的马三立,钱府家小,钱秉镫,以及死去行动队员的尸体,在隆武南明军派出的一支义军部队的护送下,返回了福州府。

    而这次有所行动的白文选却错失良机,或者说错过了一次示好金华义军的机会。

    这次金华义军的收获就是获得了隆武南明两名部级官员的加入,挖掉了隆武南明的墙角,还震撼了隆武南明朝廷里面其他新投奔隆武,从没有真正见过金华义军打仗的官员们,让他们看看只是一帮细作的战斗力,就那么强,如果是正规军部队又该如何呢?

    经过协商,金华义军和隆武南明结成联盟关系,金华义军有义务支援隆武朝廷,每个月三百万两的银子,一百万两数目的武器装备,同时划定隆武南明拥有汀州府,延平府,泉州府,漳州府,赣州府,广州府,等所有现在占领的或者交界的,或者在这几个府之间包围的赣州府等地盘。

    金华义军全面撤退到福州府,建宁府,衢州府,一线,不得越过雷池一步,否则视为攻击,视为对隆武南明的宣战,联盟解除,双方进入交战关系。

    金华义军对隆武南明拥有商定军事通行权,单方面贸易权,拥有在各个府城设立商站,进行货物中转和贸易的权利。

    泉州府所有沿海码头港口金华义军可以驻军,保护金华义军的商人的安全,泉州府只有陆上是隆武南明朝廷的,海上所有岛屿属于金华义军的。

    1650年10月,隆武南明昭告天下,金华义军所掌握的地盘不再属于隆武南明朝廷所有,已非王土,撤销张强的浙闽总督的职务,从此以后金华义军不再和隆武南明有交集。

    第二天又宣布,隆武南明和金华义军签订同盟条约。

    1650年11月,金华义军宣布金华义军不再是反清复明义军。

    一个星期以后,金华义军宣布改名为华夏军,建立华夏王朝,原先隆武南明浙闽总督张强就任华夏军大都督。

    再一个星期以后,华夏军宣布大都督改组原先的总督府,设立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为华夏军最高行政中心。

    华夏军行政体系分为大都督府,中枢,地方,军事,监察,内务五块,详情如下:

    大都督府:

    ““华夏军有设立大都督一名,大都督为张强,终身任职。

    大都督管辖中枢,军事,监察,内务四块。

    大都督府有侍从室,负责为大都督服务,设立近卫军总部,驻扎在大都督府,近卫军属于大都督的私人部队,效忠于大都督个人和家庭。同时设立大都督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