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绝代商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绝代商女-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陈氏一时怔住了。

“哈哈,还是这个女娃子有见识,这就对了嘛,读书没用,还不如多给家里挣点钱,还省了不少负担。堇平他娘,在这一点上,你就没有人家这个小丫头开明。”李氏在一旁搭腔。

陈氏没心思理她,只对着槿安说,“槿安,你先别早下论断,听娘跟你说。”

槿安挪过炕沿边上,认真的对着陈氏说,“娘,您说的我都明白,但是目前家里的情况我还是知道的,供堇平一个人念书已经很不容易了,你们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我看在眼里,不是我见外,也不是我不喜欢学习上进,而是实在情况不允许,若是因为我,爹娘累趴下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那个方宅,我是去定了。”

“哎呦呦,听妮儿说了你家这个女娃子不简单,我还不信,今天算见识到了,堇平他娘,这娃子才十岁吧?”

“嗯呵呵……”陈氏听到别人夸自个的二媳妇,心里乐呵的有些不自然了,“是,才十岁。”

“哎呦呦,那可了不得喽,十岁就这么能说会道,将来一定成大器。堇平他娘,你可有福气喽。”

“是啊是啊。”陈氏开心的合不拢嘴了。

堇平专注的看书,不时在纸上画些什么,但两耳朵一直听着她们的谈话,心里纳闷:她到底是什么人,真的是娘说的那样,只是一个救过我性命的远方亲戚吗,可是远方亲戚怎么也要跟我一样叫娘,还有,好像也没有听过她啥时候准备离开,若是串亲戚,也应该快回去了吧?

想不出个所以然,也就不再苦冥,不过刚刚她那番表现倒是挺让他感动,她竟然为爹娘考虑,甘愿去方宅做苦工。不知为何,堇平忽然想起他刚刚苏醒那会儿她手里握着的那根给他嘴唇上沾水的木棍,眼前又浮现出很多她弱小的画面,一股男子汉的情怀迸发出来,“娘,我不去念书了,让槿安去吧。”

“什么,我的小祖宗,你说什么呢,”陈氏听了这话,立马就慌了,双腿爬上炕来,把堇平抱在怀里,“小祖宗,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读书是天大的事儿,怎么能说不读就不读了呢?听话啊。”

“既然是天大的事儿,所以才让槿安去啊。”堇平眨着他那双乌黑的大眼睛说。

“这……”陈氏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时,槿安开口了,“我是女孩子,你是男孩子,当然不一样了,再说,我……不喜欢成天蜷在私塾里,闷得慌。”

“这样啊……”堇平有些失落。

槿安见他那样,又说,“不过,我很喜欢认字,以后你可以教我认字啊。”

堇平听了这话又高兴起来。

李氏把这些看在眼里,心想:还真像一对小夫妻,真不知道陈氏为啥不跟他儿子说实话,照我看,这小堇平就算知道给他配了个小妻,也不会怎么着。

不过,转念又想起堇平刚知道他和李妮儿订娃娃亲时大闹的场景,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堇平这脾气,还是暂且不说的好。

“好啦,这下妮儿有伴儿了。”李氏开心的说,“这一趟我总算没白来,明天早点起,我让妮儿来叫你们家槿安。”随后又简单唠了几句,就离开了。

第二天,天才刚灰蒙蒙亮,就听见妮儿在门外大吼,陈氏送槿安出来。

槿安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袄子,蓝色本就梦幻,又衬她的皮肤,风吹起她柔软的碎发,有一种天生丽质的美。

“娘,你回去吧,我和妮儿去就行了。”

“这怎么能行呢,这么大的事儿没有大人陪着怎么能行,娘放心不下。”

“没事,娘,你回去吧,爹出去砍柴火了,一会儿回来没有饭吃可不行,再说,生火挑水也够您忙得了,还是回去吧,方家就在本村,又不是在镇上,我和妮儿两个能行,放心吧。”

槿安说的有理,虽然是个穷人家,要啥没啥,可还是有一大摊子活儿等着做,陈氏还真是走不开。

“那娘在家等你的消息,不管选上还是没选上一定要早点回家,没选上也不要紧,知道么?”陈氏吩咐着。

槿安点点头,跟妮儿走了。

两人一路上几乎没说话,李妮因为堇平的缘故不待见槿安,看见她就没好气,所以不搭理,槿安也不会上杆子非要和她说,两个丫头就这样穿过几条小巷,终于来到了方家大门口。

这里早就云集了很多年轻女子,甚至还有一些外村的,方家方圆几十里都很有名气,他家招人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很多穷人家没吃没喝,三两银子对他们来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求之不得。

《十二》选丫鬟

约莫等了一个时辰,方家的大门才缓缓打开,走出来一位看起来挺有学识的中年男子,他身后还跟着几个壮汉。

方家几代都是生意人,祖上原是做茶的,后来倒卖过土地,到了方静德这一代,又恢复了老本行,家里本就良田万贯,全部种了茶叶,每年的收成足够养活整个村子的人,可是他家选茶农特别严格,大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后层层选拔出来的,而且实行终身制,最初的学徒是七八岁的孩童儿,方家负责吃喝包住两年,这两年中让他们认识茶叶的种类和习性,从最基础的做起,这期间没有酬劳,两年过后,会把应得的酬劳直接以书信的形势寄给学徒的父母亲,差不多辗转五六年,学徒自己才能有属于自己的银两,表现优秀的可以升职。

总之,方家的茶业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流程,种植,采摘,出售,账房,都有严格的内部规定,在外人看来,方静德是个了不起的商人,能在他家干活儿,哪怕干的不是茶活儿,也是种荣幸。

方家的大多数茶农都不是百花村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这就可知选拔的制度有多严格,不过,槿安和妮儿不用担心,因为这一次他们不是选茶农,而是选方家大宅的伺候丫鬟,只要勤劳吃苦,就应该不成问题。

“好啦,大家不要吵,安静安静,来,都站好,排成两列!”中年男子发令了。话声刚落,那几个壮汉就迅速把杂乱的人群往两边拨弄,很快就变成整整齐齐的两列了。

“来,一个一个,整齐有序的走进院里来,不要挤。”中年男子又说。

人群按照他的指示一个个跨进方家大门,槿安看了看这个朱红色的大门,两边贴的全是锦绣瓷砖,上面绘着绚丽河山,尽显大气磅礴,正槛上挂着一块大大的鎏金牌匾,上面写着“方家大宅”四个苍劲力字。

这四个字都不难,刚好槿安都认识,妮儿好奇地瞪着双眼,四处打探,满脸新奇,平时,这个大门就不常开,小孩子偶尔经过这里也会有壮汉把他们赶跑,不让做过长时间停留,如今能走进这个富家大院,能不开心吗?

从外面看,只知道这里必定繁花似锦,走进来,才知道是怎么个似锦法儿,满院子的假山长廊,拱桥坐落间,溪水虽结冰但也能想象的出待到夏日时这里的潺潺水流,院里东角处有一处大棚,远远望去,一片红紫,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冬日花房了吧。

穷人家连肚子都吃不饱,还哪有闲情雅致在大冬天种这么一大棚的花,也只有有钱人才能享受这种不受季节限制的美。

槿安看见那花房,不禁多看了几眼,从小,她就喜欢花,而且对花香有着天生的敏感,只要是闻过一次,她便能记住此花的味道,而且只要相处几日,她便能了解出此花的大概习性,曾经,就是凭借这一特殊能力,她救活了东家的一盆价值不菲的名花,免去了很多苦活儿。

两个壮汉抬了一副桌椅放在院子中间,中年男子坐下,打开手中的本子,桌上又摆满了笔纸,他执笔,问向第一个人。

“叫什么名儿?”

“俺叫张翠莲。”

“今年多大?”

“俺今年九岁。”

“哪里人?”

“俺是百花村的。”

“会做什么?”

“俺会洗衣服,洗得特别干净。”

“好,伸出手让我瞧瞧,”中年男子搁下笔,说。

那女孩儿缩着身子,缓缓伸出双手。

“摊开,露出手心。”中年男子又说。

女孩儿乖乖照做,低着头不敢说话。

中年男子凑近看了看她的手,摇摇头,“下一个!”

说完,一个壮汉就把那个叫张翠莲的小女孩拉出人群,说,“你回家去吧,今年你没被选上,等明年再来吧。”

这话一出,后面排着的人就纷纷议论起来,陪着张翠莲一块来的母亲不服气了,她冲到女儿跟前,猛地拉起她向那中年男子走去,“刘管家,我们家翠莲咋就选不上了?你得给我个说法儿,要不然我可不服!”

几个壮汉拦住,大声呵斥,“不得无礼,往后退!刘管家说不行就是不行!”

“凭什么!要是没有个说法儿,我今个就不走了!”说完,就一屁股坐到地上了。

这时,中年男子站起身,走到她们母女两跟前,拉起张翠莲的手,对着满院子的人说,“你们看,这个女娃子说她会洗衣服,还洗的特别干净,可是她这双手确是白白净净,没有一点裂纹,经常洗衣服的手会是这样吗,何况,现在还是冬天,哪一个洗衣服的手不是被泡的发白、开了裂纹,很明显,她在说谎!方家不需要说谎的人,更不需要偷懒的人,方家要的是真正穷困的人,真正勤劳能干不怕苦的人!”

然后又低头看向她们母女,“不知道这个说法你们能不能接受?”

那母女两被人家揭穿了,自然脸上挂不住,就灰溜溜的走了。

听了刘管家的话,人们不由心生敬佩,方家就是不简单,单单选个丫鬟还这么上心,怪不得能成大器呢。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该说什么,本来我也要说洗衣服,可偏偏被那个死丫头说了,而且……槿安,你看看,我这手行不行,够不够粗糙?”排在槿安前面的李妮紧张的回头问。这个时候,她也顾不上讨厌槿安了。

槿安看了看她的手,摇摇头。

“那怎么办呢?”李妮着急了,“要是选不上,我娘非把我活剥了不可。”

“那你还会别的什么?”槿安问。

“别的?”李妮转着脑袋瓜使劲想,“喂猪!我会喂猪!”

“可是……方家养猪吗?”

“……对哦,方家这么有钱,肯定不用养猪,那可怎么办,我什么也不会,肯定选不上了,”李妮抓狂。

“你先别着急,咱们再想想,写字,你会写字吗?”

李妮摇头。

“那……绣花!你会吗?”

“那么复杂麻烦的精细活儿,我怎么做得了!哎呀,完蛋了,我肯定选不上了……”李妮沮丧极了,“我真是笨,笨死了,啥也不会,早知道就多学点手艺嘛,现在干着急,笨,笨,笨,除了吃啥也不会……”

“等一下!吃?你刚刚说出了吃啥也不会,那……你会做饭吗?”槿安追问。

《十三》进方家

李妮看着槿安,“会做几样简单的,算吗?”

槿安开心的拍着李妮儿的肩膀,“算啊,怎么不算,他又不会让你当场示范烧饭,而且你胖乎乎的,一看就是有口福的人,刘管家肯定会要你的。”

“是吗?”李妮高兴的直转圈,握着槿安的手说,“谢谢你,槿安,真是多亏了你了,要不是你,我肯定选不上,”

“说的哪里话,我不用你谢,只要你不讨厌我就行了。”

“嘿嘿,”李妮挠挠头,“我以前误会你了,今天才知道你是个好人,关于堇平,你不是也说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吗,那就等到以后再说吧,现在,我只想和你交朋友。”

槿安看着她,会心的笑了,两人握手,算是正式成为好朋友了。

“哎,槿安,等会你怎么说?”李妮好奇的问。

槿安笑笑,“等会你不就知道了。”

很快,就轮到了。

李妮照着槿安教她的那样说,果然,刘管家发给她一个小牌子,说,“今天回去收拾好东西,明天就来方家报到。从今天起,你就是方家的丫鬟了。”

李妮高兴的什么似的,回头朝槿安挤眉弄眼,站到一边,看刘管家询问槿安。

“名儿?”

“初槿安。”槿安小声回答。

刘管家抬头看了一眼,心想,原来这就是初家买的那个小妻,没想到瘦不拉几的一个姑娘竟然救活了初家的独苗儿,看来,真是人不可貌相。

“多大了?”

“十岁。”

“哪里人?”

槿安抿了抿嘴,说,“不知道。”

“不知道?”刘管家抬头,“出生在哪里都不知道吗?爹娘是谁也不知道吗?”

槿安摇头。

“那你会些什么?”

“什么都会。”槿安毫不谦虚的答。

刘管家愣了一下,再次抬头看向这个瘦弱的女娃儿,“什么都会?”

“是,什么都会。我从小就在东家干活儿,挑水拖地生火洗衣,样样都行,而且我还会收拾花房,我注意到方家有个花房,我可以去那里料理。我知道方家家大业大,有很多活儿或许并不擅长,但我愿意学。这是我的手心,任凭官家查看。”说着,槿安伸出自个的手掌,向上,摊开。

手指根都是发黄的老茧,那不是一日两日积下的,而是长年累月留下的痕迹,就连手心处最柔软的皮肤处都长了茧子,刘管家看着这双手,心里萌生出些许同情,那么小的手掌,却承担的那么多。

“啥也不说了,从今个起,花房就交给你一个人打理了,怎样?能做的过来吗?”刘管家说着,递过来一个小牌子。

槿安喜出望外,擦擦嘴角,“能!”

接过牌子,和李妮手牵着手往家的方向跑去。

槿安回家向陈氏汇报了这个喜讯,除了堇平以外,其他人都很高兴,槿安进了方家,吃不了多少亏,至少不会为三餐发愁了,也不用每天吃山药了,而且听闻方家提供的住处也很暖和,不像家里只有几条破旧棉被。

“槿安,记住,进了方家,不要惹事,凡事要学会一个忍字,不要强出头,老话说得好,枪永远先打出头鸟,安安分分做好自个的事儿,知道了吗?”陈氏边替槿安张罗东西边嘱咐道。

“知道了娘。”槿安站在一旁,余光偷瞄堇平。

那家伙儿低着头不理人,只顾写着什么。

槿安不知道为什么他不高兴了,反正自从她宣布从今天起只能每个星期回家里一趟了,这个家伙儿就开始憋着嘴一声不吭。

匆匆吃了晚饭,稀里糊涂的睡了一觉,很快就天亮了。

槿安背上娘昨晚给她收拾好的一个大包袱,里面装了几个煮好的山药和前几天李妮娘送的腌菜,只因槿安无意间说了一声很好吃,陈氏就放在了心上,非让她带着,还有一身换洗衣服以及一些洗刷用品。

槿安正要走,忽然背后一声:

“等一下。”是堇平。

槿安回过头,只见他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

“你不是喜欢认字嘛,我把课本上的字重新抄了一遍,这,在字的上面,加了拼音,如果你不认识拼音,本子最后一页有汉语拼音表,就是抄的有些歪,你凑合着看,等下个星期你回来了,这些字都必须会念会写,然后我再给你抄其他的。”他边说边抽着鼻子。

槿安也想抽鼻子。

可还是忍住了。原来,昨天整个下午他不说话是在抄这些汉字,晚上还那么迟才睡,虽然他没有嘱咐别的,可槿安还是感受到了一种叫关怀的东西。

把这个本子放入怀中,槿安跨上包袱,陈氏跟着她,目送她进了方家的大门。

槿安刚进去,朱红色的大门就关上了,陈氏不时的来回走动,想要再看一眼槿安,虽然这个女娃子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可这几日的相处,她一直把她当自家孩子一样看待,而且她那么懂事,简直就是贴心的小棉袄,如今要到别人家了,当然不舍得。

“娘,回去吧,下个星期我就回家了,很快的。”槿安朝着陈氏摆手。

陈氏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