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放心!”杨修向杨彪行礼:“纵使不能说动刘备,全身而退,定无大碍!”
杨彪想了想,刘备正在笼络人才,以宽仁闻名,杨修又是他的儿子,刘备就算不愿勤王,也不至于为难他,以至于败坏自己的名声!
“既如此,一国之事,便要托付于德祖一身了!”董承等人也是束手无策,眼见杨修是一个希望,抱着一试的心态,也只能同意杨修前去联络刘备!
几人又在一起商议一阵,详谈甚多,越发现杨修十分机智,见地独到,对他的信心又增加了不少,牛辅严重防范的都是他们这些重臣,杨修想要混出庄园,还是有机会的,密议完毕,杨修便开始整装待发,等候机会!
冬日的早晨,寒风有些刺骨,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之中,杨家府邸的后院门却早早打开了,一亮臭气熏天的牛车缓缓走了出来,这是每日拉送便溺的车辆,西凉军远远的看了几眼,便捏着鼻子走开了,示意赶车的人赶紧走开!
直到出庄一里地之后,四下无人,赶车的人急忙跳下车辕,将外面的几个木桶卸下来,中间还围着一个木桶,揭开盖子,却从里面站起一个人来,那人也掩着鼻子,在那人的搀扶下从木桶中爬了出来!
“让公子受此大罪,真是造孽了!”赶车的人嘴里念叨着,将木桶又搬上了牛车!
“多谢王大哥了!”那人揭开外围套着的一层外套,取下毡帽,却是一个面目俊朗的年轻人,正是杨修!
他扔掉了外面的一层衣衫,赶车的人也从车底下取出一柄剑,交给杨修,忙道:“公子快别这么说,俺一家大小都是杨家所给,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就是让公子如此受罪,真是令人心中过意不去!”
“不妨事!”虽然脱去了一层外套,但杨修还是能闻到淡淡的臭味,眉头微皱了一下,递给那人一串钱:“此事万不可和第三人说起,纵使你的家人也不许说!”
那人摆摆手想要推辞,但看杨修的神色,又双手接了过来,连连保证绝对不会说出去,又向杨修指了一下路,顺着山路往南走,便是一个小镇,那里有客栈,可暂时落脚!
杨修点点头,拜别了大汉,天色微明,杨修手提着宝剑,迈开大步独自上路,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出远门,但身负重任,却让他有了一种别样的豪气!
如今的宛城早已今非昔比,刘备的仁政深入民心,百姓甚至夜不闭户,对刘备赞誉有加,从荆州慕名来投的有才之士也有不少,让刘备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但只有一座小小的宛城,让刘备觉得束手束脚,听着各处传来征伐的消息,暗中叹息!
他是一个能十分隐忍的人,时机不到,绝不会露出自己的野心,如今虽说小有成就,但和高顺、袁绍等人比起来,犹如荧光,难与日月争辉,甚至连汉中的张鲁都有所不如,他在企盼乱世,却又怕战火波及宛城,让他刚刚积攒的一点基业再次毁于一旦!
隆冬之日,人人都在暖意融融的房屋里过着小日子,刘备却长吁短叹,负手立于院中,看着光秃秃的枝桠,良久不语,枯树来春还能发芽,再次枝繁叶茂,但他自己,却不知何时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主公,有人求见!”正在发愣之际,简雍走进院中,对刘备说道!
“何人前来?”刘备收回愁容,又变成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转过身想简雍问道!
“一个年轻后生,说是从弘农而来,有要事要和主公商议!”简雍答道!
“哦?”刘备皱了一下眉头,他自然也知道献帝就在弘农,但早被西凉军软禁,根本没有消息,此时突然有人来访,让他心中一动,忙道:“快快有请!”
不一时,刘备的书房内,他接待了风尘仆仆,却俊朗精神的杨修,相互见礼之后,刘备心中暗惊,没想到来人居然是太尉杨彪的公子,心中隐隐于几分期待!
“听闻使君宽政爱民,礼贤下士,今日亲到宛城,果然名不虚传也!”杨修落座,向刘备言道!
“公子谬赞了,如今天下分崩离析,生灵涂炭,备一人之力何其渺小,不过是聊尽心力罢了!”刘备一声长叹,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挂在了脸上!
“在下来意,不知使君可知?”杨修问道!
刘备看了一眼杨修,微微摇头:“恕备愚钝,还请告之!”
杨修笑而不语,看了看刘备身边的简雍和几个下人!
刘备会意,挥退了那些侍卫和婢女,对杨修言道:“宪和乃备之心腹,但讲无妨!”
杨修点了点头,盯着刘备,缓缓言道:“在下此来,正是来请使君勤王的!”
“当真?”虽有准备,但听杨修亲口说出,刘备还是大吃一惊,不由站起了身:“幼帝身居宫中,也知天下有刘备乎?”
杨修言道:“使君自称乃是汉室宗亲,昔年斩杀黄巾立功,朝廷早知,又在潼关之外有勤王之举,陛下便期待与使君一见,不料事出意外,已至此时,闻使君有匡扶汉室之志,故此命在下前来,与使君联络!”
“天下诸侯,兵精将广着甚多,为何独选备乎?”短暂的吃惊和激动之后,刘备恢复了镇静,向杨修问道!
杨修笑道:“诸侯虽多,心存汉室者,却唯使君一人耳!袁绍志大才疏、曹操心狠手辣、高顺心急难测,都是未能驾驭之人,若令其勤王,汉室江山不复存矣,唯有使君,乃是汉室宗亲,又距弘农相近,故此来寻!”
刘备眉头微皱,暗中思索着杨修的话语,句句都是实情,但他还是言道:“备虽有迎驾之意,奈何宛城偏小,焉能以为王都?恐龙躯难下!”
杨修道:“使君多虑了,如今使君虽只有宛城一隅,若一旦勤王成功,天下心从汉室之人,莫不来投,使君有了陛下之命,便可号令诸侯,安顺诛逆,无所不利,何愁大事不成?”
刘备眼神闪烁,显然杨修所说的好处也让他极为心动,有了皇帝这个招牌,就能解决眼下手中无人的大问题,只要有了将领和民心,再派兵征讨各地,的确是名正言顺,但献帝一旦接到宛城,这里将成为天下瞩目的地方,与刘备韬光养晦的策略有所冲突,万一被周围的势力忌惮,也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既是皇帝密诏,可有圣旨带来?”简雍见刘备思考,便在一旁问道!
杨修摇了摇头:“事关重大,周围有士兵严加防守,为防机密泄露,未曾携带!”
简雍也是眉头一皱,没有圣旨,难保杨修不是来试探刘备虚实的,但杨彪就在朝中,时刻陪王伴驾,以杨修的身份前来,又不至于作假,关乎国家大事,连简雍都不敢轻易出言,只等刘备的决策!
“事关重大,此时还需与二弟三弟商议一番,公子一路劳顿,还是先歇息一阵吧!”刘备思索再三,也是徘徊难定,他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翻身机会,但眼下他的实力又不足以与任何一方诸侯抗争,又怕招来祸端!
杨修也知刘备的心思,并不让他立刻做出决定,随着简雍出了府门,安排到另一处院中休息,等候刘备的消息!
送走杨修,刘备片刻也不能等,立即派人请来关羽、张飞、孙乾、邓芝几人,将杨修拜访之事说与众人,让大家共同定夺!
关羽第一个言道:“自古忠臣当以死效力,如今陛下危在旦夕,能选中你我兄弟三人,乃是天意,大哥万不可韪!”他熟读春秋,满是忠君大义思想,此时哪里还有半分犹豫!
张飞是大咧咧的,反正老大和老二决定就是了,他们觉得可行,便领兵厮杀,他们觉得不行,他还是去练自己的兵,没有任何意见!
“主公,此乃良机也,若真能将献帝迎至宛城,虽被诸侯瞩目,但龙庭所在,谁敢贸然发兵来攻?讨伐天子,乃是灭族之罪,自取灭亡之道,有识之士不敢为之,有陛下之命,主公便可号令诸侯,以顺诛逆,选拔良才,安抚民心,事半功倍之时,主公万万不可犹疑!”邓芝思索一阵,分析时局,还是建议刘备发兵勤王!
孙乾也同意邓芝的看法,言道:“应纳献帝,乃是民心所向,主公持正义而纳良才,何愁天下不定?且主公向以匡扶汉室为责,又是汉室宗亲,此时若犹豫不决,若被人得知,恐心中生疑,再难挽回也!”
刘备听了二人之言,才知道自从杨修踏进宛城的那一刻起,他便没有了第二个选择,若是自己不去勤王,什么心怀天下、拯救黎民、汉室宗亲、都将成为笑谈!
第300章 暗流涌动()
兴平元年冬,杨修密访刘备,暗中结成联盟,等待时机打算出兵勤王,刘备也在准备精兵,并向弘农派出大量哨马,一旦有消息传来,便会立即行动!
杨修回至弘农,杨彪和董承等人大喜,汉献帝亲自接见杨修,夸赞一番,只可惜现在的皇帝是光杆司令,连吃饭都是杨家提供,就别说能给杨修什么赏赐了!
得到外援,杨家宅院内开始暗流涌动,杨彪等人是不是设宴相聚,暗中却在商议如何让牛辅出兵,给皇帝创造逃走的机会,同时杨修也不时外出,寻访有志之士,随时接应!
转眼几月过去,春天将近,万物复苏,牛辅也开始积极训练兵马,防备着李再次来攻,有了献帝在手,让他心中安定不少,虽然在弘农,也没见哪个诸侯敢来讨伐他,这让牛辅心中更加认定献帝一个极好的挡箭牌,所以只要这些人不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来,牛辅也不会为难他们,甚至几月都不去见上一次!
兴平二年春四月,献帝突然在杨家设朝,文武齐聚,连牛辅都宣召,牛辅虽然不以为意,但也知道这是皇命,不好当面违抗,带着百名飞熊军杀气腾腾的赶到了杨家大院,将大堂之外肃清,这才进了屋内!
献帝坐立在方桌之内,其余之人都站立一侧,牛辅大刺刺的走了进去,向着献帝一抱拳,瓮声瓮气地问道:“军情紧急,不知陛下召唤,有何要事?”
杨彪等人见牛辅如此无礼,个个心中愠怒,但也不敢发作,关键时刻还是不能触怒了牛辅,成败在此一举,不能因一时之气而坏大事,所有人都忍住了,在牛辅看来,这却是他震慑住了这些固执的老臣,心中暗自得意!
“朕自东归以来,多蒙将军照护,然如今天下纷乱,盗贼四起,朕欲命将军讨伐逆贼,不知将军意下如何?”献帝对牛辅还是有些惧怕,轻声说着早已商议好的计策!
“嗯?”牛辅一愣,他深知皇帝和这些大臣对他十分憎恨,怎么今日突然对他这么客气了?不由问道:“陛下先说说是哪里的贼军,俺再做打算!”
连皇命都要看情况再做选择,献帝心中没来由的一酸,但还是说道:“若说贼军,当以青州黄巾势力最大,然朕鞭长莫及,自有诸侯平定,只是就在此处,有一股贼军,势力浩大,让朕难以心安,故此召集诸位,商议此事!”
“附近的贼军?”牛辅皱着眉头,思来想去,好像弘农周围没听说有什么贼军,愣了半晌,突然反应过来,大声道:“陛下所指,莫非是李那老贼么?”
“将军真是英明!”献帝微微点头:“李凭借兵力,滋扰关中,威胁皇宫,让朕深恨之,只可惜无人能为朕解忧!”
“陛下,如今牛辅将军就在眼前,其兵乃是精锐,有此大将,何不一用?”吴硕适时的站出来上奏,不着痕迹的夸赞了牛辅一番!
“不知牛将军意下如何?”献帝看向牛辅,眼神中有几分期待!
眼看司徒夸赞于他,皇帝又对他寄予厚望,而对付的人又是他的老冤家李,牛辅心中自然十分乐意,他以为皇帝见他如今实力大增,已经彻底死心要和他在一条船上了,突来的幸福让牛辅心中阵阵激动!
“陛下吩咐,俺焉能不从?”牛辅抱拳答应!
“好!”献帝大喜,立即宣旨:“封牛辅为辅国大将军,渭南候,即刻出兵讨伐逆贼李,李及段煨等人原有官爵一应削除,若得胜,还有封赏!”
“遵旨!”牛辅第一次单膝跪地,像模像样的行了个大礼,自从挟持献帝以来,双方一直都是水火不容,这一次尝到圣旨的味道,让牛辅心中乐开了花!
散朝之后,种辑也罕见的上来和牛辅套近乎:“大将军平贼有功,若是天下平定,当为开国功臣也!”
牛辅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嘿嘿一笑,却又有些疑惑:“你们几位平日里都对俺十分痛恨,为何今天突然变了样子?”
种辑眼神一动,带着笑意:“只因之前不知将军与李为敌,是否为真,如今知道将军乃是真心除贼,此乃朝廷功臣,自然要以礼相待了!”
牛辅一听,心中疑虑尽去,哈哈大笑,拉着种辑的手臂:“今日真是痛快,俺心里高兴,要宴请百官,你也一同前去吧!”
种辑被牛辅拉得踉踉跄跄往前而去,偷偷看了一眼远处的杨彪等人,眼中满是无奈,他年纪最小,这种忍着气来和牛辅解释此事的重任便落到了他的身上,没成想解去了牛辅的心头疑虑,却还要被拉去赴宴,这可真是惹了一身骚,推都推不掉!
就在弘农暗流涌动之际,冀州的袁绍再次调集五万兵力,陈兵在黄河沿岸,打算渡河平定青州境内的黄巾军,为颜良报仇,去年袁绍犹豫不决,等听到黄巾军已经渡河离去时,却又有些后悔,但值冬季,不宜出兵,只好做罢!
如今到了春季,文丑第一个耐不住站出来,要讨伐黄巾军,为颜良报仇,袁绍败于黄巾军之手,心中也十分不痛快,不听沮授等人劝阻,以颜良为大将,出兵北海,在黄河沿岸与黄巾军对峙!
与此同时,兖州的曹操也集结兵力,向东出兵徐州,为父报仇,听到消息的徐州大小官员无不震惊,曹操的兵力他们都见识过了,徐州之兵根本不是对手,眼看曹操大军即将到来,陶谦也是没了主意,连番召集文武,却商议不出一个对策来!
徐州人心惶惶,有的百姓甚至未等曹军到来,就开始纷纷逃离,生怕一旦被曹军占领,无辜被杀,这里还有部分是从他处逃来徐州避难的,没想到两三年生活刚有起色,又要背井离乡,痛骂曹操可恨!
北海郡,管亥可谓是意气奋发,一战斩杀颜良,又消耗了袁绍不少兵力,最终全身而退,让他名声大噪,管亥很享受这种算计别人的感觉,以往都是他被官兵算计,如今有了李儒,连袁绍都被他耍的团团转,心中别提有多舒爽了!
听闻袁绍又集结大军来犯,管亥并未第一时间召集将官,而是先找来李儒商议,有这个军师在身边,管亥觉得很多事都轻松了许多,黄巾军在百姓中的印象似乎也有所转变了!
“率兵者乃是文丑,定然是为颜良报仇而来,如今徐州有曹操牵制,主公不必担心后方有难,只需全力对付文丑便是!”李儒也得到了消息,见管亥问计,便为他分析!
“既然军师这么说了,俺便调集兵力,这次也让文丑尝尝俺们的厉害!”管亥摩拳擦掌,对李儒可真是言听计从!
“文丑虽在河北,如今春河解冻,河水上涨,想必其不敢贸然渡河而来,主公在此之前,还有一件大事,若能完成,对付文丑,便有了十足把握!”李儒松弛的眼皮中精光闪烁,干瘦的面庞,灰白的胡须让他整个人都有一种异样阴毒,但这却是管亥最喜欢的,和这种人做对手当然不好,但是做搭档,很符合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