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阵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陷阵三国-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高顺在白檀与你们对峙,怎会说要来攻打本王?”公孙康舒服的靠在王位上,斜眼看着下面跪着的乌桓使者:“你们乌桓人要是觉得打不过高顺,就送些战马来给本王,本王自会派兵镇压高顺,说什么共同御敌?哼!”

    公孙康冷哼着,明明是乌桓人怕了高顺,想要借助他的威名来抵挡高顺,却冠冕堂皇的说共同抵挡高顺,我辽西地大物博,兵强马壮,何须你们乌桓人相助?不过乌桓人的战马的确很不错,公孙康心中羡慕,但绝不会表现出来,而是轻描淡写的说出来!

    乌桓使者对公孙康的态度很不满,但高顺的确是一个劲敌,他不得不忍着耐性答话:“高顺已经派张辽带兵出现在了右北平,以骑兵的速度,一天时间就能赶到土垠,威胁辽西,尊敬的王,难道你不觉得张辽的兵马就是专门来对付辽西的吗?”

    公孙康仿佛听见了最为好笑的笑话,止不住一阵大笑,浑身的肥肉都在抖动,笑声在殿中不住回荡,公孙康十分轻蔑地说道:“高顺在辽西派兵,是害怕本王突然出兵攻打他的幽州,这说明高顺忌惮本王,他哪里敢来本王的辽西?”

    遥望着殿外明媚的阳光,公孙康很是自傲的加了一句:“要是他高顺的兵马敢到我辽西境内,高句丽和玄菟就是他的下场!”

    乌桓人向来桀骜不驯,凶狠嗜杀,目空一切,但这个乌桓使者今天到了平州,才知道还有比他们更为狂妄的人,这个人的盲目自信已经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程度,他知道这次出使联合公孙康的计划已经无望了!

    “尊敬的辽西王,虽然你现在安坐王位,但是你不知道中原有多大,一个渔阳郡,恐怕就要抵得上平州整个地盘了,整个辽西加起来,还不如邺城的范围大,要是等高顺的兵马到了城下,就没有你后悔的时间了!”乌桓使者站起来,与公孙康对视!

    “放肆!”公孙康一旁的大将柳度见这使者变了模样,不由大怒:“在我们王爷面前,你就是这样的态度吗?”

    “态度?”乌桓使者一声冷笑,公孙康刚才的态度和此行的无果也激起了乌桓人的狠戾的本性,他不理会柳度的指责,对公孙康言道:“我听说汉人有一句话,叫做夜郎自大,今天又见识了一番辽西自大!”

    “来人,把这个乌桓人拉出去斩了!”柳度须发皆张,这人如此态度,他们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算了!”公孙康却反而十分平静,摆了摆手,淡淡言道:“草原人向来鲁莽没有教养,我们不必和他一般见识,送出王都去吧!”

    “告辞!”那乌桓使者倒也不惧,对公孙康表现出来的大度报以冷笑,转身向外走去!

    柳度就要跟着去,公孙康吩咐道:“他们是野蛮之人,我们要表现的大度、宽容一点,这是上国该有的气度,不要失了礼数!”

    “末将知道了!”柳度抱拳答应一声,到殿门口叮嘱了两个护卫,强忍着怒气让他们送那个乌桓使者出城!

    乌桓使者走后,长史凉茂才对公孙康言道:“主公,那高顺能在诸侯中脱颖而出,连袁绍都不是他的对手,我们还是要防备一下才行!”

    “先生有什么想法?”公孙康坐直了身躯,凉茂是辽西最有才智的人,公孙度能够横扫辽西,镇压高句丽和玄菟,凉茂功不可没,所以他对凉茂很是尊重!

    凉茂言道:“高顺大军此时就在白檀,这是乌桓人咎由自取,非要去骚扰幽州边境,惹来了高顺,到这时候才想起来要拉我们下水,主公方才拒绝乌桓使者,这一点做的十分正确!”

    “那是当然,本王怎么会和胡人勾结在一起?”公孙康见凉茂夸赞他,有些沾沾自喜!

    凉茂又道:“不过这高顺派张辽在右北平,却不得不防,且不管高顺意图如何,主公不要主动与高顺开战便是!”

    公孙康点头道:“先生放心好了,本王现在正想着高句丽这次会送什么礼物来朝贡呢,和高顺打仗,实在没什么兴趣!”

    凉茂看着公孙康眼中冒出的yin亵光芒,心中暗自叹息,高句丽这几年都送大量的婢女前来,个个十分美貌,让公孙康放松了警惕,他也曾向公孙康警示过,只是公孙康都当成了耳旁风,让他不得不忧心!

    “且先命孙模将军增兵平洲以西的郡县,随时注意土垠方向,派兵守卫土垠,一旦情况有变,也可及时通报,从容御敌!”凉茂按住心中的无奈,继续向公孙康说着自己的计划!

    公孙康被凉茂从幻想中拉回来,有些不满,只好言道:“调兵之事,就由先生一力安排吧!”看了看四下的文武,吩咐道:“今日无事,大家都散了吧!”

    不等大家散去,公孙康便匆匆离去了,方才一句话,勾起了他的心思,忽然间想起大院中那些娇滴滴的高句丽女人,公孙康哪里还能坐得住,直接冲到后院去享受了!

    凉茂微微摇头,随着众人从大殿中走出来,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但凉茂却觉得今日的阳光有些不对劲,他向台阶下面走去,对身旁的一名护卫吩咐道:“去请孙模将军到我府上议事!”

    右北平,是幽州最先抵御乌桓人的桥头堡,当年公孙瓒在右北平、渔阳之地统兵镇守,挡住了乌桓人进攻中原的脚步,保护幽州及河北的百姓,这座城池虽然看上去满目疮痍,却十分坚固,斑驳的城墙上排列着整齐的士兵,由于乌桓人突然骚扰,进出城的客商寥寥无几,城门口显得十分冷清!

    张辽在太守府内,整理者右北平周围和辽西的情报,通往卢龙塞的道路开发十分顺利,有了田畴这个向导,许多旧路都被找出来,并不需要过多开发,只要稍加整理便可让车马同行,徐无山十分陡峭,古树参天,而乌桓人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在白檀,所以对卢龙塞这个两百年不曾使用过的道路,没人会注意!

    和公孙康的想法一样,乌桓人也以为张辽驻兵右北平,只是为了防止辽西的兵马突然偷袭幽州后方,所以乌桓人才会去联合公孙康,只是没想到这个计策没有成功!

    负责疏通道路事由田畴全面负责,带领着五千步兵秘密进入徐无山,转眼间半月已过,每日都会有人前来报告情况,从山岭中的官道直通卢龙塞,这一段道路被打通,便可出塞外到达平岗,张辽据田畴的地图来看,平岗可作为塞外的第一个补给据点,从这里便可绕开白檀直达柳城!

    从幽州和冀州北部各郡的兵粮正源源不断运来,从外面看来是运往无终,却是连夜转到了右北平,这些兵粮足够十万大军三月之用,乌桓军没有了白檀这个屏障,在一望无际的塞外,张辽相信自己的兵力绝对比乌桓人要强!

    朱灵和杨逍每日负责练兵,天狼骑是高顺最早组建的一支轻骑兵,配备精良,在司隶由曹仁组建了另一只天狼骑,这次出兵塞外,张辽的人马有着足够的经验,他的许多麾下都是当年在并州一同跟随到现在的老兵,对付胡人经验十足!

    在右北平的军营之中,这些老兵正组织其他各军人马一同训练,讲解着乌桓人的作战之法以及御敌经验,不断演练着阵法!

    不远处,麴义还和乐进在训练切磋,先登军的真正威名就是在界桥之战杀出来的,当年麴义守卫界桥,以步兵杀败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先登之名从此威震河北,如今又有了乐进的加入,麴义自然也想让先登军进一步强化,又有高顺大力支持兵装,麴义并不想负了先登之名,与乐进的切磋和改进也从未停止过,而这些兵马,则是选自青州兵和丹阳兵,实力不俗,麴义知道先登军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往昔!

第552章 益州来使() 
高顺在塞北征伐,中原在蓄积力量,刘备和孙权在荆州南部角力,刘璋在益州还在继续着和当地士族的斗争,匈奴和鲜卑都在看着乌桓的下场究竟如何,公孙康依然在自我陶醉的温柔乡里!

    要说这个时候谁过得最纠结,当属被困在洛阳的张飞,半年不见刘备的音讯,而洛阳的守军似乎也没有放他走的意思,张飞思归之心越来越迫切,仅凭高顺用的那些伎俩和一点时间,是无法让桃园三兄弟的结义之情就此瓦解的,对于性情耿直的张飞更是如此!

    但张飞也有自己的快乐,自从夏侯涓每日带着夏侯霸来学武之后,张飞的日子仿佛充满了阳光,纵使在寒冷的冬天,他也如沐春风,那个活泼可爱的少年,有着曼妙好听的声音,有着调皮可爱的笑容,还有一张和曾经那个人一样的面容!

    张飞指点夏侯霸很是简单,每日只是简单说几句,就足够夏侯霸吭哧吭哧练上半天,而在此时,张飞就会坐在墙角的阳光里,静静的听着夏侯涓叽叽喳喳说着洛阳城的趣事!

    张飞的纠结,正是想要迫切离开洛阳回到兄长身边,随他动讨西杀,匡扶汉室,实现三人当年的夙愿,但又害怕与夏侯涓就此永别,天涯两隔,他二人的身份注定了不会有什么结果,所张飞能够放下成见教夏侯霸武艺,正是想在他身上留下自己的影子

    最烦闷的人自然就是刘备了,张飞还在高顺手中,麾下文武都在看他的行动,周瑜在南郡厉兵秣马,随时准备进攻江陵,想要取益州,却无力和无暇分兵,诸葛亮的三分大计还在襁褓之中,刘备已年过不惑之年,事业未成,怎会不忧心如焚?

    春季刚刚过,诸葛亮在江陵安排完兵马,刘备便赶紧派人将诸葛亮催回了襄阳,留魏延和杨仪守江陵,刘磐率领水军防守汉水流域,以防柴桑的水军偷袭!

    “军师,翼德得被困洛阳已有半年,若再不营救,恐寒了众将士之心!”刘备在书房中坐立不安,对诸葛亮言道:“文武百姓皆在看我如何应对,还请军师思量对策才是!”

    诸葛亮的戒尺换成了汉白玉,看上去十分素雅高洁,从江陵匆匆赶回,诸葛亮便知道刘备在忧心什么,本以为高顺软禁张飞是为了打击刘备士气,而以高顺的性格,断然不会杀了张飞,张飞性情耿直,又不会投降,高顺无奈之下,为顾全名声,自会放人,却没想到高顺刚开春,便率兵北上,将张飞留在洛阳不闻不问,派去的哨探也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诸葛亮猜不透高顺的心思,也觉得有些棘手!

    “为今之计,唯有亲身涉险,方可救回三将军!”诸葛亮沉吟一阵,还是将最后一个办法说了出来!

    刘备眉毛一挑,看向诸葛亮:“军师明言!”

    诸葛亮和刘备先后坐下,才慢慢说道:“高顺素以仁义而定州县,从不滥杀无辜,甚至优待俘虏,体恤百姓,主公乃汉室宗亲,亦以仁德而得百姓称颂,依亮看来,纵使主公前往洛阳,高顺亦不会有所异动!”

    刘备听罢,目光连连闪动,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沉默了片刻,对诸葛亮言道:“军师之言倒也有理,却不知该如何行事!”

    诸葛亮言道:“高顺只说若主公肯到洛阳,自会放人,却未提例外条件,可见其料定主公不肯前往,定无后招,若主公突然大肆宣扬,告知天下,即将孤身前往洛阳,只为与高顺之约,赎出三将军,仓促之间,高顺自无对策!”

    刘备还是有些忧心,他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地盘和身份,不到万不得已,断然不肯冒这么大的闲,又问道:“就算高顺不敢失信于天下,却放回三弟,将吾囚禁洛阳,岂非得此失彼?”

    诸葛亮忽然一笑:“若高顺真是此信,亮倒有一计,可令高顺无可奈何!主公此举,不仅可使兄弟三人情坚似金,又让天下人知主公信义,再得民心矣!”

    刘备岂会不知道这样冒险背后的巨大好处,普天之下若见到刘备肯为张飞亲身涉险,对他的名声有极大的提高,投效他的名士自然也会更多,而张飞对他的忠诚,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他迫不及待的问诸葛亮:“军师有何妙计?”

    诸葛亮言道:“高顺自诩忠于朝廷,其下必有心向汉室之人,主公可上书陛下,表高顺为邺候,亲自带印绶前往洛阳加封,如此以来,高顺岂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强留主公?”

    “妙!”刘备闻言顿时击节赞叹:“高顺一心想要破坏我兄弟之情,却不知桃园结义,吾三人早已结拜,共誓青天,欲匡扶汉室,拯救百姓,岂能以小利间隔而有所减弱?”

    诸葛亮也抱拳道:“主公能得云长、翼德二人相助,乃天佑大汉也!”

    刘备一声长叹,转头看着诸葛亮,加了一句:“无孔明相助,备焉能从容应付?”

    二人正在商议救援张飞之计,忽然哨马报告西川有使者前来觐见献帝,刘备眉头微皱,刘璋虽然暗弱,但偏安一隅,从未有过上贡之事,怎么突然派使者来到襄阳?

    诸葛亮晃动着手中的戒尺,双眼微眯,等了片刻,忽然高兴的对刘备说道:“主公大喜!”

    刘备疑惑道:“喜从何来?”

    诸葛亮长身而起,看着刘备言道:“入川有望矣!”

    “何以见得?”刘备虽然双目放光,但更多的还是疑惑,蜀中群山环绕,地势险峻,根本难以进入,怎会诸葛亮忽然说起了这种话?

    诸葛亮却笑道:“主公先与亮去迎接使者,自会见分晓!”

    刘备无奈,被诸葛亮钓起了好奇心,只好向外走去,暗想难道刘璋好端端的会派人送来降表不成?连他自己都暗自摇头,这个可能性实在太小了!

    “不管使者来意如何,主公万万不可怠慢!”临行之前,诸葛亮又嘱咐了刘备一句!

    “这个自然!”刘备答应着向外走,他要做出礼贤下士、仁德广布的形象,自然会认真对待这些使者!

    刘备的行动很快,从侍卫报告到准备依仗迎接前后不到半个时辰,刘备已经带着诸葛亮和襄阳的主要官吏亲自在城外三十里迎接,刘备如今贵为皇叔、大将军、襄阳侯,比刘璋的身份还要高,却如此隆重的迎接他的使者,这份礼仪,实在是够隆重!

    襄阳城外西北处,春风温暖,万物齐发,杨柳依依,鸟雀欢鸣,刘备一身戎装,青华伞盖,出行仪仗一应俱全,身边陪着一身白色儒衫的诸葛亮,长身玉立,像是与这个纷乱的世界隔离开来一般,身后跟着一群铁甲卫士,静默而立!

    一行人正从远处缓缓行来,为首一人是个有些瘦弱的文士,后面跟着二十名护卫队,再往后还有三两车,不知道拉载的什么东西,远途而来,倒也不显得多么声势浩大!

    等那群人走进了,刘备才看清那马上之人,眉头微不可察的皱了一下,只见这人的容貌十分丑陋,长得额头凸起,眼眉处却又凹陷下去,仿佛被人踩了一脚似的,两只眼睛十分细小,顾盼之间却精光闪闪,看上去不像什么好人,再往下看,那人留着三撇胡须,右嘴唇下一颗牙齿露出来,看他在马上矮小的身形,恐怕不足五尺!

    那人也看到了城外的阵势,俨然是大将军仪仗,很快就猜到了来人的身份,啊显然没想到刘备会这么远亲自来迎接他,就算刘璋来了,恐怕也没这么大的面子,面露欣喜之色,急忙从马背上爬下来,两只小短腿急忙上前长揖行礼!

    “在下益州别驾张松,奉主公之名觐见陛下,皇叔亲自出营,松不胜惶恐!”

    刘备也没想到张松这么矮小的身材,说起话来却声如洪钟,内心的一丝不喜隐藏的很深,带着他招牌式的温和笑容,上前两步抱拳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