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阵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陷阵三国-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日,高顺大营之中来了一位满脸风霜之人,只见此人剑眉醒目,行走之间虎虎生风,面容黝黑,目光却如刀刻般凌厉,正在陈到的陪同之下今日了高顺大帐!

    “主公!”那人进了帐内,向高顺躬身行礼!

    高顺抬头,看着这陌生的面庞,愣了一下才问道:“你是文聘?”

    “正是在下!”文聘答道!

    “哎呀!”高顺从座位上站起来,来到文聘面前,上下打量着他,几年的边塞生活,让文聘更加沉稳,他笑道:“数年不见,整个人都变样了!”

    高顺拍了拍文聘的肩膀,要不是他知道文聘最近要来军营,还真猜不出他的身份来的,当年在晋阳见到文聘之时,还是一个白面小生,一股稚嫩,现在真的是脱胎换骨,站在陈到身边,气势丝毫不弱!

    袁绍连番挑衅,高顺知道和冀州一战在所难免,另一方面,要想发展,就必须先平定河北,这是荀为他规划的蓝图,于夫罗已经消灭了轲比能,文聘镇守的高阙便暂时没有那么重要了,至少近几年之内,只要于夫罗还活着,匈奴人便不会反叛,用人之际,高顺便将文聘从云中调了回来!

    大概问了一番塞外情形,云中的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高顺占据幽州之后,打通了幽州通往塞外的商道,从雁门关到云中一带,商旅不断,客栈交易所更是连绵十余里,酒肆飘香,牛羊成群!

    高顺命文聘先去歇息,对于文聘的成长,他也很满意,对于带兵也有一套自己的方式,加之文聘自小也读过兵书,谈吐之间,十分有度,在高阙阻挡了轲比能外逃的路线,最终被于夫罗一网打净!

    给袁绍的书信送去不久,袁绍没了反映,却再次派出刘和来见高顺,刘和被逼无奈,见了高顺,也是唉声叹气,袁绍让刘和指责高顺,占据幽州,拥有刘虞部下,却不知为刘虞报仇,大有兴兵问罪之意!

    “袁绍之能,止于此乎?”郭嘉听罢,无奈一笑,如今中原无主,诸侯割据,谁也不听谁的,他袁绍凭什么三番五次要调动高顺的兵马,甚至不惜用这种手段来逼迫高顺!

    高顺摆摆手:“且先不去管他,前番公子前来,为见旧部,吾不忍留之,本待攻破易京之后,再带公子返回幽州,不想袁绍如此急切,倒是省了我一番麻烦!”

    刘和不解,忙问道:“将军此言何意?”

    高顺笑道:“公子此番既来,就不必回去了,你且先回幽州祭拜刘大人吧!”

    刘和闻言大惊:“将军万万不可,在下乃是袁绍差遣而来,若返回,袁绍定然以为被将军扣押,若兴兵来问,岂非误了大事?”

    刘和虽然也想立刻摆脱袁绍的控制,回到幽州,但他也知道这时候万万不能这样做,要是引起高顺和袁绍之间的争斗,他就是罪魁祸首,他对高顺有感恩之心,自然不想因此连累高顺!

    高顺言道:“此事公子尽管放心便是,吾自有计较,公子若是愿意,就此写封信送与袁绍,其余之事,由我来应对!”

    刘和听罢,跪倒在地,再次感谢高顺之恩,大恩不言谢,高顺能将他救出水火之中,刘和知道多说什么都没用,他能做的,就是尽自己之力,在以后报答高顺!

    谢过高顺之后,高顺命人拿过纸笔,向袁绍说明自己思乡心切,再过一月便是刘虞祭日,他要回乡祭扫,一切皆是自作主张,与高顺无关!

    高顺装好书信,让典韦塞给那些“护送”刘和而来的士兵,那些人没想到这一次高顺突然变卦,措手不及,但也是敢怒不敢言,几十人在几万人的大营之中冲突,无异于找死,更何况光是典韦一人,就能将这些人震慑,带着满腔怒火,这些人出了大营,飞奔而去!

    高顺命典韦抽调了一百精兵,当即便护送刘和渡河返回幽州,并写信让满宠妥善安置,至于袁绍接下来的反应,高顺也做好了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在此顺便打击一番袁绍的气焰也无不可!

第283章 再破防线() 
傍晚时风,易水之侧,忽然鼓声大作,号角连营,人生鼎沸,一名亲兵匆匆跑了进来:“将军,不好了,冀州人马过来冲营!”

    “出战!”高顺吩咐一声,抬手拿过自己的头盔,走出帐外!

    不多时,高顺的营中也响起了鼓声,战马嘶鸣,不多时,一万人马集齐,在南面与袁绍带来的一万人对峙,两军相对,旌旗猎猎,兵甲泛着亮光,夕阳之下,狂风呼啸!

    袁绍头戴金盔,身穿软甲,身披大红氅,策马立于阵前,左边一员大将,虎背熊腰,手持大刀,气势非凡,面上有一道极深的刀疤,想必便是文丑,右边一人留着两撇胡须,与袁绍有些相像,正是袁熙!

    “高顺,汝屡次三番与某作对,何意也?”袁绍见到高顺,横眉怒目,恨不得用宝剑指着高顺的鼻子,他瞪着高顺,大声斥责!

    高顺打马上前,朗声道:“你我同为朝廷效力,光复汉室,今用兵在外,攻伐叛逆,何来作对之说?”

    袁绍怒道:“刘和乃某之部下,汝有何权力,将其掳走?”

    高顺向着半空抱拳:“某闻汉家以孝而治天下,刘和身为人子,不能侍奉父母左后,父难而不能告慰灵前,某不忍令往乡而不能归也,刘和早有书信送与本初,为何偏偏要来诬枉?”

    “一派胡言!”袁绍恨恨的挥了挥手:“刘和分明是你胁迫所致,竟敢花言巧语!”

    高顺冷笑道:“究竟被何人所迫,自有公论!”

    袁绍心中有鬼,自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随即又问道:“某三次写信与你,为何总以空白文书回复?”

    高顺心中一阵暗笑,料想袁绍对这个问题已经琢磨太久了,连郭嘉等人都猜不透高顺的意思,就更不要说袁绍了,三封空白书信,肯定让袁绍纳闷不已!

    “吾送与本初者,乃是天书,非大智之人,不能读也!”高顺在袁绍和郭嘉期待的目光中,缓缓大道!

    袁绍一愣,郭嘉却是撇嘴一笑,到了此时,高顺还想着捉弄袁绍,果然袁绍立即反应过来,面目涨红,指着高顺大骂道:“竖子之辈,装神弄鬼,谁人与某拿下!”

    袁绍刚说罢,就见从后面杀出一员大将,身材高挑,手持长枪,直奔高顺而来,高顺身侧的文聘二话不说,也催动战马迎了上去!

    两马交错,转眼间已经交手三合,各自拉开坐骑,那人喝道:“某乃大奖高干,汝是何人?”

    “文聘!”文聘盯着高览,只说了两个字!

    高览大喝一声,再次冲了过来,两人在场中厮杀,尘土飞扬,坐骑来回交错,二十合不分胜负,两边的士兵也齐声呐喊,为二人助威!

    高顺暗自点头,文聘的枪法越来越沉稳,不似当初与史阿相对之时,一心只想求胜,咄咄逼人,如今的文聘,沉稳如山岳,厚积薄发,饶是高干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也无可奈何,反而在一连串攻击之后,被文聘杀得节节败退!

    那边的袁绍和文丑等人却是看得一阵心惊,高干是袁绍的外甥,但此人却并非依仗关系当上将军,一身本事很是非凡,除了颜良、文丑之外,也是冀州军中数得上号的人,加上高览,四人被袁绍称为“河北四庭柱”,可见四人之重要性!

    但今天高顺阵中突然杀出来一位黑脸武将,就能与高干战平,甚至高干逐渐有些不敌,文聘之名他们闻所未闻,这怎能不让袁绍等人吃惊,他们都看不透高顺身边究竟有多少这样的武将!

    眼见高干久战不下,袁绍无奈,只好鸣金收兵,高顺也撤回了文聘,毕竟两军目前还需共同进攻易京,战场上,高顺也不想见到血光,否则在城外便起了内讧,只会让公孙瓒一人得利!

    果然,高干退走之后,袁绍又道:“今日你我共同讨伐叛逆,便不与你一般见识,自今日起,你我二人不得相互攻伐,谁得公孙瓒首级,便入主易京,意下如何?”

    高顺点点头:“有何不可?”

    袁绍似乎对高顺很是不放心,沉吟一下,下马堆土作揖,要与高顺盟誓,高顺无奈,三军面前,只好也下马盟誓,约定捉拿公孙瓒之前,不得刀兵相见!

    袁绍对高顺的这次配合稍稍满意,又看了一眼高顺左右的将领,目光熠熠,最终上马而去,这一次他本想借刘和之事乘机要挟高顺,命其攻打公孙瓒的防线,没想到高顺寸步不让,只好悻悻而归!

    高顺撤军,探马报告易京内有一队人马出东门而去,看方向是前往辽西,便猜测到公孙瓒肯定坐不住了,想要求援,再往东便是公孙度,对于这个偏安一隅,称王称霸的人,高顺并不在意,就算援军到来,首当其冲的还是袁绍的人马!

    转眼间又是一月过去,袁绍方面也毫无动静,不知道袁绍在打什么主意,并且袁绍逐渐将战线东移,远离高顺大营,不知道是防备高顺偷袭,还是别有所图,高顺倒不在意,他和郭嘉在等候城内的消息,只要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攻破第二道防线!

    又过了几日,鲜于辅兴冲冲的来找高顺,城内已经有一百多人取得内应,这些人大多都是当年刘虞的旧部,被迫跟了公孙瓒,此时局势危险,他们更加不想再追随公孙瓒了!

    高顺即刻命人安排人马,这一次他准备让陈到的陷阵营精锐先进入城中,占军一处城墙,有了这个突破口,便能顺利进入第二层防线!

    三更时分,月高风清,护城河波澜不惊,自从注满壕沟之后,护城河便成了死水,无法流动,上面漂浮着稻草等各种杂物,一片寂静,城墙上有士兵不时巡逻,月光之下,城外的一切都看得分明!

    就在这时,城墙西北角的地方突然有火光闪了三下,十分荫蔽,若非有人一直注视,常人难以发现异常!

    不多时,几叶扁舟悄悄进入了护城河,激起一片片涟漪,轻盈地划向了对岸,到了岸边,将船只藏好,城墙上早有人接应,数十道绳索降下,城下的人迅速爬上了城墙。

    双方汇集一处,暗自商议一番,那些人从腰中抽出三棱刺,深深的血槽变成了紫黑色,也不知道染了多少敌人之血,相互打个手势,这些人借着城墙上的阴影潜伏而进,逐渐靠近了那些巡逻的士兵!

    在一处拐弯处,一队巡逻的士兵突然被暴起的黑影劫杀,甚至连惨呼都没有发出来,就被全部杀死,只听见骨头被拧断的咔嚓声不时响起,这种干净利索的手段看得远处的那些士兵直缩脖子!

    将这些尸体扔下城墙,那些接应的士兵站出来,拿起兵器,充作了巡逻的士兵,在城墙上来回走动,似乎什么也没发生,却不知道此时外面的城墙下,早已密密麻麻站满了士兵,如同蚂蚁一般往城墙上爬上来!

    “啊,不好,敌袭!”就在一切进行的十分顺利的时候,突然一个尖锐的声音打破了宁静,紧接着便是鼓声和呼喊声,火把一个个迅速亮起!

    原来这人也是巡逻士兵之一,方才离队去方便,等他回来时,却看到城墙上正爬上来一个又一个人影,短暂的惊愕之后他忽然明白过来,扯着嗓子大喊!

    未等他喊完,一支箭便插进了他的胸口,扑倒在地,但这声喊叫早已惊动了其他士兵,不一时,城中便涌出来一队队人马,第三层防线的城墙上,弓箭手也蓄势以待,火把照亮了整个天空!

    “杀!”带头的陈到一声呐喊,和股权、崔猛三人带领人马冲下了城墙,其他刚刚上来的士兵守住缺口,接应后面的人马!

    惨叫声连成一片,惊慌失措的公孙瓒兵马被杀得四处逃窜,谁也想不到铜墙铁壁的城墙一夜之间便无声无息的攻破了,此时人人准备不足,加之士兵本无战心,那里是陈到率领的这些精兵的对手!

    陈到三人如同虎入羊群一般,从北面的缺口径直往南杀过去,前面的士兵纷纷退后,越聚越多,上来的抵抗的无不被杀死,身后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就在这边厮杀之际,突然东南方向也亮起了火把,喊杀声震天,不知何时,袁绍的人马也杀了进来,不过袁绍却远远没有高顺这么轻松,他是派人连日从底下打洞穿过去的!

    防线内的士兵听到两边都被攻破,再也无法抵抗,看到杀过来的士兵越来越多,有人开始跪地投降,被堵在角落的士兵无处可逃,纷纷投降,公孙瓒精心准备的第二道防线被高顺和袁绍同时攻破!

    而此时的公孙瓒正立于中间堡垒的望塔内,看着外面亮起的火光,怒骂道:“饭桶,都是一群饭桶,这等防线怎能被人攻破?”

    但此时他又不敢出城迎战,无可奈何,只能在哨楼内跺脚大骂,恨不得将这些士兵抓过来千刀万剐,他的防线没攻破一层,公孙瓒便觉得离死亡近了一步,心惊胆战!

第284章 背后高人() 
公孙瓒无路可逃,虽然躲进了自造的十八道防线之内,兵粮充足,但被攻破是迟早之事,高顺并不心急,他稳扎稳打,能从内部瓦解公孙瓒的兵力,才是上策!

    各地诸侯开疆扩土,仅余的管亥所率领的黄巾军却让高顺大出意外,一年时间,先是乘着陶谦与曹操大战之际,乘虚夺取了徐州东部的地盘,紧接着又用声东击西之计,突然北渡黄河,南皮境内告急!

    袁绍本是派袁谭平定青州,却没想到还未等袁谭有所动作,反而被黄巾军抢占先机,渡过了黄河,青州北部一片大乱,南皮境内再造贼患,乐安、高唐等地都有黄巾军的影子,几万黄巾军涌入,让袁谭焦头烂额,只得向袁绍求救!

    高顺看罢消息,对郭嘉说道:“黄巾军进退有度,攻取时间拿捏得极好,这并非管亥能为之事,只恐其背后有高人指点!”

    郭嘉也点头道:“或许如此,若是管亥有此本事,青州之地恐早被其拿下了,如今黄巾军有十万之众,声势浩大,青壮也有七八万,这两年蓄积实力,突然爆发,恐有所图!”

    高顺却皱起了眉头,他实在猜不到这个时候谁会跑去帮助黄巾军,此时的黄巾早已不是起义之初的正义之师了,被扣上反贼的帽子,恶迹斑斑,连百姓都唾骂不已,稍微有点见识的人也不会这个时候选择加入黄巾军!

    徐州有陈登父子,袁谭帐下也有许攸、荀谌等人,皆非等闲之辈,却让黄巾军如此轻易夺取了地盘,此事恐怕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这个背后隐藏的高人,引起了高顺的兴趣!

    “派人尽快调查此人身份,看看管亥背后,究竟是何人推波助澜!”高顺思前想后,还是猜想不到,只好让郭嘉派人去打听!

    高顺得到消息的同时,袁绍也得知青州告急,昨日一战,他挖了十几日的地洞,才攻入公孙瓒第二道防线,却想不到毫无动静的高顺也同时攻了进来,而且方法比他的简单多了,这让袁绍愤懑不已,高顺智取,棋高一着!

    而此时袁谭送来的消息,更是让他暴跳如雷,袁谭部下精兵强将无数,却被一群残余的黄巾军杀得节节败退,怎能让袁绍不怒?

    不过他并未回援,对于黄巾军,袁绍和曹操等人的意见一样,虽然人多势众,但都是乌合之众,兵器不利,铠甲不足,根本难以抵挡官兵,他只是觉得袁谭不过是大意失败,只要小心应付,对付这些黄巾军并不成问题!

    袁绍向袁谭送信,命其调集兵力,尽快将黄河以北的黄巾军击退,至于平复青州,不必急于一时,他此时正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