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大气象师-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甚至他的二子关兴,也已葬身于火海之中。

    丧子之痛,焉能不令关羽心碎。

    更让关羽心痛的是,他失去了夺回山顶,驱除魏军那支偷袭之军的机会。

    这意味着,魏军可以继续肆意的向他的大营发射火箭,很快营中的大火就会燃烧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那然后,等待他的就是士卒崩溃,定军山失守。

    这一刻,关羽僵硬在原地,脸形痛苦到扭曲变形,恨恨的盯着山顶,失去了分寸。

    “山顶起大火啦!”

    “完啦,好像咱们的夺山队覆没啦。”

    “那怎么办,那不是没人能阻止魏军对咱们放火箭啦?”

    “不好,火要烧过来啦!”

    沿营一线的汉军士卒,惊恐失措的尖叫着,斗志转眼间跌落谷底。

    魏军却是斗志爆涨,疯狂的发动进攻,甚至已经有几处营墙被推倒,大股的魏军突入了营中。

    一股热浪袭来,关羽的美髯差点都被飞溅的火星烧着,吓的他猛然惊醒,急是拨马退后几步。

    关羽从悲愤失神中清醒过来,蓦的回头,惊见漫空的火箭已将大营的火势蔓延到了营墙一线,将他的八千士卒们,挤压在了宽不足十步的狭窄区间。

    关羽眉头深深一皱,生平头一次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他知道,定军山是万万守不住了,他再这么被动的苦撑下去,一旦被魏军全面突破营墙,他和他的人马就要被驱赶入身后的火海之中。

    “我还没辅佐陛下中兴大汉,岂能死在这种地步,我关羽就算是尊严扫地,也必要忍辱负重的活下去……”

    关羽思绪飞转,一咬牙,下定了决心。

    他不及多想,手中战刀一扬,大喝道:“汉家将士们,身后就是火海,我们已无路可退,唯有随本将反杀出去,才有一线生机,给我打开城门,冲出一条血路!”

    困兽般的咆哮声中,关羽策马飞奔向营门,手中战刀狂斩而出,将紧闭的城门斩为两截。

    营门轰然倒塌,通往大营的道路就此畅通。

    门外聚集的魏军,原本巴不得想要破门而出,但见关羽主动把营门斩碎,这出人意料的举动令他们大吃一惊,一时间愣怔在了原地。

    关羽却一挟马腹,铁塔般的身躯撞入了魏军丛中,手起刀落,一排人头便被斩飞出去。

    四周的汉军士卒陡然间清醒过来,在求生的念头驱使之下,嘶吼着一窝蜂的随着关羽冲向了魏军。

第八百四十五章 血与火() 
    魏军一瞬间被打懵了,原本整齐的阵线,转眼间被关羽冲出一道口子来。

    数以千计的汉军士卒,为了活命,如困兽一般,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竟把缺口越撕越大。

    终于,关羽又是一记血腥重刀,将三颗人头斩飞,总算是破出了魏军的防线。

    “冲出去,不要回头,直奔阳平关!”关羽挥刀大喝,召呼着他的士卒们从缺口涌出。

    阳平关的刘备手中只余下三万兵马,每一名士卒的性命都弥足珍贵,关羽虽然失了定军山,却还要尽可能多的给刘备带回去士卒。

    与此同时,其余营墙各处,汉军全面瓦解,魏军撞破了营墙,如漫过堤坝的潮水,全线突破。

    杀戮开始。

    绵延百步的阵线上,破营而入的魏军,将汉军杀的鬼哭狼嚎。

    数以百计的汉军,不是倒在魏军的刀锋下,就是被逼入了火海之中,被活活烧死,凄厉的惨叫声,再度回响在夜空之中。

    只有不到三成的汉军士卒,向着营门方向逃去,试图从短暂打开的缺口,反杀出一条生路来。

    “陛下的计策,当真是天衣无缝,没想到邓艾还真挡住了汉军!”

    魏延瞅了一眼山顶,脸上掠起狰狞的冷笑,手中战刀狂舞,如草芥般肆意收割汉军人头。

    他正杀的痛快之时,忽然瞧见中路营门方向战况有异。

    借着熊熊火光,他发现己军士卒非但没有破门而入,反而似乎不断有敌军的身影反突出来。

    “莫非关羽想要弃守定军山,突围而出?”

    魏延心中闪过这个念头,不及多想,拍马舞刀直奔营门而去。

    他果然看到,中路己军阵线已被突破,成百成百的汉军,正如漏网之鱼一般仓皇的突围而出。

    缺口四周,魏军将士们奋勇的扑上去,想要把缺口堵上,却被一员威不可挡的敌将,凭借着一己之力阻拦。

    那敌将,正是汉国大将军关羽。

    魏延眉头立皱,拍马舞刀就杀了上去,大喝道:“关羽,我看你这次还往哪里逃!”

    正狂杀的关羽,蓦的听到一声熟悉的吼声,猛回头看去,便瞧见魏延正纵马狂杀而来。

    关羽心中瞬间涌起无尽怒火。

    那个偷袭阴平,活捉他长子之徒,那个曾在阴平之南设伏,杀的他大败而逃的家伙,那个今日再一次羞辱他的死敌……

    关羽怒从心起,立时失去了理智,也顾不得再维持缺口畅通,拨马转身,愤然杀向了魏延。

    “魏延狗贼,我关羽今天非斩你狗头不可!”

    震天的咆哮声中,关羽如同一头发狂的狮子,呼啸扑至,手中战刀卷起天崩地裂的狂力,挟着他无尽的羞辱愤怒,劈头斩向魏延。

    “手下败将,你有什么资格口出狂言,今天看谁取谁的项上人头!”

    魏延傲然无惧,虎臂青筋爆涨,手中战刀尽起平生之力,无所畏惧的正面迎击而上。

    刀与刀,瞬间相撞。

    吭!

    天崩地裂一声巨响,飞溅的火星,胜过烈火般耀眼。

    魏延身形一震,关羽巍然不动。

    一招交手,强弱依旧。

    关羽武艺绝顶,乃五虎级别的猛将,实力自然在魏延之上。

    魏延却无半点忌惮,手中战刀狂舞如风,反倒如强者一般,刀锋铺盖地的袭向关羽。

    关羽怒不可遏,关家刀法层层叠叠递出,非要斩了魏延,为他被烈火烧死的儿子报仇。

    可惜,形势比人强,关羽可没这个机会。

    失去了关羽阻挡,魏军很快填堵了上来,将他好容易撕扯开的缺口,再次封上。

    此时只有不到半数汉军冲了出来,其余兵马都被封在了里边,被魏军肆意狂杀。

    嚎叫声回荡在耳边,关羽终于被那凄惨的叫声震醒,猛回头时,才发现缺口竟已被封上。

    关羽心如刀绞,悲愤欲绝。

    里边可是近四千多兵马,对于损兵折将的刘备来说,每一名士卒都何其宝贵,四千多人就这样被他折在这里,他还有什么脸去见刘备。

    心中虽不甘,关羽却无可奈何,一咬牙,强攻几刀逼退了魏延,拨马便逃。

    他还要带领着逃出来的近三千兵马,逃回阳平关去,好歹也要为刘备保住些兵马。

    魏延也不屑于再追,他知道自己的武艺不及关羽,关羽有心要逃,他杀是杀不了的。

    他便横刀立马,傲视关羽遁逃的身影,冷笑道:“关羽,就让你再多活几日,回去告诉大耳贼,他肉体凡胎,岂是我家天子的对手,早些投降,我皇仁慈,说不定会让他当个安乐公,给他一个善终。”

    狂妄,嘲讽,仿佛灭了刘备,如掐死一只蚂蚁般简单。

    关羽何曾受到了如此羞辱,愤怒到要吐血的地步,恨不得拨马转身,哪怕冒着身陷重围的危险,也要宰了魏延不可。

    可他刚一回头,就看到身后熊熊火光,看到他那些被赶到烈火中的士卒,痛苦挣扎翻滚的身影。

    关羽的一腔怒火,瞬间被浇灭,只得恨恨一咬,憋着满腹的怒恨,埋头狼狈黯然的向着阳平关方向逃去。

    魏延则冷哼一声,拨马回身,染血的战刀杀向了残存不及逃走的敌卒。

    杀戮再起!

    这场杀戮,足足从深夜杀到黎明,当天光大亮之时,杀声才渐渐沉寂下去。

    此时,烧了大半夜的烈火,终于熄灭,只余下了丝丝缕缕的残烟。

    整个汉军大营,早已被烧成了一片灰烬,通往山顶方向的沿途树木,皆也被烧毁。

    而邓艾所在的山顶,因为正好有大片岩石阻挡,所以便没有被烈火蔓延。

    邓艾这才从山顶上下来,穿越灰烬的敌营,来到营墙一线,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不足十步宽的狭长区间内,密密麻麻的躺满了汉军的尸体,俨然叠成了一堵尸墙。

    这时汉军被烈火和魏军困住,进退不得,只能被困在狭长未被火蔓延的地带,被魏军杀戮殒尽。

    “士载,腾云驾雾的滋味如何。”立马尸堆上的魏延,看来邓艾前来,便笑问道。

    邓艾瞅见魏延,拨马上前,笑答道:“滋味果然是妙不可言啊。”

    魏延哈哈大笑,邓艾也不由痛快的大笑起来。

    血与火所染的定军山上,血战得胜的魏军将士们,无不放声狂笑,宣泄着胜利的喜悦。

    就在这时,山腰下方,忽然间又出现了一队兵马。

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阳平关以西。

    大营内,许多魏军的文臣武将们,这一晚都没有睡,而是站在帐外,望了一晚的天空。

    他们在看东面的天空,定军山的位置。

    整整大半宿,定军山方向的天空中,都被烈火染红,蔚为壮观。

    大家都知道,那是魏延和邓艾二人,正与汉军展开激烈的交锋,争夺定军山的控制权。

    隔着阳平关和群山阻隔,大家都猜不出结果如何,心中自然怀有揣测不安。

    唯有苏哲,则闲坐在帐中,闭目养神,仿佛根本不关心那场至关重要的战斗。

    他看似在闭目养神,实际上却悄无声息的用脑电波,连接了量子气象卫星,通过实时监控画面,欣赏这场伟大的战争。

    当他看到山顶上,火油桶点燃,烧的汉军攻山部队鬼哭狼嚎的那一幕时,情不自禁的大叫了一声“漂亮”。

    这把火一点着,胜负已定,没有必要再看下去,他便顺势断开连接,睁开了眼睛。

    他这突然间一声“漂亮”,却把身边侍奉的张春华吓了一跳,身儿一哆嗦,连杯中酒也洒在了地上。

    “漂亮?什么漂亮?”张春华茫然好奇的看向他。

    “朕当然是在说,你漂亮了。”苏哲笑道,顺手轻抚了一下她的脸庞。

    张春华脸上顿起晕色,却道:“外面大家都在看定军山方向的大火,担心着魏将军他们能否攻下定军山,陛下怎就一点都不担心。”

    “朕不担心,是因为朕掐指一算,此战我军必胜。”苏哲一本正经道。

    张春华一怔,长长的睫毛眨啊眨,眼神半信半疑。

    片刻后,她却又想起,眼前这个男人,可是有通天晓天之能,算无速策的大魏之皇,他说能胜,便一定能胜吧。

    张春华疑色释然,便又道:“既然陛下这么肯定,那这一战自然是没有悬念了,不过定军山事关重大,刘备不可能坐视失守不顾,必定会率军去争夺,魏将军他们能攻下是一回事,能不能守住,还是另外一会事。”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苏哲嘴角扬起自信的冷笑,“朕已命张绣带着朕的密旨提前发出,这会功夫恐怕人已到了定军山,刘备若敢去争夺定军山,正好收下朕给他的惊喜。”

    张春华神色一震,惊讶于苏哲的布局深远,这定军山还没有夺回,就已经提前在为抵御刘备争夺做准备。

    “陛下神机妙算,当真是世所罕见,春华自愧不如啊……”张春华幽幽一声慨叹,毫不掩饰对苏哲的敬叹。

    看着烛光下那美人自怜的样子,苏哲本就大好的心情,不由被钩起了念火,嘿嘿一声笑,一把便将张春华拉往了怀中。

    “陛下做什么啊……”张春华脸畔晕色如霞,娇声抱怨道。

    “朕今晚心情好,当在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哈哈哈——”

    狂烈的笑声响起,苏哲就在这大帐中,征伐起了张春华。

    一时间,帐中云雨再起,春色无边。

    ……

    阳平关城头。

    东方发白,天色蒙蒙将亮。

    刘备驻足于关城东门城楼上,远远望着定军山方向,已在风中半乱了大半宿。

    自昨天入夜时分时,定军山方向就火光大作,烟气冲天,连关西的魏营都能看到,何况是关城上的刘备。

    刘备知道,这一定是魏军对定军山发动了进攻,一场殊死的攻防战正在进行。

    尽管镇守定军山的是关羽,尽管他给了关羽一万兵马,尽管定军山的地形极有利于防守一方,只要关羽不犯浑主动出击,绝无失守可能。

    刘备却依旧无法安心。

    毕竟,关羽败了太多次了,他也吃了苏哲太多次亏。

    那一次次的失利之前,每一次都看似魏军毫无胜算,但每一次苏哲都能奇迹般的取胜。

    一次次的失败,压的刘备喘不过气来,哪怕看似稳操胜券,他也不敢马虎大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渐渐天光大亮,定军山方向的火光也消失下去,取而代之的则是浓浓的硝烟。

    “应该结束了吧,不知云长守没守得住定军山……”刘备喃喃自语,言语中流露着不自信。

    一旁的诸葛亮却宽慰道:“陛下要对云长有信心,只要云长不主动出击,守住定军山当不在话下。”

    刘备紧张的情绪稍稍平伏,却叹道:“朕当然明白,只是云长太过自傲,朕就怕他复仇心切,沉不住气啊。”

    一旁法正也宽慰道:“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云长将军乃当世名将,经历了那么多,应该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刘备微微点头,眼中的焦虑不安又减几分。

    不知不觉,天色已近正午。

    定军山方面还没有消息,刘备再次沉不住气,想要派人去打听一下战况如何。

    就在这时,关城东面,一队兵马匆匆忙忙的飞奔而来。

    刘备心头咯噔一下,立时感觉到一丝不妙,诸葛亮和法正二人原本淡然自若的表情,不由也凝重起来。

    那一支兵马很快接近,阳平关,当刘备看清全貌之时,脸色立时阴沉如铁,心头一阵冰冷凉。

    那是一支打着“关”字旗号的兵马,人数不足四千余人,一个个都旗帜残存,神色慌张,甚至有不少人手里连兵器都没有。

    这显然是一支败兵。

    一支打着关字旗,从定军山匆匆而来的败兵代表着什么,还用得着猜么。

    “不可能,不可能……”刘备暗暗自语,不断的摇头,不愿意相信既将发生的残酷事实。

    败兵仓皇而来,城门打开,垂头丧气,惊魂未定的他们,在城中汉军惊愕的目光注视下,默默的步入城中。

    片刻后,关羽登上了城头,在一双双震惊目光的注视下,拜倒在了刘备面前。

    “臣无能,没能守住定军山,请陛下治罪。”

    轰隆隆!

    聚集在刘备头顶的乌云,终于降下了那道惊雷。

    残酷的事实打击之下,刘备身形剧烈一晃,步伐跌跌撞撞的后退了几步,靠在了城垛上,险些从城上翻下去。

    “陛下小心!”诸葛亮等人吃了一惊,赶紧上前搀扶。

    刘备猛然抬手,制止了众人。

    诸葛亮他们不敢再动,只带着同样震惊费解的目光,看向了跪地的关羽。

    刘备没有去扶关羽,满是失望的目光瞪着他,沉声喝道:“云长,你告诉朕,是不是你又自以为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