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绝代商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绝代商女-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次从地窖里取上来的山药只够吃了几日,这些天家里又没什么吃食了,去年腌制的咸菜也吃的快差不多了,又不能老是吃山药种子啊,毕竟那是来年的本钱,陈氏心里着急得不得了。

虽说如今刚过完年不久,可穷人家压根就没有过年的氛围也没有那个念想,跟平时的日子差不了多少,再加上过年那几日刚好是堇平发病的时候,家里更是什么也没有预备,一来没心思,二来没财力,听着有钱人家在放鞭炮,初耀华一家只能坐在炕头上挨饿。

“不行,耀华,你卖柴的那点银子换来的粮食根本不够孩子们吃,咱们得另想办法。”陈氏开口道。

“要不,我去镇上求求二叔,给我找个帮人盖房的活儿,就算做不了长工,做几天短工也好啊。”

“别,二叔是什么人咱又不是不知道,以前他就一直对你有意见,恨不得咱们倒了大霉,如今咱们败了人家发达了,你去了,不是糟心是啥。”

“糟心咱也得去啊,反正我张老脸是豁出去了,他爱咋寒碜就寒碜,我全当没听见不就行了。”初耀华盘腿坐在炕沿边上,说。

“哪有那么简单,他那么小肚鸡肠的人,会给你找工作?别说短工那活儿你压根就没干过,就算精通,他也不会帮咱的。”

“哎……”初耀华真是发了愁了。

这话被旁边的堇平槿安听在心里,也挺难受的。

“爹,娘,咱们不用去找他,家里的粮食都留给爹娘吃,堇平不饿。”堇平和槿安并排坐在炕头上,小手紧扣着炕上铺着的一块草席,对着槿安说,“咱们不饿,对不对?”

槿安看着他,点点头。

越是这样,陈氏心里越难受,堇平出生那年家里就发生了变故,所有的家产都被初耀华的父亲输光了,初母大气之下,去了,初父输了家产,没脸见人,也失踪了,陈氏抱着出生不久的堇平当夜就被赶了出来,三口之家无处安身,走了几才到了百花村,发现了这间破草房,当时初耀华变卖了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买下了这间房这才安住了脚。

可以说,堇平虽说是初家是孙子,却没有享受过一天少爷的生活,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从小就受尽了苦楚,就是因为出生的时候遭了那么多事,经常夜里赶路着了风寒,还三天两头就断奶,才使孩子身体虚弱,得了怪病。

“叶茹,你要干什么?”初耀华还在炕沿边坐着,只见陈氏抱起堇平,从柜子里拿出一块大花布把堇平包住,不由问道。

“去野地里捡山药。”陈氏意已决。

“现在是冬天,地里哪还有山药?”

“谁能保证秋收的时候能一个不落?再说,这个法子也是我头几天刚听田嫂子说的,人家就是出动了家里所有人到地里捡山药,还真捡了不少呢。再说,在这里干等着也不是个办法,只能去试一试了。”

“要去也是我去,我留在家里看孩子。”说着,初耀华就下炕了。

“要去一起去,你一个人能捡的了多少,那玩意也不是拼体力的活儿,拼的是细致,我必须得去,留堇平槿安在家我又不放心,他大病才刚好,我必须时时守在身边,才能放心。”说完,陈氏就把堇平包好了,莫大夫说过,堇平不能太过走动,还需静养,到地里得走一段山路,陈氏只好想了这个法子,用布包着,背着他。

一家人关好门窗,初耀华拿了几个大布袋,就出发了。

冬天风大,前几天下的雪还没有化,农村不比城镇,城镇里的雪不管下的有多厚,过上个三五天保准化的干干净净,农村不是,有时候十几天前的雪还在,主要是没那么多人走动,再者空气比较寒,不像城镇经常有废气排出来。

屋顶上树枝上全是积雪,风刮来,吹到人的脸上,刺刺的,陈氏背着堇平,初耀华手里又拿着铁锹和各种铲子,没法被槿安,所以槿安只好跟在大人们后边。

“槿安,冷不?”陈氏不时的回头询问。

“不冷。”

“把手缩在棉衣里,脖子也缩进去,别露出来。”陈氏嘱咐道。

“嗯。”槿安早已换下了刚来时的那身红衣服,陈氏用旧布料替她新做了一身,量体裁衣,穿着很合身。

遇到积雪比较厚,比较滑的路段,初耀华就拿铁锹铲出一条土路来,然后大家接着继续走,大约过了一个钟头,终于看到一块一块的田地了。

陈氏看好了一块地,这块地比较干,茬子也比较杂乱,她高兴的说,“就是它了。”

槿安不解,问道,“娘,为什么要选这块地呢?旁边那块看起来收成比较好啊。”

“傻丫头,旁边那块土质疏松,人家秋收的时候肯定收的干净,还能留给咱们?这块就不同了,茬子这么多,就算这家地的主人再耐心细心也会有遗漏,还有这块地干,刨地的时候不容易,肯定有很多山药被埋在土里面呢。”

陈氏说着,找准了一个茬子最多的地方,小心翼翼的把茬子捡去,扔在一旁,然后扒开土,刨了几下,果然,蹦出来一个小山药。

“看见没有?!”陈氏开心的笑着把山药拿给大家看。

初耀华把小铲子递给陈氏,“用铲子刨吧,省的伤手。”

陈氏笑嘻嘻接过来,虽然家败了可这两口子的关系却始终没变,陈氏并没有抱怨也没有嫌弃他穷,反倒一心一意跟着,这或许也是初耀华没有自暴自弃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娘,给我一个铲子。”槿安说。

陈氏愣了一下,说“槿安陪着堇平玩就行了,这种粗活大人做就可以了。”

“没事的,刚刚看了娘怎么弄,我也会,多个人捡就可以多个山药,再说,堇平不需要人陪着玩,对吗?”说完,大眼睛瞪着堇平。

本来堇平是想玩盖房子的游戏的,可被槿安这么一瞪,一时不知该怎么说,只好点点头。

槿安有了小铲子,就蹲在地上细心的找起来,堇平一个人觉得盖房子没意思,就凑过来跟槿安一块刨土,两个人一组,还真捡了不好呢,看来,又够几天吃的了。

《七》收养猫

捡了大约两个钟头,虽然冷风还在吹着,但是槿安觉得浑身直冒汗,蹲在地上太久了,又一直劳作,不憋出一身汗才怪呢。

“堇平槿安,该走了!”陈氏朝着他俩喊道。

槿安把堇平抱起来,帮他拍拍身上的土,又拍拍自个身上的土,扛起一小袋子的山药,牵着堇平的小手,朝陈氏走去。

“瞧瞧,这两个小鬼可真能干,快赶上爹捡的了,回去给你们两个吃烤山药,管饱。”陈氏摸摸堇平通红的小脸蛋,扯过身上的布又要背他。

堇平身子一歪躲开了,“娘,我自己能走,不要娘背。”

陈氏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乖孩子,听话,今天捡山药堇平已经很能干了,这么远的路,走回去可就累坏了。”

“那她怎么就不用人背?”堇平指着槿安说。

“这……”陈氏一时讶然。

“槿安比你大,而且槿安身体好,不像你,刚刚生了一场大病。”初耀华蹲下身子说。

“可我是男孩子啊,男孩子就应该自力更生,不连累人,可现在却让娘背着我,多害臊,再说,人家一个女孩子都不用背。”堇平嘟着小嘴说。

“这……”陈氏没了主意。

“娘,要不就让堇平跟着我走吧,你和爹背着山药,我能照看好他。”这时,槿安开口了。

“好好好!”陈氏还没来得及张口,堇平就开心的拍起手来,兴奋的窜到槿安身边,“我跟着她。”

或许是堇平年纪小吧,家里来了一个陌生女孩儿,他也不感到奇怪,只是问过陈氏一次这个女孩子为什么在咱家,陈氏说她救了你的命所以要住在咱家,他点点头,虽然不懂,但也没再问,而他一直用“她”来称呼槿安,因为他知道自己从来没有姐姐。而娶小妻的事陈氏也瞒着他。

槿安也一直称呼他作“堇平”,只是称呼陈氏初耀华作爹娘。

四个人准备妥当,出发开始回家。

农村的冬天别有一番风味,田野里到处结冰的黄土和杂草,偶尔在路上能看见几个老鼠打得大洞,风刮到脸上干冷干冷的。

“喵——”忽然,一阵微弱的猫叫声传来。

槿安侧着脑袋四处张望,然后在一处杂草处发现了它,那是一只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猫,估计出生还不到半月,上身的毛都是雪白的,只有四个小蹄子是黑色的,看上去特别可爱,它窝成一团,可怜巴巴的惨叫。

槿安不由的停下脚步,走到它跟前蹲下来,陈氏见状,拉了下初耀华,四个人都停了下来。

只见槿安温柔的摸着小猫的毛,或许是这只猫本就温顺,又或许是它太冷了,一碰见人手掌的温度就不由的往里钻,槿安忍不住抱起它,这才发现脚底有血渗出来,槿安用手摸伤口,那伤口冰凉冰凉的,热血刚渗出来就被冻成了血柱。

“它娘去哪里了?”同样蹲在旁边的堇平问道。

“不知道。”

这时,头顶传来陈氏的声音,“估计是跟家人走丢了吧,又或许是被什么动物叼了出来它又逃脱了。”

槿安把小猫紧紧抱在怀里,不说话,其实她心里想问问娘能不能让她收养这只小猫,可是又张不开嘴,家里那点粮食人都不够吃,还怎么能养活一只猫,可是它实在太可怜了……

堇平蹲在旁边,看了看槿安的表情,仿佛料到她心里在想什么似的,对着陈氏撒娇,“娘,我好喜欢这只小猫啊,咱们能不能把它抱回家里去?”

“这……”陈氏看了看孩子他爹,初耀华点点头,“既然堇平喜欢,那就带回去吧,反正那么点个小猫也吃不了多少粮食。”

“哦,爹同意喽!”堇平高兴的扯槿安的袖子。

槿安抬起头,看着堇平,对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就这样,槿安一只手搂着猫咪,一只手牵着堇平,四个人行走在寒风中。

路上两个小鬼一直在商量。

“你说,咱们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小猪?小狗?小羊?”堇平问。

“啊!”槿安惊异的看着他,“这明明是只猫,怎么可以起那么不着边的名字呢?”

“你懂什么,这样才有趣呢,别人家的小猫都叫猫咪,要不就是小咪,老咪,二蛋家的猫名字就叫‘喵’,不管是谁喊,它都答应,就算是陌生人只要喊一声喵,它就跟着走了,最后……”堇平说着说着不说了。

“最后怎么了?”槿安问道。

“最后丢了。”堇平小小声说,看起来很难过的样子。

“哦,我明白了,堇平是想起一个最特别的名字,然后只有咱们能使唤咱们的猫,别人的话它都不听,这样它就永远不会被别人抱走了,对不对?”

堇平点点头。

“那好吧,既然这样,名字就交给堇平起,堇平说叫什么咱以后就叫它什么。”

“嗯……那就叫小虎吧,怎么样?”堇平忽闪着眼睛。

“小虎……好,以后就叫它小虎。”

“娘,我们的猫咪叫小虎哦,以后你们也要叫它小虎。”堇平开心的冲着前面的陈氏喊道。

快天黑的时候,他们终于到家了,陈氏放下背上的山药,挑了几个,拿过一个木盆,往里面倒了一些水,然后把山药放进去,由于是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带着很多土,需要洗干净了才能吃。

“娘,我洗吧。”槿安把小虎放在一块布上,凑到陈氏跟前低下身子说。

“知道你放心不下小虎,还是去看看它吧,这里有娘一个人就行了。”

“小虎有堇平照顾呢,我想帮着娘做饭,多学学,以后说不定就可以自己做了。”

“乖孩子,难得你有这份心,我们家堇平交给你也就放心了。”陈氏脱口而出,完全没有注意到槿安的脸已经红成了一片。

女孩儿比男孩儿成熟的早,何况,槿安还比堇平大一岁,有些事情她虽不是很明白,但多少也知道点,陈氏这话也就默认了她就是初家的媳妇了,当人家媳妇这种事还是很害羞的。

《八》疙瘩汤

槿安捏了捏自个的脸蛋,仔细的看陈氏如何做饭。只见她把洗干净的山药放在地上,然后拿过一个削皮刀,把刀柄朝地上使劲磕了磕,因为这个削皮刀已经用了很多年了,刀片和柄已经有些松动了,磕一磕可以更牢固些。

陈氏拿过一个山药,抓住一头,拿起削皮刀,大拇指紧紧的按住柄,一下一下的削起来。

“娘,这个我来弄,你去准备别的吧。”槿安说着蹲下身。

“哦?这么快就学会了?”陈氏有些惊讶。

槿安笑笑,“以前我在东家做事的时候给东家削过苹果,只是东家用的削皮刀不是长这个样子,不过刚刚看娘的动作,应该差不多,槿安想试一下。”

陈氏把削皮刀递给槿安,“小心点哦,这个刀子很尖的,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划破手。”

“嗯。我会很小心的,娘去忙别的吧。”

陈氏还真有很多别的东西需要忙活,例如给灶膛生火,下地窖把早些时候放下去的一盆葱拿上来,还要去借一个细塞子。

李婶家有一个细塞子,她经常用那个塞子给骡子塞干草料,秋天收回来的干草有很多都带着土,骡子会挑,这样就容易造成草料的浪费,所以李婶总是习惯先拿塞子把土滤掉。

陈氏想着,就朝着李婶家奔去。

等她回来的时候,槿安已经把山药皮削干净了,该削去的发绿的地方也抠了,山药眼里面也清除的干干净净,一字排开,整整齐齐摆在地上。

陈氏看了,非常满意,简直比自己做的还要好。

“娘,为什么这些山药不用削?”槿安问,陈氏临走的时候吩咐过削一半留一半。

“因为削了皮的山药是要做疙瘩汤,而没有削皮的呢,是要烤着吃,连皮一块烤比较香。”

“哦,这样啊,我从来没有吃过烤山药,在东家家里住的时候,吃的都是糟米面做的馍,黑黄黑黄的。”

“首先,我们来做疙瘩汤。”只见陈氏拿过一个木盆,抓了一把玉米碎粒,村子里并不是所有人都种山药的,有一部分人也会种玉米,但是用玉米做饭样式少,所以穷人家大多不种,只有地主财主家才会种,比如方家。

村子里的磨面机比较简陋,磨出来的面也比较粗糙,虽然村民们管这个叫玉米面,可它压根就不是面,有很多大颗粒,所以即使往里面掺水也不会糊。

陈氏往木盆里倒了些水,把玉米粒洗干净,正好,灶膛里的火也烧旺了,锅里的水滚烫着冒热气,陈氏把玉米粒倒进去,拿筷子搅一搅,然后盖住。

接下来,陈氏就开始切山药了,她用刚刚洗玉米粒的水洗好了山药,然后左手拿起一个,右手拿着刀,把靠近刀把的那个刀尖立起来,朝着山药上猛地一抠,一挑,就有一小块山药准准确确掉进了盆里。

动作重复,麻利,很快,几个山药就被抠成了一块块的了。

“娘,为什么不用刀切呢,而是要这样抠呢?多危险啊。”槿安看的有些害怕。这刀尖可没长眼,万一一个不小心杵到了眼睛里,那可了不得。

“这是我们陈家的绝活儿,自打我小的时候娘亲就是这么做饭的,陈家有个不成文的说法,说是这样做出来的疙瘩汤才是正宗。”陈氏自豪的说。

“娘好厉害啊。”槿安眼睛忽闪忽闪的。

“槿安想学吗?”

“想。”她忙不迭的点头。

“那娘日后教你。”

“好。”槿安开心的抿着嘴笑。

陈氏把抠好的山药块控了控水,然后放进锅里,和玉米粒一块煮着。

听着锅里扑腾扑腾的声音,槿安心里说不出的踏实,她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好喽,现在开始进行另一项。”陈氏今天也是干劲十足。

她打开灶膛,把一根长粗木棍伸进去扒拉了一会儿,槿安蹲在陈氏身后认真的看,接着陈氏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