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阵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陷阵三国-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让阎柔吃惊的还是田畴,自从刘虞被杀之后,公孙瓒几番邀请都未能出山,公孙瓒无奈之下将其囚禁,仍不能屈服,后畏人言,不得已而释放,以他对田畴的了解,恐怕此生再不会出仕!

    没想到高顺到来之后,听闻田畴之名,亲自到徐无山拜访,整整相谈两个时辰,谁也不知道高顺对田畴说了什么,但一向固执自傲的田畴却随着高顺到范阳上任,被任主簿一职,幽州上下的士人莫不震惊,纷纷猜测高顺究竟对田畴用了什么方法,但高顺笑而不语,缄默的田畴自然更不会透露半个字!

    高顺对郭嘉言道:“奉孝派人安排此事,先写书信,只要愿意投降我军者,既往不咎,妥善安置家小,若能擒杀公孙瓒,封侯赐爵,明日一早,让汉升带领弓箭手射入易京之内!”

    郭嘉笑道:“大哥善待降将,想必公孙瓒部下早有耳闻,此时人人怀有异心,可谓时机正好,只恐公孙瓒得知之后,又会猜忌部下,滥杀无辜!”

    黄忠言道:“若公孙瓒如此,其败指日可待!”

    高顺示意众将依计行事,袁绍的大军也进入幽州境内,按照行程,明日便能到达易水,袁绍此次似乎对公孙瓒志在必得,次子袁熙、大将文丑,共五万精兵浩浩荡荡而来,又有刘和打着为刘虞报仇的旗帜,可谓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声势十分浩大!

第281章 孤身一人() 
第二日,袁熙率领大军赶到,易水以南驻扎,距离高顺有三十里,并未前来拜见高顺,可见袁绍对高顺的成见之深,高顺也不以为意,双方冲突多次,早已撕破了面皮,又何必惺惺作态,便视而不见!

    不多时,士兵报告大营外有人求见,正是刘虞公子刘和,此人来访,高顺自然不能拒绝,便命人接了进来,高顺亲自到帐外迎接!

    刘和不到三十岁,但看上去容颜沧桑,面目消瘦,一双眼睛暗淡无光,身形有些佝偻,高顺一阵暗叹,刘和本为侍中,前途无量,只可惜生逢战乱,又被袁家兄弟连番劫持,最终都未能见到刘虞一面,其心之苦,非常人能解!

    跟随刘和而来的有二十余人,各个身形高大,这些人目光冰冷,毫无表情,对刘和也没有一点尊重之色,一看就是派来监视刘和的。

    高顺抱拳道:“公子能来,乃幽州旧将之幸也,请进!”

    刘和双目微微有些发红,强自一笑:“高将军能够收留先父部下,善待其众,和在此谢过了!”

    高顺侧身让刘和先进入大帐,他身后的那些护卫也要跟进,高顺目光一冷,对身旁的典韦吩咐道:“恶来,好好招呼刘公子的这些护卫!”

    典韦答应一声,硕大的身躯往前一战,恶狠狠的盯着那些护卫,那些人被典韦气势所震,又在高顺的大营之中,也不敢硬闯,只好跟随典韦到别处休息去了!

    “将军!”高顺刚进大帐,刘和便哭拜在地:“将军能助阎柔等将逼退公孙瓒狗贼,保全幽州,今又率兵为父报仇,大恩大德,和永世难报也!”

    高顺上前扶起刘和,劝慰道:“公子何必如此?吾与刘大人皆为一朝之臣,自当同仇敌忾,公孙瓒残害百姓陷害忠良,为天下人不齿,人人得而诛之,此乃理所应当之事,公子不必言谢!”

    刘和擦了擦眼泪,长叹一口气:“没想到我当年进京,被袁术、袁绍先后劫持,想以此要挟家父,致使家父被害,尚不能一见,真乃大不孝也!”

    高顺让刘和落座,言道:“公子不必有心,待公孙瓒诛灭,你便可至坟前祭扫,以慰刘大人之灵!”

    刘和黯然一叹,突然问道:“将军可知此次出兵,袁绍为何让在下同行?”

    高顺笑道:“袁绍想用公子之名,号召刘大人旧部,瓦解幽州人心,雕虫小技耳!”

    刘和一整,却又一笑:“想将军帐下能人甚多,这等计策,将军定然早就猜到,在下也是身不由己,还请将军勿怪!”

    高顺问道:“方才那几十个侍卫,可是公子亲随?”

    刘和眼神黯淡,苦笑一声:“如今寄人篱下,哪里还有什么亲随心腹之人?”

    高顺点头,果然与自己猜测的不相上下,便道:“公子且先忍耐一时,待易京攻破,吾自有办法救出公子!”

    刘和眼睛一亮,忙道:“若将军能救在下于水火之中,在家父坟前祭拜,此生愿随将军,万死不辞!”

    高顺从刘和的眼神中看出了他的希望,身为人子,既不能侍奉高堂左右,也不能祭扫先祖墓前,整日里胆战心惊,可想而知刘和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谈了一阵,高顺便命人将阎柔、鲜于辅、鲜于银三人传唤进来,与刘和相见,几人相见,不由抱头痛哭,这些人虽与刘和是主从关系,但从小便和刘和一起长大,感情甚深,此时相逢,定有一番倾诉,高顺悄然出帐,让他们畅所欲言!

    不多时,负责往已经城内射箭送信的黄忠带兵而回,一千多份劝降信送进了易京,有一份还是特别送给公孙瓒的,虽然知道以公孙瓒的性格,宁死不屈,但高顺还是想试一试,就算扰乱公孙瓒的心绪也是好的!

    易京城内的守兵,看到易水对岸两队人马旌旗蔽日,绵延数里驻扎,早就晃了心神,细看之下,原来是高顺和袁绍齐至,又无公孙瓒将令传下,个个心绪不宁,胆战心惊,不知道这些人什么时候会杀过河来!

    当黄忠的劝降书信全部射入城中之后,顿时引起一片轩然大波,各种心思的人都有,高顺一向不会滥杀无辜,善待俘虏,虽然人人不说,但心中却各有自己的打算!

    不多时,一封书信经过层层障碍,最终进入了中间的土丘之上,一名士兵来至墙下,敲响了旁边的一口钟,便见从上面放下一个竹篮,那名士兵将书信放进竹篮当中之后便离开了!

    竹篮由一个侍女拿到,取了书信,轻移莲步,匆匆往里走去,到了一处铁门跟前,大声喝道:“城外有书信送来!”然后将信从一旁的门缝里塞了进去!

    厚重的铁门之后,是一个高墙围成的大院,里面的人拿了送进来的书信,走进内堂,只见公孙瓒斜靠在软榻之上,面容惨白,好似从未见过阳光一般,只见他有些呆滞的目光看了看进来的婢女,身旁的一名少妇上前拿过书信,递给公孙瓒!

    公孙瓒面无表情地拆开书信,扫了两眼,忽然一阵冷笑,自语道:“想要某投降,真是痴心妄想!”

    他此时连发怒的心情都没有,只是两把撕碎了书信,仍在地上,便闭目不语,那名少妇不敢打扰,悄悄退了出来!

    “夫人,外面已经大乱了,袁绍也派了人马来攻打易京,今早的书信除了给将军一封,还有许多士兵也拿到了,言说只要愿意投降的,高顺都既往不咎,只要拿住将军的,还封侯拜将呢!”少妇刚刚出了房门,院子里就有一个丫鬟急匆匆的跑了过来,紧张的向少妇汇报!

    “什么?”少妇吃了一惊,又回头看了看房门,把那个丫鬟拉到一旁,细问了一番,见事态严重,蛾眉紧蹙,咬了咬牙,再次来到房门前!

    “将军,有要事相告!”她敲了敲房门,饶是她是公孙瓒的正室,也不敢贸然闯进去!

    “进来吧!”公孙瓒不带任何波动的声音传出来!

    少妇这才推门而进,见公孙瓒还是那样躺着,从未动一下,顿了一下,她才将方才丫鬟汇报的事情告知公孙瓒!

    公孙瓒听罢,忽的一下子坐了起来,有些阴冷的目光盯着少妇:“方才所言,可是实情?”

    少妇吃了一惊,但多年夫妻之情,公孙瓒如此,让她心中也十分不好受,强自点头道:“城外屯驻了两队兵马,不会有假!”

    公孙瓒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半晌之后,才吩咐道:“更衣!”

    少妇忙召唤了两个丫鬟,为公孙瓒穿上衣甲,穿戴整齐之后,公孙瓒摸索着身上的铠甲,眼神复杂,一年多未曾披甲,连他自己都有些不适应了,这身随他征战多年的铠甲似乎也沉重了许多!

    发了一会呆,公孙瓒走出了房门,刺目的阳光照过来,让他不由自主的眯起了眼睛,他仰头看着湛蓝的天空,高大的院落将天空隔成了一小片,一朵轻柔的白云如同轻纱,在高空,一只雄鹰盘旋!

    公孙瓒呼了一口气,走下台阶,外面厚重的铁门紧闭,他转身向右,那里有一排楼梯,直通房顶之上,上面建有哨楼,可以望见易京四周之地!

    公孙瓒进入哨楼,向西看去,只见易水如同一条长长的匹练,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沿着易水西岸,相隔不远驻扎了两队人马,一个“高”字,一个“袁”字,迎风飘展,营寨数里,加起来恐怕有七八万人马!

    公孙瓒皱眉,没想到袁绍和高顺居然联合来攻打易京,他又逐一扫视自己修筑的数十道壕沟壁垒,心中又变得踏实起来,冷笑道:“你二人联合又有何妨,看你如何攻破某的铜墙铁壁!”

    “关靖等人近日可有消息送进来?”看了一阵,公孙瓒问身边的少妇!

    “关靖等人自从高顺来犯之后,便再未汇报情况,恐怕是军务繁忙吧?”少妇答道!

    公孙瓒心中一凛,想起高顺向城内散步谣言之事,冷声吩咐道:“传令下去,从今日起,有妄自扰乱军心,意图投敌者,杀无赦,命续儿带某宝剑依令行事!”

    “知道了!”少妇微微点头!

    公孙瓒沉思一阵,又道:“明日某要升帐,命公孙范、关靖、田豫三人来见,一定要严加搜身,不得佩戴任何兵器!”

    “好!”少妇只是答话,军情大事,她也不懂,只是替公孙瓒传送命令而已!

    “你先下去吧!”吩咐完毕,公孙瓒挥挥手,打发走了少妇,独自一人立于哨楼之上,望着易水怔怔发呆!

    这座建楼并非普通建楼那般上部开阔,而是整个都封闭修筑,只在四面留了望口,上面搭有房顶,遮蔽风雨,公孙瓒站立其中,下面的人并不能发现他,但此时孤身一人,却让公孙瓒萧索不已!

    “想我公孙瓒征战一生,讨伐胡人,保护百姓安宁,纵横塞外,谁人不知?刘虞一个懦弱之辈却不能相容,又被袁绍、高顺相逼,留守至此,莫非天不助我?”公孙瓒遥望远处,不住自语,却发现身边空无一人,只有自己的影子在哨楼之内相伴!

第282章 重重防线() 
两军对峙十日,各自准备,蓄势待发,高顺在等待公孙瓒的反应,袁熙却有些忍不住了,他接到袁绍命令,一定要在高顺之前攻入易京,在袁绍看来,这仿佛一场竞赛,谁先进入易京,便说明谁的兵力强大!

    大小船只布满河面,袁熙和文丑率领五万兵马渡过易水,从南面攻打易京,只听得鼓声震天,喊杀声不断,城内的部分兵马也调到了南边,烟尘滚滚,刀光剑影,双方开始了拉锯战!

    连续三日大战,冀州军果然勇猛,攻破了公孙瓒第一道防线,所有的人马向内收缩,沿河一带的城墙便失去了作用,高顺乐得捡便宜,也带领人马渡河,沿河驻扎,遥望第二道防线!

    深沟高墙,公孙瓒没有出来的打算,自然也不会留下桥梁或者门洞,仅剩的通往内部的桥梁已被毁坏,第二层的土磊之上,站立者密密麻麻的士兵,弓弦紧控,对准了外面的来犯者!

    双方再次对峙,却发现第二道壕沟之内逐渐积水,原来是公孙瓒早就挖通了河道,只要向内收缩一道防线,便可将易水的河水引进,成为一道天然的护城河,直到与外面的水面相平,积水才算完毕,三丈宽的河道,再次阻止住了袁熙前进的脚步!

    这一次不同第一道防线,袁熙可从陆地发起进攻,但第二道有河水阻隔,想要冲到城下,就必须填满护城河,如此深的壕沟,别说运土困难,就是填满,河水暴涨,地面必成一片洼地,更加难以进攻!

    就在高顺静候袁熙再次进攻的时候,袁绍突然亲率兵马从邺城赶来,看来对袁熙的表现很是不满,对高顺的无所作为更是不满,眼看遥控不易,索性亲自上阵了!

    “主公,城内已有数十人与我等联络,只是势单力薄,不敢轻举妄动!”阎柔带着鲜于辅前来报告!

    高顺看着公孙瓒修筑的一十八层防线,不知他耗费了多少人力,最终却是作茧自缚,公孙瓒只知被动抵抗,恐怕也与他和袁绍连战皆败,又不敌高顺,一身胆略被消耗殆尽,早已毫无锐气,此时正如秋后的蚂蚱,徒自挣扎罢了!

    高顺言道:“如今袁绍步步紧逼,公孙瓒防线被攻破,想必城内之人更加慌乱,你等继续散播谣言,若能联络到城内守将,立即前来向我报告!”

    要想攻破十八道这样的防线,越向里阻力越大,高顺可不想耗费兵力,他和郭嘉意见一致,要从内部瓦解公孙瓒势力,冀州兵强行攻城,对高顺的计策大有帮助,只要公孙瓒视为依仗的防线被逐步攻破,城内的人自会不战自乱!

    易京被高顺和袁熙二人软硬兼施,公孙瓒逐渐变得焦躁不安,照此下去,不出一年时间,他的防线就要被攻破,到头来还是难敌二人,难免一死,所以他不得不再次计划自己的退路!

    公孙瓒再次召集公孙范和关靖二人,言说自己有撤兵之意,只要退入背面的草原之上,凭借他在塞外的威名,再次卷土重来,也无不可!

    关靖忙道:“将军不可,易京虽处重围,然将士皆愿死战者,乃是将军尚在城中,又顾恋居处老小,以将军为主,十八道防线,要想攻破,非一日之功,待其兵力疲惫,自会退兵,将军则可复合四方之众,若就此离去,将军根本不存,如同飘萍一般,何以成事?”

    公孙范也道:“大哥与鲜卑军数年大战,早有深仇大恨,若冒险进入塞外,恐难以立足,易京有家中大小,大哥还是三思而行!”

    公孙瓒皱眉,犹豫不决,最终才说了一句无奈之言:“以二位之见,某在次孤立防守,任人攻伐,实无胜算!”

    关靖又道:“辽西公孙度与将军乃是世家,其自立为王,必定担心朝廷讨伐,将军可遣使前往,说以厉害,若易京有失,则襄平危矣,不如联手御敌!”

    公孙瓒眼光一亮,对关靖吩咐道:“此事成功与否,关乎易京得失,还请先生亲自前往襄平,说服公孙度派兵来助!”

    关靖抱拳道:“为将军解忧,乃属下之职,请将军放心!”

    公孙瓒又让公孙范小心防守,尽量拖延袁绍和高顺进攻的步伐,再次细问了一番城外情况,让关靖带领金珠财物前往襄平,公孙范全权负责城防之事!

    三日过后,袁绍亲自来至易京之外,不多时,高顺便接到了袁绍的书信,高顺拆开一看,见袁绍在信中指责他毫无作为,坐享其成,并无为刘虞报仇之心,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最终要求高顺主动出兵,攻破公孙瓒第二道防线!

    高顺看罢,哑然失笑,他来攻打易京,并非袁绍相邀,袁绍似乎颐指气使惯了,认为他攻破了第一道防线,第二道自然应该由高顺来攻破,并相约彼此前行,今后便一人一道防线逐步攻破,照此而行!

    高顺并未多说什么,依旧封了一张白纸,命人送到袁绍大营之中,面对这样的人,他实在不知道如何回复,只好如此了!

    这一日,高顺大营之中来了一位满脸风霜之人,只见此人剑眉醒目,行走之间虎虎生风,面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