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没有去扶关羽,满是失望的目光瞪着他,沉声喝道:“云长,你告诉朕,是不是你又自以为是,被魏军引诱出战,中了苏贼的奸计,才失了定军山。”
关羽忙道:“回禀陛下,这一次臣谨遵陛下的圣谕,只坚守定军山大营,绝没有主动出击。”
“那你为何失了定军山?”刘备愤怒的冲他吼道。
关羽身形一震,惊愕的目光微微瞟了刘备一眼,似乎不敢相信,刘备竟然会对他是这般态度。
要知道,这么我年来,他二人兄弟情深,哪怕是他犯了再大的错误,刘备就算是怪他,也不曾对他发这样的火。
这一次,刘备还是头一次如此愤怒,可见他是真的让刘备失望了。
关羽心中一阵酸楚,只得无奈的一声叹息,将魏军如何攻破定军山的经过道了出来。
“臣万万没有料到,魏狗会用孔明灯偷袭山顶,臣已尽力弥补,让兴儿率军去夺回山顶,岂料魏狗早有准备,用火攻击退了臣派去的兵马,就连兴儿也葬身火海之中了……”
说到关兴之死,关羽是悲愤伤感,不禁泪流满面。
得知真相的刘备,却已身形僵硬,怔怔失神的凝固在了原地。
第八百四十七章 身不由己()
孔明灯!
又是孔明灯!
前一次,苏哲用孔明灯空降偷袭了阴平城,而这一次,苏哲又是用孔明灯,飞上山顶,偷袭了定军山。
一次是从上而下,一次是从下而上,仅仅只是方向的变化,结果却同样致命。
“没想到,孔明灯还能这样用,防不胜防,防不胜防啊……”诸葛亮摇头叹息,
左右法正,马超马岱兄弟,无不唏嘘咋舌,惊叹不已。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了深深的无奈。
他们自问在经历了阴平之战的失利后,已经做到天衣无缝,对苏哲再次使用孔明灯,已防范到了极致。
可惜,就算他们尽了全力,却仍然没能防住,让苏哲再次以异想天开的方式,用孔明灯攻下了定军山。
这种“无孔不入”式的智谋,令他们所有人都感到了深深的无助,就仿佛他们所有人加起来,都不是苏哲的对手。
“我诸葛亮发明的孔明灯,没想到竟被那苏贼利用到了极致,实在是,唉……”
诸葛亮又是一声摇头叹息。
刘备思潮翻腾,神魂失措,愣了许久之后,才从愤怒中清醒过来。
看着跪地的关羽,刘备长长吐了一口气,还是将他扶了起来,安慰道:“罢了,云长你已尽了全力,谁能想到苏贼竟会用这样的方式破定军山。”
“陛下,我……”关羽哽咽,得到了刘备的原谅,又是惭愧又是感动。
“只可惜,兴儿竟然被苏贼害死,朕失了一个好侄儿,朕的大汉失了一个栋梁之才啊。”刘备捶胸感叹,万般难过伤感,两行老泪不禁从眼角滑落。
关羽悲愤不已,慨然道:“臣一家能为陛下的中兴大业赴死,乃是义不容辞,兴儿死得其所,不枉陛下对他的器重!”
“云长啊,云长,苦了你了。”刘备拍着关羽的肩膀,哽咽无言。
一时间,兄弟二人悲悲切切,看的周围人都不禁黯然垂泪。
这时,马超却看不下去了,厉声道:“陛下,现在可不是伤感之时,定军山关系重大,我们岂能这样轻易失陷于苏贼之手,我们当趁着敌军刚刚攻下定军山,一鼓作气将之夺还才是。”
刘备猛然从伤感中惊醒,脸上燃起怒色,恨恨道:“孟起言之有理,这一次,朕要亲自出马,夺还定军山,为兴儿复仇雪恨!”
关羽听到刘备要为他儿子报仇,立刻激动亢奋起来。
“陛下冷静。”诸葛亮却打断了刘备的愤怒,“臣以为,这定军山不夺也罢。”
刘备一震,茫然的目光看向他,理解不了他话外深意。
诸葛亮便叹道:“那苏贼既然有办法夺下定军山,就一定做好了我们前来争夺的准备,且陛下手中仅有不到四万兵马,最多只能带两万多人马前去定军山,陛下觉的,就以这点兵力,能夺回定军山吗?”
刘备脸色一变,亢怒的情绪,陡然被诸葛亮浇了一瓢冷水。
“定军山乃阳平关喉咽,不夺回定军山,还怎么守阳平关?”关羽激动的反问道。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向着刘备一拱手:“陛下,战事发展到这般地步,也该是平心静气接受现实的时候了,臣以为,陛下当速速率军弃了阳平关,全军退出汉中。”
退出汉中!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色变,一片哗然。
刘备更是一脸震惊,万没料到,诸葛亮非但劝他不要夺定军山,更是直接劝他要退出汉中。
“汉中若失,整个益州就要落入苏贼的手中,我大汉国疆域便要被压缩至雍凉二州,介时面对苏贼两面夹击,还如何维持?”
还没等刘备做出反应,一直沉默的法正,便站了出来表示反对。
诸葛亮则道:“如果有可能,我们当然要守住汉中,谁也不愿意把益州全部让给苏贼,可形势到了这般地步,不撤出汉中,难道还等着再遭受一次惨败吗?”
“诸葛丞相为何丧失了信心,只要我们能夺回定军山,汉中就可以守住,为何要放弃最后的希望?”法正也针锋相对,厉声反问。
“法孝直,你怎么也不冷静了!”诸葛亮脸色阴沉下来,厉声道:“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抱有侥幸吗,我就问你,你有办法保证能夺回定军山吗?”
法正神色一震,一时被诸葛亮呛了回去。
犹豫了一下后,他狠狠一咬牙,毅然道:“如果陛下带我前去,我自有办法夺回定军山!”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似乎没料到,法正竟然敢放出这样的“狂言”。
在他看来,以法正的智谋见识,应该知道,定军山是无论如何夺不回来的事实,应该理智的选择放弃。
他显然是忘了,此时的法正,已被形势所迫,失去了理智。
作为刘备麾下,蜀籍官员的代表,法正之所以能被刘备重用,除了他的功劳和智谋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有整个益州做他的后盾。
刘备只拥有三州之地,益州的重要性仅次于雍州,刘备为了让蜀人臣服,自然要重用法正,以显示他对蜀地的重视。
而现在刘备若是退出汉中,等于失了整个益州,法正这个蜀官的代表,就等于失去了后盾,这对于法正在汉廷地位的影响,毫无疑问将是致命的。
所以,为了保住汉中这益州最后一郡,法正只有硬着头破,违背自己的理智。
“法孝直,你——”诸葛亮被法正的“糊涂”气到,一时竟无言反驳。
“陛下,臣也以为,我们万万不可弃了汉中,哪怕只有最后一线希望,也当拼力一试。”关羽再次附合法正。
马超也道:“汉中乃益州喉咽,关中的屏障,此等重要之地,绝不能拱手让给苏贼!”
除了诸葛亮外,所有人都站在法正这一边。
刘备自己也不舍得失去汉中,见这么多人都主张夺回定军山,遂道:“朕意已决,定军山决不能弃,汉中更不可能放弃,朕要趁敌军立足未稳,一鼓作气夺回定军山。”
眼见刘备如此固执决然,诸葛亮也没办法,不好再劝,只能无奈的摇头一声叹息。
当下刘备便下令点兵,要杀奔定军山而去。
“臣愿率军随陛下夺回定军山。”关羽迫切的想要重拾尊严,又想要为儿子报仇雪恨,自然是积极请战。
刘备看了他一眼,却道:“阳平关乃重中之重,断不容有失,云长就和丞相留下来守关城,朕与马孟起他们去夺回定军山。”
“陛下。”
“云长不必再说了,就这么定了,事不宜迟,朕这就出发。”
刘备委婉拒绝了关羽请战。
没办法,他虽然原谅了关羽,但眼下对关羽的能力已极不信任,夺还定军山之战,自然不敢再带他前去。
关羽也知道是为了什么,自也不好再执着,只能默默的领旨。
当下刘备便留关羽诸葛亮,率一万五千兵马守阳平关,自率两万余人马,直奔定军山而去。
第八百四十八章 刘备不服()
定军山。
邓艾和魏延二人,已与山腰下那支魏军会合。
那是一支千余人的骑兵,由张绣率领,借着夜色掩护,算准了时间,摸到了定军山下。
魏延二人前一刻取胜,后一刻张绣就赶到,时机正好。
“恭喜两位立此大功啊,天子果然是料事到神,算的分毫不差。”见面的张绣笑着感叹道。
魏延和邓艾对视一眼,二人听不出张绣话外弦音。
张绣便道:“是这样的,你二人率军离开的第二天,陛下便秘密召见了我,命我率一千骑兵跟随你二人前来定军山,还说等我赶到时,你们必定已攻下定军山。”
魏延和邓艾神色一震,眉宇间不禁浮现出惊叹的神色。
邓艾不禁感慨道:“陛下当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远在阳平关外,我们的一举一动,陛下却似乎尽在掌握之中。”
魏延也是一阵的感叹,却盯着张绣后边的骑兵道:“陛下既然料事如神,就应该算到,刘备接下来必定会率军前来争夺定军山,我们所要做的,只能是坚守山营,张兄这支兵马的话……”
他没有说完,言外之意,自然是在暗指骑兵无用,苏哲还不如派一支步兵军团前来实惠。
张绣却笑道:“陛下也早料你们会这么说,所以临行之前,他给了我一道锦囊妙计,说是你们看过之后,就明白一切了。”
众人眼前又是一亮。
张绣遂把锦囊从怀中取出,拿出了其中的帛书秘计,展将开来,三人一起围观。
当他们看到秘计写的内容之时,三人彼此相望,眼神无不再次被震撼所取代。
“陛下真乃神人也!”
他三人一阵沉默后,竟然异口同声的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三人先是一怔,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魏延遂道:“既然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料想刘备的大军很快就会到,咱们三人分头依计行事吧。”
当下,三人便依苏哲锦囊秘计,并没有在半山腰上,汉军旧营的原址下设寨,而是选择在定军山山脚,相隔数里的北缘和南缘,分别各下一寨,由邓艾和魏延统领。
次日清晨,刘备率领着两万汉军,急匆匆的赶到了定军山下。
魏军扎营的方式,令刘备颇为意外,便在法正的建议下,分别也在定军山南北方向,各设下一座大营,与魏营形成对峙之势。
法正虽然在弃守汉中这件事上,没有做出最明智的选择,与诸葛亮站在了对立面上,但对夺回定军山的战事上,却还保持着他的冷静。
法正看出来,魏军在山脚设营,是害怕被困在定军山上,万一被汉军攻破,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而大营设在山脚下,一时事有不利,还可以随时弃营逃入山林,不至于全军覆没。
而分别设南北两营,也可以形成犄角之势,彼此呼应。
法正也清楚,魏军有近一万余人,以他们两万人的兵力,强行发动进攻,就算最终破营,也必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如今这种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法正必须要为刘备节省每一名士卒,用尽可以小的牺牲,来收复定军山。
所以,法正向刘备献计,安营完毕之后,迅速派出兵马,破坏魏军的粮道,最终逼迫到魏军粮尽,不战自溃,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夺回定军山。
法正的计策,毫无疑问是明智的选择。
魏军这支兵马,乃是绕过阳平关,从南面山林小路迂回过来,粮草补给运输困难,粮草就是他们真正的软肋。
而刘备这边,背靠着汉中大后方,阳平关上又有充足的粮草,自然不用为粮草后勤而担忧。
一连七天,双方各守营盘,皆无战事。
七天后,汉军北营,皇帐内。
“启禀陛下,今晨我军又截击敌军运粮队成功,击杀敌军五百余人,缴获一万余石粮草。”马岱向刘备禀报道。
刘备嘴角扬起一抹得意的冷笑,满意的点点头。
这已经是六天之内,他第三次截击魏军粮队成功,总计缴获魏军粮草已超过五万余石。
“孝直,你估计着,魏军的粮草还能支撑多久?”刘备笑看向法正。
法正捋着短须道:“据臣估计,魏贼的粮草最多还能支撑三五日,到时候粮草一断,必定军心混乱,就是我们趁机大举进攻之时。”
刘备心情好过许多,仰头灌了一杯美酒,叹道:“可惜啊,诸葛丞相竟然放弃了希望,叫朕弃了汉中,实在是不该啊。”
法正也叹道:“可能是诸葛丞相发明的孔明灯,却屡屡为苏贼所利用,这对诸葛丞相的打击不小,让他有些灰心丧气了吧。”
刘备微微点头,眼眸中燃起杀机,咬牙切齿道:“这一次,朕一定要杀了魏延邓艾二贼,为朕那侄儿关兴报仇雪——”
一个“恨”字未及出口,突然间,斥侯匆匆闯入,打断了刘备。
“启禀陛下,南营马将军发来急报,声称数万魏军正在急攻南营,请陛下速发援兵增援。”
南营被攻?
还是数万敌军?
刘备脸色一变,惊疑不解的目光看向法正:“孝直,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魏军只有一万余人么,从哪里冒出几万人进攻孟起?”
法正沉吟不语,轻捋着短须,眉宇间也流转着狐疑。
半晌后,法正道:“也许,敌军并没有那么多兵马,只是他们的虚张声势而已。”
“那依你之见,朕当不当去增援孟起?”刘备又问道。
“孟起将军既然发为急报,就说明南营的形势还是比较吃力,陛下多少还是得派些兵马去增援才是。”法正又道。
刘备腾的站了起来,欣然道:“既然如此,那朕即刻亲率兵马,前往南营增援孟起。”
“不可!”法正立刻反对,“臣担心这是魏贼的奸计,待陛下一走,敌军立刻趁势来攻我北营,在没有看清敌军虚实之时,陛下不宜轻动。”
“孝直言之有理,马子岳听令。”刘备喝道。
马岱当即出列。
刘备便厉声道:“朕给你四千精兵,即刻前往南营,增援你大哥,记住,只许坚守营盘,不许轻易出战。”
“臣遵命!”马岱领了刘备令箭,即刻匆匆离营而去。
于是,刘备便率五千兵马守北营,马岱则率另外五千兵马出营,从定军山前经过,直奔南营而去。
第八百四十九章 惊天一击()
斜阳西沉。
定军山脚下,马字战旗飞舞如风,引领着五千汉军,沿着山缘,直奔汉军南营。
马岱策马飞奔在前,抬头望向南面,隐隐约约看到南营一带硝烟弥漫,似乎魏军又故伎重施,在对南营发动火攻。
“大哥,你一定要撑住,我马上就赶到。”马岱心中暗忖,连抽了几下马鞭。
穿过一片林子,右边的地形忽然开阔起来。
马岱下意识的回过头来,向着山腰上望去,隐约看到看到当日关羽大营的残垣断壁,此时已变成了一片灰烬。
定军山四周环山,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唯有西面山坡一带,地形开阔,这也是当初关羽为何要把大营扎在山腰上的原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