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阵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陷阵三国-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备也没想到张松这么矮小的身材,说起话来却声如洪钟,内心的一丝不喜隐藏的很深,带着他招牌式的温和笑容,上前两步抱拳道:“原来先生便是张永年,备久闻大夫高名,如雷灌耳。只是山路阻隔,千里之外,不得听教,实为遗憾,今至荆州,还望先生不弃,以叙渴仰之思,实为万幸!”

    张松听得一惊一乍,但脸上早已笑开了花,满嘴参差不齐的黄牙全都露在外面,眼睛笑成了一条缝:“皇叔亦知在下之名乎?”

    “先生乃益州名士,闻先生才智不下相如,博闻强记,过目不忘,吾等早就仰慕多时矣!”不等刘备回答,只听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正是一旁长身而立的诸葛亮!

    刘备暗道还好诸葛亮跟来了,他方才不过是一番客套言辞,没想到张松当真,要是自己回答不上来,岂不是露馅了?

    与此同时刘备对诸葛亮的本事又多了一层佩服,没想到除了天文地理,行军布阵之外,还对各地士人都如此熟悉,以诸葛亮的经历,显然没有去过益州,却知道张松之名,可见诸葛亮平日里也做了不少准备!

    推荐票,大家别忘了哦,多谢各位长期支持

第553章 张松献() 
“哦?”张松小眼睛看向了比刘备还高一头的诸葛亮,眼神中闪过一阵羡慕和很快便消失的自惭形秽,从诸葛亮丰神如玉的神情和坦然自若的神态中,便猜到了他的身份:“这位想必便是卧龙先生了吧?”

    诸葛亮抱拳笑道:“愧不敢当,正是在下!”

    张松跟着还了诸葛亮一个难看的笑容:“久仰久仰!”

    刘备在一旁言道:“先生一路远涉而来,风尘仆仆,还是先进城安顿才好!”

    张松对刘备的态度十分满意,心中暗自有着自己的打算,当下上马和刘备并辔入城,城中百姓看到刘备和这样一个形容猥琐之人并排而行,都暗中指点,张松却以为这些人是羡慕他的礼遇,更是高昂着头颅,十分自得!

    刘备并没有将张松安排到馆驿歇息,而是直接接到了自己府中,让人安顿张松的那些随从,与诸葛亮等人一同陪着张松到府堂上,各自叙礼,分宾主依次而坐,刘备命人摆上早就准备好的酒筵,款待张松!

    刘备从张松身上看不到什么入川的希望来,倒是诸葛亮,和张松一问一答,想谈甚欢,刘备也在一旁说些闲话,问问西川的风土人情,刘璋的身体情况等等,也不谈其他!

    酒过三巡,张松小眼睛微眯,忽然问刘备:“今皇叔守荆州,还有几郡?”

    诸葛亮在一旁答道:“荆州本为陛下敕封,却被周瑜偷袭了南郡,高顺强取了南阳,仅剩襄阳、江陵而已!”虽然诸葛亮说得比较不堪,但他的语气中却丝毫不听不到暗叹和不安,似乎在诉说一件极其寻常之事!

    张松眉头一皱,似是为刘备说话:“东吴据六郡八十一州,民强国富!高顺坐拥河北、独据中原,又有西凉之地,此二人犹且不知足耶?”

    邓芝答道:“吾主乃汉朝皇叔,反不能占据州郡;其他皆汉之蟊贼,却都恃强侵占地土;惟智者不平焉。”

    刘备急忙抬手阻止二人:“二位休得胡言,备何德何能,今有寸土立足,以保陛下朝臣,已然知足,敢有多望乎?”

    张松看了一眼刘备,摇头道:“不然。明公乃汉室宗亲,仁义充塞乎四海,今又侍奉陛下于左右,休说占据州郡,就是号令诸侯,抚慰万民,亦不为过矣!”

    刘备连忙玄德拱手言道:“先生之言太过,备实不敢当!”

    张松见刘备神态恭谨,眼珠连转,便不再试探,各自又说起了闲话,几人向张松殷勤劝酒,直到酒意微醺,才让人送张松去休息,安排他明日面圣之事!

    安睡一夜,第二日早朝,张松带着朝贡之物面圣,无非是说些蜀中情形,盛赞朝廷,一些礼仪之后,献帝便让刘备接待张松,三朝之后,刘备又把张松接到府中,设宴款待!

    一连在襄阳滞留了三日,刘备每天都作陪,大小事务暂时交给邓芝和陈震打点,闲谈之时,还有一个能说会道的诸葛亮,张松也转悠了一下襄阳城,听到百姓对刘备的评价十分不错,哪像在成都,一提起刘璋,一半的人都纷纷摇头,可见民心所向!

    时日不多,眼看就到离去之日,张松在刘备为他安排的房间中辗转反侧,时而皱眉,时而叹气,似乎有什么难以抉择之事,过了一阵,他点起油灯,从枕边掏出一张布帛,在等下摊开,分明是一张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线条,还有用红线标注的地方,这是一片质地极好的蜀锦,在灯下依然能看到丝滑闪光,最上面赫然写着五个字“西川地形图”。

    看了半晌,张松又叹了一口气,吹熄了灯火,再次躺倒床上,自语道:“我为了这张地图,跑遍无数州郡,只为有德者而为,刘备宽仁爱士,可为明主,只是这实力未免”张松翻了个身,似乎下了决心:“罢了,我明日便去辞行,看刘备态度究竟如何,再做打算!”

    第二日,不等刘备派人来接,张松便去找刘备告辞,刘备表现得十分震惊和不舍:“先生才来几日,尚不得聆听高贤之见,何故匆匆而去,莫非被照顾不周?”

    张松忙道:“皇叔款待,松早已知足,只是在下有命在身,还需早日会成都回禀主公,不得不告辞!”

    刘备眼中尽是不舍之意,急忙派人去请诸葛亮,为张松再次设宴送行,酒席之上,全是仰慕不舍之词,说的张松都有些意动心摇了,几次手要伸到怀中,最终还是忍住了,不过他这个隐晦的动作却被诸葛亮看在眼中,诸葛亮不动神色的向张松劝酒,并未多说什么!

    因为急着赶路,酒宴草草而散,张松出门去找护卫收拾行礼,诸葛亮快速到刘备身边低语道:“张松此来,必有所图,主公还需再送,万不可功亏一篑!”

    刘备暗自皱眉,到现在他也可没看出张松有什么不同之处,除了夸赞他几句之外,似乎再没有什么作用了,眼看就要离开了,还能做什么?但诸葛亮这么说,刘备也只好听从,反正已经做了这么多,也不怕这最后一下!

    二人很快分开,一前一后出了府门,刘备执意亲自为张松送行,一直送到襄阳城外的十里长亭,王威早已带人在这里准备了酒水,为张松饯行!

    众人都远远散开,护卫周围,刘备亲自上前为张松酌酒,举杯言道:“幸蒙先生不弃,留叙三日;今日相别,不知何时再得听教高论矣。”

    张松连道惭愧,与刘备一饮而尽,再看刘备之时,只见他双目流泪,神情哀伤,心中终于下了决心,这次他为刘备斟酒,言道:“松亦思能与明公朝夕相处,伴随左右,只恨分隔两地耳。松观荆州之势:东有孙权,常有觊觎荆州之心;北有高顺,每欲麾兵南下,此处虽富庶,却非久留之地也!”

    刘备这次似乎听出了张松眼中之意,心中一阵巨震,但脸上还是一片潸然之色,泪光闪闪:“备安能不知此理?但未有安迹之所。”

    张松正视刘备,似乎要看破他心思,低声言道:“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智能之士,久慕皇叔之德。今明公侍奉陛下,若能请得陛下诏命,起荆襄之众,长驱西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刘备心中一阵激动,暗道诸葛果然厉害,嘴上却答道:“备安敢当此?刘益州亦帝室宗亲,恩泽布蜀中久矣。他人岂可得而动摇乎?”

    张松答道:“某非卖主求荣之辈;然作为大汉之臣,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为汉室天下计,刘季玉虽有益州之地,然禀性暗弱,不能任贤用能;加之高顺重兵安置汉中,时有侵犯之意;益州人心离散,思得明主。今明公奉天子而令诸侯,秉承大义,当先取西川为根基,然后北图汉中,收取中原,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何故迟疑?”

    张松的这些大话,诸葛亮早就给刘备说过无数遍了,但张松不拿出点实际的东西来,刘备显然不敢吐露自己的真实心声,但终究还是松了口,举着一碗酒水言道:“备深感先生厚意。只是刘季玉与某乃是同宗,若起兵攻之,恐被天下人唾骂。”

    张松见刘备松口,心中也有了根底,又劝道:“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匡扶汉室,今明公有陛下旨意,以顺讨逆,无往而不利,何惧悠悠众口?周瑜在南郡,恐亦有西进之意,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若不取,若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刘备忽然一副恍然的神情:“多亏先生一眼提醒,然备左右强敌环伺,益州偏远,难以分兵,如何是好?”

    张松忽然放下酒碗,抱拳道:“明公果有取西川之意,松愿施犬马之劳,以为内应,匡扶汉室,乃为臣故有之心也!”

    刘备忙扶住张松:“先生忠义,备岂能不知?然闻蜀道崎岖,千山万水,道路曲折,车马难行,虽欲取之,却无良策也!”

    张松终于将他那支瘦骨嶙峋的手伸进了怀中,取出一个锦帛,双手递给刘备:“松感明公盛德,知明公乃心存汉室之人,今冒昧献上此图,明公但看此图,便知蜀中道路矣。”

    刘备强行忍住了手臂的颤抖,接过锦帛,摊开一看,只见是西川地形图,上面尽写着地理行程,远近阔狭,山川险要,甚至连府库钱粮,沿途要塞都一一标注,还指出了几条进军路线以供参考。

    刘备将地图小心收好,抱拳道:“先生如此大礼,备自当铭记在心!”

    张松既然将地图献给了刘备,自然也就下定了决心,便对刘备言道:“明公可速图之,松到成都,自会再寻依附之人,若再有至荆州拜见明公者,便为同谋之人,可以密事共议!”

    刘备举起酒碗:“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厚报。”

    张松也拿起了石桌上的酒碗,言道:“松今遇明主,不得不尽情相告,岂敢望报乎?”

    二人相视,再次一饮而尽!

    刘备又为张松倒满一碗酒,为他送行,二人饮罢,刘备命王威护送张松一行十里方才辞别而回!

    高顺在塞北一声大喝,张松给刘备送地图,各位将军给我送点推荐票吧

第554章 兵出塞外() 
四月底,幽州在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之后,终于天降暴雨,这是蹋顿和高顺的兵马都在期待的一场雨,似乎天遂人愿,连老天都对双方这样沉闷无比的僵持看不下去了,索性来得彻底一点,结束了双方无聊的游戏!

    大雨连下了整整三日,瓢泼如注,无数帐篷都被浸透,还好接近夏天,并不寒冷,山谷间水流成河,白檀山中的雨水在山谷中汇集,乌桓人甚至来不及拆除搭建的关楼,山谷中形成了一座水坝!

    白檀山前的那一片开阔之地,到第三天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条浑浊的河流,河水中漂着从上游冲下来的草木树枝,甚至还有一些动物尸体,泥沙翻滚,道路泥泞,乌桓人留了一些哨马继续监视,大军在下雨时连夜撤离到了白檀山后面!

    雨势渐小,但河水却越来越大,甚至要蔓延到高顺军的大营边上,汉军似乎也看出了要穿越白檀无望,拔寨而起,全军撤退!

    白檀山西麓之下,蹋顿听着哨马的汇报,一声冷笑:“高顺啊高顺,你虽然能征善战、诡计多端,但终究还是无法与天斗,苍天在保佑着乌桓人的子民,到了明年,就是本王马踏河北的时候!”

    虽然如此,但蹋顿还是对高顺抱着警惕之心,并未撤军,而是将兵马驻扎在了白檀西麓,天色即将放晴,就当在塞外放牧了,同时也防止高顺杀个回马枪!

    道路泥泞,车马难行,三日之后,高顺的人马才撤回了无终,在塞口安置兵马把守,阴雨天结束,半月之后,高顺的人马撤回了冀州,乌桓人终于放松下来,但再也没有那个大王或者将军敢提出去骚扰一下高顺的地盘,他们现在迫切需要将部落的人马加强训练,准备明年的战争!

    往冀州撤退的兵马一部分是幽州今年征募的新兵,另一部分则是高顺带来的人马,还有一些是这一段时间滞留在无终的押粮士兵,真正的精锐全部分几波进入了徐无山。

    一场大雨洗净了塞外的风沙,山中绿意正浓,鸟雀欢鸣,新开的道路上正行进着不见首尾的士兵,这里的道路并不十分宽阔,但足够人马安全穿行,麴义和乐进已经先一步到达平岗,接应着后来的部曲!

    高顺和张颌等人进入平岗,麴义等人拜见,报告情形,平岗在一处山坳之中,出了平岗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绿草茵茵,也有一片一片的黄沙地,只有极远处才能看到山峦起伏,蹋顿的部众还在白檀附近驻守,乌桓人果然没有料到高顺回城卢龙塞出兵!

    田畴言道:“此去柳城,还需两日路程,若尽以骑兵前往,也需一日一夜,卢龙塞出兵,意在出其不意,兵贵神速,还请主公早做定夺!”

    高顺点头道:“今千里袭人,若多带辎重,若被乌桓人发现,则前功尽弃矣,某欲以轻兵兼程攻其不备,诸位意下如何?”

    徐庶也同意高顺的意见:“此战胜在突袭,主公之言有理,恐还需田主簿再奔波一次!”

    田畴抱拳道:“为州事奔走,为百姓劳累,乃在下之愿耳,乌桓之患由来已久,纵公孙瓒亦不能尽除,今主公亲自出征,属下自当尽心竭力!”

    高顺笑道:“诸位皆是吾之臂膀,如此便有劳子泰了!”

    高顺看了看众将,大家都跃跃欲试,显然早就等不及要出兵了,尤其是张辽,虽然他现在已经十分沉稳,但这两月一直在右北平练兵,就等着这次兵出大漠,好好发挥一番,更何况前几日连高顺都再次亲自率领陷阵营杀了一阵,张辽就更想酣畅淋漓的大战一番了!

    司马懿忽然言道:“蹋顿数万兵马在白檀,若攻击柳城,定会发兵援助,两下夹击,反而不利,主公既要千里奔袭,何不使剩余之兵劫杀蹋顿兵马,以除后患?”

    庞统在一旁很不服气:“主公不是已然派人联络了鲜卑军,此时鲜卑兵马也该杀到,其自会对付白檀山的乌桓人,何必如此麻烦?”他突然发现自己每次想到一个计策,刚要张嘴,就会被司马懿先说了出来,这让实在庞统憋闷得慌,总要找一个发泄点!

    高顺笑笑,他知道这二人智力不相上下,只是反应有快慢而已,对庞统言道:“以我看来,士元方才恐怕也是想用仲达之计吧?”

    庞统一愣,嘴巴张了一下,才不屑的撇撇嘴:“谁会和他一条计策?”

    高顺在不追问,大家也都知道这二人时常会斗斗嘴,倒也不以为意,高顺言道:“仲达之言,不无道理,虽然楼兰如今是乌桓单于,而蹋顿实为乌桓实力所在,蹋顿若败,则乌桓不战自乱,此等重要之人,还是要我们亲自对付才能放心!”

    马超早就摩拳擦掌了,抱拳道:“主公尽管下令便是,俺随时准备出征!”

    高顺又问田畴:“从白檀前往柳城方向,可有埋伏之地?”

    田畴略一沉吟,答道:“白檀至柳城,二百里之内无水,仅有一处水源,乃是贝尔湖,蹋顿想要回归柳城,此处必为休息之地,主公可先派兵在此埋伏,军马引水,防守最为松懈,若乘势击之,蹋顿必败!”

    田豫也跟着说道:“末将当年曾到过此处,约莫知晓方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